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蕩不羈、悲慘坎坷、自身怪異——“花間鼻祖”溫庭筠矛盾化人生

放蕩不羈、悲慘坎坷、自身怪異——“花間鼻祖”溫庭筠矛盾化人生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科舉制度不斷完善以及發展的重要過程,而考場中出現的作弊現象更是五花八門。晚唐詩人溫庭筠被稱作“花間鼻祖”,他的“花間”詞的藝術創作在文學史上取得的藝術成就十分偉大。

溫庭筠一生懷才不遇,數次參加應舉考試都不中,因此而積累了豐富的考場經驗,對考試的潛規諳熟於心,於是就充當“槍手”代替別人考試,而且還是免費的。

一、“花間鼻祖”溫庭筠一生放蕩不羈,卻也充滿悲慘坎坷

1、“花間鼻祖”溫庭筠稱號從何而來

中國古代最早的文人詞集《花間集》收錄溫庭筠的六十六首詞,譽之為“花間鼻祖”。通過溫庭筠的六十六首詞作可以看出,溫庭筠的“花間”詞幾乎全部都是全部抒寫女性以及她們的情感生活,描摹柔美豔麗的一種女性形象,讓人看著就像一幅幅精豔絕人的仕女圖。

而清朝的賙濟在《介存齋論詞雜著》中提到說:“毛牆、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飛卿,嚴妝也。”於是,溫庭筠“花間”詞描繪的女性形象,即“嚴妝”成為值得欣賞的性別審美對象。在詞的創作上,他絕對是晚唐詞壇第一大詞人,領導五代詞的未來發展方向,以下開一派詞風被奉為“花間鼻祖”。

2、溫庭筠放蕩不羈的獨特個性

放蕩不羈、悲慘坎坷、自身怪異——“花間鼻祖”溫庭筠矛盾化人生

歷代對溫庭筠的評價卻不是很高,甚至負面評價超過了他的文學貢獻。有的評價說他恃才傲物或者是覺得他放蕩不羈以及特立獨行,甚至還有人說他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不過我們應該瞭解到即使是一些被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和傳說,也會存在很多負面的信息在流傳。

但是要是談到個人能力上,溫庭筠絕對可以說是奇才,他的藝術才能全面,而且每一個方面都是做到最佳。除了能懂音律寫詩,個人思維敏捷,還會鼓琴吹笛,這樣能詩、能文、能樂、能詞,的人實在是很難得。在詩才上,他與才高八斗、可以和晚唐的大詩人李商隱齊名,號稱“溫李”。

3、溫庭筠悲慘的人生際遇

溫庭筠以其卓越的藝術天賦和過人的才情敏思,於花間揖前、紅樓夜月之中創作出來的側詞豔曲,既具有與傳統詩文相異趣的藝術風貌和審美特徵,也迎合和滿足了當時士大夫文人及市民階層的享樂心理和消費要求

,這正是溫詞在晚唐、五代備受喜愛廣為流傳的背景和原因所在。

但是他恃才傲物的性格與坎坷多外的人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而,歷史的弔詭,讓人不得不感嘆像溫庭筠這樣富有才華、開一派詞風的一代宗師,終年僅僅65歲,且是含冤抱恨而死。

二、為何說溫庭筠充當“槍手”樂此不疲

1、溫庭筠自身怪異的行為作風

《舊唐書》裡說溫庭筠“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豔之詞”,就是擅長吹拉彈唱,用《唐才子傳》裡的話說就是“有弦即彈,有孔即吹”,而且很會填詞,尤其是豔詞。這樣一個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綜合素質比較全面的人,在當時考個進士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放蕩不羈、悲慘坎坷、自身怪異——“花間鼻祖”溫庭筠矛盾化人生

但是,他就是沒有中,歸結起來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作風不好以及不好的人緣。不要以為古人不講這個,要不然就不會有“文人無行”的說法了。

他穿衣打扮不修邊幅,沒有一個好形象,而且還經常和裴鹼、令狐綯這些遊手好閒的公子哥們整天喝酒賭博,不務正業。據《壓泉子》記載:“溫庭筠有詞賦盛名,初從鄉里舉,客遊江淮間。揚子留後姚助厚遺之。庭媽少年,其所得錢帛,多為押邪所費。助大怒,答且逐之。以故庭藥卒不得中第。”

而且其人緣也是差勁,令狐綯得知唐宣宗很喜歡《菩薩蠻》詞,為了拍馬屁討好皇帝老子,他請溫庭筠代寫《菩薩蠻》以進獻,並叮囑千萬不要洩露出去。溫庭筠是邊寫邊應承著。可是一轉眼就把這事說出去了。弄得令狐綯是又羞又恨。

2、溫庭筠對科舉制度的鄙視

溫庭筠還有一個怪癖,就是喜歡在考場上幫助別人作弊,而且據說技術含量還很高,一場考試下來能幫上好幾個人,還不會被人發現。因此又賺得一個“救數人”的美稱,並廣傳開來。《唐書》中提到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一場考試中,溫庭筠考場上奮筆疾書,很快就交卷走了。

事後考官才認識到“私佔授者已八人”,換句話說,溫庭筠在考官的眼皮底下幫助八人作弊,這技藝可以說得上是出神入化了。所以溫庭筠被朝廷“永不錄用”,不僅是因為他好譏刺權貴,常犯忌諱的叛逆的勝格之外,頻頻違反考場規則替他人捉刀代筆也不無關係。

且唐爵宗大中九年,溫庭筠又去應試,這次監考官對他是重點“照顧”,把他像看犯人一樣防得嚴嚴的。溫庭筠因此很不高興,大鬧起來,弄得滿城風雨。他由此落得個擾亂場屋的惡名,不用說又中不了了。

放蕩不羈、悲慘坎坷、自身怪異——“花間鼻祖”溫庭筠矛盾化人生

故探究溫庭筠當“槍手”的原因,其中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樂於助人,其實是對科舉考試的叛逆,對其中黑幕的厭惡與鄙視。

3、溫庭筠浪漫,放縱不羈的本性

由此看來,溫庭筠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種中規中矩的傳統文人,和一般文人相比,他顯得有點“另類”,有點與眾不同。

作風不好、沒有紀律性和人緣差,對於仕途只能起到壞的影響,但對於文學創作卻沒有必然的破壞作用,相反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促進創作“史載溫庭筠才思敏捷,聰悟過人,可他卻始終跳不過科舉考試這道‘龍門’。他的才華和歌詞雖受到人們的賞識,而他的人品和行為卻為紹紳所不齒。

然而,溫庭筠本性浪漫,放縱不羈,他並像那些抱才而困、負劍空嘆的一般知識分子那樣終日長吁短嘆,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相反,他投身於城市遊樂生活,在文學創作中尋找自我價值。

三、與之人生相反的詩詞——美妙

1、溫庭筠將禪意佛韻運用到詩詞中

溫庭筠被後世稱為花間派的鼻祖,對文人詞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其纖秋深婉的藝術風格對其他文人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溫庭筠的詞作在時空結構安排上表現出獨特的時空美學意蘊,其中還隱蘊著深深淺淺的禪意佛韻。

放蕩不羈、悲慘坎坷、自身怪異——“花間鼻祖”溫庭筠矛盾化人生

佛學對他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他的感悟不源於青燈古佛旁的枯禪久坐,他的創作並未作枯燥的義理說教,雖然人生給了他痛苦,但他仍滿心地投入生活,認真地體驗生活以獲得切身感受,在日用是道、任運自然中發覺自性,從而進行表露心跡的藝術實踐。

2、溫庭筠將女性的描摹手法達到了巔峰

溫庭筠“花間”詞中描摹的女性外表特徵主要有兩點,分別是美和香二字。“美”和“香”作為古代女性獨有的表現特徵,在溫庭筠“花間”詞中也是得到極致的體現。如“鏡中花一枝”和“花面交相映”這些詩句中就看出,“香”字構成了溫庭筠“花間”詞中描寫的女性形象所展現給讀者的鮮明嗅覺感受。

所以說溫庭筠不但能寫,而且還寫得很香豔,很綿密,還很含蓄。如若請一個女性詞人來寫,恐怕都難以如此惟妙惟肖。這種以男性為創作主體,卻站在女性的立場上,從女性的視角來寫作的方式,古人稱之為

“男子作閨音”

3、溫庭筠將詩詞的審美維度大大提升

晚唐文人溫庭筠是詞史上第一位專業詞人,他以男兒身寫女兒情,即“男子作閨音”成為寫“惻豔之詞”的高手,展示了溫庭箱“花間”詞陰柔之美的審美境界。

可以說,晚唐詩人溫庭筠的文化性別觀基本上還是站在男性文人的觀念立場上,並非與傳統文人相對抗,然而,文化性別失落與提升的交織拓展了溫庭筠傳統詩歌的審美視野,從性別審美的維度為溫庭筠傳統的詩歌研究提供一個嶄新的切入點,為反思與探究古代詩詞展現一種新的契機。

放蕩不羈、悲慘坎坷、自身怪異——“花間鼻祖”溫庭筠矛盾化人生

四、虛偽官場不如逍遙

晚唐詩人溫庭筠被稱作“花間鼻祖”,其“花間”詞的藝術創作在文學史上取得了重要的藝術成就。溫庭筠年輕時也是一位很有理想、很有抱負的青年,只是後期的一系列不公平的待遇,讓他對官場上虛情假意的官員們失去了希望,厭倦了晚唐官場存在的虛假氛圍,從而尋找能讓自己逍遙快活的的路途。

未能及第,溫庭筠可以說得上是苦苦追求、踐蹌撂倒大半輩子,身心窮困潦倒、倍受煎熬。而結局也是當權者完全沒有給他一個盡忠國家的機會。

參考文獻:

《花間集》

《舊唐書》

《壓泉子》

《菩薩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