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漢故居的匾額與楹聯

在歷史文化名城武威城南達府巷內有一處顯眼的古代民居院落,它就是清代著名學者李銘漢的故居。從清代咸豐年間到民國時期的一百多年裡,這裡曾經誕生過四位名揚隴右的著名學者,他們分別是李銘漢、李於鍇、李鼎超和李鼎文。在近現代的隴右他們祖孫三代以淵博的學識、高尚的德行而聲望顯赫,享有“涼州世家”的美譽。

李銘漢故居的匾額與楹聯

2018年,武威市委、市政府對這一處蘊含著深刻文化內涵的名人故居進行了為期一年的保護性修繕,修繕後的李銘漢故居佈局嚴謹,古樸典雅,再現了清代西北一處文化世家生活、治學的家宅原貌。

經各方努力,此次修繕中還復原了故居中原有的部分匾額與楹聯。匾額與楹聯是中國古代建築中一種特有的裝飾形式。它集文學、書法藝術於一體,其文化深厚,內涵豐富,與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不可分的聯繫。今天,我們若想讀懂這處近200多年“涼州世家”文化名人的生活之地,除了李氏優良的家風學風外,也可參看這些散落在故居內的匾額楹聯。而這些匾額與楹聯裡面的故事,正是李銘漢故居內最具深意的所在。

李銘漢故居的匾額與楹聯

過廳楹聯:鸞鳳和鳴龜佔昌後,蘭芝挺秀瑞應生孫。

該楹聯懸掛於故居前後院過廳廊柱兩側,是李銘漢的兒子李於鍇題寫。鸞鳳和鳴,語出《左傳》“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鏘鏘”,意喻夫妻之間相親相愛;蘭芝挺秀,指蘭芝挺拔秀麗,長勢喜人。該楹聯反映著李於鍇作為一箇中國傳統家庭的家長希望家族內夫妻和美,子孫滿堂之意。

李銘漢書齋匾:日知齋

該匾懸掛於內院李銘漢書齋之上,由李銘漢自題。匾以黑色為地,金色字體敦實凝重。“日知”出自《論語》孔子弟子子夏之:“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意思是說:“每天知道一些過去所不知道的知識,每月不要忘記那些已經掌握的新內容,這樣日積月累就可以成為一個真正好學、知識淵博的人了。“日知”二字正是李銘漢一生的座右銘。由於家境的原因,李銘漢十歲才開始讀書識字,但他努力進取,其刻苦、認真的精神得到了武威名師尹世阿、張澍以及陳世鎔的賞識,他們曾先後收他為弟子,傳授學業。經過數十年的不斷努力,李銘漢最終成為了一位學識淵博的史學大家。

李銘漢故居的匾額與楹聯

李於鍇書齋匾:味檗齋

此匾懸於李於鍇書齋之上。其筆法沉穩圓潤,為李於鍇所寫。檗,指黃柏,其味苦,這裡是說讀書之人明知讀書清苦,但更要激勵自己堅持下去的決心。“味檗齋”原為明代萬曆年間名臣趙南星的書齋名。趙南星一生為官清正廉明,他始終以天下為己任,日夜操勞國事,受到了後世的敬仰。李於鍇將自己的書齋命名為“味檗齋”,除有激勵努力學習之意外,還在於仰慕趙南星的品行,並以他作為自己立身的榜樣。李於鍇,李銘漢次子。1895年,他考中進士,以後選為翰林院庶吉士。他在山東為官十四載,歷任蓬萊等地縣令,後官至山東沂州知府。在山東為官時李於鍇體恤民情,政績卓然,在當地有“賢太守”之稱。

李銘漢故居的匾額與楹聯

上堂屋匾:古槐堂

“古槐堂”三個大字,為李銘漢所題,三字蒼勁洗練,頗具神韻。古槐堂是李銘漢故居的中心建築。而所謂的古槐堂,源於李銘漢後院裡一棵高大的明代古槐。夏天李銘漢祖孫幾代都在院子中乘涼歇息,這棵古槐陪伴了李氏幾代人的成長、衰老,他們對這棵槐樹懷有深深的感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花草樹木被人們賦予了不同的寓意,而槐樹以其蒼勁挺拔、根深葉茂的形象被認為是正直堅強、仁義寬容的象徵,李銘漢將李氏堂屋取名為“古槐堂”,也是以此教導李氏後人要如這棵槐樹般正直做人的道理。

李銘漢故居的匾額與楹聯

古槐堂左右兩側廊柱上為李於鍇的篆體楹聯:勤舊學不解,闢新智見聞”

“解”通“懈”,“智”通“知”,意思是對於傳統知識要勤奮好學,不懈怠,而在遇到新的知識時又要很有見地,視野開闊,就會有新的收穫。

與上述幾塊匾額不同的是,在故居過廳東西兩側還各懸有“賦去煩重”、“棠陰榆社”兩塊匾額。關於這兩塊匾額,有著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明代的涼州衛(今武威),有王(明肅王朱楧)、吳(允誠)、宋(晟)三府的耕地,明朝滅亡後,清政府將這三府的耕地統一編入武威縣,變更分配給當地農民耕種並收取賦稅,故名“更名地”。但不知什麼原因,“更名地”稅定的比一般的賦稅重三倍,農民們有時辛苦一年的收成還不夠繳稅,沉重的賦稅壓得他們苦不堪言,有些農民因無力繳納,不得不背井離鄉,逃往他處。李銘漢生前就曾為減免這一賦稅而多方奔走。清朝滅亡,“更名地”稅仍未取消。民國建立後,李於鍇辭官回到家鄉,他繼承父親遺志繼續向民國政府倡議減賦。民國六年(1917年),在久未得到答覆的情況下,李於鍇便自己籌集巨資,一次替農民繳納“更名地”糧約1800石,為他們減輕了多年來的這一沉重負擔。當時的鄉民們感激不已,紛紛上門跪謝。李於鍇去世後,武威民眾自發前來弔唁,並送上這兩塊匾額,其中“賦去煩重”匾講李於鍇“籌資買賦”的這一義舉曾為當地老百姓免除了沉重的賦稅。“棠陰榆社”,棠陰:典源出自《詩經》《史記》,比喻民間對於地方管理者惠政的紀念。榆社:見於“枌榆社”,為漢高祖的里社名。以後“榆社”指故鄉的里社,明代高啟詩中有“家同榆社近,人比竹林多”之句,這裡意指李於鍇辭官後還念及家鄉人民疾苦。送上這兩塊匾額表達了民眾對李於鍇深深的懷念與敬仰之情。

李銘漢故居的匾額與楹聯

如今,象徵著李氏三代學人學術精神的那棵高大古槐早已不見,而這些懸掛於故居中的匾額與楹聯便成為李銘漢故居中最具內涵的記憶,它不僅蘊涵著李氏幾代人修身治家、立身處世的道德志向以及治學精神,也讓前來參觀故居的人們在出入俯仰間得到薰陶與啟迪,使李氏家族的人文魅力至今閃耀。

作者簡介:王麗霞,武威雷臺景區資深講解員,常年研讀雷臺漢文化、五涼文化,有多篇論文發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