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風華絕代,為何感覺沒有很多人去賈府求親?

確實色盲


黛玉在十二釵中和寶釵並列第一,黛玉雖然體弱,但是一看就會有一種自然的風流婉轉和獨特的氣質,黛玉是巡鹽御史林如海的獨生女,她的母親是賈府的大小姐賈敏,黛玉自身還有無數的才華,可以說黛玉就是一個風華絕代佳人,可是為什麼感覺沒有很多人到賈府來求親呢?

第一,黛玉的年紀比較小,而是隻是在賈府寄住

最簡單最淺顯的原因就是黛玉的年紀還小,黛玉到賈府的時候也就7歲左右,後來也就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賈府裡除了元春,年紀最長得姑娘就是迎春,她在第七十九回差不多賈府後期了才開始談婚論嫁,那麼黛玉等年紀比較小的孩子根本就還不著急。

湘雲就比較例外,她沒有在賈府長住,而且她的撫養權歸叔叔管,叔叔和嬸嬸想要她早成親她也是沒有辦法選擇的。黛玉的情況和她相似卻又不同,雖然黛玉家人不在了,她也是寄住,但是賈母很寵她,不希望她早早出嫁,也沒有要攆走她的意思,所以黛玉不用早早議親。

第二,賈母不讓,賈母對南安太妃都敢委婉拒絕,別人也不敢上門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賈母不同意吧,黛玉到了賈府她的所有事宜都是賈母說了算,包括未來的婚姻大事。黛玉這麼優秀,如果那戶人家沒有提前衡量過是否配得上黛玉的話也不敢上賈府的門。而且沒有賈母的首肯,也沒有人敢向賈母提親吧!

賈母當初沒有把自己最疼愛的女兒黛玉的母親賈敏送入皇宮,亦或四大家族,她把賈敏嫁到了世代書香的林家,也是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得到幸福,所以對於自己孩子的婚事她更看重的是質量,而不是門第。賈母的要求就會很高,一般人是不敢上門提親。

南安太妃藉著賈母壽辰想要見一見賈府的姑娘們,從中選擇一個作為和親的人選,可是賈母都能委婉的告訴南安太妃,自己的外孫女黛玉不合適。

又問眾小姐們,賈母笑道:“他們姊妹們病的病,弱的弱,見人靦腆,所以叫他們給我看屋子去了……南安太妃笑道:“既這樣,叫人請來。”賈母回頭命鳳姐兒去把史,薛,林帶來,“再只叫你三妹妹陪著來罷。”

賈母讓帶了五個女孩前來,這幾人力病的和弱的人裡一看肯定有黛玉,因為當著南安太妃賈母不便直言不想黛玉被選中,可是這麼明顯的暗示早就看懂了。面對皇家的相看,賈母都看不上,可知賈母對黛玉的婚事早有安排,別人自是不敢打黛玉的主意。

第三,黛玉和寶玉相互喜歡,不會答應別人的求親

黛玉和寶玉是大家公認的情侶,雖然當時不能夠這樣說,但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他們之間彼此喜歡。賈母是看著他們長大和一路走來,自然想要促成他們之間的婚事,這種默契早就滲入到賈府的內部。賈璉的小廝興兒都知道,黛玉早就許給寶玉了。只是兩人年紀都還小,而且黛玉的身體也一直不大好,所以才沒作準,但確定是黛玉無疑了。

黛玉和寶玉相互喜歡,還有賈母的支持,所以她是斷斷不會答應別人的求親的。以為王夫人一直都比較喜歡寶釵,而不喜歡黛玉,所以賈母也就不能夠早早作準寶玉和黛玉的婚事。



小說紅樓


首先,黛玉年齡還小。黛玉從小進入賈府,到了四十五回跟寶釵“金蘭契互剖金蘭語”的時候,才十五歲,剛剛及笄。此時比她年長兩歲的寶釵,至少也大兩三歲的迎春都還沒有說親,自然也不會有人來唐突黛玉。

其次,黛玉並非賈府正牌小姐。在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正常情況下父親可以做主女兒的婚姻。但黛玉情況有別,她是因為父母雙亡才寄居賈府的,雖然做舅舅的賈政算是監護人,但賈母在堂的情況,他不能、也不宜獨自決定黛玉的婚事,必然還要請示賈母的。如此,既非賈府正牌小姐,又要走這麼複雜的程序,自然也會讓一些求婚者望而卻步。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榮國府的當家媳婦王熙鳳喜歡寶玉和黛玉,特別看好這一對小兒女的姻緣。曾經,她當著眾人的面跟黛玉開玩笑說:“你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當媳婦?”更指著寶玉對黛玉說,你瞧瞧,人物兒、門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還是傢俬配不上?哪一點還玷汙了誰呢?這完全就是看好他們倆的意思。不僅如此,到了小說五十五回,鳳姐跟心腹平兒私下聊天談家務,就以特別篤信的語氣說:“寶玉和林妹妹他兩個一娶一嫁,可以使不著官中的錢,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來。”這隨口而出的話,簡直就是認定,寶黛的婚事已經板上釘釘了。不僅如此,賈璉的小廝興兒,再跟尤二姐尤三姐姐妹談起大觀園中小姐時,也是毫不懷疑地告訴她們,寶玉未來的妻子,是已經定準了的林姑娘無疑。興兒不過是一個根本走不到寶玉黛玉那裡的小廝,按理不可能這麼瞭解上層領導的心思。他一定是聽過賈璉和鳳姐的話,才能如此肯定。

鳳姐已經認定寶黛必然在一起,並通過下人的嘴散佈出去,外人聽說了,自然就不會再來求娶黛玉了。就算有不知情的,想求婚之前也總要來試探一下吧?而王熙鳳當家少奶奶的身份,自然就會直接給擋回去了。如此,就算黛玉是風華絕代,但已經名花有主,哪裡還會有人來求娶黛玉呢?


北方麗人讀書觀史


林黛玉沒有人提親,我感覺作者寫《紅樓夢》安排角色的婚事是有順序的:

一、年齡順序

榮國府姑娘們提親順序是按年齡提的,先是迎春,然後是有官媒說探春。

但是提親只是提,見與不見賈府的長輩是有權決定的。孫家來提迎春時,等於兩家做買賣,把迎春給賣了。那時孫紹祖想當官,而賈赦想要錢,就這樣用5000兩銀子換迎春。之後賈赦不提錢,也不找門路給孫紹祖補缺,可憐的迎春就兩頭受氣!

官媒來說探春時,王夫人就做主沒有見。賈政回來,骨肉完聚只是託詞。主要是沒看上那家的門第或品行。如果來說媒的是南安太妃一類之人,王夫人會馬上跪迎!

探春和黛玉差不多大,探春沒岀嫁,那黛玉也不急。

二、金玉良緣與木石前盟

當時年齡最大的薛寶釵也沒人說媒。按理說,寶釵有母有兄,有人張羅。家中大富還有王家、賈家是親戚。參加過選秀,走親戚認識人也多。

寶釵應該很多人求親才對。可是也沒有。這就奇怪了。就只能從作者的寫作順序來分析了!

作者定要寶釵、黛玉完成她在大觀園中的所有故事後,才給她們議婚。

作者也可能有些私心,把這兩個最優秀、最美好的姑娘的身、心全留給自己,所以乾脆不給她們議婚了。

三、黛玉無人作主

求親也要知道榮國府有這麼一個姑娘才行。林黛玉不姓賈,不會有人家因想同榮國府結親而選擇她。

林黛玉在京都只有賈府一門親戚,除了賈府和王家她沒去過別處,根本無人知道有黛玉這麼個姑娘。而王家也不會關心到賈府的外孫女的親事。

賈母有自己的想法,她想讓兩個玉兒結婚,那就沒必要為黛玉張羅相看!賈府的邢夫人和王夫人,賈母也沒給她們張羅黛玉婚事的權力,黛玉只能養在深閨人未識!

四、還淚

黛玉是絳珠仙草,此生是來還淚還情的。她一生所有的深情和所有的眼淚都會給神瑛侍者,也就是賈寶玉一個人。如何還能有別人求親呢?


薇薇polly愛紅樓


《紅樓夢》是一部女兒的書。金陵十二釵各個優秀精彩。作為古代女子,婚姻是一生大事,寶黛姻緣和金玉良姻更是《紅樓夢》最主要的兩個線索。不過令人奇怪的是薛寶琴、史湘雲年紀幼小都有了婆家,賈迎春在八十回前也有媒婆上門說親嫁給了孫紹祖。那麼,優秀如林黛玉和薛寶釵為什麼沒有人上門提親呢?此事看似小說故意為之,細琢磨還是很有意思。

首先,薛寶琴、邢岫煙、史湘雲有婆家各有原因

第四十五回林黛玉長到十五歲,賈家所有女孩子除了惜春和巧姐兒都進入當時的適婚年齡。

史湘雲早在第三十一回就已經被人相看好,大喜了。她無父無母定親早的原因主要是叔叔史鼐即將外放為官,一去幾年不回不得不為史湘雲早做考慮。多說一句,忠靖侯史鼎絕非湘雲親叔叔,應該是堂叔,所以湘雲只和二叔史鼐一起住在保齡侯府,一切大事由史鼐夫婦做主。

薛寶琴是父親路過京城,與剛剛步入官場的梅翰林訂下的娃娃親。算是一次小官與鉅商的政治結合,也是寶琴父親的一次政治投資。

邢岫煙很清楚,薛姨媽看中的不是她的人,而是邢夫人侄女的身份。既然金玉良姻前途未卜,將薛家與賈家再做一次捆綁也是好的。薛姨媽很看好賈家未來。賈家有爵位,有貴妃,多少有實權的人對爵位夢寐以求而不得!


其次,林黛玉、薛寶釵“無人問津”

林黛玉十五歲、薛寶釵十八歲,二人的年齡早都到了談婚論嫁。可從來不見人上門提親,背後當然大有原因。

薛寶釵不用說,商人出身,薛姨媽又不想讓她像寶琴一樣嫁給五六品的小官,一心攀權附貴。問題是京城這些豪門又有誰看的上他們薛家?薛家再有錢,與這些人家也是門不當戶不對。薛寶釵出席舅舅王子騰家的聚會多次無人理睬,就證明京城權貴看不上他們家。

林黛玉的情況特殊一點。有句話叫“養在深閨人未識”。她無父無母被榮國府收養,平時拋頭露面機會很少,外人知道的不多。早年年紀小,大一點又有寶黛姻緣的傳聞。賈母的心思榮國府早都傳遍了,那些官媒婆們消息八面玲瓏,誰還會上門自討沒趣。


還有一個原因。林黛玉出身雖不錯,但父母雙亡孤身一人,註定入不了豪門的眼。她沒有父母兄弟家族匡扶,帶不來任何利益,豪門不取只能低嫁。可堂堂榮國府的養女,小門小戶誰又敢上門提親?門當戶對都想靠女兒聯姻增加勢力,林黛玉哪怕是天仙也不搶手。

再一個因素,林家一家三口相繼死亡,只剩下林黛玉一人身體還不好。這種命格在古人叫做“天煞孤星”,剋死了父母兄弟,孑然一身還要自己體弱不得安寧,一旦成親極可能連累婆家。古人迷信,講究這些的真心不敢要。

以上觀點基於《紅樓夢》80迴文本為基礎,80回後續書僅供參考,不作評論依據。文中觀點為君箋雅侃紅樓主觀理解,線索都為原文所引用見仁見智,多歧為貴。歡迎大家多提意見。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都有新內容更新。歡迎收藏,歡迎轉發,感謝讚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990/2018 ;

《紅樓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紅樓夢》程乙本


君箋雅侃紅樓


真的弔詭得很!黛玉眼巴巴地盼著“放定”,寶玉家硬是裝聾作啞,卻又有意無意地“宣佈”黛玉是寶玉的“女朋友”,人家黛玉被逼成了高冷豔絕的剩女,這不是吊打林黛玉嗎?人家哭鼻子,那是有苦說不出,你賈府不要,咱未必沒有白馬王子思慕?偏是被你賈府當金絲鵲關進鐵籠子裡,實質上就是軟禁,還有那臉說是撫養?更可氣的那起子說嘴的,背地裡嚼舌根說咱是童養媳,怎不長舌瘡呢?咱來賈府,那是大包金銀小包細軟帶來的,虧了賈府什麼?惹急了咱到衙門裡告去,就告她們合夥詐騙林氏祖產,欺凌弱小!!!你們說,咱怨不怨,這夢可不能這麼做,得重來。咱要將林氏祖產作為嫁妝,在望夫樓上拋繡球,管他是唐僧悟空還是八戒沙和尚,誰搶到繡球咱就嫁給他。這叫緣份天註定,咱不在意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就在意寶玉那廝,嘴甜心苦開空頭支票成性,花花公子繡花枕頭,淨談戀愛不結婚,純屬酸文假醋真流氓!

得了,罵解氣了,暫時饒了他,好讓他有個知錯能改的機會。哈哈哈!


義暱暱


《紅樓夢》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風雨夕悶制風雨詞”,也就是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的時候,林黛玉對薛寶釵說她十五歲。在當時的時代,女孩子十五歲是及笄之年,也就是該把頭髮梳成髮髻,成年了,可以談婚論嫁了。

在文中,史湘雲比林黛玉小一些或者同年齡,也已經相親了。

在第三十一回,也就是林黛玉十五歲那年的端午節,史湘雲到榮國府來。大家談論湘雲淘氣、愛說話,王夫人說:

“只怕如今好了。前日有人家來相看,眼見有婆婆家了,還是那們著。”

而林黛玉卻無人提親,何況她不僅才華橫溢,而且生得風華絕代。文中一直沒正面描述黛玉有多麼的美麗,但側面寫到的地方不少。

寶黛初會時,在寶玉眼中看去,黛玉是: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第二十六回,林黛玉去怡紅院吃了閉門羹,非常傷心,在牆角花陰下哭起來。文中寫:

原來這林黛玉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鳥棲鴉一聞此聲,俱忒楞楞飛起遠避,不忍再聽。

此處脂硯齋用開玩笑的口氣寫的批語: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原來是哭出來的。一笑。

“魘魔法姊弟逢五鬼”一回,寶玉、鳳姐被馬道婆施法魘住,全家亂成一團,呆霸王薛蟠也到內宅來了。他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文中寫黛玉婉轉風流,薛蟠一見身子酥了半邊。又從這個大俗人眼中描摹了黛玉的美貌。

林家有女初長成,為什麼沒有人給黛玉提親,我們先以賈府為例,來看看高門貴族的婚配方式。

第一種方式,官媒做媒。

官媒是政府設立的機構,負責給貴族公子、小姐牽線搭橋,說親做媒。比如史湘雲有人想看,應該就是官媒來人。在《紅樓夢》高鶚續寫的部分,也寫道探春有官媒來看。

TVB有一部電視劇《金牌冰人》,講得就是唐朝官媒的故事。

官媒做事有一個前提,就是需要家長主動提供孩子的生辰八字,機構建檔後再按條件匹配,上門提親。

第二種方式,親上加親,親戚家聯姻

賈府這種方式的聯姻最普遍。賈雨村初到應天府上任時,門子向他講解“護官符”時,提到賈、王、薛、史金陵四大家族,都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扶持遮飾,俱有照應。所以這樣的結親方式更能提升家族利益。

賈政的侄子娶得就是賈政夫人的孃家侄女。薛姨媽又向邢夫人求親,把邢岫煙許給了薛家的侄子薛蝌。薛蟠和夏金桂家也是老親。

第三種方式,知交故舊之間結親

知交故舊互相瞭解,所以聯姻的也不少。就像以前很不合理的指腹為婚,就發生在朋友之間的多。

賈府中,秦可卿和賈蓉的婚配就是這種情況。文中說秦可卿的父親秦業和寧國府有些小小的瓜葛,就結了親。還有迎春也屬於這種情況。賈赦把迎春許給孫紹祖,因為孫家祖上當日是寧榮府中的門生,是世交。薛寶琴和梅翰林家的婚事也屬此列。

特殊情況,和親,進宮。

元春進宮,以後探春和親,這都不是常規情況。

以上幾種情況都不適用於黛玉。

首先,賈母疼愛外孫女,她還是意屬木石姻緣,想把黛玉嫁給寶玉。沒有賈母同意,誰也不敢擅自把黛玉的生辰八字報給官媒,官媒當然也不會上門了。

二,親戚朋友都心知肚明,明白賈母的心思,誰也不會貿然給黛玉提親。

第二十五回,王熙鳳向黛玉開玩笑說:“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

此句旁有兩段批語。

甲戌側批:二玉事在賈府上下諸人即看書人批書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書中常常每每道及。

庚辰側批:二玉之配偶在賈府上下諸人即觀者批者作者皆為無疑,故常常有此等點題語。

連賈璉的小廝興兒都知道此事。他曾對尤二姐、尤三姐說林黛玉和賈寶玉:

“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將來準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故尚未及此。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了。”

話到此處,大家明白為什麼沒人向林黛玉求親了吧?


淡看雲起


一,黛玉風華絕代但是沒咋見外人,別人也不知道啊。好像黛玉見外人就是元春省親,去了賴嬤嬤孫子的園子,見南安太妃都是《紅樓夢》後期了。她又不是姓賈的小姐,可能好多官宦人家都不知道有她的存在,更不要說提親了。

二,黛玉文采好,《紅樓夢》中寶玉把黛玉等的詩文傳抄出去被黛玉等說了一頓,大意是閨閣之中的東西不能外傳,所以後來外傳的肯定極少極少,要想靠文采被人提親這是不現實的。

而且有李紈、王熙鳳等文筆不通的作例子,那時候盛行女子無才便是德,即使黛玉詩文傳出去了,怕是也會影響人上門提前吧。

三,黛玉姓林,即使與賈府相熟之人知道她父母雙亡也不會明目張膽上門提親,她的婚事賈府也不能像自家小姐那樣做主。而且相熟的官宦人家都是人精,連賈府奴才都知道黛玉是要指給寶玉的,這個風聲肯定也外傳了的,誰會去自找沒趣啊。

四,古時候娶嫡妻講究的是門當戶對,雖然黛玉是探花之女但是父母雙亡對於男子來說岳家毫無助力,有心提親的人都會掂量掂量。比如薛寶琴年少就定了梅翰林家,但是薛家式微後梅家並沒有主動提起婚事,還要薛蝌上京嫁妹恰好薛家又不在京城,這是很詭異的。


星其裡


林黛玉貌美如花,只不過只有美貌是不夠的,還需要看家世出身(祖上、父兄官職)、還有看身體健康狀況等等。

《紅樓夢》中很少正面描寫林黛玉的容貌,但是我們通過薛蟠這個花花公子看到後,就酥倒,可以想象是何等的驚豔!

問題是,女孩要有好婚姻,僅僅有美貌是不夠的。讓我們一一分析一下:

一、黛玉的家世

黛玉的父親是林如海,是探花出身,當過巡鹽御史,祖上是侯爵,承襲了四代。到了林如海,便從科第出身.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看起來,林如海的家族非常顯赫。

問題是,林如海已經去世,林黛玉的母親去世更早,林黛玉沒有哥哥,也沒有弟弟,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女。

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出身就不算好了。大家族之間的聯姻,看重的是父兄的現任官職,前途皇恩等等。所以,黛玉是孑然一身,寄居在賈府。

二、黛玉的身體

黛玉剛剛進入賈府,沒有描寫他的長相,“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問:“常服何藥,如何不急為療治?"黛玉道:“我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日未斷,請了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

用現在的話說,林妹妹就是一個藥罐子,從能吃飲食以來就吃藥,那麼大貴人家聯姻,除了互相扶持,權權交易之外,還希望子嗣眾多,子孫成群。林妹妹這個身體,就是一個病秧子,沒事都要咳嗽兩聲,一陣風兒就颳倒,每天喝的湯藥比水都多,吃得藥丸子比吃的飯都多。

那些大富大貴,門第相當的家族,是不會看重一個行走的藥罐的。就這個身子骨,是很難長壽,更難生育,更難子孫繁茂的。所以,你懂的,健康是幸福的基礎。

健康是1,容貌、家世、財富等等,是0.沒有前面這個1,一切都等於零。

三、木石奇緣

賈寶玉喜歡林黛玉,賈母想讓林黛玉嫁給賈寶玉,恐怕也是路人皆知,雖然沒有廣而告之,但是消息靈通的相關人士,恐怕早就聽說,所以很多就是想提親的也不必再提。

四、賈母

林黛玉寄居外祖母家,賈政,乃至王夫人都無法替他的婚姻做主,能做主的就是老祖宗賈母。林黛玉不比賈探春等榮寧二府的小姐,如果有人提親,可以找小姐們的父親母親,不一定非要找賈母,但是如果給林黛玉提親,就得找賈母,估計到這裡幾乎所有的人都會知難而退。


小結一下,林黛玉雖然貌美如花,無奈父母雙亡,兄弟皆無,孑然一身,寄人籬下;身體奇差,很難長壽,更難生子;賈母做主,傳言要嫁給寶玉,那麼這些條件綜合起來,熟悉榮寧二府,熟悉黛玉的人家必然會知難而退,敬而遠之。


陳健4396


黛玉風華絕代,但是感覺,並沒有很多,求親的人?為什麼呢?一個是門第吧,她外祖母家是國公府,和她們門第相當的,可能她身子不太好吧。而門不當戶不對,大戶人家,越是富貴的,尋常人根本見不到,不用說求親了。再往上的地位吧,就是王爺,皇上了,但是可能也不行,一是她不喜歡,二是選妃有條件,可能不符,三呢,她是為了寶玉的,天上的,神瑛侍者對絳珠仙草,澆水之恩!所以,TA們之間剪不斷理還亂!還有就是,古代女孩子,自己做不了主,即使是公主,也是皇上定的,最多寵愛的話,能看一看吧!這個,我沒有細細研究,也沒有完整看過電視劇,所以,可能瞭解的沒有那麼深刻吧,看過有些解讀!聽說,紅樓夢,女人都要讀的,而且紅學家,可能一輩子都在研究,但是我也沒那麼仔細吧,太難了。




君玖渦


賈母是黛玉的外祖母,林黛玉在賈府借住,這時林黛玉也就十三四歲,還不到提親的年齡,而且提親也應該找林如海提親吧。

林如海去世後,黛玉成了孤兒,此時黛玉最親的人應是賈母,賈母疼愛黛玉,一心想讓黛玉嫁給寶玉,所以誰敢去牴觸老太太說給黛玉提親的事,有不看眼色的,無意有意說過,碰了釘子,被賈母數落了一番,後來也沒人敢再提這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