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防疫健康碼」,看新基建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

健康碼在疫情期間提供了非常便捷、高效的信息互通作用,並代表著2020年數字進行的第一步,同時也展現了數字化的重要性,並引發人們對新基建的關注與思考。

透过「防疫健康码」,看新基建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一、健康碼的本質是“數字人”

自二月初以來,健康碼陸續在全國各地推出,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健康碼的本質是將人與信息緊密結合。

過去,新冠疫情處於剛剛爆發期時,由於沒有有效的方式將個人的身份信息、出行信息、健康信息有效的整合,政府需要在各地出入口設立關卡,個人需要逐一填寫信息登記、進行信息申報等,費時費力。

而健康碼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巨大的信息互通作用,它使得個人可以“隨身攜帶”自身相關的數字化信息標籤,從一定意義上,使我們每個人成為“數字人”。

1. 健康碼是什麼?

一句話概括健康碼,可以說是“一人一碼,三色管理”。一人一碼得以實現,依賴於從三個維度來獲取個人歷史數據信息。

  • 第一個維度是空間,個人去過的地點都得以記錄,地點精確到市區、鄉鎮,能夠判斷個人是否經過疫區、離疫區的遠近;
  • 第二個維度是時間,個人去過地區的每個時間點都得以記錄,能夠判斷去過疫情地區的時間及停留時長;
  • 第三個維度是人際關係,個人是否密切接觸過其他敏感人員也是判斷標準之一。

三個維度的數據來源是什麼?

這些與個人信息相關的數據主要來源於國家衛生部門、民航、鐵路、運營商,其中以運營商數據最為關鍵,能夠分析出個人的出行軌跡數據,從而統計出近期停留、中轉疫區的所有人員,這對健康碼的判斷至關重要。

三色碼呈現如下,各平臺推出的健康碼形態及規則大致相同。

透过「防疫健康码」,看新基建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2. 健康碼帶來3個利好

  • 數據雲端存儲:所有的居民健康信息、出行信息與個人身份信息綁定,在雲端存儲共享,省去了地方機關設立卡口,重複填報健康表格的麻煩。
  • 無接觸式查驗:居民只要出示健康碼,即可迅速通行,無需接觸查驗,降低了感染風險。
  • 數字通行證:健康碼作為數字通行證,能夠實現在全市甚至全國區域內一碼通行,為企業復工、小區篩查帶來便利。

3. 健康碼的前世今生

透过「防疫健康码」,看新基建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公眾已經能夠通過“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序進行全國統一的“防疫信息碼”申領,截止3/19日平臺還處在試運行階段,但相信不久能夠實現全國範圍內的一碼通用。

健康碼打響了2020年數字化進程的第一役,通過此次契機,防疫地圖、線上問診等疫情服務及電子醫保、線上辦事等政務服務能夠集合成一個小程序入口,共同發力,推動了“指尖辦事”的數字化進程。

二、健康碼的背後技術

透过「防疫健康码」,看新基建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 雲計算為健康碼的快速推出上線及高併發提供了背後支持,保證了億級的訪問量及全面的覆蓋量;
  • 大數據保證了疫情期間的信息通暢,打破信息孤島,從不同城市推出不同的健康碼,到全國統一的防疫信息碼,是大數據暢通在發揮作用;除了健康碼,信通院聯合三大運營商推出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實時更新14天內的到訪途徑信息及停留4小時以上的國內城市,做到個人信息透明化;
  • 信息互通也帶來了隱私信息暴露的風險,而區塊鏈就是為了數據安全而生,其提供的數據可追溯、放篡改等特性,融入防疫碼技術中,為數據安全、隱私信息提供保護。

三、健康碼後時代:新基建

1. 三月熱詞:新基建

透过「防疫健康码」,看新基建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疫情帶來的數字化進程的新轉折,而疫情後數字化的腳步卻不會停止,資本的入局,在疫情後將重新刺激經濟增長。

而事實上,三月份經濟逐步復甦以來,“新基建”成為熱詞,政府對數字化的佈局和重視顯而易見,國家重點發展新基建的決策引導。

所謂新基建,簡單來說就是“5iABCDE”,以5G、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為代表的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助推產業的智能化升級。

2. 新冠疫情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

這是一個變化的節點,也是一個重塑的節點,互聯網是首先擁抱變化的,但也需要對變化時刻警醒,因為變化的巨流改道,會淹沒眾多曾經信賴的路徑。這次疫情襲來,摧毀了一些抵抗力弱的傳統入口和習慣,加速了數字化轉型的到來。

用戶、企業、政府對於數字化的認知發生轉變,過去,在線辦事系統難用,線上問診難推,企業不願意進行數字化改造,經過此次節點,許多行業都接受甚至在用戶這種數字化轉型。

產業數字化需求激增,最典型的是線上辦公,過去需要面對面的開會、溝通,通過微信會議、遠程協同,員工們發現線上辦公的效率也能夠保證,而且時間靈活,能夠進行精細化管理,還省去了通勤成本。

行業邊界、場景邊界、產業邊界在進一步拓寬,比如在疫情期間,在直播平臺進行的酒吧雲蹦迪,吸引了百萬人線上參與;湖南衛視的《歌手》節目,也在線上進行了“雲錄製”,下圖總結了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垂直品類。

透过「防疫健康码」,看新基建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四、結語

1. 雲計算廠商積極參與健康碼的構建

騰訊、阿里對於健康碼起到了主要推動作用,得益於兩家在國內雲計算產業的積累,對於“碼”的技術有著天然優勢,同時,由於他們分別擁有c端的超級流量入口,對於“碼”的推廣也已有現成的渠道。騰訊的主要渠道在於微信小程序,阿里的主要渠道則在於支付寶及釘釘。

百度也積極在百度App推出防疫小程序,發揮其超級App的入口優勢。除此之外,雲計算服務商浪潮雲,也由於其在政務雲的優勢,結合區塊鏈技術,在濟南等市推出了健康碼服務,其在3.17日的生態合作伙伴大會,發佈了浪潮雲碼平臺,希望拓展“碼”的技術在更多行業應用。

2. 帶來利好的同時也迎來挑戰

當前,全國各省市紛紛推出各自的健康碼,有時甚至出現“一人六碼”的情況,全國健康碼不統一是當前挑戰之一,雖然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已經推出了統一的“防疫碼”,但並沒有在全國範圍內真正落實,數據信息在各地區、各系統之間的互通仍然是一個問題。

健康碼使得個人身份與出行、健康信息綁定,加速了全國範圍內的數據信息互通運動,與此同時,也帶來了隱私與數據安全問題,存在個人隱私暴露的風險。當前各平臺已經在陸續推出與區塊鏈結合的“碼”的服務,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與不斷演進,其數字基礎設施的作用也將得到凸顯。

3. 未來是一個“萬物皆碼”的時代

健康碼的推廣速度帶動了各行各業對於數字化轉型的熱情,在疫情結束後,“數字碼”或許將成為新基建構建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方式,我不禁想到,未來是否會是一個“萬物皆碼”的時代?

當我們在超市看到一個蘋果的時候,每個蘋果都有它唯一的apple碼,通過這個碼,我們可以追蹤蘋果在種植地的生長情況,檢測蘋果的成熟度、甜度,也能夠監控每個蘋果運輸過程,這樣的智慧農業生態便自然的構建出來,我們能夠預測在每個果園內成熟的蘋果數量,從而預測全國全年的蘋果產量,也能夠及時避免蘋果在生長、運輸過程中的損失。

農業是如此,工業、製造業、各行各業是否都將進入這樣一個數字化的時代?未來,也許需要更多的展望和想象力。

本文由 @Yanssie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