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丹桂之鄉“新農人”的夢想

“要想買車蓋洋樓,請種浦城丹桂樹!”種植丹桂已成為“千年古縣”福建浦城農民發家致富的一條捷徑。浦城丹桂種植面積每年以萬畝速度遞增,年增繁育丹桂苗木2億多株,全縣種植面積就突破8萬畝,居全國首位。然而,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苗木繁育慢慢地出現了過盛的現象,曾經的“香餑餑”開始遇到銷售瓶頸。

為了解決浦城丹桂的銷售難題以及種植技術升級,響應政府打造“中國丹桂之鄉”號召,成立浦城朴樹丹桂苗木農村合作社,開展丹桂苗木種植技術培育研究,推動丹桂產業品牌化和專業化發,2016年,“新農人”甘建斌憑藉自己多年的培植經驗,在浦城縣仙陽鎮成立了浦城依依農場,研究出一套移植古樹、培育畝木的方法,並將桂花苗木藝術化、盆景化,孵化出丹桂藝品、依依丹香兩個丹桂產業發展品牌,為浦城丹桂種、養、加增值提效探出新路。

中國丹桂之鄉“新農人”的夢想

浦城丹桂依依農場

傳承古法,五化一體

依依農場坐落在“中國丹桂之鄉”的蒲城縣仙陽鎮三元村朴樹橋。仙陽鎮是中原入閩第一鎮,三省四地七縣交界處,是福建的“北大門”,古稱“入閩咽喉、東南鎖鑰”。位於長江三角洲和海峽西岸兩個經濟圈的疊合部,毗鄰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是福建連接“長三角”和中部地區的綠色通道。

仙陽鎮,建於北宋,因處漁梁山南、有揖仙橋而得名仙陽。境內為南浦溪中游平原,北部有漁梁山。為長江水系與閩江水系的分水嶺。境內名勝古蹟有漁梁山瀑布、百向山黃巢寨、真德秀故居、漢陽城遺址。甘建斌給依依農場制定了一套“五化”發展策略:綠化、美化、香化、淨化、產業化。

農場願景:千年古縣“後花園”,浦城丹桂“新農人”

農場使命:傳承千年古法種植,傳播丹桂產業文化

農場價值觀:利他主義、長期主義、共享主義

農場定位:現代農業園、有機生態園、共享幸福園。

中國丹桂之鄉“新農人”的夢想

丹桂“狀元紅”培育

盤清家底,精準選品

丹桂原產地是中國,在我國華東、華南均有分佈,栽培地域廣泛,我國丹桂花栽培技術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記載。傳統丹桂花主產地主要有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廣西、湖南等地區,而福建浦城的丹桂是被譽為“丹桂之鄉”。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裡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這是南宋詩人楊萬里在《詠桂》一詩中對浦城丹桂的描寫。浦城大葉硃砂桂,俗稱“浦城丹桂”,花色硃紅如丹霞,故又稱丹桂、狀元紅,其花瓣大、肉厚、留香持久,是桂花品種中的一個優良品種。被評為中國傳統十大花卉之一,集綠化、美化、香化於一體,清可絕塵,濃能遠溢。

作為世界名花的丹桂,除觀賞價值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廣泛的醫藥、工業、食品、日用化工等領域的實用價值,同時還是城鄉綠化、山區綠化及水土保持用的重要花灌木。桂花香氣濃郁、綿軟,桂花沒有病蟲害,跟松樹長在一起,還能幫松樹治病。

甘建斌通過制定“一套表”,摸清浦城丹桂品種的“家底”;編制“一張圖”將優質品種的空間分佈圖數據、屬性數據存儲資料庫;編碼“一本證”,為每棵丹桂樹製作“身份證”,實理編碼登記;搭建“互聯網”模式,通過“丹桂+互聯網”新模式,發展丹桂電商銷售;提交“一些解決辦法”,針對浦城丹桂不同品種銷售難題,探索不同的解決途徑和方法。

中國丹桂之鄉“新農人”的夢想

促一連二接三,做大做強產業鏈

新消費時代,新需求倒逼產業鏈改造: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新消費時代,以80、90後、銀髮經濟、“她經濟”、“顏值經濟”等新消費需求倒逼而來的產業鏈變革,移動互聯技術、社交電商的快速發展則加速了產業鏈變革的進程,倒逼各行業產業從上游原材料採購、中游供應鏈管理至下游商業模式進行全方位改造。

在鮮果、乾果、茶飲等行業出現諸如安徽三隻松鼠、碭山梨花貓、廣州喜茶、北京瑞幸咖啡等知名成功案例。

作為新時代的“新農人”甘建斌有一個夢想: 從一棵樹、一枝花中編織產業鏈,

通過促進農業,連接工業,強化服務業謀篇佈局,讓一產“接二連三”,鍛造產業鏈條,推動產業做大做強:

1、打造一個知名IP——丹香公主。

2、打造一個新農人生態農場——回鄉創業青年、退役軍人、知名鄉賢共建、共熟、共贏。

3、打造一個“五化”+“五好”目的地——綠化、美化、淨化、香化、產業化生態農莊;好看、好玩、好吃、好喝、好住的旅遊目的地。

甘建斌認為,古丹桂樹是大自然和前人留給子孫的的瑰寶,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產業、經濟、文化、生態、歷史等多重價值,依依農場有著多年移植古桂樹和丹桂苗木培植技術,期盼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新農人”一起幹,培育更多、更好、更美的丹桂樹、構建美好的生態丹桂家園,將丹桂樹進行藝術化、盆景化、普及化,推動丹桂產業化可持續健康發展,讓浦城丹桂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