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於4月5日開始逐批次開學,幼兒園4月20日到校,是不是謠言?

現在官方還沒有準確的開學信息,坊間有多種說法,都來自推斷,也可以換著對開學的預期。推斷,一般不會說:什麼時候開學,只是說可能或者在某個時候開學較為合適。不過在傳播中,就會出現一些偏差,這個很正常。關於開學,筆者多次建議過家長不要過於關心開學,因為任何說網課不好的信息,都可能導致孩子厭學,對於開學的信息的非官方信息,我們只能看看。

江西於4月5日開始逐批次開學,幼兒園4月20日到校,是不是謠言?


那麼江西究竟什麼時候開學,會不會是網傳的那樣?筆者認為,很多不完全屬實的信息,並不是空穴來風,有一些參考價值。

對於坊間的開學議論,不能以一個“謠言”去回應。那麼如果正如坊間說的那樣開學呢?總不至於為了證明人家說的是謠言,而去延遲開學吧!最高檢已經就李文亮事件做了解釋:執法機關面對虛假信息,應充分考慮信息發佈者、傳播者在主觀上的惡性程度,及其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只要信息基本屬實,發佈者、傳播者主觀上並無惡意,行為客觀上並未造成嚴重的危害,我們對這樣的“虛假信息”理應保持寬容態度。最高檢認為武漢8名人員主觀上並無惡意,行為上並未造成嚴重的危害,不應受到懲罰。

江西於4月5日開始逐批次開學,幼兒園4月20日到校,是不是謠言?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曾寫過這樣一篇論文,他說,謠言是最古老的傳播媒介,它不是一種社會疾病,而是一種即興新聞;謠言是一種社會認知和集體行動,是一種反權力,它不是對“真實”的偏離,而是對達成“真實”的努力;謠言是一種社會抗議,是弱者的武器,是對誰有權發言的質疑。而對謠言妖魔化,從誅心之論的角度對待謠言會產生嚴重的惡果。一方面,謠言會像一頂帽子,對任何持不同意見者隨意扣押;另一方面,動機論的謠言會嚴重威脅言論自由。

我們再來看江西官方和媒體就開學消息的回應:網上流傳江西省將於4月5日開始逐批次開學,高三初三於4月6日到校,初二初一高一高二於4月13日到校,小學,幼兒園等於4月20日到校等系謠言,並在相關文章中寫了“謠言”兩個字。

江西於4月5日開始逐批次開學,幼兒園4月20日到校,是不是謠言?


筆者也在網上看到了該信息,認為該信息只能說消息不準確,因為文章中就開學的相關要求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如果不是有人掌握了類似文件怎麼編的出來?謠言是一種即興新聞,是對真實的努力,只有大家都討論開學的時候,那麼開學的相關工作才能有序地開展。江西開學的信息滿天飛,說明社會大眾對於開學會有很多的期待,謠言也是我們做好開學工作的重要抓手。

江西於4月5日開始逐批次開學,幼兒園4月20日到校,是不是謠言?


江西省教育廳不能用一個謠言回應社會關切,而應該是:開學時間暫時不確定,或者網上流傳的開學時間需要滿足哪些條件才可以。只能說我們的工作還沒有到位,不能滿足社會期待,不能在網友期待的時間中開學而已。筆者注意到,網上關於江西開學的相關流程描述得很清晰:詳細說明了師生的入校晨檢、學生入班放學、課間活動、班內疫情緊急情況處理及學生就餐該如何做。不少市民看到後,便廣泛在朋友圈等社交媒體傳播,為什麼傳播?因為他覺得看到的比相關幹部發佈的消息可靠。

江西於4月5日開始逐批次開學,幼兒園4月20日到校,是不是謠言?


​浙江早就恢復了堂食,江西目前沒有;浙江安排車子去全國各地去接農民工幫助復工復產,江西沒有;浙江的地鐵免費,這是為了防止擁擠,江西沒有這麼做。我們不用和浙江比,我們和陝西比可以嗎?17日,陝西省教育廳發佈通知,公佈各級各類學校開學工作安排。

①3月30日,陝西省高三年級開學,有條件的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

②4月7日,陝西省初三年級、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班開學;

③陝西中小學校其他年級和幼兒園開學時間不早於初三年級,具體時間由各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確定,錯時錯峰開學;

網友是期盼江西能和其他省份一樣,要不就是和一些讓他期待的省份那樣做。關於謠言,也不需要那麼多解釋,直接公佈官方信息就可以,比如,就網友在房間說的開學時間,江西省教育廳可以這樣答覆:目前開學在緊張有序地準備,具體時間請留意;開學大家不用著急,會提前告訴大家,讓家長們有所準備等。

不要什麼都上綱上線,最高檢在李文亮事件後發文:不同個體基於認知水平的差異,對同一事物,完全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虛假信息,我們應該理解法律對個體的適度寬容態度。試圖對一切不完全符合事實的信息都進行法律打擊,既無法律上的必要,也無制度上的可能。甚至會讓我們對謠言的打擊走向法律正義價值的反面,只能為剝削政府公信力的反面教材,成為削弱黨的群眾基礎的惡性事件,成為境外敵對勢力攻擊我們的無端藉口。

千萬不要用行政手段去刪帖或打擊一些不完全偏離事實且沒有惡意的所謂謠言。這樣做會讓公眾認為,哪些言論就是真的,對付所謂的“謠言”,最好的方式不是謾罵,而是擺出經得起推敲的數據,這樣一些理解存在偏差的人就會糾正自己的錯誤。比如,筆者以前發佈捐贈4700個口罩給鎮政府,由鎮政府支配,在一些緊要的區域或者人群中發放。而有一些理解錯誤的人,誤認為去鎮政府領口罩。不實信息大多都是一廂情願地臆想,出現這樣的情況,只要第一時間去解釋,當然也不用一一回應。

關於學校開學的事情,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門會第一時間公佈,任何不是由V認證發佈出來的消息,都不要去相信,只能作為參考。官方發佈的信息,就需要進行嚴格的審核,在措辭上就要額外注意,官方的信息如果出現語句不通順的情況,往往比謠言的後果更為嚴重。“江西省教育廳,僅用謠言回覆網友的期待,很多人會失望。”

江西於4月5日開始逐批次開學,幼兒園4月20日到校,是不是謠言?


3月19日,江西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江西省春季開學時間尚未確定,確定後會及時發佈通知。我就不明白了,江西為何很多地方的新聞稿件,都是用相關負責人?為什麼不說哪個部門的誰呢!媒體記者在得到教育廳相關負責人的回覆後,在後面加了幾個字:疫情期間,請大家不信謠、不傳謠,一切以官方權威信息為準!

真沒有必要加那幾個字,因為江西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說的話,本身就是對相關描述進行迴避!筆者建議,江西能否在以後的新聞稿件中,少一些“相關負責人”,多一些具體的人和事情,這樣就不會讓民眾左思右想,我們江西人的確挺悲哀,你很難得到明確的、誠懇的答案,也只能放在心裡猜猜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