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慶元縣:老驥伏櫪戰“疫”線 分黨憂 解民難

老驥伏櫪戰“疫”線·分黨憂解民難

—記浙江慶元縣基層法律工作吳強忠戰疫線定分止爭保穩定

核心內容:當下,疫情防控關乎生命,復工復產關係生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3月18日召開會議,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中“要做好法律服務等工作,穩妥做好疫情善後工作,防範化解社會矛盾,及時化解合同履約、企業債務、勞資關係等糾紛。”從中央到地方,均升起復工復產熱朝,面對復工復產給疫情防控帶來新的矛盾糾紛,如何做好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兩不誤。基層法律工作者吳強忠以責任擔當之勇,發揮專業優勢,主動作為,“情覽百態人生,解百姓憂愁”確保公共法律服務工作不因疫情而缺位。

浙江慶元縣:老驥伏櫪戰“疫”線 分黨憂 解民難

吳強忠在排摸矛盾糾紛(資料圖)

人物手刺。吳強忠浙江慶元人、生於1955年2月、1976年2月參加工作、1983年7月入黨、法律本科、退休前擔任慶元縣城區中心司法所長、綜治辦主任、信訪辦主任、調委會主任等職。退休後仍返聘慶元縣濛洲街道化解各類疑難棘手矛盾糾紛、他是ー名基層法律工作者、無償擔任二個街道、一個鄉,二十五個行政村,四個社區的常年鄉村法律顧問。他先後獲得“全國司法行政系統二級英模、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全國人民滿意司法員、全國十大法制新聞人物、全國百名感動中國人物、榮立個人一等功、中國好人、浙江省敬業奉獻道德模範、浙江省優秀人民調解員、浙江省十大優秀司法所長、浙江省最美銀耀志願者”等八十餘項殊榮。他的事蹟曾被人民網、黨建網、光明網、中國紀檢監察報、共產黨員網、中國網、浙江日報、浙江在線、浙江組織工作網、麗水日報、麗水市政府網、中共麗水市委組織部、黨建專題片【麗水先鋒網】等多家媒體報道轉栽。

急民所急、想民所想、解民所難。正在深入推進疫情防控、精準穩妥復工復產,尤需依法依規定分止爭、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就必須積極主動介入承擔起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的職責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精神為指引,堅持疫情防控和維護社會穩定齊抓共管,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維護轄區的社會治安穩定。

疫情蔓延,舉國同憂。他是一名“腎”移植術後終身以藥物維持生命的人,但他依然帶病請纓奮戰堅守疫情一線,做好法律政策宣傳和卡口檢查、化解矛盾等,當起防控“疫情”護航者。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他就是“疫”往無前的敬業老黨員吳強忠。白首之心猶在,壯烈之情尚存。疫情洶湧仍不失履職盡責的擔當,他在崗位中細細耕耘,默默付出,為百姓平安堅強守護,靜候這疫情退散後的春暖燕回時他又主動投入在復工復產中急民所急、想民所想、解民所難排調各類矛盾糾紛。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揹著藥罐走村竄戶為社會和諧跋涉在一條條崎嶇坎坷的鄉間羊腸小道上;踏遍了轄區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用德法兼併將一起起群體事件平息,一樁樁疑難矛盾化解,無論國事、單位事、家事、無論中央、省、市、縣的重大活動或會議,他都絲毫不放鬆,在會前、活動前進行不穩定因素大排調,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謀,確保不給上級添亂,贏得了領導和群眾的信任及讚譽。

鐵肩擔道義、使命高於天。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吳強忠秉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宗旨,義不容辭,積極響應,主動承擔疫情矛盾糾紛化解等疫情防控工作。一是結合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及時化解因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引發的矛盾糾紛;二是結合疫情防控調查摸排工作,走村入戶開展疫情防控的摸排、收集矛盾糾紛信息和宣傳相關法律及政策,引導大家增強防範意識,不扎堆、不聚會、不外出;三是主動發現和及時化解不穩定因素,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確保矛盾糾紛在第一時間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四是結合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引導群眾講事實、明真相,新冠肺炎可防、可治,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穩定群眾戰疫情緒,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切實做到疫情防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 “三不誤”,特別是對疫情防控所採取的應急措施引發的社會矛盾,積極主動介入、有效控制、及時化解。而且,開展矛盾糾紛大排調20餘次,調處涉疫情防控引起的簡易社會矛盾糾紛10餘起,代理縣政府出庭應訴行政訴訟案件8起件,網絡庭審二起。在這場全民參與,群防群治的保衛戰中,始終奔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用實際行動織密了“防護網”,用日夜堅守築牢了“防控牆”,為維護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帶病堅守疫情防控 詮釋黨員為民情懷,時刻“以人民的名義”踐行使命,用黨員的風采綻放生命,上為黨和政府分憂,下為基層群眾解困,為了工作,他和病魔抗爭,和死神賽跑,用堅強的毅力演繹出生命的奇蹟;他生活儉樸、樂於奉獻,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群眾的厚愛;他退休不退崗,繼續為當地的法律工作發揮餘熱,用滿腔熱血書寫出一曲感人至深的法律讚歌!

他調解的案例舉不盡。

在疫情時間成功調處一起經過初審、終審判決的調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當事人奔波6年尋求正義未果,吳強忠從調查、取證、現場勘察用3天時間就徹底處理結束。2020年3月3日,下莊亭自然村因年頭洪水沖毀了道路,村民自發澆上水泥路,在澆到水坑蓋水泥板時,另一方卻不讓蓋而引發激烈爭議,吳強忠即刻趕到現場進行調解,雙方心平氣和的接受了吳強忠的調解方案,平息了一場將一觸即發的打架鬥毆。2020年3月11日晚成功調處ー起因澆路導致人身傷害賠償糾紛………。

黑臉包公。被群眾譽為維護百姓合法權益的“守護神”的他,也是慶元縣家喻戶曉的“黑臉包公”。面對群眾訴求,他有求必應。在邪惡勢力面前,他拍案而起,嫉惡如仇。在弱勢群體面前,他溫婉和藹,關心備至。他始終把黨性放在心中、把病魔置身心外、憑他“三寸不爛之舌”化解了4120餘件棘手的疑難矛盾糾紛,避免了民轉刑案件210多起、制止群體性事件210多件、化解非正常死亡案件一百多起、為政府出庭應訴上百起、為160多位老人討回公道。接待信訪6990餘件、件件有報結。提供法律法規的諮詢服務75890餘人次、讓來者滿意而歸。

創新機制不斷完善。吳強忠在大家眼裡,他是處處爭高、事事爭先、把責任舉過頭頂的“拼命三郎”、“百科幹部”。 他用生命對待事業,時刻堅守公平與正義、把為人民服務化為長年累月的平凡行動,把愛崗敬業、默默奉獻當成他的人生座標,紮根基層四十五載如ー日的他心裡清楚,面對疫情、復工、復產中的遇到的各類矛盾糾紛是新時期出現的複雜問題,光靠一腔熱情是不夠的,還需要講究策略,創新工作方法。在做好工作中,他探索總結出“三個防止”,即:防止因個體事件釀成群體事件,防止鬆散型問題變成帶組織性傾向問題,防止非對抗性矛盾發展為對抗性矛盾。創新調解機制:他還對調解糾紛經驗進行總結,並在民調七字法上又大膽創新推進,“六心”、“六善”、法; “六心”一是受理糾紛要“熱心”。二是說服教育要“耐心”。三是排憂解難要“真心”。四是矛盾調解要“細心”。五是評判是非要“公心”。六是嚴把“廉潔心”。“六善”一是要善於傾聽。二是要善於明法說理。三是要善於發揮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作用。四是要善於把握調解過程。五是善於與當事人積極溝通。六是善於決斷。他總結出的“六心”、“六善”要素精明扼要,易讀好記,集藝術性與實用性於一體,廣受好評。

群眾考語。如果你在深夜兩點多還看見吳強忠堅守在調解現場,又或是頂著三伏天40多度的高溫在山林裡勘察,亦或是哈氣成冰的冬日裡看見他仍堅守在第一線都不用驚訝,因為這就是最真實的吳強忠,腳踏實地沿著陡峭山路攀登,既當指揮者,又是戰鬥者,用真情實感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將一起起群體事件平息,一樁樁疑難矛盾化解,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讚譽。吳強忠說,“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在他看來,忠於職守、全力付出、追求卓越,這是一個共產黨員的應盡義務和本分。用群眾的視角發現典型:用群眾的心靈感受典型、用群眾的語言講述典型,沒有錯。通過從群眾中湧現出的典型、才能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這是正確的。吳強忠同志任勞任怨,履職盡責,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非常時期,他帶病堅持奮戰在抗“疫”線,強化在復工中碰到的各類矛盾糾紛的調解,做到疫情防控和業務工作兩不誤。凸顯了一名基層退休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與高尚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