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唐詩有哪些推薦?我想學習,謝謝?

晷影匆匆


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唐詩很多,這裡不能一一列舉,買一本巜唐詩三百首》看看。可以先從自已喜歡的唐詩入手,這樣讀起來可能更容易理解,帶入詩人的感情中,以達到共鳴,才能體會到唐詩的音律美、意境美,多讀多賞,從而能陶冶自我情操。

例如杜甫的《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現在正值春天,讀起來能感覺到春天鳥兒的生機盎然。

還有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讀起來感覺美不勝收,若聽著古典音樂巜春江花月夜》去品讀更是妙不可言!

王維的《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慢讀細品讓人心靜,仿若入禪境中。

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描寫了一幅春日遊湖的景象,如果您讀熟了,踏青遊玩時有感就會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

這樣的唐詩太多了,因為現在是春天,所以我只例舉了幾首有關春天的古詩。當然,唐詩中還有有關思念,懷古、勵志、愛國、哲理等等方面的詩,選擇您喜歡的,切合您心境的詩是比較明智的抉擇。不需要為讀而讀,為興趣為喜歡而讀是最好不過了。讀詩能排遣煩悶,與作者感同深受,與詩人共鳴,感受真、善、美,整個人也會由內而外散發美好的氣質!這是我的一些感受,希望能對您有些幫助!


溫海燕子


唐詩言簡意賅、通俗的有:

《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我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我勸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時。花開宜折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折,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譯文不要愛惜榮華富貴,而應愛惜少年時光。就像那盛開的鮮花,要及時採摘。如果採摘不及時,等到春殘花落之時,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註解⑴金縷衣:綴有金線的衣服,比喻榮華富貴。⑵須惜:珍惜。⑶堪:可以,能夠。⑷直須:儘管。直:直接,爽快。⑸莫待:不要等到。

賞析:此詩含意很單純且通俗,可以用“莫負好時光”一言以蔽之。這原是一種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讀者感到其情感雖單純卻強烈,能長久在人心中繚繞,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每個詩句似乎都在重複那單一的意思“莫負好時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變化,重複而不單調,迴環而有緩急,形成優美的旋律。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勸君”開始,“惜”字也兩次出現,這是二句重複的因素。但第一句說的是“勸君莫惜”,二句說的是“勸君須惜”,“莫”與“須”意正相反,又形成重複中的變化。這兩句詩意又是貫通的。“金縷衣”是華麗貴重之物,卻“勸君莫惜”,可見還有遠比它更為珍貴的東西,這就是“勸君須惜”的“少年時”了。至於其原因,詩句未直說,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貴如黃金也有再得的時候,“千金散盡還復來”;然而青春對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復返的。可是,世人多惑於此,愛金如命、虛擲光陰的真不少呢。一再“勸君”,用對白語氣,致意殷勤,有很濃的歌味,和娓娓動人的風韻。兩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為肯定後者,似分實合,構成詩中第一次反覆和詠歎,其旋律節奏是紆迴徐緩的。三、四句則構成第二次反覆和詠歎,單就詩意看,與一、二句差不多,還是“莫負好時光”那個意思。這樣,除了句與句之間的反覆,又有上聯與下聯之間的較大的迴旋反覆。但兩聯表現手法就不一樣,上聯直抒胸臆,是賦法;下聯卻用了譬喻方式,是比義。於是重複中仍有變化。三、四沒有一、二那樣整飭的句式,但意義上彼此是對稱得銖兩悉稱的。上句說“有花”應怎樣,下句說“無花”會怎樣;上句說“須”怎樣,下句說“莫”怎樣,也有肯定否定的對立。二句意義又緊緊關聯:“有花堪折直須折”是從正面說“行樂須及春”意,“莫待無花空折枝”是從反面說“行樂須及春”意,似分實合,反覆傾訴同一情愫,是“勸君”的繼續,但語調節奏由徐緩變得峻急、熱烈。“堪折——直須折”這句中節奏短促,力度極強,“直須”比前面的“須”更加強調。這是對青春與歡愛的放膽歌唱。這裡的熱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膽,而且形象、優美。“花”字兩見,“折”字竟三見;“須——莫”云云與上聯“莫——須”云云,又自然構成迴文式的復疊美。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與字的反覆、句與句的反覆、聯與聯的反覆,使詩句琅琅上口,語語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緒由徐緩的迴環到熱烈的動盪,又構成此詩內在的韻律,誦讀起來就更使人感到蕩氣迴腸。


而今又到落花處


我推薦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明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人留詩者甚多。”王之渙這首五絕是“唐人留詩”中的不朽之作。

就全詩而言,這首詩是日僧空海在《文鏡秘府論》中所說的“景入理勢”。有人說,詩忌說理,這應當是說,詩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說理。但是這首詩,把道理與景物、情事溶化的天衣無縫,讀者並不覺得它在說理,而理自在其中。

這首詩只有短短二十字,無生僻字,全篇不用典故,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值得推薦。


朱雀橋邊詩經裡


在此推薦三首

第一首:\r

賦得古原草送別\r

唐代:白居易\r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r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r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r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r

人生就像他的名字,人生順暢居易也!\r

第二首:\r

離思五首·其四\r

唐代:元稹\r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r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r

情史豐富的詩人,奇怪的是,懷念老婆的悼亡詩卻肝腸寸斷!\r

第三首:\r

別董大\r

唐代:高適\r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r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r

文人從軍,做到節度使,是他人生的頂點。與李白的友誼小船說翻就翻,權力面前,哪有純真的友誼?


神慧星辰


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唐詩有很多,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的詩魔白居易,他的詩文大眾化,平民化。亦被人們接受。例如.《草/賦得古原草送別》《憶江南》《暮江吟》等等。另外曹植的七步詩,孟浩然的《春曉》范成大的《夏日田園雜興》李白的《靜夜思》杜甫的《春望》《絕句》等等


用戶景明


《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作者是唐朝時期的一位大大大才子——宋之問,他在文學上的成就特別高,也是初唐律詩的奠基者之一。既然想學唐詩,那大大大才子的詩,能不好好學學嗎?

這首詩是宋之問從嶺南貶謫之地回到洛陽,路過漢江時所寫。

詩人被貶嶺南,與家人斷絕聯繫已持續了半年以上。

對家中情況的一無所知,使他不安和疑懼:長久未見的親人們是否遭遇到什麼不幸呢?這種不安和疑懼,日趨沉重地鬱結在詩人的心頭。渡過漢水,離鄉日近,但心中的恐懼也越來越沉重, "不敢問",不是"不想問",詩人也想能儘早知道家人的消息。不過,假如能聽到好消息,固然會無限欣喜,但萬一相反呢?那麼,期待著與家人團聚的喜悅,豈不將被這無情的消息一下子所粉碎?


古詩文悅讀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下江陵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相思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渭城曲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生,報得三春暉?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無題(三)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登樂遊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流峰裝飾光頭哥


唐詩中言簡的詩歌很多,廣泛流傳背湧的有孟潔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王之渙的《登鸛鵲摟》: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層樓。

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主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古詩《鋤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也是一首廣為流傳的詩。


雲星815


床前明月光這道詩三歲小孩都學得很好!


陶然齋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