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全世界與癌症相關的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

儘管有些患者對該病有遺傳易感性,但大多數病例是零星的,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受不斷增加的“西方生活方式”的影響,其中包括肥胖,飲食不良和缺乏運動。

大腸癌是全世界與癌症相關的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

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為這種疾病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過使用轉基因小鼠,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團隊能夠證明MCL1蛋白對於維持腸道穩態以及防止腸道癌的形成至關重要。該研究項目由蘇黎世大學分子癌症研究所和蘇黎世大學醫院病理與分子病理研究所教授Achim Weber以及海德堡德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共同領導。蘇格蘭格拉斯哥的Beatson學院。

MCL1蛋白可保護腸癌

在他們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修改了小鼠的基因組成,使動物的腸細胞不再產生MCL1蛋白。這種蛋白質通常可以防止細胞死亡,從而在腸粘膜中維持垂死細胞和新細胞的正確平衡。MCL1的丟失對腸道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並隨後形成腸道腫瘤。在患有慢性腸炎的人的腸中也可以觀察到類似的變化,這些人也患有腸癌的風險增加。

腫瘤也會發展而沒有細菌引起的炎症

長期以來,微生物群驅動的慢性腸道炎症一直被認為是腸癌發展所必需的。韋伯說:“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沒有細菌引起的炎症,MCL1的丟失也會引發腸道癌。”實驗證明,沒有MCL1蛋白的小鼠被放在無菌環境中。韋伯說:“這意味著某些基因的喪失顯然足以引起腸癌,即使沒有炎症也是如此。這一突破性發現大大增進了我們對與腸癌發展有關的關鍵早期步驟的理解。”

這項研究還揭示了第二個令人驚訝的結果:在某些類型的腫瘤(包括結直腸癌)中,MCL1太多而不是太少。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腫瘤會增加MCL1的產生,從而獲得生存優勢,並使它們能夠更好地抵抗常規治療方法。結果,目前正在嘗試許多新療法來干擾和減少MCL1功能。

但是,該研究結果表明,不僅過表達,而且MCL1的丟失也可能有害。MCL1功能的喪失(甚至只是暫時的)可能會引發腸粘膜紊亂和腫瘤發展的初始步驟。該研究的第一作者馬克·希利警告說:“這種蛋白質的調節就像走鋼絲一樣。”“因此,我們的研究敦促在癌症治療中使用MCL1抑制作用時要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