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可持續的價值才是價值?

需求本身沒有消失,只是要換一種方式被滿足

一場公共衛生事件,讓全民變成御宅族。意料之中的經濟增長進入不確定性迷霧,意料之外的是,“宅經濟”這股逆流,成為了2020年初春的主旋律。

單是春節期間,移動互聯網流量消費就激增至271.6萬TB,而隨著“在家辦公”的興起,釘釘、騰訊會議、金山軟件等在線服務應用紛紛迎來了用戶數的空前爆發。全民開啟“宅生活”的背後,並非是萬戶沉寂與科技生產停滯。

5G商用被瘋狂提速,中央密集出臺相關政策,在提出新基建的25個省級行政區中有21個地區表示將推進5G建設與佈局;雲計算讓一切皆可雲化,雲辦公、雲遊戲走下神壇;人工智能已融入每個普通人的生活,從事遠程看護、體溫測量、藥品配送等工作的AI機器人在武漢醫院正式投入使用。

“宅生活”不僅沒有壓抑人們的創造力,而且可能正相反。

“民間高手”在網絡平臺上各顯神通,有人拎著洗衣液充當啞鈴健身,有人化身烹飪達人在朋友圈裡比拼廚藝;網課教師成了段子手主播,網友們自發跑去清華北大的線上課堂裡“蹭課”;B站up主們錄製了封城後的視頻,通過這些Vlog人們看到,城市仍在有序運轉,從未陷入絕境……

當黑天鵝事件頻發時,我們是無法簡單描述價值鏈或競爭對手的。“面對變化,適者生存”似乎是長久以來的一條鐵律,但從現實層面來看,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創造力更多地源自每個人的生活。

在新近頒佈的“2019時尚名品數字營銷品牌效果排行TOP50”中優衣庫摘冠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品牌依然要尊重創造,並引導人們打造健康、活力、舒適、正能量的生活方式。任何一種生活形式都有健康、活力、舒適、正能量的表達。

美國哲學家杜威曾在書中寫道:“人生活在危險的世界裡,便不得不尋求安全。”而值得慶幸的是,除了祈禱或是其他宗教禮儀外,走過漫漫歷史長河的人類還找到了另一條通往“安全”的有效途徑——科學與藝術。

於是我們有了火、有了光和電,至今互聯網遍佈全球。從物理維度上看,人們一直沒有停下對萬事萬物功能性的探尋。而這幾乎也是優衣庫的長項。

在優衣庫最新推出的“生活運動系列”中,健康、活力、時尚、舒適四大功能性貫穿了產品設計的全過程,既包括UV面料的防曬,也包括AIRsim面料的吸汗速幹,而這些在過去只能存在於單產品線上。優衣庫想要傳達的是:“生活即運動,活力即健康。”即便只能在家拖地或是下樓倒垃圾、遛狗,這都可以成為一種生活運動。

為什麼可持續的價值才是價值?

生活離不開色彩的渲染和有質感的體驗,而“宅生活”更需要一切讓人擺脫焦躁享受美好的事物。優衣庫沒有忘記屬於服裝的時尚魅力,在春夏褲裝系列中,6種顏色與破洞款、收腰款等版型設計讓人們得以自由選擇,而在這方面的集大成者“UV Protection防曬衣系列”,除了在上一年基礎上新增連帽運動款、便攜款、休閒夾克款外,也上市了男裝和童裝,十幾種可選顏色,讓一家人擁抱陽光生活。在優衣庫看來,一件好看而不乏功能性的服裝,不止是為了防止曬傷,更重要的是,看到這件衣服,你會更加積極地走到戶外、恢復生活的活力。

簡單來說,即便是宅,也可以宅得健康、宅得舒適、宅得有品質。

“待在房間裡也有房間裡的生活樂趣,舒適與時尚必不可少,我們希望能夠在這個時期去構建健康與生機。”

有趣的是,你會發現這種積極的情緒很容易在全世界找到共鳴。

在優衣庫新一期的《LIfeWear 服適人生》品牌冊裡,以“服適宜居之城”為主題,立足於全世界不同城市去探討人與城市、服裝與人的生活的聯繫。從哥本哈根到夏威夷,從紐約到哈瓦那,世界各地的人們展示著自己覺得舒適得體的穿搭習慣,這其中,有來自紐約的藝術家身著寬鬆衛衣向人們展示自己的畫室,又有來自日本的單板滑雪運動員踩著滑板談起自己的兒時夢想。

為什麼可持續的價值才是價值?

美學的合理性正是在於,時尚不應只適用於某一類特定的人群,比如身材好的人或年輕人,而應適用於全世界的所有人。

在精神維度,人們始終需要通過各種元素傳達自我的生活主張,可以是一件服裝、一項運動,或是一個愛好。即便宅在家裡,人們也可以藉由互聯網和其他工具讓自我在不同的次元得以延展。而優衣庫做的,就是不斷去提升產品的功能性和舒適感,讓人們能夠更加自在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不用為其妥協。

歷年來,優衣庫的設計師合作系列和UT系列承擔起抒發個人主張的介質的角色。就像今年,以“日本待客之道”為主題,三位日本書法家的作品被呈現在T恤之上,不乏日式傳統的專注與熱情;而基於漫威原作角色手稿設計的漫威合作系列UT、高達模型40週年系列等一眾合作系列UT,正試圖重啟城市的活力,即便足不出戶,也能為傳統藝術與潮流文化的碰撞而感到賞心悅目。

在優衣庫探訪的全世界十餘個城市裡,不會有人問“哪個城市才是領導者”,事實上,優衣庫是這樣認為的:“沒有哪一個城市能夠代表一種標準化的生活方式,每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人文文化,以及這個城市裡的人們想要追求的燦爛理想。”

“哪一個城市是宜居城市呢?”“可能每一個都是。”

可持續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人人都是生活的創造者。

優衣庫認為,品牌要做的就是抓住人們在其所處時代中的生活洞察。比如生產出讓人宅在家裡也有意願健身的服裝,比如在物資不足的時候去調度渠道和平臺,比如在情況穩定後,給人們提供包含文創元素的產品……這些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舉措,但優衣庫的邏輯在於,其始終認為,如果能夠讓服裝的功能性滿足更多的消費者的需求,讓消費者的情感與服裝上的藝術達到共振,那麼起碼可以引領一種更加活力健康,更具多樣可能性的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黑天鵝事件給了人們一次重新審視生活本質的機會。在甄別了過去很多被認為是理所應當而植入到生活中的元素後,以往被忽略的真正重要的東西——健康、活力、舒適的生活狀態——得以迴歸到主線上。Less is more,明白了什麼是重要的,也就懂得了什麼是可持續的。

同樣的思考也發生在每一個企業中,比如品牌的價值,既要有品質上的延伸,又要兼顧產品觀感上的“美”。基於美學的設計感構成直觀的外在吸引力,功能性的保障帶來內在的信任感,其內在的邏輯正是科學與藝術的恰和。

任何形式的生命抑或新活力都在靠一種正能量在推動,人文與科技、靈感與激情,知道了生活裡需要什麼就去創什麼,是消費者按下選擇鍵的原因。

結語

為什麼可持續的價值才是價值,因為不可持續是人類最大的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