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一些人該交社保時拒不交保,看別人拿養老金時又眼紅?

用戶597679896987


因為他們的錢被偷了!個人不願意交社保,單位補交的那部分應該直接給個人,可是沒有給他,當然是他的錢被偷了!


大叔頭不禿


你說的這種情況農村普遍的存在,前幾年很多駐村工作隊去農村宣傳社會養老保險,鼓勵他們去參加,可是怕上當受騙,不願意參保,都是小農意識作怪,現在看到早期參保人員領養老金了又眼紅別人,現在的政策調整了想買也買不到了


光頭哥LWJ


這就是人性所繫,我上班的時候每個月五險一金要扣到1200元還多!基本上是工資的三分之一,到手的工資就是兩千多點,再扣扣黨費,會費,有時候還要扣攤派的捐款,每月到手工資也就是一千八,九元!心裡老不願意啦!沒辦法,單位是硬扣不商量,交的時候誰都心疼,現在正式退休了,有些人又嫌你拿的多了,眼紅你收入高了!有人甚至提出來與你分享,嫌人養兒養孫了,嫌人收入高,要控高提低啦,不一而足!這些人其實就是典型的紅眼病,不要臉心態!


祥和2743


我是匯知保,一個愛思考的保險人,帶給你養老金,醫保,商保的新鮮資訊!

匯知保觀點:造成繳納中斷的因素很複雜,歸納來說包括:企業因素,個人因素,政策因素,宣傳因素四方面。無論繳與不繳,都是個人的選擇,就應該為結果負責。如果不繳費卻眼紅,那就是巨嬰的思維方式,不能被社會接納。

社保繳納一直是政府狠抓的一項工作,因為這關係到全國人民的福祉,但是斷繳、少繳的現象仍然屢禁不止,但是政府也只能逐漸推進,其中造成斷繳的主要原因我覺得可以歸納為以下因素:

企業經營壓力,導致漏繳和繳費不足

按照社保法的相關規定,在中國境內經營的企業,必須為其產生長期僱傭關係的員工,足額繳納社保,目前僅養老金部分的繳費比例為16%,繳費基數為個人工資總額。如果工資總額不足社會平均工資的60%,按社平工資的60%繳納,超過社會平均工資300%的部分無需繳了。

工資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以僱傭一位基礎工資為6000元的職工為例,每月僅社保養老部分,就需要為其繳納960元,因此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增加。

這種情況下,部分企業選擇不繳社保或者按最低繳費標準繳納社保,甚至有些企業會選擇勞務外包的形式降低用工成本。

漏繳或不足額繳費,使勞動者的勞動價值並不能在養老金中真實體現,產生養老待遇的差異,所以慢慢產生負面影響,體現在每年養老金替代率的下降,當然這個人的繳費意識也密不可分。

截止2014年我國養老金替代率走勢

個人意識和生存的壓力

個人不足額繳費的因素更加複雜,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點:

1)就業壓力

某些群體面臨著就業上的壓力,很難找到合適且理想的工作。出於當前生存的需要,不得不退一步接受不買社保的職位,這類人群大多非自願中斷繳費。

2)個人意識

某些過度消費的習慣,導致部分人群每月現金流緊張,而養老問題顯然並不是目前最緊迫的問題,所以他們更願意接受倒手工資更高的職位。這類人群中斷繳費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意識到提前規劃養老的必要性。



3)生存壓力

目前個人可以按靈活就業者的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繳費比例為20%,繳費標準參照各省社會平均工資,而且還會每年按平均工資的增長水平增加。

以2019年上海基本養老的繳費標準,最低檔的繳費基數為4927元,僅養老部分需要繳納985.4元。

而靈活就業人員中佔較大部分的是下崗職工,失業人員,家庭婦女等,由於收入低,來源不穩定,導致他們繳費不穩定,時斷時續。

4)領取顧慮

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養老部分,其中8%進入個人賬戶,12%進入統籌基金。如果繳費人員未生存至養老金領取年齡,只能領取個人賬戶累計金額。

因此,這類人群還必須面對一個艱難的選擇:如果無法生存至領取養老金,並領取一定年限,累計繳納的金額將無法全部領回。

以上種種因素導致個人繳費中斷,當然,另外還包括對政策的不確定和不公平感導致停繳。



養老政策的不確定和不公平感導致繳費中斷

由於信息的透明度越來越高,媒體對部分省份養老基金虧空,養老金替代率的下降進行報道。但是往往只說結果,不講原因,即使報道解決辦法,老百姓可能也並未理解。因此,容易產生養老金不足的定論,群體的焦慮會有放大效果,也導致更多人對養老金信心不足,從而導致停繳。

另外一個原因是對養老金待遇的不公平感導致的停繳。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養老金待遇是雙軌制並行,及有職工養老和機關事業單位兩種不同的計算方式,其中後者待遇更高,超出前者一倍甚至更多。雖然已在2014年進行並軌,但是由於機關事業單位補充的職業年金,這種差異依然會長期存在。在不瞭解根本原因的情況下,就是會產生不公平的錯覺,而導致部分人停繳。

當然,這其中政策宣傳覆蓋面低,也是導致信息無法有效傳達的重要原因。




宣傳力度不足,導致很多人產生錯誤判斷

從90年代建立個人賬戶開始,我國的基本養老制度已運行20多年的時間,但是很多人對養老金的組成,運行機制都並不清楚,更別說對政策的調整原因。

而媒體對一些負面信息的報道,反而造成群體焦慮。而且這種情緒通過層層傳遞,使信息早已經變味,當產生錯誤判斷後,繼續繳費會觸及個人利益時,自然會選擇保護自己的利益,造成斷繳。

綜上所述,就是社保斷繳的複雜因素。而社保又恰恰是繳費越多,繳費越久,養老金越高的設計,所以總會有部分人的養老金低於平均水平,甚至沒有養老金的情況。

但似乎他們並不喜歡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喜歡將問題推給政府,說白了,就是用巨嬰思維方式看問題。

總結

並軌後,養老金都是相同的計算方式,造成養老金的差異和勞動者終生的勞動價值相關。所以為了讓自己有更好的養老待遇,就只能想辦法在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中獲得好的報酬水平,這需要個人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而不應用巨嬰的思維方式,認為政府應該為我們的人生負責,把養老的責任完全推給政府和社會。


——END——

我是匯知保,一個愛思考的保險人,帶給你養老金,醫保,商保的新鮮資訊!

匯知保


這個觀點我不贊成。城鄉居民的社保都是核定的統一定額,那麼領取的養老金也是國家規定的統一金額髮放,不會存在養老金的差額,也就不會出現眼紅。問題就是職工社保才有差距,職工社保是多交多得長交多得,不交社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言苦衷,拒交社保我身邊的人少之又少,甚至沒有。我就知道我身邊無數的下崗職工、失業人員,一下子沒有了收入他們是家裡的頂樑柱下崗了失業了,沒有了單位社保就得個人交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人的生活都成了問題,一年社保都得幾千甚至一萬,他們拿什麼來交社保?每一個六零後七零後都經歷了下崗失業的痛苦、迷茫、無奈,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經歷過才知道。下崗了失業了單位沒有了,生活所迫斷交社保也是被逼無奈,如果有條件的話社保關係到每一個人的養老問題,每一個人都不會不交更別說拒交了。這是我個人的感受和認知,希望有和我同感的六零後七零後下方留言,一吐為快。


LY老李愛生活


別看我有幾千元的養老金,我也要替你所說的"有一些人"說句話,從全國來講,沒有一個人拒絕"六險二金",更沒有人該繳時拒繳社保,都是千方百計地找有社保的工作單位,當然自己也要繳8%,該繳時大家會毫不遲疑,因為大家對社保繳費都認識,有誰不願為自己養老鋪條路呢?


無所畏155988211


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意見,希望我的回答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為什麼有些人不願交社保,但是看到別人有退休金又眼紅?

其實我們生活中有太多這樣子的人,瞬間讓我想起了那句話,物質上的貧窮並不可怕,但精神上的貧窮卻是如此可怕,畢竟這種等我貧窮是我們任何人都無法救助他的,他侷限於自己的思維認知了裡。

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在提高自己的思維認知,提高自己的眼界。

不願交社保,但看到別人有拿養老金是又眼紅,其實他可能對法律的認知等我不足,公民風的義務和權利也不太懂。

法律認識的欠缺,總想這著什麼東西都不勞而獲,不用付出就能得到。不盡自己的義務繳費的義務就想得到這個服務,你覺得對繳費的人會公平嗎。天下從沒有掉餡餅的事,只有你付出了才會有回報。

為什麼有些人不願交社保,但是看到別人有退休金又眼紅?生活環境的影響,因為周圍都是貧窮的人,然後不管做什麼事,用什麼錢,都是在斤斤計較,生活上芝麻綠豆小的事也能吵起來。

目光短淺,只看眼前的的東西,看不到以後會有什麼作用,能帶來多大的回報,只覺得自己繳這個費好貴,然後自己也不一定能領回那麼多,所以很多人就的這個是多麼不屑,也不在意。

但是當別人繳完費之後,人家能領了,他卻眼紅了,覺得憑什麼他可以領,我就不可以,或者是說為什麼他領的比我多,我的就這麼少的一個攀比心態,總以自己為中心,以為別人有的自己為什麼會沒,從未想過自己為什麼會沒,從不檢討自己,只會從別人身上看到問題 。

我們在生活上永遠不要學著要跟誰攀比,做好自己就行,不用在意別人擁有多少,因為你還沒努力付出,怎麼可能這麼快得到。

永遠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保持一顆學習的心態,不管是精神上還是思維上,都是對我最大的幫助。

我們自己的幸福也不是靠別人,只有自己抓住了才能更好的生活,才能更好等我享受這個時代的美好,這個時代的一些。

這就是我的推薦,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這些僅供參考,自己一定要把自己作為一個旁觀者讀的懂自己的回答。






創業新資訊


打個比方吧,一個人種10畝地,而另一個人懶就種1畝地,可收穫的時候眼紅人家糧食是自己的10倍,嚷著,這個不公平啊!憑什麼你比我多10倍收入啊,收入上應該縮小差距,我多收點,你收到5畝地就應該封頂,不許再多收了!要不然也太不公平了!你應該分幾畝地讓我收收!

他就不想想,你自己當初也種10畝地,不就收穫上沒差距了嗎?


大山的言論


目前該類人員佔比較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在生產一線作業的年輕普工,本來工資就不高,基本是月光族,甚至還不夠用,每個月如果還得繳納個人部分300-500元的社保,國家目前規定繳納社保滿15年到退休後就可以領取退休工資,20出頭的幹到退休還有30-40年,心理會想等到三十多歲再繳納。

2.三十多歲的人群如果工資不高,又是家庭經濟來源,往往這個時候就會不得不選擇申請放棄繳納社保。

3.目前全國社保並沒有互通,務工人員流動性大,社保合併還不是易事,特別是跨省社保轉移都會出現辦理難的現象,導致很多人聽到身邊的人出現類似的現象而放棄繳納社保。

4.還有之前所在的企業沒有給員工辦理繳納社保,到了另新的一家企業上班後可以買社保,考慮繳納後到法定退休年齡,15年的社保沒滿,如果還能留用企業工作,那社保需要全額個人繳納,並且繳納滿15年才能領取社保退休金。因此放棄繳納。

所以才會導致該繳納時拒不繳納,到了法定退休年齡時看見別人領退休金時就眼紅的現象。


看穿趨勢


每次討論社保,就會兩種極端的爭辯。

第一種辯論的人:交社保不划算,不如理財或者存著,國家的錢不好拿,活不到那個時候的等等。這類人,覺得把錢都拿出去交給國家,不靠譜,養老不如靠自己,甚至捨不得這筆錢,不太會好好規劃自己的生老年生活,覺得老了可以靠兒女養。所以就拒不交社保。

第二種辯論的人:交社保比較好,錢給國家,可以基本養老,不拖累兒女,社保最重要可以抵禦通貨膨脹。以後老了,國家發養老金,自己也有安全感。人死後,也有補貼金給後代,不管未來如何,自己的後人經濟也輕鬆點。

沒交社保的人,老了看別人拿養老金又眼紅,卻是大多人的本性。妒忌在作怪,眼界狹隘,只會看到別人現在的所得,不會看到別人曾經的付出。覺得,都是老年人,憑什麼,他可以有錢拿,而自己不能拿。

記得,有次我做出租車的時候,一個同事正打電話給這位司機,要不要交養老社保的問題,這個司機極端抨擊養老社保,還一味的勸他那位同事不要交養老保險,說交社保的都是苕[捂臉]。當時,就覺得這個司機思想真的太狹隘了。

個人覺得,在自己有能力的情況下,能交社保最好交,畢竟也是一個國家福利。不管以後怎麼樣,至少心裡踏實,為自己,為將來多一份最基本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