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好媳婦王凱利帶著公婆改嫁 用言行詮釋"孝老愛親"

記者 楊哲洋 通訊員 顧建成 劉廣

2010年,永城市苗橋鎮張樓村張南組村民王凱利的丈夫在工地幹活意外身亡。從此,她代替丈夫承擔起了照顧公公、奶奶的重任。丈夫去世後,她把共同孝敬公公、奶奶作為重新擇偶的條件,堅持帶著老人出嫁。

孝敬老人,她無微不至

日前,記者走進王凱利家中,只見她正在家裡忙前忙後地照顧臥床多年的奶奶。奶奶今年100歲,經常大小便失禁,王凱利每次都及時把老人的髒衣服、被單換下清洗,從來不讓奶奶睡髒被褥。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時不時過來看看,擔心老人從床上掉下來。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王凱利的婆家奶奶,因病臥床多年,又加上年齡大,翻身起身都很困難。為了方便照顧,第一時間能來到老人身邊,8年前王凱利就專門買了一個鈴鐺,一頭綁在自己床頭,另一頭用繩子系在老人床頭。一有響聲,她就趕忙到老人床前,每天晚上都要起來五六次。

奶奶的飯菜要做得鬆軟一些,這樣吃了容易消化;奶奶愛乾淨,床單衣服要經常換洗;奶奶胳膊和腿不舒服,要經常捏捏、揉揉……10年來,王凱利天天守護在奶奶身邊,耐心地餵飯喂藥、洗臉梳頭、端屎端尿,以一個農家女子特有的淳樸、善良、愛心詮釋著中華民族的“孝賢”美德。

“孝敬老人,是我分內的事。”面對大家的稱讚,王凱利說,“人人都有老的那一天,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了,要是當兒女的不伺候,他們怎麼生活?當我們老了的時候誰來伺候我們?”

丈夫去世,她代夫行孝

2009年,王凱利與丈夫相戀走在了一起,婚後小兩口相處很好,感情和睦。2010年9月,他們的兒子出生了,兩人對未來的幸福生活充滿了憧憬。然而,幸福的生活被一場意外擊打得支離破碎,2010年10月13日,丈夫在工地幹活時意外身亡。

兒子突然離世,讓公公精神出現了異常,他經常跑到沒人的地方發呆。公公整日精神恍惚,每次出門王凱利總是在他後面緊緊地跟著,防止他發生意外。而此時未滿週歲的兒子又被查出患有腦癱,一連串的變故讓王凱利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

“兒子腦癱在市婦幼保健院做封針,每次都要做六個小時的封針。那幾天,公公天天都吃不下飯。”王凱利說,孩子患病急需治療,兩位老人也需要贍養,看著一家子老老小小,實在是作難。

“但不管怎樣,我不能放棄,要把兒子撫養長大,一定維持好這個家。”為了生計,王凱利強打著精神,擔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在村子附近打工的同時,王凱利不忘每隔2個小時就返回家中照顧病床上的奶奶。

“這樣的好兒媳婦,全鎮也不好找。她天天端屎端尿,毫無怨言,連親生女兒都很難做到。”提起兒媳,王凱利的公公張傳玉感激又愧疚。

兩年婚姻、一世擔當,代夫行孝是丈夫去世后王凱利默默立下的誓言,儘管當時她只有20多歲。

一個條件:帶著老人一起嫁

“凱利,你這麼年輕,總不能伺候我們一輩子?我和你奶奶不想再拖累你了,找一個合適的對象再嫁吧。”看著兒媳為這個家庭辛辛苦苦、日夜操勞,公公也重拾生活的勇氣,慢慢從悲傷中走了出來,不忍再拖累兒媳,便張羅著親戚鄰居給王凱利再找一個婆家。老人心裡很清楚,兒子現在已經不在了,兒媳雖然對待自己像親生父母一樣,但她畢竟才20多歲,遲早有一天會改嫁的。

“我不能走,我一走這個家就完了。”對於公公的勸慰,每次都被王凱利拒絕了。公公已經70多歲,年近百歲的奶奶還癱瘓在床,王凱利深知自己離開對這個家將意味著什麼。面對越來越多前來提親的人,王凱利提出了一個苛刻的條件:帶著兩位老人一起嫁。

儘管不少人上門提親都看中了王凱利,但一聽到還要照顧原來的公公和奶奶,就都放棄了。

再婚後,繼續伺候公公和奶奶

好人有好報,孝心得福報。2015年,王凱利遇到了現在的丈夫魏文亮,他正是被王凱利的孝心所打動,欣然接受了她的條件。魏文亮說,誰家都有老人,誰都有老的那一天,以後我會和你一起把兩位老人照顧好。王凱利聽完後非常感動,淚流滿面,她暗暗下定決心,今後一定經營好自己的家庭。

10年來,王凱利為了伺候好公公、奶奶和照顧家庭,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她用一顆尊老、愛老的孝心照顧著公公、奶奶,使這個家庭充滿了溫情。如今,兩位老人得以安享晚年,一家人父慈子孝,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王凱利好樣的,善良又樸實,勤勞還會過日子。她丈夫走了以後,還繼續伺候她公公、奶奶,並且跟鄰居們從沒有紅過臉,村民們都敬佩她,是我們全村人學習的榜樣。”在張樓村,街坊鄰居們只要提到王凱利,無不交口稱讚。

2016年,王凱利被永城市評為第七屆“十佳好媳婦”;2020年1月13日,在“德潤苗橋”第三屆最美苗橋人評選中,又被推選為“最美苗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