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讀“指鹿為馬”-明白了個道理,不要試圖喚醒一個裝睡的人

小時候,第一次聽到“指鹿為馬”是在歷史課上。

歷史老師說到秦政敗壞、上下昏庸,說秦朝之所以失天下的原因,說了很多,大多都已不記得了。

但“指鹿為馬”這個故事這麼多年了,伴隨著小學、高中、大學和工作,依然記得十分的牢固,而且越記越牢,簡直不能忘懷了。

指鹿為馬,真的是鹿與馬不能辨析


三讀“指鹿為馬”-明白了個道理,不要試圖喚醒一個裝睡的人

鹿與馬何其相似哉?

小學生的我,聽到“指鹿為馬”,覺得震撼至極,秦二世的朝堂從上到小居然沒有一個有常識的,認不出馬和鹿。這很簡單啊,小學生都認識,鹿和馬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嘛,又想到當時沒有圖片所以他們都不認識?

一會兒,覺得他們認不出馬與鹿,情有可原,一會兒又覺得大人們認不出馬與鹿很是不應該。大人們都是比我們小孩們懂的多的,指鹿為馬,而馬與鹿不能識也。

第一次認識到,小孩不比不如大人,大人也不是懂的一定比小孩多。

指鹿為馬,是權力者之間的遊戲

八月己亥,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史記-秦始皇本紀》

重新認識到指鹿為馬,非馬與鹿不能辨,是在高中了。

那時候學習比較辛苦,唯一的愛好就是讀點課外書。名著、歷史、文學,摸著摸著就摸到了,司馬遷的史記,見到了上面的記載。

八月己亥,已是秦二世3年8月了,霸王項羽贏得了以弱勝強,破釜沉舟贏得了鉅鹿之戰。秦國頂樑柱的章邯和王離均已兵敗被俘,傳自襄公的七百年社稷即將顛覆。

此時權臣趙高“欲為亂”,又恐群臣不聽,於是指鹿為馬,試探群臣。因為秦二世說是馬,所以趙高說是鹿,說馬的被趙高劃自己人,說鹿的是敵人,至於不說的是中間者。通過指鹿為馬,辨別了敵我,於是說鹿的人被陸續迫害,趙高也由此走上了權臣道路,最後殺害了二世。

指鹿為馬,權利者之間的遊戲罷了,是馬是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站對位置。

指鹿為馬,我知道是馬是鹿,但是我不說出來

再次認識指鹿為馬,已經是工作幾年後的現在的我了。

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

二世笑曰,這個笑字,真讓我彷彿看到了小學時候的我一樣。那時候就是笑著,大人們不能識。

左右或默或言。言者有二,默者有一。

默者,我知道這是馬是鹿,我知道說出來意味著什麼,知道說真話的後果不是我能承受,知道不說真話的結果可能更好,但我有我的堅持,我有我的底線,我不說。

言者有二。

或言鹿者,此輩大體還是鬥士,勇者,敢於說真話,敢於叫醒睡在鐵屋子裡的人,是值得敬佩的。

或言馬者,此輩大體是睜著眼說瞎話的,我知道馬與鹿,我也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但我還是要指鹿為馬,指馬為鹿,以虛言做著掩耳盜鈴的事,只要最後沒被拆穿,我就是勝利者。

這樣的人從古到今,不曾少啊。而馬與鹿何其無辜,自此成了顛倒黑白的代名詞。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古今變換也真算是個妙不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