中國志願者的英國抗疫記錄(4):倫敦西敏市政廳搭建臨時停屍房

作者|寧遠(化名)


今天真的是個大晴天,天是真藍雲是真白。


起床打開手機就看到了這些天一直碎碎唸的郵件,孔院外方院長(十多年前留英的地道中國人)寫給所有相關人員的信:按照英國政府的提議,為了保障學生和老師們的健康,從明天上午8點起,所有漢語教師將不再上課,何時重上,另行通知。我一看郵件收到時間是昨晚的11點,這意味著從今天的上午8點起,再也不用去上課了。哇啊,終於全面停課了,路上班上等等有可能各種中毒的機會終於被有力遏制在搖籃裡。


課是停了,接下來然後呢?還沒等我仔細想清楚這個“然後”,我就接到了又一郵件,SWC孔子課堂的英方負責人在信中要求所有漢語老師11點務必去學校參加極其重要的會議,可是我看到的時候已經10:50了。哇啊,頭也沒梳,穿了外套就往外跑,到了街上,才想起來口罩沒帶圍巾沒帶,可是已經沒時間再返家了,只好低頭往前衝。


急急找到開會的辦公室,英方的兩個負責人已經在了。原來是三個不同校區的網上隔空會議,主要議題是接下來然後怎麼辦。比如小學、中學、大學成人課的漢語教學如何進行、原定的五六月份的漢語水平考試如何進行、如何進行網上教學、教學材料的準備、教師每週考勤表、學生網上籤到等等。差不多兩個小時後,會議結束。我們在臨出門時拍了一張合影,因為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見。


今天的教學樓裡既空又冷,我轉身進了教師辦公室。裡面有一個老師還在電腦前工作,以前我們在這裡見到時都會互相問好,今天也同樣,她說她第一擔心她的上初中的孩子今年無法參加學校的考試了,第二擔心她的父母。我們彼此說了些積極鼓勵的話,我把包裡的一箇中國書籤拿出來,在背面寫上come on! 加油!jia you!送給她,留個紀念吧。


回到家裡沒有2分鐘就收到了剛才開會的英方負責人的郵件,她已經把需要漢語教師準備網上教學的漢語內容分做許多小話題發到了郵件裡,希望老師們各自認領兩個,然後開始備課,這樣小學生們在家也可以學習漢語。


剛從這個SWC孔子課堂的郵箱裡退出來,那邊奧斯特大學孔院又發郵件了,讓大家在郵件裡回覆本週五上午的網上全體會。為了這個全體會需要先下載skype for business,於是趕快下載安裝試用,但是失敗了。於是趕快在工作群裡求助,大群裡熱鬧非凡,有問的有答的有出招的有解囊的。這時,如果離開大群兩秒鐘再返回,那麼你就需要爬長長的樓梯了。我的手指就在手機上的這幾個地方來來回回進進出出,眼花繚亂手忙腳亂中總算把這個軟件弄好了。


此時突然瞥見大群裡的一個留言:建議儲備30天的食物。


手忙腳亂中我又開始心算加腦算,還實地到我的兩個大箱子前考察了下,怎麼看怎麼算好像也不夠30天的,又想起來廁紙那檔事,要不要出門買買買呢?這真是一個問題。


最後覺得廁紙事小、失節事大(這種事真不好意思跟別人講啊),還是要先備上,這樣才能心安。於是又是一番嚴包密裹地勇敢地出門了。


今天的天的確好,無風,太陽照得我暖洋洋的。街上看起來和往常沒有什麼不同,許多店鋪都在正常營業,一片祥和與寧靜,絲毫感覺不到任何緊張與危險。迎面走過來一個著春裝短裙的中年少婦,平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互說hello,這是當地人的社交習慣,街上碰面即使是完全不相干的陌生人也是這樣問候。我看見她一臉猶豫和尷尬,嘴角動了下,終究沒有說出那個hello,我們就這樣擦身而過。


走了幾步,又碰上兩個穿中學校服的女生,我們側身而過的時候,我聽見那使勁壓著卻壓不住的低低笑聲,已經六步開外了,我還能聽見那笑聲。


我進了一鎊店,可是以前放紙的架子上空空如也,一個紙毛也沒有。


門口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扶著個嬰兒車,他一直盯著我看,大約是奇怪,這個臉上為什麼只有兩個小眼,看不到別的。


我準備去另一個超市,街上來個大約六十來歲的老者,他大聲地對我說hello,一如平常。我也回了hello,只是這hello要穿過四五層布才能達到他的耳朵裡。


在這個超市裡同樣沒有紙,我只好買了幾盒雞蛋,我早就準備醃雞蛋了。


收銀員真的是訓練有素,還是一如既往那堅定的笑容和那兩句話:“你好,需要袋子嗎?”聽不出來看不出來與往常一絲一毫的不同。倒是我,有些害羞地把頭低了又低。


出了超市,又是一頭的香汗和一後背的汗。我敢說,在這裡除了我以外,再沒別人戴口罩了。


是緊張還是害怕還是熱的?我聽說在貝法的同事,因為戴口罩被扔過雞蛋被罵過髒話被假裝咳嗽惡作劇。


碎碎唸的廁紙依然沒有買到,我已經開始算計回家後找出一個多大面積的布頭,以便未雨綢繆。


回到家,屁股還沒坐到椅子上,就看到了奧大孔院發的郵件:明天上午12點以前上交各種教學統計及一份英文教學報告。哇啊,宅家的第一天,這工作量來得太及時了,趕緊把廁紙問題扔一邊,全力投入到工作中。


正工作著,又看到SWC郵件裡,讓大家趕快下載Whats App,(英國的微信),建群入群。又是一通眼花繚亂加手忙腳亂。手機上東西太多了,不得不先卸載再下載,手機速度明顯變慢而且耗電極快。


這時又收到了國內單位的留言:請速填報以下個人信息並上報,如沒有特殊情況,請勿重返中國。祝在英快樂!


我的腦海忽然蹦出一個新聞:倫敦直飛北京的商務包機一票高達18萬被秒搶(如果講被動語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句。光這個例句就可以講兩節課)。


目前以一己之力想要重返中國,科學地說這是“死路一條”。


晚飯只是一個餅加了點鹹菜,順手拿起了一塊餅乾,可是嘩嘩的塑料小包裝提醒我,這個是可以長久儲存的硬貨,我又默默把它放回原處,還是留待那個最後時刻吧,也許可以活自己也許可以活別人。


吃飯的當口,聽了幾耳朵廣播,是一個採訪節目,主持人問被採訪的父母:怎麼應對孩子們宅家的日子?


據我目測,這裡四十歲上下的父母大概率是三個娃,年齡差可以高達15歲,平時週末孩子們可以參加各種訓練營或是公園或是博物館,可是非常時期三個娃外加倆大人,全天候耳摩絲鬢,外帶吃喝拉撒睡,這壓力不是二般的大。所以幾乎所有被採訪父母都說到了challenge(挑戰)這個詞。而這個詞也是我近些天聽到的最多的詞之一,對父母是挑戰,對孩子是挑戰,對整個英國整個歐洲整個世界又何嘗不是挑戰。


已經深夜十二點了,可是我的教學統計還沒有寫好,打算明天上午再接著寫。


我匆匆看了下公眾號,英國已經死亡104例,他們不是現在冰冷的數字而是曾經鮮活的生命啊。為了讓更多屍體得到妥善安置,倫敦西敏市政廳決定在公共停屍房旁邊搭建臨時太平間。


“小鮑”的那句“曾被引用,正被證明”的名言:“我們中的許多人許多家庭將會痛失所愛”還會在未來被不斷證明。


阿彌陀佛,現在最忙的是上帝,他要怎麼迎接這麼多重返天堂的孩子?


我的眼又溼了,我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像萬千眾生中的一個小蟻。


我順手關了燈。明天的太陽還會照常升起,可是又有誰看不到明天的太陽呢?


本人所有觀點僅代表個人,於20年3月19日凌晨3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