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什麼核武器最厲害?

雨過天晴4541


如今世界上最厲害最致命的武器,核武器當屬第一!本著“相互毀滅”的原則,自核武器誕生之後各國就開始大力發展,目前已經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核武器!那世界上什麼樣的核武器最厲害呢?

要說爆炸威力上最大應該是蘇聯的“沙皇”氫彈了,爆炸威力約合5000萬噸TNT當量(有說是整個二戰所有炸彈威力相加的十倍),爆炸時產生的火球半徑就有4.6公里,產生的熱風則可以讓50公里之外人受到3級燒傷,據說爆炸產生的火球在1000公里之外都能看到,並且引發了5.2級的地震!

“沙皇”氫彈的威力雖然很大,但重量也不小,足足有27噸,即便是目前也沒有那個運載火箭可以裝得下這個大傢伙,只能依靠大型轟炸機進行空投,但現在戰爭中這種開著轟炸機去他國上空空投的情況幾乎已經不可能了,所以像“沙皇”氫彈這樣超大型核武器在現在戰爭中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五常也都不再發展了!

而現在能稱之為厲害的核武器應該是速度快、突防能力強、威力大以及生存能力強的核導彈!

目前各國最具威懾力應該是俄羅斯的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薩爾馬特”了,該導彈的最大射程超過了1.6萬公里,是全球所有洲際導彈中射程最遠的一款,再配合上俄羅斯巨大的國土面積,也是唯一一個能夠做到打遍全球的陸基洲際導彈了!

另外,“薩爾馬特”洲際導彈為了撕破美國的導彈防禦網,在中段飛行階段可以釋放50個誘餌彈頭,而在末端突防階段則可以釋放15枚50萬噸TNT當量以上的分導核彈頭或者24枚YU-71高超音速滑翔彈頭,一次攻擊可以覆蓋5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超過了整個日本的面積!

“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雖然是固定發射井發射,一旦發生戰爭肯定會成為敵方首先攻擊的對象,但俄羅斯號稱“薩爾馬特”洲際導彈發射井可以抵抗100萬噸當量核武器的轟炸,只要不是精確攻擊都能正常使用,這一點也是很可怕的!

除此之外,核彈的危害不僅體現在威力上,輻射則同樣殘暴,髒彈的威力雖然不如普通核武器,但其造成的核輻射甚至要比普通核武器高出上千倍,核汙染會對附近數百公里的生物造成持續傷害!

而髒彈中最強的應該就是鈷彈了,有一種說法在平流層引爆一枚鈷彈可以消滅全人類,以為鈷彈在爆炸時會生成鈷60,衰變並釋放出致命的伽馬射線,而它的半衰期為5.27年,也就是說在五年裡鈷彈會持續向外進行核輻射以至於影響全球,但目前鈷彈一直停留在概念階段,並沒有哪個國家實際進行過相關試驗。


天下布武


核武器是目標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只要我擁有核武器,你別惹我著急,大不了同歸於盡,為什麼俄羅斯跟美國的經濟、軍事差距那麼大,美國還是不敢用軍事打擊俄羅斯,只能通過經濟制裁!因為普京經常把核武器放在嘴上,核武器保住了俄羅斯,在1991年,葉利欽上臺,蘇聯正是解體,整個蘇聯土崩瓦解,武器比較老舊,經濟負增長,俄羅斯搖搖欲墜,但是美國都不敢輕易出兵俄羅斯,就是因為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武器。


目前我們看到核武器的威力,只能看日本的兩個城市,因為目標只有日本被吃了兩顆原子彈爆炸了,所以日本特別小男孩這個名字,在美國轟炸機投放原子彈,然後在離地方600米爆炸,瞬間酒吧日本兩個城市化為平地,可見它的威力有多大,但是世界上最厲害的不是原子彈,而是另有其彈。

現在核武器主要分三種:氫彈、原子彈、中子彈、但是最厲害的是氫彈,目標最厲害的氫彈是蘇聯的沙皇氫彈”,TNT當量為5000萬噸,威力是最大的,但是現在很少有國家發展這個東西了,因為太大了,不好作用,也不夠靈活,但是可以起到震懾的作用,就像在大門幫一直狼狗一樣,不輕易闖進來,不然咬死你。



沙皇炸彈之所以可以那麼厲害,就是因為他的炸彈用量非常大,是整個二戰炸彈用量的10倍,想想後背就特別涼,它的原理是比較複雜的,在剛剛開始階段,是主要以核裂變作為一個基礎,然後壓縮程序變成核聚變,相當於從量產變成了質變,威力加強。


沙皇的威力有多大,是日本小男孩的威力的3000多倍,這樣的炸彈爆炸,人類都快毀滅完了,所以現在兩個國一直在禁止一些國家研發核武器,因為多一顆核武器導彈,世界就多一份危險,所以為什麼美國千方百計要伊朗放屁研發核武器,不僅僅出於伊朗研發核武器對付美國,還有其他國家都被美國拉入核危機。


用戶104786453198


氫彈威力如何,我來幫大家算算。

人們常用同等爆炸威力的TNT(三硝基甲苯)的質量來衡量核武器的威力。如下圖對比:

以上對照表是比較專業的參數描述,給大家舉個通俗的例子便於理解吧。

大家都知道,TNT爆炸需要引線,就是大家所說的“雷管”。

原子彈威力通過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大家都知道了,那麼氫彈爆炸也需要“引線”,這個引線就是原子彈。

如此對比,大家自行腦補了。


小川名浪


世間核武器,因為恐怖,留下不少恐怖傳說,要問哪個更厲害,魂舞大漠覺得,空基,當屬“沙皇”無疑。5000萬噸當量,爆炸的瞬間,使整個地球,都感到了擾動。然而質量達到27噸的“沙皇”,無非核武器三駕馬車中的一駕,陸基“末日列車”,當年美軍聽到不寒而粟,粟,就是夏季三伏的小米,射程超過1.3萬公里的RT-23UTTKh導彈,西方稱之為SS24“手術刀”,每枚彈都有10枚35萬噸當量的子彈頭,列車開出來,想載多少枚都可以,正是世界末日。海基核武器,自然都聽過“核亥俄”,14艘排水量達到1.9萬噸的該級艇,40分鐘之內可以發射24枚射程超過8000公里的D-5,每枚就有8個47.5萬噸當量的W88核彈頭,14艘潛艇的彈頭高達2688枚核彈頭,據此,美軍也覺得已經足夠。是以後面的“俄亥俄”改做了核常兼備的“戰斧”。

實用的才最厲害

美國14艘“俄亥俄”成為重要的制衡力量,還有200架包括隱身型號在內的戰略轟炸機,陸基“民兵”在手,部署了幾十年,經常在檢測,每次檢測一遍均有試射,以驗證其可靠高效。三駕馬車缺少了任何一項,都不夠放心,保持核平衡,威懾隨時俱在。然而美國並沒有止步於此,更向小型化,戰術化發展,採用打擦邊球的方式,真正展開實用化。那麼多的彈頭,部署幾十年,一次也不能使用,現在正琢磨如何朝實用方向發展,以為這才是真正可令世間感到厲害的所在。更加精準,更加能突破使用限制,一旦完成實戰部署的話,就是相當不得了的大事件。

越來越恐懼

常言一句,只能沒了有,不能有了沒,一朝在手,霸權國家絕對戀戀不捨,成為威懾的重器與利器,隨時拿來在世間晃悠。按照國際和平研究所的統計,一個大概的數字是,僅美俄兩家的核武器,可以給全球每個人分攤4噸TNT。幾次次產生核危機,當了緊每每以核相加相威逼,如1962年那次,最著名的一次,號為古巴導彈核危機。自己強大,更打造一口大鍋,把自己團團罩定,我打得著你,叫你打不著我,因而為維護平衡,從來都沒有停止發展。


魂舞大漠


世界上最厲害的核武器就是自己有超人的勢力,若誰在世界上沒有各種各樣超群的科技的力量來保衛自己國家的能力,就會在世界上沒有了一定的勢力,在世界上沒有一定超群的高科技力量來保護自己,自己的國家在世界上就會一文不值的了!比如說現代世界上的美國有超強的勢力,就會對那些小國弱國沒有一定的能力,沒有那些大國有強大的勢力來保護,則那些小國弱國就會輕而易舉的被美國侵略的了!比如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南斯拉夫等等就是被美國侵略時就自認倒黴而屁都不敢放的了!而現在的敘利亞,伊朗,委內瑞拉卻得到了俄羅斯有強勢力的強國幫助,美國則對於這些國家的侵略就難於併吞而敢怒而不敢言的了!若說世界上只有一種核科技是最厲害的,如果別的超強超群的科技都沒有,這些單方面的核武器核科技用來保護自己的國家也是沒有作用的!


九洲靈能


核武器有兩個趨勢大型化和小型化,核武器大型化威懾意味明顯,而小型化更實用些。

從爆炸當量上看,氫彈最厲害,其次是原子彈,最後是中子彈。大伊萬核彈又稱沙皇炸彈已知最大核彈,當量5000萬噸。而含運載工具的已知最大威力的是俄羅斯“薩爾馬特”洲際導彈,一枚該彈道導彈可以摧毀一個面積50萬平方公里的中等國家。

小型化後的核武器用於常規戰爭更可怕,原因在於核武器並不是某一家單獨所擁有,在可預見的將來核戰爭是可控的,因為在當今時代,向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必然會遭受其他國家的道義上的譴責,向擁核國家使用核武器是相互毀滅。而小型化後將產生核輻射降低到一定程度並用於常規戰爭遭受的阻力就小很多。

因此,在目前看來,核武器威力大並不可怕,而小型化後用於常規戰爭或許是最可怕的。


鵬舉張說天下


核武器是至今為止可以說是人類威力最大的武器了,自二戰後期美國對日本使用了原子彈後,日本兩個城市瞬間就被抹平了,可見其威力之大、影響之大。話說回來,目前世界上最厲害的核武器是什麼,威力又有多大呢?恐怕非沙皇炸彈莫屬了,這種武器威力大到令人髮指。

沙皇炸彈是一種三級爆炸的氫彈武器。雖說它的爆炸的威力已經減少到5000萬噸,但仍相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所用的炸彈的總量的十倍。它的初始的階段是以核裂變為基礎的,然後壓縮程序變成核聚變。大多數的氫彈利用第一階段產生的能量壓縮成雙聚變的階段,即聚變是由裂變引發的,聚變釋放的中子引發更嚴重的裂變。沙皇炸彈的力量在這一點上已經得到了成功的證明。它釋放的能量約為2.1×10 - 17焦耳,裂變與聚變在約39納秒內釋放5.4×10 - 24瓦的功率,相當於同期太陽輻射功率的1 %。

如果用每立方厘米1.654克TNT來佈置炸藥,5000萬噸TNT的體積為30,230,000立方米,相當於一個邊長約310米的立方體。"沙皇"這個名字意味著它是炸彈之王,因為它是人類目前製造的所有炸彈中體積、重量或威力最大的炸彈。其爆炸當量大致為1.75億噸TNT,蘇聯當時卻減少到了5000萬噸爆炸威力,因為他們擔心此次試驗的塵埃物會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與外交問題。

雖然威力減半,但沙皇炸彈的威力是二戰結束時投在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的3736倍。儘管蘇聯成功地完成了試爆,沙皇炸彈仍未被列為現役武器。蘇聯軍方只想用沙皇炸彈作為蘇聯軍事力量的象徵和展示。


楠竹一


目前最厲害的核武器是氫彈,前蘇聯曾經測試過“沙皇氫彈”,TNT當量為5000萬噸,是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武器。 順便說一下,目前核武器一共有三種:原子彈、中子彈、氫彈。美國扔在日本的就是原子彈,原子彈的威力比氫彈小。中子彈是一種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力的低當量小型氫彈。


聚眾分享


核彈是一個統稱,包括氫彈、原子彈、中子彈等等與核反應有關係的殺傷武器,在從未停止過的核武器競賽中,科學家們已經意識到釋放核彈能量意味著什麼。在這裡,我將分享世界上最強大10種核彈。

10.“小男孩”原子彈

你可能聽說過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的原子彈,這是有史以來人類第一次投放原子彈,“小男孩”更像是這個項目的代號。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人為製造的核爆炸,第一次是三位一體試驗,這枚炸彈在幾秒鐘內爆炸,造成超過10萬名平民死亡。

9.“胖子”原子彈

事實上,“胖子”是原子彈的代號,美國又一次用它來對付日本,這也是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兩顆原子彈之一。這枚炸彈在日本長崎被故意引爆,在那一瞬間炸死了5萬多人,造成3萬多名平民受傷。實際數字也可能更多,儘管美國當局從未承認。

8.“常春藤麥克”氫彈

你可能已經看過或聽說過一個臭名昭著的蘑菇雲,它是在核爆炸後產生的。在對這種熱核裝置進行測試後,也產生了類似的雲。這枚原子彈測試中使用的地點是位於太平洋中一些島嶼的珊瑚島地區,這純粹是一場大氣爆炸,又一次由同一個國家造成。

7.颶風原子彈

代號為“颶風”的炸彈是英國有史以來第一個使用的原子裝置,它是在1952年測試的,使用了一些鈈內爆裝置。用於執行炸彈的陸地區域是蒙特貝羅群島,在核爆炸方面,它與“胖子”原子彈很相似。

6.“Mark - 21”核彈

1955年由美國製造並被稱為威力最強大的重力炸彈之一的“Mark - 21”在1954年被引爆,這是在“城堡行動”的名義下進行的核試驗的一部分。“Mark - 21”有將近15英尺長,重達1.5萬多磅,炸彈的當量約為4兆噸。此外,它只是當時生產的最危險的核彈之一。

5.“Mark36”核彈

“Mark36”的製造是基於一系列的熱核裝置和鏈式反應設計,它的威力如此之大,以至於很容易就能產生近10兆噸的產量,炸彈的估計重量大約是1700磅或更多。更令人震驚的是,製造商已經將之前的“Mark - 21”炸彈改裝成“Mark36”的設計,此外,還製造了一些炸彈的變種。

4.喝彩城堡氫彈

這枚炸彈與眾不同的原因是它是第一個被測試過的氫基熱核彈,該爆炸於1954年在馬紹爾群島進行。據傳,這枚炸彈實際上是美國最強大的核武器和原子裝置,第一顆氫彈的產量接近15000兆噸,此外,這次測試也導致了嚴重的放射性汙染。

3.B-53熱核炸彈

B-53是最高產的地堡炸彈和基於核武器的炸彈,它是在冷戰時期發展起來的,它是由美國原子能委員會製造的。大約有340枚這樣的炸彈在1997年之前一直在服役,這個設計後來被改裝成一些更強大的原子彈。

2.B-41核彈

由戰略空軍司令部部署,這種熱核武器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進行了測試,它比它的前輩們要強大得多,重量超過了25兆噸。它是為冷戰時期準備的,在炸彈中使用的燃料是6Li富集和強大的裂變。

1.“沙皇”核彈

這是人類歷史上威力最大的原子彈,都是因為它是由俄羅斯聯邦制造的。這種核武器的當量使用了近100兆噸TNT和50兆噸當量。這裡的想法是進行一次安全的引爆,證明是相當成功的。到目前為止,俄羅斯還製造了一些擁有“沙皇炸彈”名字的核武器。











湯姆科普


核武器是迄今人類製造的殺傷破壞威力最大的武器。核武器的殺傷破壞作用是其爆炸瞬間釋放的巨大能量轉化出的多種殺傷破壞因素造成的。這些殺傷破壞因素分為兩類:第一類作用時間僅為數十秒,稱為瞬時殺傷因素,包括光輻射、衝擊波、早期核輻射、核電磁脈衝等4種;第二類作用時間可持續幾天甚至更久,主要是指爆炸產物的放射性沾染:

1.光輻射

光輻射就是核爆炸時從溫度高達數百萬、幾千萬度的火球輻射出來的光和熱。它可造成人員皮膚燒傷、視網膜燒傷、閃光(致)盲;如果熾熱的空氣被吸入還可造成呼吸道燒傷。光輻射還能使木、棉、橡膠、塑料製品熔化、碳化、燃燒,使火藥燃燒、熔化;還能引爆炸藥,引起火災。

2.衝擊波

衝擊波是爆炸瞬間形成的高溫火球猛烈向外膨脹、壓縮周圍空氣形成的高壓氣浪。它以超音速向四周傳播,隨距離的增加,傳播速度逐漸減慢,壓力逐漸減小最後變成聲波。衝擊波的直接殺傷是通過超壓擠壓人體內臟和聽覺器官,及其動壓使人體拋出,撞擊地面或其它物體造成的。間接殺傷是指被衝擊波破壞的物體(如倒塌的房屋)或拋射的物體作用於人體造成的損傷。衝擊波也能破壞工事、建築物和武器裝備。

3.早期核輻射

早期核輻射是指核爆炸前十幾秒內放出的r射線和中子流。前者以光速傳播,後者速度也可達每秒數千米至幾千萬米,兩行均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早期核輻射能引起人員、牲畜的放射病。

4.核電磁脈衝

核爆炸瞬間釋放的r和X射線與周圍的分子、原子相互作用產生大量帶電粒子,這些粒子高速運動,在爆心周圍形成很強的瞬時電磁場,並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擴散傳播,這就是核電磁脈衝。核電磁脈衝場強很高、頻譜很寬,傳播速度快(光速),作用範圍比光輻射、衝擊波和早期核輻射大得多。它能在導體中感生出很大的瞬時電壓和電流,干擾或破壞無防護的電子設備、電路和元器件。

5.放射性沾染

核爆炸產生的放射性沉降物質對地面、水、空氣、食品、人體、武器裝備等造成的汙染,稱為放射性沾染。對於暴露的人員,放射性物質的各種射線將使其患放射病。放射性沾染通過空氣、水或食物進入人的口、鼻、體內組織,也會引起放射病。

6.核武器的綜合殺傷破壞作用

核爆炸時上述各種殺傷破壞因素幾乎同時發生,因此,其對人員和武器裝備的殺傷破壞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後果。

7.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殺傷破壞作用與其威力直接相關。描述核武器的威力經常使用兩種參數:

(1)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威力指爆炸時釋放的總能量,通常用TNT當量(梯恩梯當量)度量。它表示產生同樣能量所需的TNT炸藥的重量;常用噸、千噸或百萬噸TNT當量表示,有時簡稱“當量”,1噸TNT炸藥爆炸釋放的能量約為4183兆焦。外軍現裝備的核武器已形成不同威力的完整系列。特大當量核武器,如前蘇聯的SS一9型洲際戰略導彈,單彈頭當量為2500萬噸;最小的核武器,如美國的w54特種核地雷,當量僅為10噸。

(2)核武器的比威力

核武器的比威力是其威力與彈重的比值,單位是噸TNT當量/千克或簡稱噸/千克。比威力是核武器研製水平的標誌,該值越高,研製水平也越高。

1945年美國投在日本的兩枚原子彈比威力值為0.3~4.5噸/千克。1989年美國生產的三叉戟2型D5/MK5 潛射導彈的w88型核彈頭,當量為475萬噸,比威力達2.35千噸/千克。

目前,某些核武器已具有“當量可調性”,即同一枚核彈,其威力可在一定範圍內變動。例如美國的B61核航彈,其當量有4種,調節範圍為0.5~34.5萬噸,可根據戰術需要直接在載機上靈活調節。

三、核武器分類

(一)核武器從釋放能量原理的角度劃分,可以分為裂變核武器與聚變核武器:

1、裂變核武器(原子彈)

一個重原子核(如鈾235,鈈239)分裂為質量相接近的兩個或幾個較輕的原子核,稱為核裂變。利用鈾235或鈈239原子核的自持裂變鏈式反應原理製成的核武器,稱為裂變核武器,通常稱為原子彈。

平時,原子彈中的鈾235和鈈239裂變裝料處於次臨界狀態,不會產生核爆炸。起爆時利用常規炸藥爆炸使次臨界狀態的裂變裝料在瞬間達到超臨界狀態,產生自持裂變鏈式反應並將反應能量以爆炸形式瞬間釋放出來。

按起爆方式,原子彈可分為槍式和內爆式兩種。前者的核裝藥由若干塊處於亞臨界的鈾235或鈈239組成。化學炸藥爆炸使其合攏,達到超臨界狀態,實現核爆炸。後者是利用化學炸藥爆轟,通過內爆壓縮處於亞臨界狀態的裂變材料,使其密度加大而達到超臨界狀態,實現核爆炸。

2.聚變核武器(熱核武器,氫彈)

輕原子核相遇,聚合成為較重的原子核,稱為核聚變。聚變反應必須在極高溫度(幾千萬度)下才能發生,因此又稱為熱核反應。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高於裂變反應,1千克氘(符號:D)、氚(符號:T)混合物完全聚合釋出的能量是1 千克鈾235裂變能量的四倍多。

利用氫的同位素氘、氚等輕原子核的聚變反應原理製成的核武器稱為熱核武器或聚變武器,通常稱為氫彈。目前熱核反應的條件只能由原子彈爆炸來提供。因此目前氫彈都用原子彈作為引發聚變反應的“扳機”,又稱為“初級”。氫彈內發生熱核反應並用高能中子誘發重核裂變的部分稱為氫彈主體,又稱次級。氫彈的初級和次級按特定的組合方式裝在同一彈殼內。

3.中子彈(加強輻射彈)

以高能中子為主要殺傷因素而相對減弱衝擊波和光輻射效應的核武器,稱為中子彈,或“加強輻射彈”,或“弱衝擊波強輻射彈”。

中子彈是一種小型、低當量氫彈,它以氘和氚為聚變材料,以儘可能低的核裂變當量彈為“扳機”,使其中子輻射大大增強,衝擊波、光輻射和放射性沾染均相對減弱。據測算,1 枚當量為1千噸的中子彈,在150米高度爆炸時,其瞬時核輻射殺傷半徑可達800米,對坦克乘員的殺傷相當於1枚當量為1萬噸的原子彈,而衝擊波對建築物的破壞半徑約為550米,不及該原子彈的1/2。

中子彈扳機的特點是利用較少裂變材料就能放出較多能量以滿足氘氚聚變反應所需的高溫。其技術關鍵一般說來是:用臨界質量小的鈈239代替鈾235,使裝料減少到1/3;在裂變扳機中加入少量氘氚混合物。中子彈爆炸過程大致如下:首先是化學炸藥爆炸引發鈈239的裂變反應;然後鈈239的裂變反應引發“扳機區”氘氚混合物的聚變反應,產生大量高能中子,促進鈈239的裂變,放出更多中子並進一步提高“扳機區”的溫度。此過程稱為“中子反饋”;中子彈用的此種扳機稱為“加強原子彈”;最後裂變反應產生的高溫高壓引發聚變材料區氘氚的聚變反應。

中子彈是一種戰術核武器,能有效地殺傷人員和對付裝甲集群目標,其對建築物和武器裝備的破壞作用很小,放射性沾染也很輕。適合於本土防禦作戰使用。

(二)核武器從作戰使用目的角度劃分,可以分為戰略核武器、戰術核武器與戰區核武器;從運載(投送)方式角度分類,可以分為核導彈、核航彈、核炮彈、核深水炸彈、核地雷、核魚雷、核水雷等:

核導彈是裝有核彈頭的導彈,可從陸上、空中、水面、水下發射。按照其作戰使用目的可分為戰略核導彈和戰術核導彈兩類。

核航彈是裝有核裝置的炸彈,一般由飛機投擲並利用降落傘減速保證投彈飛機的安全。世界上僅有的實戰使用核武器就是1945年8月美國投放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兩枚核航彈。

核炮彈是用火炮發射的核裝藥炮彈,常作為戰術核武器使用。例如美國XM一785型155毫米榴彈炮的核彈頭,威力為2000噸TNT當量。

核地雷是裝核裝藥的地雷,用於打擊集群裝甲目標,可在敵主攻方向的狹窄地段炸出大坑,形成大面積汙染,遏制敵坦克、機械化部隊的進攻。一枚2000噸當量的核地雷可摧毀距爆心200米範圍內的坦克和260米範圍內的裝甲車。

核魚雷是裝有核裝置的魚雷,由潛艇攜帶,用於攻擊大型水面艦艇、艦隊、商船隊及港口、基地、大型海岸工程等目標。美國MK一48一5魚雷就有核裝藥型。

核深水炸彈(核深彈)是裝有核裝置,用於攻擊潛艇等水下目標的炸彈。一枚1萬噸TNT當量的核深彈在水下爆炸可將距離1千米以內的潛艇擊沉或嚴重破壞。美國核深彈仍在服役。

核水雷是裝有核裝藥的水雷,用於毀傷敵方艦船或阻礙其行動。1~2萬噸的核水雷爆炸能使700~1400米處的艦船遭到中度損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