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五个载体助推“三争三比”取得实效

四川新闻网攀枝花3月20日讯(

徐丽琼滕德银为聚焦解决部分党员干部观念、作风、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攀枝花市仁和区创新活动载体,主动开展“争表率、比深入,争效能、比实干,争贡献、比担当”竞赛,务实推动全市“守纪律、提效能、强执行、做表率”活动深入开展,不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大田镇党委在此项活动中,以“五个载体”为抓手,将“三争三比”竞赛融入基层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守纪律、提效能、强执行、做表率”活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敢于担当、实干有为,助推活动深入有序地开展。

以“承诺践诺”为载体,党员干部争做表率。3月14日,在以“三争三比”竞赛为载体,深化“守纪律、提效能、强执行、做表率”活动动员部署会上,大田镇机关37名党员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工作,理清思路,依次对自己2020年重点工作、工作目标(明确1-2项工作亮点或争取在全区排名靠前的工作)进行汇报与承诺。同时,大田镇主要领导及其分管领导对其进行点评,形成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清单,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个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争做表率,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力争上游。

以“疫情防控”为载体, “四支队伍”发力精准快速。“四支队伍”,即党员服务队、义务劝导队、治安巡逻队、防疫宣传队。由132人组成的党员服务队佩戴党徽亮明身份,带头抗疫。由56人组成的义务劝导队,在各村组路段设置检疫卡口21个,对出行村民实名登记、测量体温,对非本村组的外来车辆和人员进行劝返。由49人组成的治安巡逻队进村组、小区、院落,对聚集打麻将、出行不带口罩、扎堆聊天、乱扔乱吐等进行劝阻。由82人组成的防疫宣传队自发创作“顺口溜”、“抖音、快手微视频”,通过“村村响”应急广播、微信群、LED显示屏、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截止目前,全镇向所有村民、群众发放宣传疫情防控的公开信、宣传单、倡议书10000余份,惠及农户2993户,涉及群众8857人;已建立防疫微信群 35个、接通电话 2700 余个,入户调查2993 户,排查出外来人口 545 人;累计检查车辆10994辆,检查人数22467人次,劝返车辆503辆,劝返人数1090人次,投入工作人员877人次。

以“春耕生产”为载体,抗疫和生产“两不误”。大田镇今年抗旱形势严峻,镇党委、政府提前谋划,党员干部纷纷在实地想办法、出主意,带头干,采取有序保水蓄水举措,全镇塘库25个均已提前蓄水。同时,镇党委、政府加强与区水利局等部门沟通对接,加大推进高峰、三丘田、红泥田、高石岩四个水库的除险加固整治工程及乌喇么水库清淤工程。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力量,集中人力和设备,合理调配水资源,采取抽、引、提相结合,渠、井、塘一齐上,加快农作物和石榴抗旱灌溉进度。在物资保供方面,镇党委靠前指挥,确保全镇超市、农资店,在疫情防控期间均正常营业,目前大田镇群众的生产、生活物资均得到有效保证。在技术指导方面,村党组积极发挥作用,充分激发农民专合组织和协会作用,为农民群众提供石榴春管技术咨询和农资供应,重点做好石榴育苗、压枝、施肥、浇水、除草等,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

以“脱贫攻坚”为载体,党员干部担当有为。全镇各级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主动积极实干有为,全面对全镇221户贫困户的帮扶资料、帮扶项目等方面,开展自查,敢于亮出自己的短板,找出七个方面16个问题。对兜底贫困户的帮扶资料开展了集中整改,结合乡镇交叉检查,掀起“比学赶超”的整改热潮,解决帮扶内页资料“软”的问题,提升帮扶质量,巩固脱贫“硬”成果。各村党组织配合“春风行动”,发布网络招聘信息15条,目前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924人。同时,大田镇党委政府明确,在建项目优先录用本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退伍军人等农民工,目前已招聘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民工4名,困难退役军人10余名。全镇形成由镇分管领导牵头,重点项目办主任统筹,各站所负责人分口对扶贫项目进行“保姆式”跟踪服务的模式,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凸显特色与示范。今年,大田镇党委政府确定了以下重点项目:打造“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省级现代农业特色小城镇”、“大田有机石榴康养特色小镇”,要加快推进“厕所革命”、“污水管网”和“集镇基础设施道路建设”等项目。同时,全镇还要积极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班庄村要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大田村、银鹿村要争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小啊喇村、乌喇么村要争创“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目前,全镇党员干部正在从人力、物力、财力等等方面入手,按照实施“重点项目”的方案要求,在基层抓实干、抓落实,抓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