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家強力支持華為,華為自己研發的芯片和系統可佔領中國市場和世界市場嗎?

寧靜致遠99998888


針對當前華為面臨的情景,有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什麼美國可以傾一國之力來扼殺華為,而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傾一國之力來扶持華為呢,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冷靜、客觀的去看待。

首先從華為這一層面來講的話,雖然被列入美國實體名單,今後在零部件和技術授權方面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今天Google也宣佈將會暫停跟華為的硬件及軟件服務,不過華為這一方面也並非是束手就擒的,從去年12月份美國方面出現這種針對的跡象之後,華為就開始加強了對關鍵零部件的採購,據介紹目前華為儲備的關鍵零部件夠其使用6-12個月的,另外在技術儲備方面,5月19日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在公開信中也提到,華為在多年之前就做過極限生存假設,並且在這麼多年的時間裡面,已經儲備了眾多的技術方案,包括芯片、操作系統等等,因此在這一方面華為也擁有一定的緩衝期。

當然,不可否認的情況是,目前整個全球科技產業當中,美國企業的支配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針對華為在零部件、技術授權方面的限制,確實也將會對華為在海外市場的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我們也要注意的是,美國的這種貿易保護主義的打法,必然不會受到市場的認可,同時也不會改變其競爭力正在逐漸被中國企業所代替的事實,想要打敗這種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絕非是另外一個更加激烈的貿易保護主義,而是一個共享、開放的發展模式,美國的這種不顧一切的做法正是其不自信的真實體現,而我們更應該按照自己的節奏去發展才會更快的贏得這場勝利。

其次我們再從國家扶持的層面來考慮這一問題,針對華為目前受到的這些不公正的打擊,中國外交部、政府企業也都在進行積極的聲援,並且無論在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必然也是會對華為給出足夠的扶持力度,因為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市場競爭的問題了,更是中美兩國在意識形態、在未來全球地位的較量。

而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國內除了華為,還有阿里、騰訊、小米、百度等其他優秀的企業,因此對於當前的形式而言,“強力支持華為”雖然能夠在國際市場上與美國進行直接的抗衡,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內芯片、操作系統領域的良性競爭關係,我們國家需要的是一個個優秀的、能經得住考驗的企業,而不是哪些離不開國家補貼的阿斗,我相信在國家良性的扶植和調控下,再加上華為等國內優秀企業的共同努力下,華為勢必會贏得這場勝利,中國企業也勢必會贏得這場勝利。

我是木石心志,喜歡就關注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