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農村小學,教師人員緊張,每人基本每天都是五節或六節課,校長基本不教課,合理嗎?

用戶2893667672547


疫情使我們每個人都成長了,會有時不開也可以,有些崗位是可以取消的,幹事,幹活,彼此充實忙碌,缺是相對的,什麼都不缺


荷塘月色72651


農村小學教師每人每天五六節課,校長不帶課,絕對的不合理。像校長不帶課是有規定的,不是所有的校長都可以不帶課。

首先,我現在學校的校長就是不帶課,但是合理合規。我記得有一次開會,校長特意說過這個問題,就是學校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校長可以不帶課,專心行政。具體數字我聽完就忘記了,但是這樣看來的確有這樣的規定。我現在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生數在五千左右。

然後,農村學校一般很難達到這樣的規模,前幾年我去農村支教是一個規模較大的中心校,每個年級的人數也沒有過百,全校不到一千學生,所以下面的村小,人數就更少了,校長不帶課,一定不合規矩。

最後,農村老師每天五六節課主要是熬時間,每班的學生人數少,有許多學校一個班就幾個學生,而且這些課不全部是主課,包括了體育,美術,音樂,書法什麼的。真的要求你是全才呀。

總結下,我覺得有工作中有問題可以提出來,要是怕找校長說道被穿小鞋,那就沒辦法了。又不開心,又不想去說,問題怎麼能解決呢?還是要多溝通多交流。

配圖是我去支教那年拍的,和我的學生們在一起





一個愛狗狗的語文老師


現在任一個校長,簡直是當了一個大官。一些小學一百來人,個別學校不到一百人,校長就不上課了。在70年代,我工作的小學有幾百學生,校長和主代都上課,那時候,校長和教師一樣,工資很低。相信有30幾年的老師都知道,你們說說現在的校長和過去當校長有什麼大區別?


威威4409


校長不懂教育,上什麼課?我每週20節課,中層領導5節,校級領導不上課,他們每學年分績效他們都會超幾倍課時,我就剛剛夠。老師不夠情願請一些三流的大專在校生來頂課做頂崗老師,學生管不了,教學不回教,領導也不會領導,這學生都被坑的!


用戶1085571577341


教師在我們這個地方,是份很好的職業,多少人擠破腦袋往裡鑽,我村退休民辦教師每月五六千元,除去每週兩天休息,還有寒冬假期,是份很好職業,校長代什麼課,很多事情還忙不過來呢,人各有責,是合理的,份內之事做好就可以了。謝謝,祝好。


一帆風順永遠開心


合理不合理,這都是目前普遍的現狀。這種狀況是如何造成的呢?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我最有發言權。

1、農村小學教師真的不夠用嗎?拿我們當地來說,農村小學統一歸中心校管理。我們鄉中心校裡面有很多教師一週才幾節課,基本處於半養老的狀態。為什麼不把這些資源整合一下,分配到村級小學呢?其實,這裡面大有學問。

這部分教師很多都是高級職稱了,工資也不歸學校發,基本處於無法差遣的狀態。更有甚者,40多歲評完高級職稱就不怎麼帶主課了。

2、每年很多新招聘的教師也不願意到村級小學去。村級小學一般都比較偏遠,夜晚做飯,上超市買東西都成問題。到了夜晚住在城裡的教師都開車回家了,學校黑燈瞎火的,好不冷清。

3、國家每年撥給每個縣區農村學校的教師編制有限。雖然各個中心校都是按照缺編人數上報的,但是上面批不了那麼多,只能打折扣。這就導致很多農村小學教師不夠用,一個人頂兩個人用,甚至帶多門學科,跨學科也是常態。

4、我們這裡農村小學校長基本都帶課,只不過比任課教師少一半。為什麼校長帶課少?一方面,校長有時確實雜事多;另一方面,你懂得。

不管合理不合理目前這都是既定的事實,那麼如何才能緩解這種現狀呢?

1、整合當地現有的教師資源,“好鋼用在刀刃上”對於年紀不大卻不願意去村小的教師,在評優評先上不予考慮。

2、對於願意去村小支教的中心校教師加大獎勵力度。評優表先向他們傾斜,績效工資的發放上也多加照顧。

3、政府可以採取“購崗”招聘的方式來補充農村教師。“購崗教師”沒有編制,但是有基本的養老保險之類保障。我們周邊的一個區,最近幾年就採用這種方式,來充實農村教師,很多沒有考上招教大學生都爭先報名。這個“購崗教師”的工資費用由當地政府來承擔,然後當地政府每年招教時單獨拿一部分編制對他們進行“定向招考”。

(定向招考只面向當地“購崗教師”,減少了這部分教師考編的競爭力)

總之,要想解決農村小學師資緊缺,教師課多、任務繁重的問題,需要多管齊下,各部門共同努力。


古詩之美


六節課45*6=270,備課改作業算兩小時,每天工作六個半小時,還有專門節日,最少十億人羨慕。

算得簡單化了。應該刪了。

我其他的文章比這個深入多了、反映的問題更大的文章一大把,但閱讀量少、回覆量少,說明一大批教師(有條件)長期在網絡上關注自己的利益。《頭條》裡面大量的教師在參與。


江流暖風


這種情況也不能單純的批評校長,也不能單純的去同情老師,畢竟每個人他的職務不同,工作的範圍不同。

校長真的很忙:

以我們學校的校長為例,他們真的很忙,每天有各種各樣的會議等著參加,而且在學校的時間並不是很多,還要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我們校長就是在開全校大會的時候,電話都響個不停,農村學校的校長還有弄各種各樣的材料。

而且當上校長以後,他們的年紀已經來到了50多歲,工作經歷有限,不可能再擔任授課任務。



老師一天五六節課確實很累:

如果一個老師每天有5或6節課的生活任務,那麼一週大概是25到三十節課,這個社會量真的是很難讓人吃得消,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師,就算是一些年輕的老師,這樣的工作量也是夠大的,所以當一個農村的老師真的是特別累。



我覺得應該這樣做:

應該給農村的社會教師增加一定的課時費用,可以規定每個老師上課的課時量,一旦超過了這個課時量,超過的每一節課可以增加一定的費用,這樣能夠調動老師的積極性,也能夠讓老師的付出有所回報,不至於讓老師寒心。



凡事往好處想:

其實這並不是中國現在農村教育的普遍現狀,有一些學校有一些老師還是比較清閒的,因為農村學校的學生比較少,所以他們的社會任務並不是很重。

但是如果真的有這種情況的話我們還是應該蠻好的方向去想畢竟我們也沒有勇氣去辭掉工作,與其每天鬱悶發愁,還不如高高興興的去完成自己的工作,說不定哪天還有意外的好事發生。


宇宙最好老師


我不止一次談論這個話題。校長不兼課不合規。國家規定中小學校長要上課。因為校長上課一是熟悉業務,起模範帶頭作用,二是搞好教學,掌握全校教學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有發言權,有利於推動學校教學教研活動。至於合理不合理,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而定。如果教師充裕,可以不兼課。校長抓學校的全面工作,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其它工作如安全工作、教研工作、涉校外工作等,哪個工作都要考慮,都要抓。學校工作校長要統盤考慮,統攬全局。校內、校外各項工作都要提出指導意見指導方案,費很多心思,牽扯很多精力。這麼繁雜的事,如果校長再把精力轉到上課上來,別的事應應付付,勢必學校工作搞得一盤散沙。影響學校大局,得不賞失,校長還是不上課好。如果學校教師人手少,校長看見教師整日忙忙碌碌,在這種情況下,再不兼課,袖手旁觀,擺官架子。老師們有意見有情緒,雖敢怒不敢言,但暗地裡罵你恨你不喜歡你疏遠你,勢必影響學校成績和各項工作地開展。在這種情況下,校長要放下架子,主動請纓勇挑重挑,深入教學第一線。老師們既佩服你,又尊重你,幹勁倍增。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眾人齊泰山移,學校各項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

綜上所述,校長不上上課,要根據情況而定。不上課,原則上是既不合規又不合理。


用戶4914623910009


有的農村小學教師人員緊張老師每人基本都是每天五六節課,校長几乎不教課,不合理。

我們這邊中心小學校長一般每週3到6節課,學校中層班子部門主任6到8節課。老師一般12到15節課,年老生病教師適當照顧,一般10節課。校長由於經常要外出開會、學習參觀、與當地政府各單位溝通或接待來校的各級領導或應接各類檢查,所以校長真正上課比較少,多數時候由中層後勤班子人員或其他老師代課。

農村學校老師每天五六節課,校長基本不教課,原因可能是校長年齡大了,馬上要退休,學校本著人文關懷就不安排課了。

我們這邊的農村小學,也就是村級完小學校,很多校長都教主科,有的還當班主任。比如,我妹妹就是村級學校負責人,全校6個班,9個老師,其他老師每天三四節,校長(負責人)每天二三節,還擔任班主任和五年級數學課程。學校的圖書室、少先隊工作、辦公室工作等等還要她兼職做。

有的農村學校老師每天五六節,那就是每週25到30節,那就是一個老師包一個班所有教學。這麼緊的編制,校長還幾乎不教課,有點不合理。校長至少也要幫老師分擔些教課任務。

我們這邊農村小學學校沒有老師每天五六節,一般三四節,校長都要兼課。大家身邊農村小學學校老師每天有五六節嗎?校長教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