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敦煌壁畫,就從最典型的“飛天”開始欣賞吧

說到敦煌壁畫,閃過腦海是什麼?是不是人物綵帶飄招,人物懸天飛昇,對,這就是“飛天”。

博大精深的敦煌壁畫,就從最典型的“飛天”開始欣賞吧

“飛天”是敦煌文化中經常經出現的形象,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當中,幾乎每個洞窟都有飛天的形象。在某種意義上,它已然成為一種標誌性的文化符號,比如看到那滿天靈動的飛天,就會聯想到盛唐文化,這就是敦煌創造的文化奇蹟。

飛天的造型,是通過人物形體的變化,猶如在空中跳舞,比如身體翻轉、四肢舒展,衣裙襬動,以及背景紋飾的流動感,讓畫面中的人物,具有流動的美感,體現出力量、運動、速度構成的動態美。敦煌飛天跨越時間長,且保存比較完整,風格又比較典型,這也給我們研究和欣賞帶來了方便。

博大精深的敦煌壁畫,就從最典型的“飛天”開始欣賞吧

1、飛天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產物。

自從我們祖先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從事勞動生產那一刻起,就渴望離開大地的束縛,去無限的天空去飛翔,這是人類一直致力追求的夢想,即使現在也是。比如我們發射太空探測器,去火星,甚至衝出太陽系,尋找生命的蹤跡。當佛教飛天造型傳入中國之後,人們覺得這種積極向上、灑脫、樂觀的精神風貌,恰到好處地表現了人們想去天空飛翔的夢想。

博大精深的敦煌壁畫,就從最典型的“飛天”開始欣賞吧

2、飛天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我國古代的文化傳統中,儒釋道三家對“天人合一”這個觀點持有驚人的相似,這也是為何,“天人合一”的思想深入到我們傳統文化骨髓裡面。

博大精深的敦煌壁畫,就從最典型的“飛天”開始欣賞吧

東漸而來的佛教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這種觀點影響,飛天的形態和展示空間都不斷變化,主角從最早的造型誇張的神,逐漸變成熟悉的人,而且人的形體也越來越貼近真實的人;飛天的空間不再侷限於虛無縹緲的天上,而是逐漸移動至人間,更加接地氣。

3、不同時代的飛天,具有不同形體美,而且與當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審觀理念一致。

比如西魏時期,飛天的造型是臉型削瘦,身材修長,動態輕盈,造型飄逸。

博大精深的敦煌壁畫,就從最典型的“飛天”開始欣賞吧

但是到了唐代,飛天到達鼎盛時期,唐代以胖為美,飛天形象也變得面圓體豐,人物比例準確,線條流暢,色彩華麗,伸張自如,靈動優美。

博大精深的敦煌壁畫,就從最典型的“飛天”開始欣賞吧

4、飛天添加了靈動氣息。

走進洞窟一看,造型活撥的飛天,與靜止肅穆的佛像形成鮮明對比。正是有飛天在,使得氛圍不是那麼壓抑。特別是欣賞唐代的飛天,不長翅膀,也不依託雲彩,就靠一條長巾,展卷飛舞,即可輕盈飄入空中,非常具有浪漫情懷,猶如李白所說的“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昇天行。”

博大精深的敦煌壁畫,就從最典型的“飛天”開始欣賞吧

綜上所述,飛天來源於佛教,但已超越了佛教,不但創造了極樂世界的想象力,而且還提升了我國舞蹈藝術、繪畫等方面的內涵,至今還折射出歷史光輝,這也是為何飛天壁畫現在還受人們推崇和喜愛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