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輿情】東易日盛九年增長突鉅虧 董事長承認失誤

【每日輿情概覽】

☆立華股份第四大股東“算錯日子” 違規減持挨罰

☆吉林森工2019年業績預虧超3億 收二次問詢函

☆東易日盛互聯網夢落空:九年增長突鉅虧 董事長承認失誤

☆年報披露前突換審計機構 宜華健康有逾16億的虧損黑洞

☆未名醫藥惹質疑:18億淨資產說沒就沒 以資抵債事件發酵

☆*ST盈方:連續三年虧損 股票3月20日起停牌

☆*ST秋林3.38億抵債資產蹊蹺被賣 吉林龍井農商行股東對簿公堂

☆*ST安凱獲5.44億補償款 二股東拋2900萬股減持計劃

【問詢處罰】

立華股份第四大股東“算錯日子” 違規減持挨罰

  3月19日盤後,立華股份發佈持股5%以上股東違規減持的致歉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艾伯艾桂有限公司於2020年3月5日通過深交所集中競價系統減持公司股票3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74%,成交金額達1685.68萬元。

  本次減持行為未在十五個交易日前披露減持計劃,違反深交所相關規定。股東艾伯艾桂在3月17日收到深交所下發的監管函,並將違規減持收益146.7萬元上繳公司。

  減持次日發佈的致歉公告顯示,艾伯艾桂工作人員對減持法規和相關規定的學習不夠深刻,在執行公告計算時間時,誤將15個交易日計算為15個自然日,導致早於規定日期啟動減持,發生違規事項。

吉林森工2019年業績預虧超3億 收二次問詢函

  吉林森林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9日晚間發佈收到上交所關於對公司有關業績預虧事項的二次問詢函的公告,吉林森工2019年度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是參股子公司人造板集團對湖南刨花板、三岔子刨花板、露水河刨花板三家公司(以下簡稱“刨花板三公司”)的應收款項計提壞賬準備8.4億元。監管發現,刨花板三公司在2018年末已經全部業績虧損,且其中兩家公司已經資不抵債,但人造板集團2018年幾乎未對刨花板三公司應收款項計提壞賬準備。

  上交所要求吉林森工說明人造板集團不對刨花板三公司應收賬款按個別認定法計提壞賬準備,相關職業判斷是否合理、審慎等問題。

【業績債務】

東易日盛互聯網夢落空:九年增長突鉅虧 董事長承認失誤

  3月18日晚,東易日盛披露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1.80億元,同比下降171.09%。這是公司2014年上市以來首次虧損,也成為家居行業少數虧損企業之一。

  根據業績快報,東易日盛2019年實現營收約為38.02億元,同比下滑9.54%;營業利潤為虧損1.1億元,同比下降127.85%;利潤總額為虧損9275萬元,同比下降123.4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1.80億元,同比下降171.09%。

  這家成立於1996年的老牌家裝企業,早在22年前就靠其“製造”聞名京城。自2010年至2018年保持了9年連續增長,淨利潤由3900萬元增至3.1億元。

  然而這一漲勢在2019年第一季度變畫上了句號,且下滑呈愈演愈烈之勢。其董事長陳輝也曾坦承,面對家裝行業環境的變化,像南京、成都、杭州等城市分公司沒有提前做好佈局,導致業績不理想。

【每日輿情】東易日盛九年增長突鉅虧 董事長承認失誤

年報披露前突換審計機構 宜華健康有逾16億的虧損黑洞

  年報披露前一個多月,突然宣佈更換審計機構,宜華健康醫療股份有限公司這波操作是為了什麼?深交所火速下發問詢函,要求其說明是否與審計機構存在意見分歧。

  3月19日,宜華健康回複稱,公司與中審眾環不存在重大意見分歧。因原審計機構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位於武漢,目前武漢地區仍處於封閉狀態且未有解封時間安排,故無法按原審計計劃提供服務。

  中審眾環對宜華健康2018年度審計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涉及宜華健康的子公司達孜賽勒康、眾安康以及仁和醫院。

  為順利進軍醫療大健康行業,2015年,宜華地產將廣東宜華、汕頭榮信、梅州宜華100%股權全部出售,實現原有地產業務全部置出。隨後,宜華健康花費7.2億元併購醫療後勤承包商眾安康,耗資16.25億元收購醫療服務管理提供商達孜賽勒康,斥資3億元收購血糖血壓監測領域醫療器械廠商愛奧樂100%股權。

  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期間,宜華健康共收購14家醫療類公司。但是,頻繁的併購重組給宜華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後遺症”。其收購標的往往在3年業績承諾期內表現良好,但承諾期後業績就快速變臉,高溢價收購形成的鉅額商譽,最終成為吞噬淨利潤的“黑洞”。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宜華健康商譽高達19.27億元,佔淨資產比例78%。

  根據此前宜華健康披露的2019年業績預告,去年該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為-12.5億元至-16.2億元,同期下降804.54%至1013.09%。宜華健康表示,主要系對前期收購資產進行商譽減值所致。

未名醫藥惹質疑:18億淨資產說沒就沒 以資抵債事件發酵

  2019年最後一天,未名醫藥控股股東未名集團決定用23億元資產來償還5.6億元欠款的“神操作”驚呆資本市場。

  如今,這件事又有了讓人意想不到的轉折。3月18日,山東未名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未名醫藥”)收到深交所關注函。原來,有投資者投訴這筆以資抵債中的相關資產未履行審議程序,資產權屬存在爭議。這與未名醫藥此前自述的相關工作已完成的情況不符。

  因為以資抵債事件,未名醫藥自2020年開年以來已收到4次關注函,其中延期回覆3次,更發生了讓投資者不安的“打臉”事件。

  2月20日,未名醫藥為了解釋自身此筆交易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對吉林未名之前提供的賬面淨資產數值進行核查並做修正。

  而就是這次修正,又引來了深交所火速問詢。1月18日,回覆公告中顯示,吉林未名賬面淨資產為18.13億元;然而在2月20日,這一數據就被修正為1149.34萬元。於是,未名醫藥修正數值當天,深交所立即就18億元差值出現的原因再發關注函。

直到2月29日,未名醫藥才解釋18億元“不翼而飛”的問題,原因系吉林未名會計資產分類出現疏漏。未名醫藥解釋稱,此前吉林未名將其所種植的林下參按照公允價值入賬,但林下參屬於消耗性生物資產,按照公允價值入賬不合適。所以,將其改為生物資產入賬方式。基於此,比起公允價值就是參照市場價進行總價值估算,生物資產還要按規定每年做減值處理,如此一來,修正後的賬面淨資產就大幅減少。

*ST盈方:連續三年虧損 股票3月20日起停牌

  *ST盈方3月19日晚間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412.96萬元,同比下降95.97%;淨利潤虧損2.06億元,較上年的虧損1.78億元,虧損進一步加大,已是連續第三年虧損。*ST盈方表示,由於公司2019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仍為負值,根據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將於3月20日起停牌,深交所將在停牌後十五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暫停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

  年報顯示,*ST盈方原有芯片產品因未根據市場信息進行成本優化,加之技術迭代,報告期內未有新產品投放市場,芯片產品銷售收入進一步下滑;數據中心業務在報告期內一直處於停滯狀態未產生收入,且數據中心業務面臨較大的訴訟,公司已於2019年底決定關閉該業務;北斗業務因技術迭代也已基本停滯。

  同時,年報稱,受公司立案事件及原實際控制人負面信息的影響,公司各項融資渠道受到限制,業務合作和市場拓展頻頻受阻,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緊張,各項業務均出現較大程度的萎縮或停滯。

【其他焦點】

*ST秋林3.38億抵債資產蹊蹺被賣 吉林龍井農商行股東對簿公堂

  吉林龍井農商行成立於2016年12月7日,前身是延吉市延河農村信用合作社。前5大股東為延邊農商銀行持股32%、新躍塑料軟包裝有限公司持股20%、哈爾濱秋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0%、北京譽高航空設備有限公司持股15%、天津佩珀航空設備有限公司持股13%。

  其中,*ST秋林在龍井農商行改制時,出資1億元作為股本金,持有該行20%股份,並以3.3824億元購買了龍井農商行置出資產,並享有置出資產的的處置和管理權。這些置出資產所對應的是位於延吉市的7處房產,但產權一直沒有過戶,*ST秋林委託龍井農商行日常管理。

  讓*ST秋林沒有想到的是,在公司為保殼而籌措資金準備收回這些房產時,發現房子已經被賣了。

  *ST秋林在2019年度報告中披露, 2019年4月23日,公司派人前往龍井農商行、延邊農商行進行走訪時,從延邊農商行工作人員那得知,置出資產已被處置了,但卻沒有提供任何文本材料或說明。*ST秋林的工作人員通過拍照獲得的處置協議複印件內容顯示:2018年8月21日,延邊農商行作為甲方、秋林集團及龍井農商行其他三家股東(北京譽高航空設備有限公司、新躍塑料軟包裝有限公司、天津佩珀航空設備有限公司)作為乙方、龍井農商行作為丙方簽訂了“吉合框字第 160518-3 號協議書”。

  該協議書約定以3.5億元的價格,將包含*ST秋林享有處置權的7處抵債房產在內的置出資產全部轉讓給延邊農商行,分別向北京譽高航空設備有限公司支付價款0.4億元,向新躍塑料軟包裝有限公司支付3.1億元。

  對於這份通過拍照獲取的資產處置協議複印件,*ST秋林並不認同。*ST秋林認為,該協議複印件所顯示的內容從未在公司過往的董事會及股東大會上審議或決策過,用印賬簿亦無相應記錄。延邊農商行稱已將全部購買款支付給了龍井農商行其他股東,但公司至今未收到任何款項。

*ST安凱獲5.44億補償款 二股東拋2900萬股減持計劃

  *ST安凱2017年淨利潤為-2.3億元,2018年淨利潤為-8.93億元,2019年靠非經常性損益盈利3362.06萬元。

  靠著非經常性損益護住顏面的*ST安凱,再收數億補償款。

  然而,3月19日晚間,*ST安凱還披露稱,公司收到了持股5%以上股東安徽省投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安徽投資集團)的告知函,安徽投資集團持有公司11422.862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5.58%),其計劃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方式減持*ST安凱股份合計不超過2933.3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4%)。其中,通過集中競價方式進行減持的,減持期間為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方式進行減持的,減持期間為公告披露之日起3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

  年報顯示,安徽投資集團為*ST安凱的第二大股東。近段時間裡,*ST安凱短期內接連下挫,累計跌幅已超25%,如今減持消息未知會給市場帶來怎樣效果。

四維圖新3億股天量解禁到來 高管被質疑搶跑減持

  四維圖新是一家“性感”的公司,集高精地圖、車聯網、芯片、自動駕駛這些極具想象空間的概念於一身。大概正是因此,儘管自2015年以來,公司表觀數據不盡如人意——2019年的營收只是微漲,淨利同比卻下滑近3成——公司的估值仍然高達370多億元,動態市盈率更是超過1100倍。

  或許二級市場更加看重的是公司未來的業績爆發,很多人在等待爆點和拐點的到來。但3月23日,公司上市後最大規模的3億股解禁到來前,公司董監高成員集中搶跑,宣佈減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