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死後,魏延接管大權,魏延會打下中原嗎?

俗人海大叔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果諸葛亮沒有病逝於五丈原,和司馬懿對峙下去,直到戰敗魏軍,攻佔長安,進而奪取中原,統一天下。然而,天不佑蜀漢,諸葛亮為恢復漢室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耗幹了最後一點心血,帶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

丞相諸葛亮去世後,蜀漢第一大將魏延也被小人楊儀所害,導致北伐事業功虧一簣。如果諸葛亮臨終前將大軍交給得力大將魏延,魏延能完後北伐事業,奪取中原嗎?

人云亦云,有人認為魏延和諸葛亮相比差遠了,他北伐不會成功,也有人認為魏延是一個不世出的軍事奇才,有很大幾率成功。本文贊同第二種說法,即魏延有很大概率戰勝司馬懿,奪取中原,下面依據演義,簡要分析如下。


諸葛亮北伐策略: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佔領隴右地區

蜀漢和佔據中原的曹魏相比,除了易守難攻外,人力、物力、國力差的不是一點半點。諸葛亮死搬硬套兵法,從隴右大路進兵,循序漸進,一個城池一個城池地向中原推進。

按照諸葛亮的這種戰法,將陷入曠日持久的戰爭漩渦中,後繼乏力的蜀漢很難成功。歷史上也是如此,諸葛亮有好幾次北伐,與魏軍相持不下,糧草不濟,無奈退兵。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孔明曰:“吾從隴右取平坦大路,依法進兵,何憂不勝!”遂不用魏延之計。


諸葛亮六出祁山,數年北伐,徒勞無功,也就是第一次北伐,攻其不備奪取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後又丟失。之後,諸葛亮的數次北伐徒勞無功。最後一次北伐,蜀漢作為進攻者,諸葛亮操勞過度,將自己累死在工作崗位上,也沒有奪取勝利。諸葛亮六出祁山,幾乎沒有實質性成果,佔領的領土隨著諸葛亮退兵丟失了。諸葛亮臨終前,蜀漢版圖也沒有突破劉備時期的漢中地界。


魏延北伐策略:兵出子午谷,出奇制勝,奪取長安

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火燒上方谷,佔領渭南,開墾荒地,全面壓制司馬懿魏軍,取得了巨大的優勢。如果諸葛亮臨終前,將蜀漢大軍交給魏延。此時的蜀漢大軍只是諸葛亮壽終正寢,整體實力並未受損。魏延挾如此巨大優勢,繼續壓制司馬懿大軍,出奇制勝,贏的概率很大。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向諸葛亮獻策道:“我率領五千精兵從褒中出發,順著秦嶺,兵出子午谷,用不了十天就可以到達長安城下,進而佔領長安,而丞相率領大隊人馬從斜谷進發,兩軍會師於咸陽。”

這個效仿韓信“暗度陳倉”的千古奇策,卻被謹小慎微的諸葛亮否決了。諸葛亮連一個嘗試的機會也沒有給魏延,歷史留給後世無限遐想。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魏延上帳獻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延願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夏侯楙若聞某驟至,必然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也。”


既然魏延能提出“子午谷奇謀”,說明他善於利用地形,可能出奇制勝,奠定勝果。在諸葛亮去世時,曹魏形勢與第一次北伐時迥異,此時的曹魏是“冢虎”司馬懿帶兵,不是當年的紈絝子弟夏侯楙。司馬懿或許已經將子午谷漏洞堵上,加派重兵防守,魏延想要出奇制勝難度增大。


如果一個人的軍事才能達到兵聖孫武、亞聖吳起、兵仙韓信這個級別的,即使司馬懿在子午谷駐紮重兵,他們也能戰而勝之。如孫武曾幾乎滅亡強大的楚國、吳起創建魏武卒吊打強秦、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魏延雖然不能和這三位兵法大家相比,他的“子午谷奇謀”與兵仙韓信的暗度陳倉之計不謀而合,足以證明了其高超的軍事造詣。在諸葛亮去世後,相信有“兵仙韓信”之風的魏延如果掌握兵權,有很大可能持續創造奇蹟,戰敗“冢虎”司馬懿,奪取中原。


總結:諸葛亮沒有坐吃山空,而是積極北伐,蜀漢縮小與曹魏的差距,這個大方針無疑是正確的。然而,歷史已經證明,蜀漢作為弱者,按照諸葛亮的戰略,發動北伐勞而無功,宣告失敗。蜀漢想要以弱勝強,出奇制勝,畢其功於一役,按照魏延的戰略構想,還可能存在一線生機。

你是如何看待魏延北伐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