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蘇軍大批裝備米格-3戰機,可以與“梅塞施米特-109”E匹敵

戰前的蘇聯紅鷹

戰爭前夕,蘇聯西部邊境的5大軍區——列寧格勒軍區、波羅的海沿岸軍區、西部特別軍區、基輔特別軍區和敖德薩軍區,擁有的戰鬥機多達4226架,但大多數是落後的“伊一15、“伊一16”和“伊-153”。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蘇聯曾研製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飛機,號稱在世界上“飛得最高、最快、最遠”,其中飛得最快的飛機就是“伊-16”,但戰爭爆發前它的性能已大大落伍。而“伊-15”和伊-153”都是雙翼戰鬥機,更不足以與德國的戰鬥機匹敵。

1941年蘇軍大批裝備米格-3戰機,可以與“梅塞施米特-109”E匹敵

圖為伊-16戰鬥機

1941年上半年,蘇軍開始大批裝備新式的戰鬥機,如“米格-3”、“拉格-3”和“雅克-1”它們都是單引擎的高速戰鬥機,可以與“梅塞施米特-109”E匹敵。例如在5000米的高度飛行時,“雅克一1”的最大時速為580千米,拉格-3”的最大時速為575千米,“米格-3”的最大時速為569千米。但德軍新推出的“梅塞施米特-109”F,在5000米高度的最大時速接近600千米。戰鬥機的性能優勢仍然在德軍一方。

1941年蘇軍大批裝備米格-3戰機,可以與“梅塞施米特-109”E匹敵

圖為蘇聯空軍的米格-3戰鬥機

在戰前蘇軍列裝的新型戰鬥機中,裝備最早和最多的是“米格”機。它截止戰爭爆發時共生產了1289架,其中有917架部署在西部邊境各軍區,一共裝備了17個戰鬥機航空團。但由於換裝訓練的時間短促,其中只有4個團形成了戰鬥力。“米格一3”是一種優秀的高空截擊機,在7800米高度的最大時速達640千米,其高空作戰性能優於德國戰鬥機。但後來蘇德戰爭的實踐表明,雙方的空戰大多數發生在中低空,而笨重的“米格”在中低空表現不佳。另外,“米格”機的武器配置是3挺機關槍,火力不如裝備機關炮的德軍戰鬥機。

1941年蘇軍大批裝備米格-3戰機,可以與“梅塞施米特-109”E匹敵

圖為拉格一3戰鬥機

“拉格一3”的火力比“米格”機強大,配備有1門機關炮和2挺機關槍。它的優點是機體結構堅固,缺點是飛機操縱性能不佳。此外,它的量產型增加了裝甲和設備,造成飛機的重量大大增加,加上蘇聯工廠的工藝水平落後,致使出廠的飛機遠不如其試驗型。例如在5000米的高度飛行時,量產型的最大時速只有534千米。在蘇德戰爭初期的空戰中,它雖然比老式的戰鬥機要好得多,但仍然不敵“梅塞施米特-109”。

1941年蘇軍大批裝備米格-3戰機,可以與“梅塞施米特-109”E匹敵

圖為雅克-1殲擊機

“雅克-1”是戰前蘇軍最優秀的殲擊機,性能接近“梅塞施米特一109”F。它配備1門機關炮和2挺機關槍,中低空作戰的性能良好,飛機的操縱也比較簡易。但是直到戰爭爆發時,“雅克-1”飛機的生產數量並不多,而且大部分部署在莫斯科附近,西部邊境各軍區只裝備了105架。

蘇軍轟炸機主力為“特勃一3”和“斯勃”,也都是早已過時的老式飛機。開戰前夕,蘇軍裝備了新型的雙引擎轟炸機“佩一2”。這種飛機擁有戰鬥機的高速度,既能水平轟炸也能俯衝轟炸,主要性能指標優於“容克一88”,確是一款相當優秀的戰術轟炸機。戰前,蘇軍還裝備了“伊爾一2”強擊機。這是一款火力強大的反坦克殲擊機,在衛國戰爭中令德軍裝甲兵聞風喪膽。

1941年蘇軍大批裝備米格-3戰機,可以與“梅塞施米特-109”E匹敵

圖為“佩一2”轟炸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