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樑林”佳話美名傳頌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四川李莊東嶽廟合影


【前言】

2013年的6月,我獲得了華潤雪花尋蹤“營造學社”之路,全國古建築外拍活動,廣東區的一個名額。有幸與全國各地精選的攝影高手和古建築專家教授,共同參與了為期十五天的四川-雲南古建築之旅的拍攝,開啟了一段美妙絕倫的古建築拍攝之旅。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關於【營造學社】

中國營造學社(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創建於1929年的北京,朱啟鈐任社長,梁思成、劉敦楨分別擔任法式、文獻組的主任。學社在成立之後的短短5年間,先後調查了全中國137個縣市,2783座各類古建殿堂房舍遺物,詳細測繪建築206組,繪製了測繪圖稿1898張,經他們調查被重新發現的珍貴建築遺物上起漢唐下至明清各歷史時期均有分佈,整理出了清晰的中國古建築發展脈絡。許多現在名揚海內外的珍貴古建築如隋代趙州橋、遼代應縣木塔、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均系中國營造學社成員經田野調查和詳細測繪研究而被人們重新認識的。為中國傳統建築研究和保護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在這15天裡,我們穿行了2000公里,從四川李莊的營造學社舊址出發,在中國版圖上劃了一條優美的曲線。這不是一段簡單的旅行,這是一段歷史與現代的呼應。

我們慶幸能如此親近中國古建築。我們用眼眼去觀察,我們用心去聆聽,除了咔嚓的快門聲,沒有任何其他浮躁的聲響。

我們發現,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原來可以如此的和諧。


這是一段觸動心靈的古建築攝影旅程,一仿好幾年過去了,讓我在鏡頭和文字裡重新再走一遍這段美好的旅程:

A李莊-B昭通-C昆明-D大理-E麗江-F香格里拉。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早就預定好6月14日8:40分飛成都的航班,與來自全國各地參賽的影友于成都雙流機場匯合集中。

7點一刻,我到達了白雲機場,領登機牌,過安檢,找到登機口,見時間尚早,一邊等待,一邊悠哉悠哉的用相機拍著飛機的起落。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8點25分,感覺哪裡不對勁,怎麼登機口不見有其他人呢?掏出登機牌仔細一看,噢,慘了,A113登機口,我看成了A133,怪不得沒有其他人了,趕緊掉頭,大步流星一路小跑的趕往A113登機口,我成了最後一個登機的,差點就錯過了,好險。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11:00,到達成都雙流機場,負責接待的導遊,漂亮的川妹子小珂早已等候多時 ,把人員集合完畢,轉運上去宜賓的大巴,又一路輾轉顛簸了四個小時,到達宜賓酒都大酒店。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晚上,舉行了這次行程的說明會,以及清華大學著名古建築學者教授樓慶西與建築學院院長王貴祥教授關於古建築的知識講座,雖然聽得不大明白,但也受益非淺。

樓慶西:師從梁思成先生,浙江衢州人,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古建築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建築歷史的研究,近期主要著作有:《中國建築藝術全集—建築裝修與裝飾》、《中國建築的門文化》、《中國古建築二十一講》、《中國建築小品十講》、《凝視—樓慶西建築攝影集》。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清華大學樓慶西教授的講座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清華大學王貴祥教授的講座


第二天上午09:00,在李莊東嶽廟舉行的啟動儀式,宣佈尋蹤“營造學社”古建行攝之旅正式開始。

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高手和古建築專家學者、媒體記者均參與了此次活動。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簽到牆上,密密麻麻的籤滿了參與者的姓名。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尋蹤“營造學社”之路,第一站:李莊

人們常說,“東有江蘇崑山周莊,西有四川宜賓李莊”。周莊的特色是:“江南春雨杏花,水鄉小橋人家”。而李莊的特色則是:“傳承文化有功績,工藝四絕堪稱奇”。

岷江,金沙江,長江,經李莊形成三江匯流,然後稱之為長江,而李莊,就在萬里長江的上游源頭,有萬里長江第一鎮之稱。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李莊古鎮文物古蹟眾多,人文景觀薈萃,古建築群規模宏大,佈局嚴謹,比較完整地體現了明、清時期川南民居、廟宇、殿堂等建築的特點。

鎮上酒肆茶樓,商店林立,繁華熱鬧。現仍保存明、清古鎮的格局和風貌,石板街道,兩旁多為清代建築,風火山牆高聳,雕花門窗,古色古香。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李莊古鎮的古建築保存得還是比較完好的,特別是鎮內的席子巷,羊街,老場街這幾條巷子,還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建築特色。這些巷子不大,青石板鋪設,曲折迂迴,大多是前店後廠的形式存在。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羊街


羊街總長大概500米,兩旁全是清代中晚期的建築,聽當地人說,這裡以前是牛羊交易的集市。多數為四合院形式,每家有個大門,經過一個門廳,進去中間是一個露天的院子天井,其他三面是房間。這樣子的設計,冬暖夏涼,排水合理,採光通風更是一流,由此可見古代人民的智慧。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羊街1號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冬暖夏涼的四合院子


羊街7號,以前的王家院子,現在成了防汛單位,大門莊嚴緊鎖,謝絕參觀。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這棟氣派的老房子,被評為優秀的歷史建築,羊街文昌宮,建於清代,山門為四柱三開間,重簷硬山頂,上雕灰塑龍鳳呈祥圖案,纏枝花紋飾,整體為石質仿木結構,厚實的牆體已有些變形歪扭,牆身有些也已經剝落,但依然穩定堅固。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老場街,也是一條老街,古巷子裡都是比較安靜,商業化的氣息還不是很濃。居住這裡的大都是老人家和小孩子,門前門後,到處充滿著濃濃的生活煙火氣。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空蕩蕩巷道,這個時候沒有遊人,檔主休閒的在瞌睡著,估計是在做著什麼美夢吧。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老場街1號,在門口納涼聊天的兩個老人,看樣子,很是開心。大門上和屋內紅色的楹聯很是醒目。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席子巷更為古老幽深,聽說以前這條巷子是專賣席子的,由此得名席子巷。整條街都是一樓一底的木建築,穿透結構,二樓清一色的木挑吊腳樓,上有屋簷,這一來就把不寬的巷道覆蓋了,街兩旁的簷口僅40釐米的距離,站在街市往上眺望,僅看見一絲天空,故而席子巷又被稱作一線天。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長江雨花石門店


賣紅色書籍的檔口,舊時的那些書藉和海報,掛滿了牆上,這些都是很有中國特色的寶貴財富。檔主老闆很自豪的告訴我,他喜歡蒐集舊書刊,《李莊全集》這本書,就是他寫的。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貓和狗在悠閒的嬉戲,看到有陌生人經過,就會很警惕的盯著。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安靜的正午時分,綠色的樹在陽光下閃著光。席子巷的10號,綠植與木板房子牆體很是相襯。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6月天,古鎮已經很是炎熱了,鎮子裡沒有什麼遊客,男主人乾脆光著膀子,悠悠閒閒的納涼。李莊的人們似乎都習慣了這種慢、靜、閒的生活,不急不燥,不爭不搶,悠閒的過著日子。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單看這個旅館的名字,差點就讓我笑翻了,“神鵰俠旅”的金色招牌,金庸老爺子看見了,不知道會不會被氣活過來。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同濟大學理學院舊址。抗日戰爭時期的李莊,成為了大後方的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國立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央營造學社、中國大地測量所、金陵大學文科研究所等知名度很高的高等學府、研究機構等,都陸續從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輾轉遷往李莊鎮,直到抗戰勝利後的1947年才先後遷回原處。這些機構對李莊的社會、經濟、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同濟大學理學院舊址


中央博物院廳,中央研究院廳,只有一牆之隔。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四川宜賓,號稱酒都,乃國產名酒五糧液的出產地。而在李莊古鎮,手工酒坊林立,整個古鎮都飄著濃郁的酒香。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周氏老槽坊


釀造白酒,也是個體力活,周氏老槽坊的白酒製作車間。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小作坊的生產畢竟比不過大品牌,幾乎每個店門口都擺滿了李莊人自己釀造的好酒。別小瞧小作坊,老闆說,李莊純糧液,味道可比五糧液。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東嶽廟

東嶽廟,在李莊,應該是規模較大的廟宇建築了,兩邊建築整齊雄偉,門牆相當氣派,正殿是玉皇殿,很是開闊。大門兩旁是拉弓式青石貼面牆壁。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黛瓦青磚的屋宇,有些木窗花上的窗紙已破落不堪,在江風中瑟瑟作抖。過去,這些偏殿房間都曾經是教室,可見當年學生們讀書的條件是相當的艱苦。抗戰時期,國立同濟大學工學院曾遷於此。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2013年第五屆全國古建築攝影大賽獲獎作品首展就在東嶽廟展出,在古建築裡展出古建築作品,傳統與現代結合,獨樹一幟,別開生面,對於古建築的宣傳保護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我和我的獲獎作品《上嶽古民居》


抗日戰爭時期遷來李莊的中國營造學社,其學術帶頭人梁思成先生將張家祠百鶴窗、旋螺殿、奎星閣、禹王宮九龍碑稱為“李莊四絕”。

李莊四絕之張家祠百鶴窗

張家祠位於李莊鎮內,佔地近4000平方米,而祠中的祥雲百鶴窗,最具特色和出名。祠中大廳有50扇窗門,各具特色。上等楠木製作的窗花,每扇窗的中間位置,雕刻了2只仙鶴,技藝精湛,維妙維俏,栩栩如生,50扇窗,共一百隻仙鶴,每隻的動作各異,沒有重複,故名祥雲百鶴窗。

據李莊《張氏宗譜》記載,這座張家祠堂裡的每扇窗門,雕刻工價都要14兩紋銀,相當於清朝一個正一品官員的一月俸銀。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張家祠的祥雲百鶴窗


李莊四絕之旋螺殿

旋螺殿,坐落在宜賓市長江岸邊李莊鎮外的石牛山上,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初名文昌宮。其造型瑰秀,風格獨特,聞名中外,已有4、5百年曆史。

邁過青蔥的田壟,在綠樹環繞中,旋螺殿高三層,房簷像螺旋一樣向上延伸,雖歷經數百年風吹雨打和地震,但仍舊穩如泰山。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旋螺殿的絕妙之處,是整座建築純木結構,利用榫卯原理,不用一顆釘子建造而成,放眼全世界,這種工藝只有中國匠人能夠做到。抗戰期間,中國營造學社遷來李莊,梁思成、羅哲文、莫宗江等著名建築專家,曾多次在此考察,盛讚它為“樑柱結構之優,頗足傲於當世之作”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旋螺殿為八角形單體建築,高約25米,外觀為三重簷結構,八角飛簷,整個建築比例勻稱、線條流暢、造型優美古樸,展現了明代建築的藝術特色。採用抬梁支柱法,構成四方形的“燈籠架”,充分運用了力學原理,使結構和裝飾美達到和諧統一。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旋螺殿的斗拱和窗花


李莊四絕之奎星閣

奎星閣位於李莊鎮的江邊,長江上經過的航船,10裡開外即可看見高大的奎星閣,因此它還具有航標辨別方向的作用。梁思成贊其為“是上海到宜賓二千多公里,長江江邊建造得最好的亭閣”。

奎星閣原建築建於清代光緒年間,但可惜在那個破四舊的年代被拆除了,現存建築是1998年重新修建。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遠處就是奎星閣


李莊四絕之禹王宮九龍碑

禹王宮位於李莊鎮同濟社區,屬李莊古鎮中心位置,1992年恢復宗教活動後取佛教《無量壽經》中“慧光明淨,超逾日月”之意將禹王宮更名為“慧光寺”,它是李莊現存最大的清代建築,這裡的九龍石碑聞名於世。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禹王宮(慧光寺)內的九龍石碑為青石整石雕刻,高2.7米,寬1.3米,雕刻有九條穿梭遨遊於雲海中的神龍,除正中的一條外,其餘八條均呈對稱狀分佈在左右兩邊,每條龍均可從中仔細分辨出頭、身、尾,龍口中還含有一顆可以轉動而不脫出的寶珠。寓意為大禹將河之龍制服,疏天下九河通大海,天下從此沒有水澇災害,造福萬民。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禹王宮九龍碑


梁林故居(營造學社舊址)

梁林故居,是指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的舊居。1940年因避戰亂,中國營造學社從北平輾轉內遷到李莊上壩村月亮田。在李莊的6年裡,在這板壁結構的小木屋裡,梁思成在妻子林徽因的協助下,寫下了偉大的《中國建築史》以及《圖像中國建築史》(英文稿),成為了向世界介紹中國建築領域的學術鉅著。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中國營造學社舊址門牌


而梁林之間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更是成為了後人傳頌的佳話。林徽因的美麗、才華、愛情、家世,無一不令她成為當今女性難於模仿的翹楚,胡適更是讚譽她為民國才貌雙全第一美女。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當年營造學社的辦公室


在林徽因的一生中,三個重要男人為她傾倒的故事也堪稱傳奇。一個叫梁思成,一個叫徐志摩,一個叫金嶽霖,三人都是名門之後,才華橫溢。可惜徐志摩一生花心風流,難獲林徽因芳心,落得個英年早逝;可憐而偉大的是金嶽霖,一生只愛一個人,為了林徽因終生不娶,一生相伴於梁林左右;最終是梁思成抱得美人歸。


古建行攝之旅:李莊“四絕”傲於當世,“梁林”佳話美名傳頌

這是梁林當年居住的房子


這也是這次古建拍攝,尋蹤“營造學社”之路,選取在李莊古鎮為起始點的原因。

向為中國古建築做出巨大貢獻的梁思成、林徽因兩位大師致敬!

(圖片攝於2013年,圖/文:射天狼)

(下一站,雲南昭通)


大家好,我是天狼之道的射天狼,喜歡邊走邊拍,無時無刻,行行攝攝!

喜歡我,可以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