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歷史故地,交通要地,生態綠地,興業寶地,服裝產業福地


潢川:歷史故地,交通要地,生態綠地,興業寶地,服裝產業福地

河南日報農村版信陽訊(通訊員 談昌國)潢川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是鄂豫皖三省交界“金三角”中心,承東啟西,連南貫北,是豫東南重要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聚集地。

全縣轄17個鄉鎮、4個辦事處和1個國有農場,戶籍人口88萬,常住人口66萬,面積1666平方公里。縣城人口52萬,建成區面積5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均高於省、市平均水平,初步形成了“一帶兩軸三中心”的城市空間佈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是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食品工業百強縣、全國交通樞紐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縣、全國生態建設示範縣、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河南省外商投資十佳城市等,被國務院確定為大別山扶貧片區區域性中心城市、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發展成為具有區域性影響力的中等城市。

潢川:歷史故地,交通要地,生態綠地,興業寶地,服裝產業福地

潢川是一個歷史故地

潢川是中華黃姓發源地和戰國四君子之一春申君黃歇故里,春秋為黃國,漢置弋陽郡,北齊置定城,唐宋元明清為光州,1913年改光州為潢川,1949年1月解放後設潢川專署,1952年併入信陽至今,自古以來是淮河上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潢川文化燦爛,底蘊深厚,黃國故城遺址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出土館藏文物近千件。潢川還是閩臺祖地,是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家鄉,客家人南遷的出發地。

潢川:歷史故地,交通要地,生態綠地,興業寶地,服裝產業福地

潢川是一個交通要地

京九和寧西兩條鐵路、大廣和滬陝兩條高速、106和312兩條國道、京九和烏滬兩條光纜、國家西氣東輸兩條支線在境內交匯,形成五個“黃金交叉”,是全國44個交通樞紐城市之一,成為東引西進的大平臺和南下北上的橋頭堡,被譽為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金三角”。隨著潢川機場(已選址完畢)、京九高鐵潢川站、衡(河北衡水)潢鐵路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寧西高鐵經過潢川已進入國家研究,淮河航運即將直達縣城,潢川立體化的交通樞紐地位更加凸顯。

潢川是一個生態綠地

潢川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地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達36%,空氣和水質均達到國家Ⅱ級標準,是國家生態示範縣、全國花木生產基地縣和中國綠色名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卓有成效,華英鴨、糯米粉、花木、小龍蝦、茶葉、空心貢面、生豬、甲魚等八大特色產業響譽全國。“稻蝦共作”小龍蝦養殖面積發展到40萬畝,成為“淮河龍蝦第一縣”,綠色生態農業優勢進一步放大。

潢川是一個興業寶地

潢川是全省對外開放重點縣、全省35個擴權縣和外商投資十佳城市之一,投資潢川具有七大優勢:獨特的區位優勢;發達的交通優勢;集聚的產業優勢,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生物醫藥、商貿物流是我縣的主導產業,已經形成了三個百億產業集群,中石油、中石化、中儲糧、中儲棉、新興際華等央企先後落戶潢川;勞動力資源富足,是全國勞務輸出大縣;充足的電力能源優勢,現有500千伏、220千伏等各類變電站17座,是豫東南電力交換樞紐;完善的基礎設施,規劃有潢川開發區、產業集聚區和商務中心區,用地指標多,環境容量大;優惠的政策優勢,潢川縣先後出臺了“招商引資、工業發展黃金雙25條”、“服裝產業12條”、“民辦教育12條”優惠政策、建立了“兩不見面”、“全程代辦”、“一次辦妥”、“首席服務員”、“容缺辦理”等工作機制,從經營貢獻、降低用地成本、固定資產投資獎補、廠房租賃獎補、企業電費補助、企業購置設備獎補、設立企業總部、發展外向型企業扶持、企業上市扶持、企業技術創新、品牌培育、軍民融合、引進人才獎勵、優化環境等近20個方面全方位支持項目建設。

潢川:歷史故地,交通要地,生態綠地,興業寶地,服裝產業福地

潢川是一個服裝產業福地

紡織服裝一直是潢川的支柱產業,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擁有紡織、針織、棉織、印染、麻紡等企業近20家,具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人力資源。近年來新引進了榮豐紡織、華姿雪羽絨、雲聖服飾、新塘羽絨、嘉壹服裝、恆榮針織等一大批紡織服裝企業。依託世界鴨王華英集團,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羽絨生產基地,年產羽絨6800噸。

縣委、縣政府將紡織服裝作為潢川縣的主導產業,加大政策優惠和承接產業轉移招商力度,建有廣東、浙江、京津冀三個服裝產業園。由廣東佛山兆利企業集團投資50億元規劃佔地1000畝的紡織服裝產業園已開工建設,全面建成能容納30-50家入駐;還新簽約了恆榮針織、新日美服飾等一大批服裝企業,並與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緊密合作,力爭用三年時間,把紡織服裝打造成百億產業。

當前,潢川撤縣設市及申報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工作進入實質階段,潢川將在稅收、資金、土地、海關等方面享受更多優惠,給潢川發展、客商發財帶來更多商機,潢川也以此為契機,完善硬件建設,提升服務品質,熱忱歡迎四海賓朋蒞臨潢川考察指導,投資興業、共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