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抗疫第一道防線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守住抗疫第一道防线

3月13日,哈爾濱新光光電公司技術人員在調試測溫儀探測器。新華社記者 王 松攝

守住抗疫第一道防线

3月16日,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內的AI紅外測溫儀。新華社記者 任 超攝

守住抗疫第一道防线

3月3日,進入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的人們排隊通過紅外測溫儀。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攝

體溫檢測是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耳溫槍、額溫槍等測溫“利器”紛紛上陣,各展其能。其中,“只是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溫度就被記錄下來”的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尤受青睞。

利用紅外原理、人臉識別、AI等技術的紅外熱成像測溫儀,能夠在毫秒之間完成體溫篩查,檢測距離可達到10米,並自動記錄溫度異常信息、及時發出警報,甚至自動抓取發熱人群。可以說,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在公眾場所對疑似患者甄別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打贏疫情防控戰的重要裝備。

為復工復產搭建“紅外防護牆”

“用額溫槍測體溫太慢了!一分鐘最多測十幾個人,每天上班高峰都要排隊。”

“1000多人的單位,如果挨個測體溫,要花上1個多小時!”

“測溫需要面對面接觸,擔心有交叉感染的風險。”

……

隨著復工復產復學有序推進,測溫成為每個人出行的第一道“關卡”。但傳統測溫方式需要“人盯人”“一對一”的近距離檢測,面對大規模人群顯得有些“招架不住”,不僅容易帶來排隊測溫的不便,而且很難保證不會有“漏網之魚”,甚至還會增加接觸感染風險。

有沒有一種設備,能夠又快又準地篩查發熱人員?

還真有一個,就是被稱為“復工神器”的紅外熱成像測溫儀。

——無接觸,入門不用排隊“挨槍”。

不“挨槍”也能測體溫嗎?在北京某單位入口,記者看到這樣一幕:在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火眼金睛”的“注視”下,員工們無需排隊“魚貫而入”,更不用在額頭、手腕處捱上“一槍”,只需像往常一樣步入辦公樓,每個人的體溫“彩繪”就直接呈現在電腦屏幕上。

“不再需要拿測溫儀給大家一個個量體溫,既節省了時間,也降低了直接接觸感染的風險。”一名物業人員告訴記者,“只要設置報警溫度,一旦有人體溫超過這一數值,機器就會自動發出警報”。

——速度快,地鐵站測溫無需等待。

“怎麼地鐵站沒有測溫就讓直接進站了?”在廣州,一些乘客忍不住嘀咕。其實,在乘客步入地鐵站的同時,遠距離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就已經繪製出了人們的體溫“畫像”。

廣州地鐵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復工客流增加,逐一用測溫槍檢查難免影響通行速度。相比之下,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的檢測距離可達10米,而且毫秒之間就能測出人們的體溫數據。在防疫“黑科技”的助力下,乘客完全可以“無感通關”。

“非接觸、速度快,是紅外測溫的兩個主要特點。”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龐惠民說,“如果使用傳統測溫儀器,每分鐘可能測量十幾個人;但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可以每分鐘測量數百人。不但節省人力,而且能保證正常工作、生活秩序不受影響。”

——實時測,不分晝夜“保駕護航”。

人工測溫難免有懈怠、疏忽的時候,但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可以不知疲倦地24小時不斷監測,一旦有發熱人員進入監測範圍,能夠第一時間發出警報。

在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醫護人員居住點,安裝了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可以實時監測醫護人員的體溫狀況,有效防止新冠病毒在醫院內部蔓延。

截至3月15日,大立科技已有超8000臺(套)紅外熱成像測溫儀部署在機場、車站和大型企業等人員密集場所。身處武漢的高德紅外也在疫情暴發後一個月內,加班加點供貨上萬套人體測溫產品輸送至全國各地。

此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指出:“紅外熱成像測溫儀跟傳統的體溫計或者額溫槍等測量設備相比,能夠實現在較遠距離、非接觸情況下,多目標同時進行體溫檢測,可以規避大規模體溫檢測造成的人員滯留,減少人員接觸,對於降低疾病風險有一定好處。”

用AI技術煉就“火眼金睛”

解決了“快”的問題,下一個問題隨之而來: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測得“準”嗎?

疫情防控不是兒戲,體溫測量往往是第一道防線,要想這道防線築得牢固,測溫儀的“眼”裡可揉不得沙子。

事實上,目前中國主流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產品的測溫誤差,都能控制在0.3℃以內,可以從複雜環境中精準識別發熱人員。

那麼,這雙“火眼金睛”是如何煉成的呢?答案是探測器 AI算法,而AI算法尤其關鍵。

AI算法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測溫點並不設置在“風平浪靜”的實驗室,而是公共場所的出入口,檢測設備時常會受到氣溫、風力等外界環境因素影響,極大干擾檢測的準確度。同時,防疫期間人們佩戴口罩、帽子,大大減少了可供識別的面部特徵,這也為檢測精度帶來巨大挑戰。而這些困難,都要靠AI算法來攻克。

“這就是我們在春節期間熬了3個通宵解決的問題。” 百度AI測溫系統項目負責人對記者說,基於AI技術,他們開發了一套自適應、自校準算法,可以同時採集身體多個區域的表面溫度,並對其進行實時精準推測,使得運算後的結果更加接近現場實際環境下通行人員的體溫情況,大大提高了體溫檢測精度。

解決戴口罩帶來的遮擋問題,本質上是要讓機器在被檢測人員戴口罩的情況下,依然能準確找到每個人的額頭區域。為此,百度工程師們針對口罩等佩戴物,進行了一系列檢測模型定製開發,又對人臉150個檢測關鍵點進行精確定位,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

“我們研發的這套解決方案,從1月底開始已應用在北京清河火車站。”百度AI測溫系統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單人通道順序通行條件下,這套測溫系統可以在1分鐘內實現對200人的體溫實時檢測。

高德紅外的相關負責人指出:“優秀的探測器硬件保障了體表溫度信息的精準收集,優秀的AI算法保證了體內溫度計算的精準輸出。”

高德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在大量人體測溫數據的“餵養”下,訓練出一套聰明靠譜的AI算法。通過探測器獲取人體體表溫度後,再利用大數據建模、人臉識別等AI技術來綜合得出最貼近真實情況的體內溫度。

也有一些人聽到“紅外線”“熱輻射”等詞語,心裡便生出幾分擔憂:“會不會有輻射?”“對身體是不是有害?”

相關專家表示,紅外測溫設備不會主動發射紅外線,而是探測、採集在自然界中本身存在的紅外線,所以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傷。

“這一次我們不再受制於人!”

“快”與“準”的背後,是國產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打破技術封鎖、追求自主創新的企業發展故事。

2003年非典期間,紅外測溫設備初入公眾視野。當時,大立科技生產的紅外測溫設備憑藉檢測距離遠、速度快等優勢,受到上海浦東機場、北京站等人員密集場所的青睞。短短一週,幾乎賣完了大立科技一年的產品庫存。

可是,眼瞅著需求正熱,大立科技反而遲遲拿不出新產品供應市場。不少人好奇:究竟是咋回事?

原來,當時大立科技生產紅外測溫設備所需的核心器件——非製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還完全依靠從國外進口。該器件不僅有條件地出售給中國,而且從購買到收貨也要花上半年以上時間。“當時倉庫裡就那麼些核心器件,用完了也就沒有了。”龐惠民回憶道。

儘管紅外測溫設備“首秀”備受好評,但由於生產器件依賴進口,產能受制於人,無法實現持續生產供應。

“從那時起,我們就下決心研製咱們自己的探測器!”龐惠民說。

但立志容易成功難,大立科技轉頭就要面對冰冷的現實:產業空白、沒有外援、技術資源積累不足……事在人為,大立科技憑藉韌勁,一路攻堅克難,最終在2008年成功生產出小批量的探測器。

然而,這才僅僅是個開始。由於生產工序複雜,真正的挑戰是生產出高一致性、高合格率的探測器,並最終實現產業化。於是,從樣品到產業化,大立科技又跨過了無數險關隘口,在2013年終於實現探測器的大規模生產和應用。

事實證明,走自主創新之路才有未來。“我們現在所有探測器等核心器件都有自主產權。”龐惠民說,“這一次我們不再受制於人,而且我們可以出口到國外!”

不只是大立科技,高德紅外等紅外設備的龍頭生產企業同樣經歷了從受制於人到自主創新的嬗變之路。

如今,高德紅外經過數十年打拼,已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外探測器芯片技術,以及數條完全自主可控的探測器芯片生產線。“紅外測溫設備全部使用的是高德自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外探測器。”高德紅外相關負責人說。

正是因為核心器件不受制於人,大立科技、高德紅外等紅外測溫設備的生產企業才能在此次疫情暴發初期積極響應,第一時間為社會提供紅外測溫設備,築起一道防止疫情擴散的“紅外防護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