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歷史遺忘的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張俊,岳飛曾是其部下。

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導致北宋滅亡的歷史事件。又稱靖康之亂。

此時的張俊在率部鎮壓起義軍李昱、張遇於任城後,階官升至拱衛大夫。

被歷史遺忘的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張俊,岳飛曾是其部下。

張俊-劇照

擁立之功

金兵攻破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北宋覆亡後。張俊以其敏銳的政治洞察力,斷然擁立趙構:“大王皇帝親弟,人心所歸,當天下,不早正大位,無以稱人望。

從此張俊以御營前軍統制而成為趙構集團的親信。張俊馳騁江淮,平定淮寧,鎮江、杭州、蘭溪、秀州等地的武裝割據勢力,為南宋小朝廷開闢了一席迴旋之地。

張俊根據自己的軍事力量和敵人情況,提出南渡計劃,不久後金南下。趙構到達臨安,偏安格局形成。

張俊與歷史上其他很多名將不一樣,他並非是年少成名,他一路走來也不是那麼順利的,一直到三十歲的時候才成為入品的最低的武官,授承信郎。又過了十年,才是張俊嶄露頭角的時候,面對主帥殉難,金兵合圍的局面,張俊帶領數百人突圍,名聲大振。


東征西戰

建炎元年(1127年)宋高宗即位後,張俊任御營前軍統制。同年七月起,率部多次討平叛軍和起義軍,升觀察使,成為高級武官。建炎二年五月,鎮壓秀州(今浙江嘉興)徐明,又升承宣使。建炎三年三月,苗傅、劉正彥兵變時,張俊正駐軍吳江,隨即率部8000人退回平江,從禮部侍郎、同節制軍馬張浚同議平叛事,是第一支平叛軍隊,平定叛亂後升領節度使。七月,改任御前右軍都統制。此後張俊為南宋鞍上馬下,東征西戰。立功無數。

黃天蕩之役

這是張俊抗金路上的成名戰。

建炎三年(1129年),金軍渡江進攻,高宗趙構被嚇得逃亡海上,張俊在明州(寧波)之戰中,張俊率部殊死抗擊,斃敵數千人。金人銳氣被大挫,加之孤軍深入,於是北撤,又被韓世忠圍於鎮江,這就是著名的黃天蕩之役。之後,高宗命張俊北上收復建康(今南京)。實際上,收復建康的任務由岳飛率部完成。此時岳飛已展露出過人的能力,深得張俊賞識,成為其得力部下。

被歷史遺忘的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張俊,岳飛曾是其部下。

張俊-影視劇照

早期張俊作戰英勇,但是後來官居高位後開始貪圖富貴。1130年,金軍進攻楚州(今江蘇淮安),宋高宗趙構命張俊救援楚州,但張俊認為“虜之兵不可當也”,百般推辭、拒不從命,其貪生怕死可見一斑。高宗只好令劉光世出兵救援,岳飛也率兵馳援。之後,岳飛又受命守通州、泰州,擊敗金軍,展現出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後來岳飛隨張俊討伐李成和張用,又屢立大功,開始為朝廷所重用。

被歷史遺忘的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張俊,岳飛曾是其部下。

張俊-影視劇照

1133年,岳飛領兵北伐,收復襄陽等地,朝廷為表其功,將他連升幾級至清遠軍節度使。岳飛靠著傑出的表現快速升遷,雖然只有32歲,但是已經和年近半百的老上級張俊平起平坐了,這無疑引起了張俊的忌恨。

張俊屢屢拒絕出征,為很多朝臣詬病。而岳飛北伐屢屢獲勝,收復大片故土,戰功卓絕,得到人們的敬仰和愛戴,威望越來越高。而張俊對趙構忠心耿耿,力主向金國求和,而岳飛是堅定的主戰派,無疑使二人分道揚鑣、背道而馳。

被歷史遺忘的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張俊,岳飛曾是其部下。

張俊-影視劇照


從張俊的一生來看,他是一個頗為複雜的人物。早年的他也有過雄心壯志,積極抗金,為國家的重建做出了應有的成績,為南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早年張俊不僅能夠抵禦金軍,更能夠平定叛亂,個人武勇謀略強大。且深受宋高宗趙構信任與喜愛。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將領,卻因為自身的性格缺陷,造成了自己嫉賢妒能的性格,從而迫害自己曾經的部下岳飛,留下了千古罵名。對於張俊,只能說:生前榮辱事,留與後人評了。

張俊對趙構的忠心可以說始終如一,惟命是從。後來,通過南宋諸將的流血拼命抵抗,金兵的凌厲攻勢受挫,也打了不少敗仗,在這種有利於南宋的情況下,趙構開始收兵權,將揚名於前線、戰果輝煌的張俊、韓世忠、岳飛等大將罷去兵權,調回臨安,讓他們脫離軍隊,同時與金兵達到和議,簽訂了《紹興和議》條約。

因為金人忌憚岳飛,而岳飛又不聽趙構的調度,不奉旨,趙構要殺雞給猴看,殺一儆百,便拿岳飛開刀,煉成了岳飛冤獄。而在收兵權過程中要剪除岳飛,就得有證據,在秦檜的斡旋下,張俊做偽證,幫助秦檜和趙構“坐實”了岳飛的案子,辦成了“莫須有”的鐵案。

被歷史遺忘的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張俊,岳飛曾是其部下。

張俊-影視劇照

儘管如此,張俊對於南宋王朝立下的汗馬功勞還是有目共睹的。上有好,而下從。而張俊又是此間高手!在當時做出此行為也是不得已為之!但不可否認其年輕時對南宋做出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