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做期貨交易賺了一百多萬,但在外匯市場很快就虧了20多萬,外匯比期貨還要可怕嗎?

月芽情


股票、期貨、外匯都做過,現在的個人資產配置,在這三方面都有涉足,按照危險程度來分,本人認為是外匯第一,期貨第二,股票第三。

為什麼說外匯市場風險很大呢?

首先第1點:外匯市場是一個可以加非常高的槓桿市場,很多貨幣對每天波動的幅度不會超過1%,可是加了100倍槓桿之後,1%的波動卻為你帶來了100%的收益率,甚至有一些平臺槓桿可以放大到500倍,有些人重倉操作,完全可以在一天內翻一倍,甚至幾倍。

不過收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你能賺那麼多,你也可以虧那麼多,一夜爆倉的人不在少數。說白了還是人的內心貪婪所造成的風險,恰好有一個金融工具可以放大他們的貪婪,而他們作為人性的本性,有的時候的確很難剋制。

然後再說第2點:外匯市場受數據面影響很頻繁,像美國非農,利率決議等,會引發外匯某些幣種的大幅波動,並且這種波動是沒有上下限制的。

每個月都會有一次非農,每年8次美國利率決議,還有每週一次的EIA原油庫存……數據你不會提前知道,如果你持有倉位,對的很開心,錯了沒有及時止損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此外還有像一些黑天鵝事件,就像2011年瑞士央行突然宣佈取消維持的歐元兌瑞郎匯價1.20下限措施,導致瑞郎暴跌,很多機構都就此爆倉一分不剩,個人死也無數……一些有數10年經營的老平臺,也就此垮臺。

說了那麼多外匯的壞處,其實外匯也有它的好處。比如流動性強,基本不存在有人能夠操縱匯市……

不過作為一個過來人還是要勸說,沒有充足的能力,不要進入外匯市場,如果你想進入這個市場,先小倉位多覆盤,切不可一開始投入大資金!


金十交易學院


我本人同時在這兩個市場交易,題主的問題比較有發言權的。

先比較一下外匯市場同期貨市場的不同:

外匯:200倍槓桿起步,5x24小時交易,多空雙向交易,T+0,無漲跌幅限制。

期貨:10倍左右槓桿,每天三個交易時段,多空雙向交易,T+0,有漲跌幅限制。

簡單的從交易規則上理解,外匯市場僅200倍的槓桿其兇險的程度就要遠遠高於期貨市場。當然槓桿其實是具有兩面性的,高杆杆帶來高風險的同時,也能夠帶來高額的回報,在外匯市場短時間賬戶翻倍或者翻幾倍的交易賬戶比比皆是,並不稀奇。

當然在外匯市場爆倉的賬戶更是多的不消說了。

影響外匯走勢的因素特別多,各國的經濟數據,貨幣政策,突發的地緣政治事件對外匯市場都有很大的影響。外匯市場原本走勢完美的趨勢,會因為一個經濟數據就完全改變方向。外匯市場的走勢比期貨市場不確定性因素更多,更兇險。

大年初一不停盤。@

交易思想和交易系統的普適性。所有投機金融市場運行本質都是一致的。在一個市場中建立的交易哲學和交易系統進入另外一個市場是完全可行。

我本人是跨兩個市場交易的,兩個市場採取的交易系統是完全一樣,只是根據不同的市場,切換了不同的時間週期而已。判斷趨勢,進出場,止損止盈的設置的規則完全相同。

回到題主的問題,這位朋友在期貨市場是偶然性的抓住一波趨勢,獲得100萬的盈利,還是長期在期貨市場交易通過積累獲得100萬的盈利這兩者本身是有很大區別的。

投機市場偶發性的高盈利並不具有持續性,相反偶發性的高盈利會讓交易者對於自我能力和期貨交易的認知發生偏差,將偶發性的行為當成一種普遍行,錯估市場導致更大規模的虧損。

對我而言,外匯市場的確比期貨市場更加兇險,但並不更加可怕。因為面對任何一筆交易我的態度都是八個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以上你怎麼看?


  • 外匯期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 如果喜歡請關注,每天更新財經類問題。

八位數花園



一、不熟悉品種基本面,需要一段時間熟悉瞭解!

期貨我喜歡做大豆、豆粕,當然偶爾也做做其他品種,主要是做日線級別的波段機會。喜歡做大豆期貨的原因很簡單?主要是比較熟悉大豆的基本面,例如:播種面積多少、大豆生長週期、主產區氣候、大豆收購政策、大豆庫存和離岸升貼水等等。這些基本因素會讓你對大豆價格的大致方向有比較清晰的定位,在加上盤面的技術分析配合,準確率還是可以的。另外,大豆價格受外圍影響比較小,不會經常出現第二天大幅低開或高開,我相信很多朋友不願意做國內期貨,主要是交易時間的限制,導致價格出現跳空的現象。


二、沒有真正理解保證金(槓桿)含義

相對與國內商品期貨15—20倍槓桿來說,外匯的保證金在0.5%—1%之間,也就是在100倍至200倍的槓桿。我相信很多人會把外匯虧損歸咎為槓桿太大,風險太高。其實是很多朋友沒有把風險處理好而已!我接觸過比較多的外匯投資者,他們幾乎很少輕倉,行情看對了翻倍的是他們,行情看錯了爆炒的也是他們!假設有A、B兩位投資者100萬資金,A可以動用20倍的槓桿,B可以動用100倍的槓桿!現在他們同時去做一筆500萬的買賣,風險誰更大呢?500的生意A最少要25萬,而B只需要拿出5萬。其實對於A,B投資者來說500萬的買賣風險是一樣大的。只是B會覺得手上還有95萬資金,他還能做95*100=9500萬的生意!A如果也是一個激進分子75萬,他最多隻能在做75*20=1500萬的生意!這時你發現了B的風險就遠遠大於A了!保證金過大就是給你過多的投資信用額,大部分人很難把它控制在合理水平。


三、不能很好的控制外匯槓桿——倉位管理出了問題!

如果是因為外匯槓桿過大,導致心態不穩,無法駕馭行情,可以通過自己強制控制倉位來降低槓桿,最好拿一個紙條寫好放在電腦前面,整體倉位不能超過多少,比例:兩層以內,來時刻提醒自己!這個很有必要,可以很好克服衝動。目前國內的外匯平臺槓桿最低在100倍!這時你只能通過控制倉位來降低槓桿,如果外匯賬戶有10萬美金,那麼兩層倉0.2*100=20倍,也就相當於20倍期貨滿倉操作了!所以你就不要超過兩層倉位,其他8萬美金作為備用保證金使用,很多朋友說剩下8萬美金放在賬戶裡面很浪費,如果你是怎麼認為的,那你就是一個入門的小白了,備用保證金是很重要的。另外,外匯交易止損是一定要帶的,避免突發因素,止損大小根據你的盈利預期設定,短線止損設置區間小一些,中線止損適當拉寬抵禦短期波動。當然外匯影響的因素很多:對應央行的貨幣政策、經濟環境、地緣政治、央行干預和突發事件衝擊等等,中間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都有足夠重視,才能做好外匯交易!敬畏市場,重視風控,才能夠生存下來,生存下來才能有所作為。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哦!最後再和大家分享一句索羅斯的名言,以此共勉!

一位真正優秀的投資者,不在於他是否永遠是市場中的贏家,而在於他是否有勇氣,從每一次的失敗中站起來,並且變得更加強大!——索羅斯


經驗分享不易,喜歡記得點贊+關注哦!


跳跳蟲掉坑了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看過100萬三天到260萬,也看過50萬三天到670萬(最高點在960萬),也看過200萬一周虧完還倒欠60多萬(穿倉)。

就經歷分享,不同市場需要不同的操作手法和風控理念。我們暫不討論遇到的交易平臺是否正規的問題,就以兩個平臺的異同分享下。

國內期貨與國際外匯,首先在槓桿上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國際外匯普遍在100-200甚至400倍,有些野雞平臺可以更高,而國內普遍不會超過12.5倍(一般情況),一般8%的保證金,所以放大的風險自然就不同。有些激進過剛入外匯市場的朋友喜歡交易原油,隨便3%的波動就可以翻倍以上,虧損自然也是翻倍,而國際原油的波動著實每天平均3%不足為奇,正常行情,所以這個盈利或者虧損是很正常的。

另外,有些朋友有傳統股市或者國內期貨交易思維,短期在外匯市場難以適應,尤其虧損止損原則不強,往往容易盈利不多虧損奇大。

另外,對待突發事件和經濟數據的應對沒有經驗,這也是個很大很常見的問題,激進的喜歡追數據,穩健老成的躲數據借用數據,這個就涉及到經驗了,一言難以盡之。

經驗分享,初入市場的朋友,首先建議小資金瞭解市場,做出自己的交易原則,練就執行力,不要急著賺,永遠不缺機會!熟悉經濟數據對應激行情與趨勢行情的影響。

對大趨勢有一定的瞭解和分析,控制倉位合理的佈局,短線與趨勢結合,即能博得更多合理的利潤,也能有效對沖掉風險,連續三個月交易全對,一週做到2-3倍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不過說這個前提是有過將近10年的各大市場經歷和經驗。

歡迎感興趣的朋友交流探討。


村裡算賬一把手


期貨適合大資金打短線,賺點錢就停止、輸了就認輸,俗稱賭博,因為期貨最小起步交易就是一手。而且每月要換合約,顧名思義就是不給大家做長線。其實無論做外匯還是期貨,只做短線的時間久了基本上都是輸錢的。短中長線全部做才是王者。要有一套長期穩定贏利的操作計劃並嚴格執行!一夜暴富心態的請早日離開外匯和期貨。本人專業從事外匯11年,從來不碰股票、不碰期貨,一生只愛外匯。小資金都可以玩、而且規則科學、公平!


智匯仁生


屬於期貨市場的衍生,交易模式和規則有一些相似的,不存在比期貨市場更難做這種說法,但是因為外匯市場保證金比例比較大,所以風險相對來說就會大一些,再加上影響外匯市場的因素會更多,所以市場的多空方向難把握一些 ,另外外匯相對於國內期貨的交易品種來說波動會更活躍,有時候行情會大一些

期貨市場本身也是一個風險市場,如果不具備相應的交易能力,沒有完善的交易系統的話,它的風險程度並不亞於外匯市場,所以實質上外匯交易和期貨交易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

給做交易的朋友們一個建議:對市場抱有敬畏之心,虛心的去學習提升自己的交易能力,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去降低交易市場的風險

接下來以瀝青1906合約和外匯為例,分享一個以技術指標為主的交易系統,嚴格按照系統指標信號去執行操作,可以很好的幫助交易者降低交易風險,提升交易勝率

瀝青1906合約 ,結合系統信號,紫色趨勢線和黃色操盤線向下是空頭信號,向上是多頭信號,紅色壓力線之下是空單入場位置,白色支撐線之上是多單入場位置

接下來是外匯,同樣的交易信號

歡迎做期貨的朋友關注我,頭條上會經常分享期貨學習知識

如果你贊同我的分享請評論,點贊,支持,謝謝大家

最後感謝頭條提供了這麼好的交流平臺,願期貨市場努力的你我都好


用戶94760743878


這裡有個交易習慣和文化的問題。

國內期貨,交易者大多數是國內人,文化血脈同宗同源,這也導致,期貨行情在走勢上,是以我們民族文化為特徵的,波段如此,技術陷阱也如此,交易時間長了,你會發現,盤面語言你是可以理解的。

到了外匯平臺,且不說黑平臺,單單一個劃點,一個點差就要你適應很久,這對於平常卡點位非常準的期貨老手很是頭痛,每回下單都有吃藥的感覺。

另外,最重要的兩點變化,給交易者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是保證金比例大幅降低,你可以輕易的借到百倍資金來操盤,這個誘惑非常大,原本對於交易者最最重要紀律性受到極大的挑戰——一個美女你不動心,100個同時發出召喚呢?這絕對是大恐怖!

二是交易對手變了,國際市場的交易對象以機構為主,他們更專業,挖的陷阱也更大,他們資金雄厚,震倉,反向洗盤也更狂野,他們消息靈通,和他們比,你只有技術,沒有其他任何優勢。更嚴重的是,國際市場的參與者,是個文化的大雜燴,無數的細節淹沒在雜亂無章的市場噪音中,你很難通過盤面語言來解讀交易對手。

記得電影《血門徒》裡有幾句臺詞:

每一個世界都有他們的魔鬼,你在自己的世界很清楚誰是魔鬼,但你要出了界,就分不清誰是天使誰是魔鬼了,你可以接受另一個世界的文化,但千萬不能和另外一個世界的人搞在一起。





面具說


金融業做了十幾年,我的認識裡外匯市場當然比期貨市場更可怕。首先,從槓槓上來說,目前國內期貨交易所上市的期貨產品,一般也就7-10倍左右槓槓,而外匯交易呢,動不動50倍,100倍甚至200倍的槓槓,高槓槓對一般投資人而言就是絞肉機,很多都是有去無回。其次,期貨交易都是場內交易,在交易所交易,有保證金制度,而且資金都辦了託管,國家認可其存在,而反觀外匯交易,目前除了銀行裡面的換匯交易是合法的,其它高槓槓交易都是場外市場,屬於灰色地帶,目前高槓槓交易的平臺,基本都把服務器架在香港或者國外,交易滑點是家常便飯,對賭或者卷錢走的也不在少數。建議一般人還是少去碰國家沒有明令放開的投資,一旦出現糾紛血本無歸。


taojin3399


本人專門從事商品期貨分析工作,股票和外匯基本沒碰,期貨是高收益高風險投資,期貨的保證金交易決定了高槓杆,根據期貨公司的統計數據,專門交易日內短線的長時間下來盈利的少之又少,不是說短線交易無法盈利,而是短線交易需要更高的技巧,心理承受等等方面,我認為大部分人是不適合的,你需要一套科學的交易體系並且保持紀律性,趨勢為主,短線為輔,當然我們建議的都是趨勢交易,一天兩天的價格波動可以是隨機的,但是一段趨勢必定有基本面的主因主導。


期市瞭望


這個沒有哪個比哪個更可怕一說,之所以能虧這麼多,想來想去估計也就以下幾個期貨和外匯不同的地方所導致的。

首先國內期貨每天交易時間多有6個小時,少的只有4個小時,而外匯每天的交易時間是24小時,這就會讓原來熟悉國內期貨交易時間的交易者十分不適應,因為往常在期貨持有一兩個交易日單子,實際最多不過拿在手裡12個小時,而在外匯裡兩個交易日就是48個小時,足足多了4倍,耐心和信心都不能跟期貨同日而語。

再一個就是槓桿,國內期貨最高不會超過10倍的槓桿相對外匯起步200倍的可以說是相當低了,同樣都是10%的倉位,外匯虧損一個點的浮虧要比期貨的浮虧多至少20倍。在期貨裡習慣最高50%倉位的交易者在外匯市場裡那就肯定扛不住了。

可怕不可怕要看在多少槓桿下多少倉位,10倍你下最大50%倉位不可怕,同樣200倍你下最大10%也不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