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殺熟,是真的嗎?

財經宋建文


確實是真的,相同的航班,兩個人的票價是不一樣的,相同起點、終點、時間打車,兩個人的打車費用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從技術的角度來說說“大數據殺熟”是如何實現的。


首先,對於同一個網站(公司),他的客戶是可以被分成幾個級別的;就以機票預訂舉例:

  • 準用戶:包括是非註冊會員,從來沒有消費過的用戶,沉默用戶(曾經消費過,但是長時間未再消費過的用戶);針對此類用戶,公司會給他們大量的優惠券(折扣),吸引他們消費;

  • 首單用戶:大家都知道,首單消費的折扣是很客觀的,甚至是免單;

  • 非首單用戶:這個可以繼續細分,你消費的越多,優惠力度會不斷減少;如果有一天,你變成了強粘性用戶,那麼你得到的優惠券可能就是“意思意思”了。

  • 所以,如果兩個不同級別的用戶,相同時間預定相同的機票,很可能出現票價不同。

上面一種情況比較好理解,技術上也容易實現。在實際的場景中,還有一種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情況,就是“客戶行為分析,個性化推薦”。

對用戶的行為進行統計和分析,進而抽象用戶的標籤,這些技術上都可以實現的。舉個例子:

  • 我平時只買火車票,只有在火車票買不到的情況下,才會選擇最便宜的飛機票。

  • 你平時很任性,買機票從來不關注折扣是怎麼樣的;

  • 又比如我打車的時候,沒有優惠券就不打車;你很任性地隨時打車,有沒有優惠券無所謂;

  • 這些都是我們的“客戶行為”,因為以上的種種行為,系統分析出來我是DS,你是土豪,所以系統為了刺激我消費,會給我額度更大的折扣。


最後,話說我現在領到小藍杯的優惠券,都是6.8折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我將持續分享Java開發、架構設計、程序員職業發展等方面的見解,希望能得到你的關注。


會點代碼的大叔


我說個今年大年初一的吧!

我家裡有親戚來我家玩,他們自駕從成都到昆明玩,來了12個人,肯定要住酒店,他們自己用各種軟件找房間,基本價格都在300多塊。

我看看我的手機,打開並順利訂到房間,價格260!對這些大數據,真的無語!

具體是哪家我就不說了,還能是哪家呢?目前市面上我們出行,能有幾家大家信得過的!



高原的候鳥


是真的,很多網友都有這種經歷,我也遇到過,之前出去玩定酒店,用一個app查詢房價一天430多,我連續好幾天都盯著,價格沒變過。入住之後想再續訂一晚,變成490了,換朋友的手機一查,還是430多。

10月7號作家王小山發的微博也稱在飛豬上買機票遇到“殺熟”的經歷,他表示從利馬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機票,同一航班,別家賣2500元,飛豬卻賣給他3211元。此事一出迅速被頂到了微博熱搜,評論也紛紛說自己遇到過這種事情,可見大數據殺熟在各個軟件是多麼常見的現象。


鎂客網


經歷過啊,我上海的,因為人多,從東川路滄源路叫2部滴滴快車去滬太路,一前一後沒有跟丟,走同樣距離的路,同樣的時間。結果我同事經常打車的,比我多付20多。。。還有攜程也是的,我經常出差,每次訂票都會比人家貴


手機用戶58764787230


確實是這樣,我經常在藝龍訂酒店,上月去麗江玩發現我朋友用蘋果6(我朋友很少用藝龍)訂同一個酒店同一房型就是比我的華為手機上價格便宜,當時給藝龍打電話態度很強硬,說酒店隨著房間緊張會有價格差異,可是我們明明是同一時間打開手機價格都不一樣。

最後給北京12315打電話投訴,說藝龍屬地在安徽,給合肥12315打電話一直打不進去,最後算了,果斷卸載藝龍


半島遼東半島


前段時間去北京出差,在攜程上訂的房間,預付費那種,到了酒店入住時才知道比酒店掛牌價還高。酒店方面說,他們從來沒有出現過我們訂的那個價格。😭


拔眾苦尊者


辦了會員為了打折 後來發現 那個打折是建立在提價的基礎上的 所以辦會員比不辦會員號貴了百分之二十左右不針對那家 基本上那家都這樣 對比過好多


三元962


現在好多網站也學精了,不登錄不讓你看真正價格。沒辦法,我經常用朋友的號同時登錄。我朋友年齡比較大,不怎麼購物。顯示出來的東西經常不一致。所以說只要牽扯到錢你跟這些王八蛋網站談道德門都沒有。所以不作不死,好多購物網站不都死了嗎?


止乂


不單單是美團,所有的訂票網站APP都是通用的大數據,只不過票票會比每天便宜幾毛錢,但是他們一定會比電影院實際票價高出十塊不止。

本人和對象連續一年電影院美團訂票得出的總結。

後來我們都不去電影院了


手撕槓精


我曾經在微信上發現過類似的問題,當我想給我外婆將零錢存入零錢通的時候,驚奇地發現我和我外婆的收益利率完全不一樣,我是百分之二點九幾,她的是百分之三點一幾,當時我就呵呵了,再也沒有用過微信零錢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