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物業的小區最終會演變成什麼樣?

丁孝麗


沒有物業,也沒有小區,出了家門從樓梯電梯開始就是市區,一切都是市政設施,一切歸城市政府管理維護!政府可以成立新的管理部門,如電梯管理部門,負責整個城市的電梯維護和管理。房屋維修管理部門,負責整個城市的房屋維護和管理。衛生由環衛負責,綠化由園林負責。治安由公安部門直接管理。 正規管理,正規用人。煤氣、水、電、供暖由各服務公司直接負責,沒有中間環節,直接入戶。可能有人會說,那些公共部分是我們花了錢買的,怎麼能歸社會呢?且不說那些東西應該不應該花錢買,只說那些公共部分(公攤面積)的作用,現在除了作為多交取暖費、多交物業費……的依據之外,對業主還有什麼好的用處嗎?你能象房子一樣指出哪塊公攤面積是你擁有所有權的可以隨意處分的?冤枉錢花就花了,別再繼續花冤枉錢才是正事兒!整個管理沒有物業什麼事!!!


有話好說29


事先聲明,我就是幹物業的,已經幹了好幾年了,不怕來噴,我所在的物業對得起收的費,對得起良心。

沒有物業,如果是老舊小區,步梯樓,可以。但是新建高層住宅小區可以試試。

首先說水電暖,高層建築的水都是二次加壓打上去的,水泵每兩小時巡視一次,不分晝夜,每月季度年都要定期保養,天天請外來人員修?電,高層住宅都是總電高壓接入,地下有變壓器,配電室,每個樓單獨又有配電室,一樣,一天要巡查數次,定期保養。暖,二次管網的維護不用人?冬天有個跑冒滴漏誰修?沒有專人看著,啥時候壞了都不知道。

還有各種設施,電梯,需要專業的維保公司,但他的專業需要有懂行的人去監督,日常的問題需要有人來發現,別修電梯的蒙了你都不知道。消防設施,公共照明設施,娛樂設施,景觀水景,綠化維護,哪樣不要專人?

還有,以上大部分設施都是有能耗的,用水用電的,錢從哪出,物業費啊。

好些人以為現在長個腦袋就能幹物業?做夢呢,最簡單的保潔,地磚怎麼清潔?石材怎麼清潔?樓道,園區各部位多長時間清潔一次,怎麼調整輪換時間,懂嗎?設施設備怎麼保養,多久一次,怎麼用能年頭更長,配件市面的價格是多少,能第一時間整明白呢?

好多人說以前沒有物業怎麼樣怎麼樣,以前你家小區有這麼多東西麼?都是平房要個毛的物業。誰讓現在建設的小區都這麼多玩意的,沒有專業技能和知識,給你個物業你敢承包嗎?不排除有些物業公司做的走了樣的,但是都想想,人還分好壞呢,你把天下壞人全掐死去?


雲飛霏菲


我們這兒的小區,是拆遷安置回遷樓,二十多年了,一直無物業,先說喝水的問題,因沒物業抄分戶小水錶,每月難以湊齊水費去交水費,給排水公司只能一個季度來抄一下總表,比如水費有2000元,則由小區內住戶分攤,我記得每次交一百五十塊錢左右,這不是長久之計,作者以一個老百姓身份去發改委反饋,發改委撥款協調給排水公司,到小區安裝了一戶一表,住戶按單月時段去自來水那裡交費,現在,我家一個季度最多花十元左右,以前捱了不少冤枉錢。再說電,小區有一臺變壓器,供電所收合表電價0.51元/度,因沒物業,有個老婆娘自封管理小組長,讓她在鐵路上工作的親戚來管電,小區門房則成為一個吸毒窩子。而電費,則每度加價一毛,還有什麼管理費每家20元,停車費每月40元,因高昂的收費而引發諸多矛盾,110來過好多次也無法解決。而衛生,現在是社區安排人每天來打掃。我以為,小區自治(管理)並不好,而社區也不可能來管物業!特別是老舊小區,最終會變成什麼狀況?逃不掉3個字:髒,亂,差。



阿鼎AD


離開物業,地球就不轉了?太陽從西方升起?

走了屠夫,吃夾毛豬?

以前沒有物業,照樣過得自由自在,花了錢,買來管,不是更自由而是更不自由……。

花百萬、千萬買了自已的房,好像往的租房,甚至比租房的感覺還差……。

沒有電梯、沒有車的住戶,只要處理每天的生活垃圾即可,院子打掃和生活垃圾外包給環衛公司,花不了多少錢……。但物業費卻不少……。

為解決物業問題建議如下:

一、政府應理順:水、電、氣……各公司應該將合格的水、電、氣供應到居民進戶表,然後才能計量收費;

二、每天生活垃圾及院內、樓內打掃包給環衛公司,專業化管理,每月如交水、電費一樣交環衛公司;

三、電梯外包電梯專業維修公司(物業其實一般也是外包的,在外包費上至少加30%甚至100%,再向業主收費……)

四、有車者,停自已的規定車位,等於回自已的家,一般不會亂停,如果沒有徵求車位主的同意,擅自停車,建議以違章停車的1—3倍罰款……。

五、房子維修(要維修的其實也不多,中間隔一物業效率可想而知),房主直接找房管局,

六、院子,院牆是農耕時代的產物,僅是心理安慰,作用不大,圖謀不規者,不一定從外面而來,往往來自內部……,回家本是幾步就到而要繞一大圈,今後小區設計時因不設計院牆,並逐步拆院牆……。

七、安全歸公安,物業想管也管不了,管不好……。

八、其他……。

要實行差別服務,差別收費,而不是統一服務統一收費,不服務也按面積收費,沒有車,沒有電梯者主要交生活垃圾、樓內(也可自掃)、樓外院子衛生費……。而現在有車無車,有電梯無電梯,服務不同而收費一律,不服務也收費,收費非常高,非常混亂,初步估計每年應該交的費僅為現在物業的1/5——1/12……所以離開物業,取消物業,業主更自由,小區居民負擔更輕……。物業是開發商強加業主的,以賺錢營利為目的的,業主花錢不小,作用不大……。


波茨開羅


改革改變永遠在路上。沒有物業的小區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最終就會變成有物業的樣子,沒有物業就是一片亂象。

現在一線城市已經有了很完善的物業管理,將來沒有物業,沒有物業的老小區都會變成有物業管理。

因為沒有物業管理的小區,業主們沒有這個體會,住戶少好管理,矛盾剛剛萌芽。將來矛盾多了都會出現物業管理的。這是方向。

我們現在住的小區2000多住住戶。就單說車位就2000多位。如果沒有物業,可想而知會是個什麼樣的。……圖片來源。…











網遊小魚兒44066093


越來越好,以前幾年沒有物業,小區更好,現在有物業,越來越亂,小區人民和物業永遠是敵人,剷除物業。消滅物業,人人有責


用戶1293069720236


沒有物業完全可以實行自管.聘不聘物業取決於業主自己,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目前來說物業公司問題太多,電視中不斷報道物業公司與業主之間的矛盾均來源於物業公司管理了水平和素質。以下談談筆者看法:

一、既然聘請的是一個合法公司,不但有它的服務宗旨而且處理每一件事情都必須依據合法程序辦理,同時每一個物管人員的行為都代表著整個物業公司的形象。

二、接管小區物管前應該知道業主現狀,社會各類人員參雜不齊包括男女老幼在內,並不需要你滿足全部業主的需求,但滿足70%以上的業主應該不是難事,即便有30%的業主不滿意應該屬於正常範圍,問題是目前反感物業的並不止30%。

三、其實《物權法》第八十一條明確規定: 業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也可以委託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對建設單位聘請的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業主有權依法更換。

但既然物業公司接受了業主們聘請,那麼業主雖然不是你的上帝但至少稱得上是依食父母,應該知道什麼叫服務行業,其服務宗旨是什麼?最基本的禮貌待人、讓業主有回家感覺,文明管理依法依規,不自作主張加價、收費、及時公佈公共收益等等。退一萬步說即便你對大多數業主不滿意還可以選擇走人不是?

但實際操作中洽洽相反,大多數業主認為聘請物業的錢華得太冤,並且都有一種被物業欺凌的感覺。

因此筆者認為、關於物業與業主之間的矛盾最關鍵的還是要從規範物業行為從嚴治理。

更不相信大多數業主都是些刁民組成。


易幼欽


原先的房子沒有物業一切正常,沒有矛盾,更沒有“周八皮”水,電錶都是自己管一目瞭然,自從進入有小區的地方,惡夢接二連三,自己的辛苦換來的是被人欺,還要按時交一份不菲的幣,你缺感受不到主人的自由和快樂,並且朝你的願望背道而馳。你所想的安居全部成了泡影。真是狗咬豬尿泡,一場空歡喜。如今我這裡的物業是騎在業主頭上的惡魔。

當然了這其中不乏利益關係的幫忙,才能讓物業為所欲為。業主伸張權益的通道被人為阻塞。看似業主是小區的主人,實則是日夜為物業打工的奴隸,不說了,說的多,淚水就變成河水了


找個有陽光的角落


現有物業公司大多數不是考慮如何為業主服好務,而是以最大盈利為目的,站在了業主的對立面。現有物業管理制度根本不適應社會發展和業主需要,一般由房地產公司安排,只想多收錢,很少去維護業主利益,甚至去損害業主利益,如沙霸等,業主敢怒不敢言,難說物業公司沒有勾結。應把物業公司的選擇權交給業主,授權業主委員會公開招標選擇,對新建小區,可暫由社區指定一家信譽好、服務優的物業公司臨時代管,在一年內成立業主委員會,由業主委員會公開招標物業公司。臨時代管的物業公司也可參與招標,這樣其為了中標,會在臨時代管階段提供較好的服務,以便贏得業主的認可和好評,也為將來可以中標打下好基礎。如果不要物業公司,也可以由業主推選居委會代管,選擇第三方公司來負責小區管理維護,如可將衛生髮包給保潔公司,將治安發包給保安公司,將電梯維保發包給有資質的維保公司等,成本會更低。


快樂生活9889


我在一個小區,沒有物業公司,由業委會兼職管理,繳納每月不到100元的清潔、路燈和停車費。小區內乾淨、畫有車位、小區門禁刷卡進入,公共事務,由業委會主任牽頭,業主積極配合。

所以,當務之急,明確社區責任,每個入夥一年內的小區,必須組織成立業委會。業委會決定物業公司去留以及監督服務合同執行。沒有業委會前,不得收取物業費,物業公司提供服務只能是體驗式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