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一旦被反潛飛機發現,就會上浮,如果不上浮會怎樣?

龍建源


反潛飛機是潛艇的天敵,這在二戰中就已經實踐過了。用一組二戰潛艇大戶德國的損失情況更直觀瞭解:二戰期間德國投入1100多艘潛艇,被敵方艦船擊沉264艘、被敵方飛機擊沉250艘、被敵方艦船和飛機聯合擊沉了37艘、失蹤46艘,其他損失暫時不談。以飛機擊沉300艘的標準統計,佔比近30%。

這個損失比很高,而且二戰時期飛機反潛基本靠目視,也就是說潛艇經常在上浮狀態被發現攻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是潛艇的特性決定的,在水下航行中的潛艇必需要定時上浮換氣、充電,自然就增加了被發現概率。以20-30節的航速對陣空中反潛機的攻擊,除了快速下潛基本毫無勝算。

題目所講的反而是現在戰場環境下的作戰方式,現代反潛機配備先進,一般有這幾種方式用於發展、探測潛艇。

目視觀察、雷達探測、聲納浮標、磁異探測儀、吊放式聲納,方式方法多樣,運用得當再加上反潛機擁有速度的上優勢,可以大面積探測。距離現在最近的就是3月4日,印度一艘法制鮋魚級常規潛艇被巴基斯坦反潛機發現。

根據相關報道,當時印度潛艇位於俾路支省海岸以南附近海域,而且處於潛望鏡深度航行狀態。極據反潛機上雷達控測手段,對處於潛望鏡和通氣管狀態的金屬物質,雷達能快速探測到金屬物質的存在。所以結果就很簡單,印度特別沒面子的上浮出水,打道回府。

當然,這次是在非戰爭狀態,如果是雙方交戰狀態這艘潛艇的命運大家可想而知。不過我們要注意一點,現代潛艇具有大潛深、良好的靜音性能,通過得當的隱蔽戰術等,可以儘量避免被反潛機發現。

當然,隨著技術發展,面對空中反潛機潛艇也不是完全沒有反擊手段,如潛射防空導彈。


河東三叔


2019年3月4日,一艘印度海軍鮋魚級潛艇試圖潛伏在巴基斯坦領海,但是被高度警戒的巴基斯坦反潛直升機發現 接著印度海軍潛艇默默上浮 並轉向離開。

為啥印度的鮋魚不選擇正面剛,而是要灰溜溜的開溜呢?

實際上潛艇發現自己被發現的時候,往往是敵方反潛單位已經逼近潛艇附近,並且會警告性的扔下反潛火箭彈,或者深彈


那麼如果說潛艇死不上浮,會怎麼樣呢?

要知道現在反潛火箭彈僅僅在你附近,接下來等的就是艇毀人亡。

並且連反擊都不要想,因為截至目前為止,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潛艇裝備了防空導彈,也就是說潛艇面對逼近上來的反潛直升機或者是大型反潛機,他們能做的僅僅是躺著捱打。



所以說就算潛艇不上浮又能怎麼樣,無非就是魚雷發射管注水或者說反潛魚雷發射,


實際上,潛艇才是最喜歡玩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軍艦。甚至於,蘇聯核潛艇巴吞魯日號將美國的一艘核潛艇撞了個報廢。更為關鍵的問題在於潛艇嗎?你要知道它是浮在水面,也就是說將它擊沉並不會造成多大規模的政治影響。

說人話的就是幹掉敵對國潛艇,不用擔心有什麼後果。

實際上如果潛艇被發現並不上浮,那麼就等於他不願意被繳械,也就等於他依舊要抵抗到底也就等於雙方依舊處在戰爭的狀態,也就等於不是戰俘,也就等於幹掉了就幹掉了。


嘯鷹評


道理很簡單,一旦被反潛機發現,如果不上浮,就會被擊毀炸沉,一個是人員犧牲,第二個是造成國家財產損失,因為一艘潛艇都是幾十億上百億,潛艇上浮幾乎就等於投降,變成俘虜,國際戰爭規則是不允許傷害殺戮俘虜的,同時也保全國家財產,因為潛艇是具有國家主權的。就這麼簡單。


驛動星期六


6個回答說的都是個啥呢……

——參考『中美黃海對峙事件』。

潛艇被反潛機發現、特別是在遠洋被發現後,“就會上浮”,那是冷戰時代兩大哥搞基搞出來的默契,就是表明身份,同時表示沒有惡意的意思。

——直接地說,就是認慫換和平。

後來也就成了一般的國際通行慣例。

畢竟,一條大黑魚肚子裡裝著的,那可是滅國級的大殺器。被人逮著了還鬼鬼祟祟地逃竄,那不是做賊心虛、此地無銀麼?

如果潛艇被反潛機發現了還死活不上浮的話,特別是在一些敏感水域,例如,養雞國的大黑魚在南海被中國反潛機發現、毛熊和我國大黑魚在加勒比海被養雞反潛機發現,不第一時間上浮,就等著各種深水炸彈、反潛導彈等等各種殺器砸下來吧。

——至於 那個回答出的各種對抗反潛機的高招,那還不如祈禱那架反潛機是印度斯坦航空開光過的比較靠譜一點。

除了在少數水文複雜、且艇組極其熟悉的水域外,這些高招的效果,其實跟指望買雙色球發家致富差不多。

——就像中美黃海對峙那個例子的情況,在水深只有幾十米的黃海,你有啥招?

即便反潛機不發動攻擊,用 出的高招一直對抗下去,潛艇也是吃虧的一方。因為像在水下快速變深、利用海底環境躲藏,對於潛艇而言,都是非常不安全的操作。即便是你艇組人員對水域的水文狀況瞭如指掌,仍然難以避免遭遇近乎隨機出現的“深海斷崖”這樣的致命陷阱!搞不好在躲貓貓的過程中,沒被反潛機擊沉,倒是先給自己給玩死了。——何必拿自己的小命來玩?

回到中美黃海對峙事件,養雞佬一開始發現漢級後的操作,其實是符合國際慣例的。反倒是漢級被發現後,仍然堅決不上浮不表明身份,是挺不專業的。——如果是在加勒比海,分分鐘就已經被擊沉了。

但問題是,事發海域是黃海,是在中國家門口,那麼養雞佬的行徑,就非常惡劣了。


鬼狂歌


下面這張照片是今年3月4號巴基斯坦反潛機發現並使用威懾手段逼迫印度潛艇上浮的場面,2月底,印巴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空戰,印度兩架飛機被擊落,想在海上找回面子,沒想到再次敗走麥城,被巴基斯坦反潛機逮個正著,這張照片中,印度潛艇雖然沒有整體上浮,但是已經升起了通氣管,和平時期這種行為可以視為舉白旗投降,然而戰爭中潛艇上浮這種行為是不會發生的,我們留作最後的懸念!


從總體來看,反潛飛機在面對潛艇時具有壓倒性的作戰優勢,現代反潛飛機擁有對海搜索雷達、磁異探測器、熱成像探測儀、浮標聲吶和吊放聲吶等多種手段可以探測並鎖定潛艇的準確位置,如果是在戰爭期間,一旦發現那麼就會立即發起進攻!
(高新6號的反潛搜索設備)

而反潛機的進攻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特別是像P3C獵戶座和高新6號這樣的大型固定翼反潛機,攜帶的反潛武器更可以說是眼花繚亂。在近距離可以直接投擲深水炸彈或者反潛水雷,中近距離則發射反潛火箭彈和反潛魚雷,遠距離還能直接使用反艦導彈進行攻擊,可以說反潛機對付潛艇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反潛直升機發射反潛火箭彈)

那麼潛艇對付反潛機又有什麼反制手段嗎?幾乎沒有!早期潛艇由於大部分時間都在水面航行,所以很多都裝了用於防空的高射機槍和高射炮,比如德國的U型艇就曾經把著名的88毫米防空炮都搬了上來。


而現代潛艇都是在水下搞偷襲,講究的是靜音和高速,因此多餘的高射機槍(炮)早就被淘汰了,(題外話:面對現代化飛機,即使裝上了這些原始武器,也打不出什麼輸出)。目前來看,唯一能能讓潛艇在反潛機面前找回尊嚴的只剩下潛射防空導彈了,然而很不幸的是,發射防空導彈需要鎖定目標,那麼必須裝備對空搜索雷達,潛艇在水下,雷達波大部分被屏蔽了,準確度和探測距離都大打折扣,如果要上浮至水面搜索飛機,必然又會遭到反潛機的先發制人攻擊,所以這是個死節!在沒有更好的新式探測手段誕生之前,潛艇面對反潛機依舊只能是弟弟!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替潛艇默哀三分鐘!)

既然反潛機這麼厲害,那麼潛艇被反潛機發現了怎麼辦?撒丫子跑啊,不然等著被擊沉?潛艇應該做的事情就是馬上緊急下潛到最大深度,同時釋放出潛艇誘餌,然後在水下以蛇皮走位快速移動,最後祈禱老天,保佑我能成功逃出生天!當然了,有很大概率是逃不掉的,第一、潛艇下潛的速度根本趕不上反潛機攻擊的速度,第二、潛艇最快也就幾十節的速度,你跑的再快,也逃不出浮標聲吶的五指山,反潛機一個箭步就追上你了。但是做總比不做好,萬一成功了呢?求生的慾望還是要有的。再回到開頭,印度潛艇為什麼在巴基斯坦反潛機發現後會上浮?因為這是和平時期啊!印巴雖然關係緊張,可是並沒有宣戰,如果是在戰爭時期,巴基斯坦發現了印度潛艇早就開始攻擊了,還有時間等它上浮?而印度潛艇上浮就是示弱了,擺出投降姿態,我認輸了,你別真的攻擊我。所以說潛艇上浮只是和平時期敵我雙方的貓抓老鼠遊戲才有的情節,戰爭時期,反潛機發現了潛艇就開始攻擊了,潛艇能做的就是趕緊逃命,壓根不會想到上浮送死,因為你上不上浮,別人都是要打你的!


(猜猜這是什麼神操作?)


軍武吐槽君


關於潛艇被反潛飛機發現,上浮不上浮得從兩種情況來說。第一:和平年代下,潛艇被反潛機發現,第一時間肯定是選擇躲避,如果避無可避,就要選擇逃跑,如果跑也跑不掉那就只有上浮了。第二:戰時來說,被反潛機發現,也是先躲,躲不掉就跑,跑不掉就準備好被擊沉。

一般來說,潛艇在高速模式下噪音最大,在低速潛航時噪音比較小。當潛航時被敵方反潛機發現,首先是尋找可以躲避的海地形,如躍變層之類的,能躲就躲。等到敵方反潛機飛遠時,在以靜音航速悄悄的離開。因為如今聲吶的探測範圍很遠,一旦飆高航速脫離時,噪音會瞬間增大,很容音暴露自己。如果說在潛艇最低噪音時,還是無法躲避,也無法擺脫敵方反潛機,那就只能乖乖上浮了。如果在敵方領海內,潛艇既逃不掉,又躲不掉,也不上浮,可能就會面對敵方反潛力量的攻擊


此外,如果我方有艦艇在附近活動,即便被發現也不必上浮,呼叫艦艇支援就行。一般情況下,反潛機不會主動攻擊不明身份的潛艇,但這也說不定。

在戰爭時期,潛艇一旦被發現,那順利逃脫的概率是很低的。

戰時,潛艇執行的任務很複雜。對航速的需求也不同,如果不要求趕時間的話,那可以用低航速潛航,儘可能的躲避敵方反潛力量。高航速意味著儘快到達指定區域的同時,也意味著被敵方反潛力量發現的概率很高。

戰時,敵方進行反潛巡邏時,不會僅僅只有反潛機,而是多層次的。當巡邏機發現可疑目標時,一般不會單獨展開攻擊,而是會呼叫附近的軍艦,潛艇來支援,組建多層次,多方位的反潛網。這時空中,水下,水面都是敵方的反潛武器,潛艇基本上是難以逃脫的。這種情況下,潛艇唯一面臨的就只有多方向的打擊。



所以說,當潛艇被反潛機發現時,上浮只是最後的選擇為了減小被發現的概率,只能盡力減小潛艇自身噪音的分貝值了。而降噪是個系統的問題,關乎到潛艇外形設計,動力系統,減速器等等。為了降低潛艇的噪音,只有從艇外和艇內分別進行降噪才行。


潛艇艇外的降噪措施

一般來說,當代潛艇都採用了“拉長水滴線型”的艇體設計,除了可以降低航行時的噪音之外,還可以提高航速。其次,在圍殼處進行填角,減少艇體凸起物,表面敷設消音瓦,儘可能使艇體光滑。

潛艇艇內的降噪措施

主機放置在減震浮閥上,對發動機,減速器等噪音來源加裝隔音罩。

總的來說,在一系列降噪措施的作用下,潛艇的噪音可以大幅度下降。美國海狼級核潛艇的最低噪音低至84分唄,當然了這是在航速極慢的情況下做到的,而在低速時噪音為95分唄。俄羅斯的亞森級核潛艇在極慢速時,噪音可達86分唄,在一般低速航行時噪音略高於海狼級。

不過隨著主被動低頻拖曳線列陣聲吶的裝備,潛艇的噪音再低也是可以被發現的。目前只有我國,法國,英國有這種聲吶。(圖片來自網絡)


江山何沉


作為海戰中的經典武器,潛艇以其隱秘性和強大的攻擊能力,一直是各國海軍武器庫中的重要一員。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反潛作戰也隨之成為了各國海軍的重中之重。自二戰結束以來,經過技術的進步,潛艇與反潛之間的貓鼠遊戲也越演越烈烈。在眾多反潛武器中,反潛機以速度快,武器全和探測能力強的特色,堪稱潛艇最強大的對手之一。

(反潛機)

反潛機可以利用大量的聲吶浮標逐步建立一張聲吶探測網,針對潛艇的可能出現的位置進行立體監控和探測,一旦反潛機獲得潛艇行動的蹤跡便可以立即對潛艇的具體位置進行定位,使潛艇無法隱藏自己的行蹤。反潛機所放置的磁性探測器是根據磁性原理,利用潛艇上金屬材質會與地球表面磁力線產生磁感應的原理,通過感應磁場變化來探測潛艇活動。據於聲納探測,磁性探測儀雖然需要某些的機體空間,但他卻具有偵查範圍廣,不受深度影響的優點。

(反潛機投擲聲吶浮標)

(固定翼反潛機尾部通常會安裝磁探測儀)

(反潛機可以使用魚雷或導彈對潛艇進行攻擊)

通常來說,反潛機發現潛艇後,便會利用魚雷或反艦導彈等武器對潛艇發動攻擊,而這時潛艇通常會採取上浮的方式來應對,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潛艇只有在非戰爭和平時期潛艇在執行一些偵查或其他特殊任務時,遇到反潛機而被逼上浮表示投降或認輸的意思。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在古巴導彈危機時,蘇聯潛艇上浮表示認輸或投降,這在軍人眼裡是奇恥大辱。在戰爭年代,這相當於將自己的潛艇變成了對方的戰利品。

(潛艇被發現後一旦上浮就表示放棄抵抗)

(古巴導彈危機中,蘇聯海軍的潛艇曾被迫浮出水面)

如果是潛水艇不上浮,又如何對付反潛機呢?比較現實的方法,就是對準下淺到最大深度,並且保持靜默,儘量利用深海複雜地形和背景噪音實施躲藏與規避,尋找時機逃離。的航速比較慢,哪怕是核潛艇的最大航速也不過30節左右。而反潛機的速度則要快一點,一般可以達到幾百公里/小時。一旦,反潛機發現潛艇後,會立刻呼叫己方軍艦,潛艇和其他反潛機前來組成一個密不透風的反潛網,此時潛艇一旦輕舉妄動反向而更容易受到攻擊。在這種情況下,潛艇只能盡力保護自己,儘量保持靜默,利用海底的複雜地形和背景噪音掩蓋自己的行蹤,找機會逃脫反潛機的追蹤。


戰情解碼


潛艇被反潛飛機發現,為什麼一定要上浮,一旦上浮就代表著投降。當然如果潛艇被發現選擇不上浮,反潛飛機會發出事先警告,一旦錯過了最佳機會,那麼反潛飛機可能就會使用魚雷伺候了。在這個和平年代,不會有太多國家的潛艇敢貿然進入他國領海,當然除此之外,當今世界上有很強反潛能力的國家也不是很多,也給部分國家乘虛而入的機會。
(日本反潛機)

今年巴基斯坦和印度衝突正酣時期,印度軍方秘密派出潛艇進入巴基斯坦領海,被巴方反潛直升機發現,並且逼其潛出水面,這對印度軍方來說是一次莫大的恥辱啊!反潛機發現潛艇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最常用用到的是反潛聲吶浮標和磁力探測系統,反潛聲吶浮標是一種能夠接受和處理信號的一種浮標,該浮標從飛機上投到固定水域,能夠將探測到的數據實時傳給反潛機。磁力探測系統是根據磁場的變化情況來探測水中是否有潛艇的存在,由於潛艇本身是由鋼鐵製造而成,在水中航行勢必會導致周圍磁場發生變化,這也是目前反潛機發現潛艇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還有激光探測以及廢氣探測技術等等。
(反潛直升機投放聲吶浮標)


當然潛艇一旦被發現,就沒有逃脫的方法了嗎?這個是有可能的。雖然潛艇在水下航行速度很難和在空中的反潛機相比,常規潛艇航行速度大約為20節,核潛艇約為30節,但不是束手無策,潛艇可以根據複雜的海底情況,如海水溫度,鹽度等潛到數百米深度可以極大的降低雷達探測的效果,利用海底地勢特點與反潛機周旋,當然能夠潛到大型客輪或者遊輪下面同樣可以躲避襲擊。一旦反潛機鎖定目標潛艇,投下了魚雷或者深水炸彈,該潛艇多數要葬身海底了,但是並不代表潛艇這時就束手無策了,潛艇可以通過釋放誘餌彈或者氣幕彈,能夠有效的躲避魚雷的襲擊,但如果是密集的深水炸彈,那麼潛艇可能會深受重傷,當然一般的反潛機不會攜帶那麼多深水炸彈,大多數情況下是敵方艦艇投下深水炸彈。


當然,潛艇自我防衛以及反制能力還是不容小覷的,自身也同樣攜帶武器,擁有自身的對海,對空打擊能力,但是這種能力有限。潛艇大都裝有魚雷發射管,能夠對海上目標進行打擊,還有部分潛艇裝有潛空導彈,能夠對空中目標實施打擊,但是對目標進行打擊的同時也會將自身的具體位置暴露無遺。

以上僅代表防尉君個人觀點,歡迎評論留言,感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


Global防尉


誰說潛艇一旦被反潛機發現就會上浮的,二戰期間的德國潛艇在水面航行時在被反潛機發現都是迅速下潛,在水下航行時就更不會輕易上浮。原因很簡單,潛艇與飛機的速度差得太遠,一旦上浮,身形完全暴露在反潛機面前,後者的探測和攻擊就更加容易,那潛艇就只有等死的份兒。

潛艇最大的依仗就是藉助厚厚的海水掩護,中波和短波無線電在水下衰減很厲害,光學探測設備同樣難以發揮作用,反潛機只能用聲吶浮標來進行探測,反潛直升機則主要是用吊放式聲吶探測,難度都很大。所以,潛艇提高生存力的主要方式就是降噪、提高水下續航力,都是為了儘可能待在水下。

潛艇在水下,可以利用水下機動、海水躍變層、聲響對抗裝備等與反潛機周旋,多國反潛機獵殺的概率並不小。反潛作戰一直被認為是難度最大的作戰樣式,就在於海水明顯降低了反潛機搜索與攻擊的效能。這就猶如你蒙著眼睛、完全憑聽覺攻擊敵人一樣,不是很多媒體說的那樣,潛艇一旦被反潛機發現就在劫難逃。(S)


聯合防務


反潛飛機是潛艇的天敵,這在二戰中就已經實踐過了。用一組二戰潛艇大戶德國的損失情況更直觀瞭解:二戰期間德國投入1100多艘潛艇,被敵方艦船擊沉264艘、被敵方飛機擊沉250艘、被敵方艦船和飛機聯合擊沉了37艘、失蹤46艘,其他損失暫時不談。以飛機擊沉300艘的標準統計,佔比近百分之三十。

目視觀察、雷達探測、聲納浮標、磁異探測儀、吊放式聲納,方式方法多樣,運用得當再加上反潛機擁有速度的上優勢,可以大面積探測。距離現在最近的就是3月4日,印度一艘法制鮋魚級常規潛艇被巴基斯坦反潛機發現。當時印度潛艇位於俾路支省海岸以南附近海域,而且處於潛望鏡深度航行狀態。極據反潛機上雷達控測手段,對處於潛望鏡和通氣管狀態的金屬物質,雷達能快速探測到金屬物質的存在。所以結果就很簡單,印度特別沒面子的上浮出水,打道回府。

潛艇在水下無法對付反潛機,而反潛機有能力使用很多手段跟蹤並攻擊潛艇。

反潛機本身攜帶磁異常探測器、雷達、大面積佈防聲吶浮標等等探測手段,對於普通的潛艇探測能力還是很強的,機載雷達甚至可以探測到通氣管狀態的潛艇。而潛艇最大的優勢是“隱蔽”,它所有的作戰都是基於“隱蔽”這個基礎進行的,所以為什麼潛艇都朝向靜音方向發展。下圖為美國P-8A大型反潛機機內存放的聲吶浮標

既然反潛機能找到潛艇那麼他就能召喚其他的大型反潛機前來支援組成空中反潛網絡。這僅僅是空中的,還可以召喚潛艇、反潛水面艦艇等組成空中、水面和水下反潛網絡。下圖為俄羅斯海軍“無畏”級大型反潛艦,2座四聯裝533毫米重型反潛魚雷發射裝置、2座RBU 6000型反潛火箭發射裝置、2座四聯裝反潛導彈發射裝置,可艦載2架反潛直升機,擁有35節的最大航速完全可以追蹤潛。

所以對潛艇來說只要被反潛機發現那麼就已經失去了他的優勢,其他的就看潛艇的“命”了。在和平時期的對峙中如果潛艇處於下風那麼就採用“上浮”這個辦法來表示自己妥協,如果在戰時反潛機會直接發動攻擊,不會給你太多的考慮時間。當然了,並不說潛艇100%必死,具體情況要看雙方綜合作戰能力而非單一武器的先進與否。

反潛機是一種以潛艇為主要目標,兼顧海上巡邏任務的一種飛機,它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固定翼反潛機另一種是直升機反潛機,通常情況下固定翼的反潛機具備滯空時間長巡邏速度快的優勢,而反潛直升機通常來說滯空時間短速度慢,但是好在體積小機動靈活這是反潛機的各種優勢。

但是當反潛機對上潛艇的時候通常來說各自優劣如下,固反潛機對陣潛艇通長固定翼自身速度很快對上潛艇的航速那麼潛艇航速如烏龜,但是潛艇通常來說自持力強它如果關閉主發動機找一片海底坐沉,那麼你反潛機通常油料是不夠的不像潛艇在海底人照樣有吃有喝,等你沒油了你自然就走了而潛艇就逃走了,所以反潛機想抓住潛艇並不容易。

但是如你問題所述,潛艇如果一旦被反潛機盯上那麼以潛艇的航速是絕對甩不掉的,而且反潛機搜索的過程中你絕對不可以提高你的航速,航速越快你的噪聲越大這就是為什麼潛艇採用七葉螺旋槳,潛艇通過增加葉片數量來增加推力(同轉數),那麼如果七葉和五葉想達到相同的推力,那麼自然七葉的轉速就更慢當然噪聲就更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