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商場也拯救不了西安高新區的商圈

早十幾年前提到西安高新區,西安人都會非常自豪。

西安並不是一座以高樓大廈而聞名的城市,而更多的人對於這裡的印象往往是漫天黃沙或者古舊的老屋,但西安高新區不是這樣,即使在十幾二十年前,這裡仍然是西安繁華的高檔商務區。

高檔商場也拯救不了西安高新區的商圈

藝術與商業完美結合的西安高新區

西安高新區全稱是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1年6月,作為西安市的一張歷史招牌的陝西曆史博物館正式開館,這座博物館至今都是中國歷史迷心中的聖地,沒有之一;而比陝西曆史博物館早3個月的時候,作為西安現代化招牌的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後簡稱為“高新區”)也獲得了批覆,自此拉開了西安主要經濟指標及綜合指標迅猛增長的開篇——一個見證歷史,一個展望未來。

高檔商場也拯救不了西安高新區的商圈

著名的陝西曆史博物館,注意不是陝西省

曾經西安的商業旺地

經濟的增長自然而然帶動了一批人先富了起來,而高新區也成了人們口中的“富人區”,曾經的這個頭銜是歸屬於“紡織城”、“土門”等老字號商圈的,80年代的紡織城號稱“小香港”:

1965年,18歲的胡麗芬進入國棉三廠成為了一名讓人羨慕的紡織女工。"以前紡織廠效益好,一直到80年代初工資都是60多元,其他廠的工人才能拿40多元。七八十年代沒個體戶,整個紡織城的工人算是比較富裕的了。許多人都叫紡織城'小香港'"。


高檔商場也拯救不了西安高新區的商圈

紡織城的老房子

而那時候的紡織城或許根本看不上現在的高新區,畢竟新興的事物總要有一個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而老一輩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用方法論來看待新事物,這往往也是他們走向沒落的原因之一。

90年代的高新區處於蓬勃發展的初期,周圍遍佈著大大小小的鄉村和田地,四周也都是黃沙滿天飛的場景,普通人難以想象這裡十年後或者二十年後是什麼景象。

高檔商場也拯救不了西安高新區的商圈

西安高新區剛成立時的景象(圖片來自網絡)

而那個時候西安人購物首選地都在市區內,民生百貨、開元商城、華僑商店、西安百貨大樓這些響噹噹的名號是那時候西安的“高檔商業中心”;康復路、小寨、土門、羅馬市這些地方則是年輕人和外來務工人員的聚集區,那個時候人們或許會認為不會有比開元和民生還高檔的商場了。

其實話說回來,90年代西安的商場檔次劃分也並沒有那麼明顯,畢竟商場是少數的而貨品也不算豐富,而且大多數貨品都是雅俗共賞的,逛商場也不會被視為身份的象徵,那時候鎮守西安的商場是本土的“四大商業”——開元、民生、百貨大樓、秋林。

1998年位於西安市市中心的鐘鼓樓廣場上,開業了一家商場,一反常態的將商場開在了地下,讓人眼前一亮。而人們對這裡更多的評價還是——“高檔”。西安第一家傑克瓊斯專賣店就開在這裡,裡面牛仔褲賣499一條,相當奢侈。

高檔商場也拯救不了西安高新區的商圈

西安第一家“高檔商場”丨圖片來自網絡

隨後的兩年裡這裡就成了西安奢侈品的集合地,象徵著西安“有身份的人”去的地方。而導購們最喜歡接待的莫過於陝北煤老闆了,這些老闆確實也都派頭十足,一般身後都要跟隨至少兩個人,其中一個手拿黑皮夾,皮夾裡是厚厚的鈔票。老闆們挑東西從來都不問價格,看好了就直接開票,有經驗的導購往往不會把票據直接遞給煤老闆們,都是遞給誰後拿皮夾子的人,等這個人交完錢回到櫃檯,在細心的收好票據。

煤老闆從來不會拿這些票據,這就導致售後會很麻煩,有些櫃檯煤老闆經常光顧,和櫃檯的員工熟了自然也有人幫他們保管這些票據,而他們也成為了這裡人最愛的“金主爸爸”。

2000年的時候,原來南大街上的光明電影院消失了,建立起來的是一座經典的歐式建築,而這裡據說比鐘樓那座商場更加高檔,裡面不論春夏秋冬營業員都穿著裙子,薄薄的一件夾克能賣好幾千塊,而那時候一般工薪階級去開元民生買一件200塊的衣服都能高興好幾天。


高檔商場也拯救不了西安高新區的商圈

有了這兩座高檔商場,西安人對於品牌的檔次的意識也漸漸有了啟蒙,而過去的大眾消費場所也變成了“身份的象徵”,那時候人們議論的最多的就是這兩個商場裡的導購比顧客還牛,反正你愛買不買,自然有人來買,而想來這裡應聘的人還必須是本地戶口,形象上不只是過得去就行。

進入21世紀的時候,西安的原有商業格局早就被打破,原來輝煌的本土“四大商業”中,百貨大樓早已不見蹤影。開元和民生依然強勢,開元一度成為西安商場中的龍頭,部分櫃檯營業額直逼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而老字號的民生也不甘落後,整個解放路都是他的“主場”,甚至在未來幾年把開元隔壁的興正元納入旗下,和開元成了“鄰居”,加上鐘樓金花,讓鐘樓商圈一度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秋林公司則在競爭中規模逐漸縮小,似乎失去了和兩位“大哥”平起平坐的資格,但口碑卻一直很好,和軍人服務社一同成為了西安人心中“物美價廉”的代名詞,時至今日秋林公司依然營業著,阿姨們來這裡買衣服鞋子也不忘去美食街裡品嚐一番,而美食街裡更多的是附近工作的年輕人。

高檔商場也拯救不了西安高新區的商圈

看到其他地方的商場一座接一座的開業,高新區在這時候一直在卯著勁發展經濟:2001年,高新區被列入我國“十五”期間重點建設的五個國家示範高新區之一,2003年又被國家統計局、中國誠信建設組委會評為“中國50家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之一 。

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這裡成為了西安的“CBD”、“硅谷”,而此時的這裡急需要的也是一座現代化的購物中心,來滿足附近的“成功人士”的購物需求。

崛起的高新時代

進入21世紀以來,高新區開業了先後開業了兩座高檔商場,都位於科技路上,毗鄰而居。

兩座商場都姓金,而其中之一更是和鐘樓的那座地下商場是“孿生兄弟”,之所以開在這裡,無非是和隔壁的那座商場做競爭,而這座“孿生兄弟”所開業的位置據說原本是寫字樓,後來因為商場入住而改成了現在的樣子,而他隔壁的那個金家兄弟則原本就是按商場設計的。但是這並不影響兩家商場的競爭,相反人們對於本土的老字號品牌似乎更加青睞,能夠進入這裡工作似乎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畢竟動輒大幾千甚至上萬元的月收入在那個沒有自媒體的年代裡是多少年輕人夢寐以求的。

高檔商場也拯救不了西安高新區的商圈


高檔商場也拯救不了西安高新區的商圈

而這個時候,商場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外,“彰顯身份”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不管是煤老闆還是新晉白領,亦或者各位中小企業家,總之在這裡消費似乎都是件值得炫耀的事,而隨著西安在新世紀裡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國際一線品牌走進了這座城市的視線,原來的“傑克瓊斯”也不得不搬出這座商場了,畢竟現在的西安499一條的牛仔褲不再是多麼奢侈的消費品了,大學生都能隨手買上一條,每逢打折季用一半的價錢也能買到。

2006年12月,高新區榮獲“2006中國十佳最具投資價值創意基地”稱號,那幾年也是高新區做為高檔商圈最為輝煌的幾年,人們提起這裡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貴”,兩個字形容就是“有錢”。

高新區的商場也迎來了“輝煌的10年”。

高檔商場也拯救不了西安高新區的商圈

一件事情就可以反映出這裡人的消費觀念:

那時候西安有家知名的連鎖眼鏡企業,在“遠近聞名”的高新一中旁開了家分店,因為地處高新區,店家也是把這裡當作旗艦店來經營的,從裝修到品牌都是十分考究。

因為人手不足公司將位於鐘樓總店的一位員工調到這裡來支援,員工來到這裡後發現原先在鐘樓點幾百元一副的眼鏡顧客也要搞價半天,有時候還很難賣出去;而這裡的顧客似乎對於前都沒有太大概念,一千兩千的眼鏡信手拈來,蘋果手機車鑰匙幾乎是每位顧客的標配。

自那時候起,這裡的商業氣氛也變得十分濃厚,除了兩座高檔商場以外,體育用品集合店,各種精緻小店,餐飲、藝術、電影......所有你能想到的先鋒事物都可以在這裡尋覓。而新興的網上社交讓人們更加方便的能夠找到這些好地方,從此之後酒香再也不怕巷子深了,位於高新區的一家家寶藏小館被人們一家家的發現,而在這裡做生意似乎閉著眼睛就可以賺錢。

那個時候也正是人們大規模擁抱互聯網的時候,曾經學校裡只會去網吧打遊戲的年輕人驚喜的發現原來團購是如此的方便,看電影、吃美食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解決,更不用說網上購物了。而在移動網絡興起的初期,這些高檔商場的地位無人能夠撼動。

如果要給21世紀最偉大發明做一個投票,我想我八成會投給“快捷支付”,因為他讓我們花錢變得更加快捷了。

而正是這樣的一個消費習慣的改變,讓人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傳統商場的沒落和高新區

曾幾何時那些讓人覺得不可一世的商場,恐怕自己都沒想到有一天會如此狼狽不堪,而打敗他們的不是同行,正是那幾年興起的網上支付。

高檔商場也拯救不了西安高新區的商圈

一部手機,解決了信息不對等這個大問題。和現在相比,過去的信息還是相對閉塞,人們花了大價錢拿回家才發現自己買的所謂“奢侈品”只是母公司在國外註冊的而已,但現在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少,畢竟網上什麼都能查到。

或許正因為如此,人麼享受著互聯網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低價的滿足感,同樣款式的衣服,網上有更便宜的,甚至設計上也更新穎別緻,而那些曾經靠信息不對等賺差價的“二道販子”的好日子也漸漸結束了。

有那幾年的空窗期我也不怎麼逛商場了,畢竟裡面的東西貴又難看,而這也包括了高新區的那些“高檔商場”,雖然網絡對奢侈品的影響不算大,但自開業以來就將顧客劃分等級的高檔商場在設計和規劃上的陳舊問題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因為日後更大的挑戰就要來臨,而昔日高貴的高新區似乎也不再是人人們所推崇的“工作就業首選”了。

而於此同時,這裡的那些高檔商場並未在這樣的轉折時期有太大的動作,似乎他們是扳不倒的,網上去賣奢侈品?簡直是天方夜譚,因此向來以“名貴”著稱的高新區用更多的“名貴”品牌來提升自己的檔次。這樣的競爭持續了很多年,直到2013年底,西安的商圈又迎來了一次巨大的變革——賽格的開業和那些生意日益蕭條的“老商場”形成了鮮明對比。

高檔商場也拯救不了西安高新區的商圈

新時代下的產物顯得生機勃勃,人們又開始了以前的“逛商場”模式,而不是整天在家裡拿手機買買買了,雖然雙11依然火熱,但也擋不住人們出行的步伐了,而與此同時,一座座新的購物中心如雨後純粹搬出現在西安的東南西北,人們又開始走出家門了,因為商場不再只是買買買的地方了,更多的是一種體驗,讓人們忘記工作的疲憊。

這時候已經快到2020年了,這期間西安人消費習慣也有了很大的改變。然而高新區的商場中,除了那兩座依然相愛相殺的“老字號”之外,好像也沒有特別能夠拿得出手的了,除了2016年開業的高新中大國際和2017年開業的高新萬達,但這兩位的影響力也略顯有限,而其餘開業的大大小小商場似乎服務的對象只是自己周圍的那一畝三分地的群眾。

高檔商場也拯救不了西安高新區的商圈

論規模和檔次,萬達one算是高新區目前比較前衛的商場了

不過事實也如此,東南西北開業的那些“網紅”商場早就將原本屬於鐘樓和高新的顧客搶奪殆盡,而顧客也更願意在自己家附近去購物,比起過去“人擠人趕場子”的景象,現在的地鐵直達不僅方便了大眾,也節省了更多時間,而快捷的支付方式和各種信用支付讓人們絲毫不畏懼商場裡那些價格昂貴的品牌。

商場也是投其所好,高檔品牌和普通品牌一應俱全,就連前兩年開業的奢侈品集合商場“西安SKP”也是敞開大門擁抱每一位顧客——管你有錢沒錢,先進來再說。

而過去西安的那些老字號商場,一直以來似乎都在服務著“少數人”,讓人們對其骨子裡的高貴早就敬而遠之了,現在有了更好的選擇,誰還會記得那些地方?

高新區原本就不是以商場做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樞紐的,這裡的商場好與壞似乎也不會對高新區產生什麼影響,這裡依然是西安一個十分繁華的地帶,但方法論的思維如果依然存在,對於長久來說無疑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現在的那兩座“金”姓商場依然存在,但和過去的輝煌比起來就顯得力不從心了,人們提起逛商場,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賽格、大悅城、熙地港等這些既有顏值又有品牌同時還能享受美食的環境優雅的地方,而老商場的傳統格局讓其揹負著沉重的包袱,這也是他們面臨轉型的必經的問題。

大悅城所在的位置,之前正是世紀金花在經營,然而幾年下來卻業績慘淡,而大悅城的接盤卻給了這裡新生,之前被很多人不看好的地方反而成了人們熱衷的“香餑餑”。

高檔商場也逐漸轉移了陣地,離開了這個曾經讓無數人羨慕的地方。

關於未來

“你的過去,我參與過;你的未來,我想一起見證。”

西安高新區,依然是西安經濟增長的動力源之一,這裡也擁有著西安最好的資源,而未來依然屬於這裡。曾經熱鬧的紡織城、土門商圈時至今日還沒有緩過來的跡象,而高新商圈因為這些“大商場”的存在,還是能看到繁華的景象,但是看看曾經那個黃金時期,在對比一下那些新生代的力量,還是顯得有些寂寞。

當然,相信未來高新商圈也會翻開屬於他的魅力之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