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交儆,人臣自靖:嘉靖皇帝對丁士美的《策論》非常讚賞

君臣交儆,人臣自靖:嘉靖皇帝對丁士美的《策論》非常讚賞

君臣交儆,人臣自靖:嘉靖皇帝對丁士美的《策論》非常讚賞

明朝一共出了八十九位狀元,丁士美就是其中之一。丁士美,字邦彥,號後溪,明朝淮安府清河(今淮安市淮陰區)人。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己酉科,丁士美參加應天府鄉試,中得舉人,排第十九名。此後十年,丁士美三次會試敗北,飽嘗人間冷暖。直至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己未科,時年三十九歲的丁士美,再次參加會試科考,並取得了殿試資格。

嘉靖皇帝自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移居西苑後,十五年來,一心修玄,日求長生,雖然不問朝政,但對於當時吏治之好壞,臣子之效能,國家之禍患,財力之匱乏,還是非常在意的,他也不想國家毀在自己手裡。所以,殿試時,皇帝出人意料地問了這樣一個問題:“若欲聞人得用,財日理,以至治美刑平,華尊夷遁,久安之計,何道可臻?”應該說,這個策問囊括了內外政務、直指吏治財用,對那些注重文辭、沒有政治經驗考生來說,這確實是一個難題。

殿試結束後,考官們經過商議,擬定出了第一名,並請嘉靖皇帝過目。皇帝看過後,連連搖頭,表示不滿意。當他看到丁士美的《策論》後,眼前一亮。

丁士美的試卷,起筆之言為“帝王之致治,是必君臣交儆,而後可以底德業之成;必人臣自靖,而後可以盡代理之責”,文中還提出了“去三浮,汰三盈,審三計”。“三浮”是指官浮於冗員,祿浮於冗食,用浮於冗費;“三盈”是指賞盈於太濫,俗盈於太侈,利盈於太趨。“三計”是指有不終歲之計,下也;有數歲之計,中也;有萬世之計,上也。應該說,丁士美在《策論》中,對澄清吏治、改革弊端等事宜,進行了分析論證,切中了時弊。

嘉靖皇帝對丁士美的《策論》非常讚賞,特別是其中的“君臣交儆,人臣自靖”八個字很滿意。古代社會中,“君權神授、命定於天”的傳統理念深入人心。治國理政,雖然是君主的責任,但君主沒有三頭六臂,無法事事躬親,故設大臣分理冗雜事物。大臣承君之命,必須以君心為己心,以國事為己事,自靖自獻,自勵自儆,達到“君責任乎臣、臣責難於君”的君臣互儆、君臣同體的理想效果,積極投身於國家事物,國家才能四海靖平、長治久安。

作為皇帝,明世宗雖自身懶於事物,但對“君臣交儆,人臣自靖”的道理還是蠻懂的,所以,親自用硃筆圈這八個字,填於首,併力排眾議,遂擢丁士美第一甲第一名,也就是己未科狀元。丁士美考取狀元后,丁士美與趙祖鵬同為翰林官。當時,丁士美喪偶,趙祖鵬家中富貴,權勢熾盛,他有一女兒“才而豔”,想許配給丁士美,被丁士美婉言拒絕。因此,丁士美名聲大起。

丁士美雖然殿試奪魁,但他“正直忠厚”,“以道義自持”,不肯向權貴折腰,故一直任職授翰林院修撰,官階十年皆未升遷。輾轉到了萬曆初年,才做到了吏部左侍郎。由於他“每進御前,必以正言格倫,反覆開導”,神宗皇帝御書賜以“責難陳善”四大字。公元1575年,父親丁儒去世,丁士美回楚州為父“丁憂”,公元1577年,丁士美病死於家中,享年五十七歲。朝廷聞訊後,“贈禮部尚書,諡文恪”,作為這位忠直之臣的一份哀榮。

(本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