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無法向美國企業購買元器件,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國內能生產這些元器件嗎?

東方大國


華為老總任正非在5月18人接受日本媒體採訪,說,即使美國供應商不向華為賣芯片,華為也沒有問題。作為一個企業的老總,創始人,能這麼明確的說出這樣的話,應該說是有底氣的。

而從美國開始禁止美國芯片廠商向華為供貨以後,美國和華為有業務來往的企業,股票基本上都是大跌。跌幅最大的大概在20%左右。這個算是資本市場對本次事件的一個實際回應。同時,在中國股票市場上,有關華為概念的股票和芯片卻集體走強。一漲一跌,顯現出人們不同的投資思路。這就是,利空美國芯片產業,利好中國芯片廠商。

華為去年公佈了他的核心供應商,大概有93家左右,其中美國的核心供應商佔三分之一。應該說在,這個佔比還是比較大。所以,美國芯片廠商被禁止向華為,還是會讓華為非常被動。因為,在整個芯片產業鏈上,很多企業都是美資企業在掌控。從芯片設計軟件EDA,到芯片加工的INTEL,甚至是臺積電等都是美資企業。儘管國內有中芯國際這些已經在快速成長的芯片廠商,但是因為中芯國際目前的工藝水平在14nm,7nm技術目前還沒有掌握,所以,如果臺積電不給流片,那應用肯定還是會收到影響。並且華為設計海思芯片還需要取得EDA方面授權。這些方方面面,肯定會給華為帶來影響。

不過,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華為早在2012年就開始未雨綢繆,設想如果有一天遇到這樣的禁止怎麼辦,經過這些年的發展,華為應該有一完整的應對策略。儘管這些技術可能不那麼完善,但是,有總比沒有強,只要給時間,一定會完善起來。只要應用能跑起來,三到五年,估計就能追上來了。

目前華為的90幾家供應商中,美國佔三分之一,中國佔三分之一,日本歐洲等大概佔三分之一。所以,美國的供應商停供以後,估計大部分都會轉到國內,也有部分會轉到歐洲日本這些地方。當然,為了防止歐洲日本在美國施壓下,採取極端措施,相信華為會有應對之策。

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高薪職位,獵頭服務就上無憂精英網(www.51jingying.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