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什麼美食會讓你想起小時候?

撩吃貨


人的記憶,總是和食物連結在一起的。畢業後,想念學校飯堂的番茄炒雞蛋,在外工作,想念媽媽的紅燒肉……想念某個味道,實質是懷念過去的某段時光。“古早味”大概就是“懷念的味道”。


不需要昂貴的食材,也沒有複雜的技巧,一切都是簡單而實在,將食物本身的味道發揮得淋漓盡致。


古早蛋糕雲朵般的口感,得益於“燙麵”的製作方法。用高溫將麵粉“燙”熟,使麵粉內的澱粉發生糊化,從而鎖住更多水份,這就是古早蛋糕比戚風蛋糕更加綿軟溼潤的原因。

下面就和我一起來製作這款“兒時的美味”吧~



Ingredients

(以上材料可做1個8寸蛋糕)


模具準備工作

1、取一張烘焙紙放在模具上,調整好四周位置。


2、把烘焙紙壓入模具,用手指理順四個底邊,在四個底角按壓緊實,每個角都留下褶皺痕跡。


3、取出烘焙紙,從四個外角往褶皺痕跡的點直線剪開。


4、剪好的紙是這樣的。


5、把烘焙紙重新放入模具,整理四邊和四個角的位置,紙張自然就會跟模具相貼合。


6、如果一張烘焙紙不夠大,可墊用兩張紙,讓紙張四周比模具高一些,方便烘烤完成後提出蛋糕。


7、活底模具底部包裹好錫紙。如果用的是固底模具,則省略此步驟。


8、處理好的模具放入一個更大的深盤,準備完畢。


燙麵蛋糕做法

1、分蛋,把蛋清放冰箱冷藏備用。


2、低筋麵粉篩入盆中。


3、玉米油加熱到140-150℃。


4、把玉米油倒入麵粉中,快速攪拌均勻,燙熟麵粉。


5、倒入牛奶,用蛋抽攪拌均勻。


6、攪拌後面粉吸收了牛奶,會變得很粘稠。


7、一次性倒入全部蛋黃。


8、用蛋抽用劃大圈和劃“一”字的方法,把麵糊攪勻,拌好的蛋黃糊順滑、細膩。


9、貼著蛋黃糊蓋一層保鮮膜,防止表面結皮,備用。


10、取出蛋清,一次性倒入細砂糖、鹽和檸檬汁。(此時烤箱預熱上下火140℃)


11、打蛋器全程低速打發,打至拉起打蛋頭呈大尾巴狀,最後用打蛋器在盆中手動劃幾圈,整理一下氣泡,讓蛋白霜更加穩定、細膩。


12、掀掉蛋黃糊表面的保鮮膜,用刮刀再整理一下,讓麵糊更均勻。取1/3蛋白霜到蛋黃糊盆中,翻拌均勻。


13、把蛋黃蛋白混合物倒入蛋白霜盆中,儘量讓混合物覆蓋蛋白霜,可以幫助縮短翻拌蛋糕糊的時間。


14、用刮刀翻拌均勻,呈輕盈細膩有光澤的蛋糕糊。


15、離模具約20CM的高度,倒入2/3蛋糕糊到模具,用刮刀整理平整。


16、輕輕鋪上芝士片。


17、再倒入剩餘1/3蛋糕糊,蓋住芝士片。用刮刀抹平表面,把模具在臺面輕震兩下,震去蛋糕糊裡的大氣泡。


18、往烤盤裡倒入冷水。


19、水位高約1-2CM。


20、連烤盤帶模具一同入烤箱,烘烤總時長約90分鐘,其中上下火140度烘烤50分鐘。


21、50分鐘後,上火降至120度,繼續烘烤40分鐘。


22、烘烤完畢,讓蛋糕在烤箱內悶3分鐘再取出。取出後立即撕掉包裹的錫紙,連模具一起放在晾架上晾2分鐘。


23、藉助烘焙紙從模具中提出蛋糕,放在晾架上,撕掉四周的烘焙紙,晾至微溫時切件。


蛋糕切好後,我忍不住拿它duang了幾下,超級柔軟有彈性。可惜我把芝士放少了(後悔ing...😑)沒有那種流心的效果。


放進嘴裡,蛋糕和芝士,瞬間化身成為一對冤家:甜潤與鹹香,爭鬥過後又握手言和、融為一體,軟滑濃郁,奇妙的口感讓人倍感驚喜。這就是“古早”的味道,質樸而易滿足。


就知道你們會問鹹蛋黃的夾餡,所以特別列了一下材料和做法!我是不是很良心啊!


鹹蛋黃夾餡材料:

鹹蛋黃8個,玉米油10克。


做法:

1、鹹蛋黃噴上白酒,180度烤10分鐘。

2、出爐晾涼後裝入保鮮袋,用擀麵杖碾碎。

3、往鹹蛋黃裡少量多次倒入玉米油攪勻,讓鹹蛋黃充分吸收油份,把鹹蛋黃醬裝入裱花袋就可以用啦。


Tips

1、古早蛋糕的做法類似燙麵戚風的做法,由於同時用了水浴法,所以成品比戚風更溼潤、更柔嫩。

2、燙麵的油溫要控制好,溫度太低燙不熟麵粉,溫度太高又會使麵糊變得粗糙。

3、攪拌蛋黃糊用劃大圈和劃“一”字的方法,可以理解為“不規則”的攪拌方法。

4、蛋糕糊入模時,第一次倒入的量要多一些,這樣在放入芝士片後,才可以讓芝士更好地浮在蛋糕中間,不至於下沉。

5、水浴法的水位1-2CM,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通常在1CM時,烘烤到最後盤中水份會蒸發掉,模具底部比較乾爽,蛋糕表面可能會出現輕微裂紋;水位2CM時,烘烤全程都保留水汽,模具底部仍浸在水中,蛋糕會更溼潤。

6、震盤不要手欠震太多次,把模具從離檯面3-5CM左右的高度輕震兩下就足夠了。

7、如果烤好的蛋糕表面出現裂痕,一是蛋白霜打得太硬,要在打發後期注意觀察蛋白霜的狀態,達到步驟圖中的狀態就要停止打發;二是烘烤溫度太高,要適當降低爐溫。

8、如果蛋糕出爐後出現回縮,一是翻拌手法的問題,蛋糕糊出現消泡;二是烘烤溫度太高、時間太短,需要適當降低溫度、延長烘烤時間。

都說時尚是一個輪迴,美食也是。不是人們的喜好變了,而是以前喜歡它的人長大了,這或許就是“古早味”能持續走紅的原因。

除了蛋糕,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屬於自己的“古早味”,你的“古早味”又是什麼呢?在評論區和大家分享吧~~



更多美食食譜和麵包乾貨,歡迎關注不藏私麵包匠人!


不藏私麵包匠人


每當我用大米粥就著鹹鴨蛋吃的時候我就會想起我的童年。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無論是衣食還是住行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小的時候,要是有一件新衣服穿真的是會開心好幾天,基本上一年才能縫上一套(過年的時後)。而如今,即使是每天穿新衣服也還是覺得很平常。小時候如果有一碗稀飯配上一個小小的鹹鴨蛋吃就能開心一整天;而現在,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美食,卻還要不停地挑剔。然而,當我們停下腳步,靜下心來想的時候,原來最懷念的、最想吃的,是小時候最愛的食物 即使時隔多年,還是忘不掉喜歡的味道。每天早上起來就坐等媽媽把早飯端到桌子上,天天都充滿期待,期待會是什麼樣的早餐。記得我最喜歡吃的是白粥配鹹鴨蛋,雖然簡單但卻非常美味。

那時候只要能吃上這樣的早餐,那真的是很開心的呢。我記得當時喜歡吃鹹鴨蛋的原因是,鹹鴨蛋比雞蛋更有味道,而且裡面的蛋黃更加鬆軟,整體感覺就好像在吃零食一樣。於是到後來越來越喜歡吃了,媽媽說鹹鴨蛋營養也比較豐富,所以她也經常做給我們吃。

白粥配鹹鴨蛋於是就成了我小時候最尋常也最愛吃的早餐。鹹鴨蛋,它是以新鮮鴨蛋為主要原料經過醃製而成的再製蛋,營養豐富,含有脂肪、蛋白質及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鈣、磷、鐵、各種微量元素、維生素等,易被人體吸收,鹹淡適中,老少皆宜。鹹鴨蛋是一種風味獨特、食用方便的再製蛋,鹹鴨蛋也是佐餐佳品,色、香、味都是十分誘人的。





蜀門蜀路


能讓回憶起小時候的美食估計只有“懶面鍋餅”了,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爸媽為了我們一家生計會出去打工掙錢,那時候我們姐弟三個還小,為了不讓我們一天捱餓,我媽就會提前給我們仨貼一大鍋鍋餅。

每每現在一看見別人家吃鍋餅,我就回想起那一段美好時光,但是現在怎麼也吃不到以前那個味道了。


說到這就送給大家一個燉茄子貼鍋餅的方法:

主料

茄子(紫皮,長)3個

五花肉250克

麵粉500克

水適量

輔料

花椒10粒 蔥一小段 姜3片蒜4瓣 味達美2錢 鹽適量 黃醬適量 料酒2勺

燉茄子貼鍋餅的做法

1.

把五花肉洗乾淨切塊,蔥薑蒜切塊備用

2.

把茄子去皮,切塊

3.

起鍋燒油,油熱放入花椒,蔥薑蒜爆香,放入五花肉煸炒肉五分熟放入半鏟黃醬炒熟

4.

黃醬炸好後倒入茄子塊翻炒,放入鹽味達美,把茄子炒制變軟倒入2碗半水!準備貼鍋餅

5.

500克面➕230克水把面揉成團!分成小圓劑子手上蘸水把麵糰按成餅,儘量薄一點!貼在鍋子上的一面敷些水貼在鍋的邊緣,面都貼上後蓋上鍋蓋燉1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6.

貼在鍋子邊上,不熟練的小夥伴最好提前揉好面,要不然會有點急促,免得和麵的功夫湯子熬少了,貼上的鍋餅不熟

7.

出鍋前嘗下口味鹹淡

其實媽媽做的菜就是小時候最懷念的美食。

關注健康,關注小寧寧美食!


炸糊烙美食


粽子!回不去的除了童年,還有嘗不到的“小時候的味道”


生活在大城市,粽子在街邊的小店或者是商場超市就可以輕鬆買到,包裝精美,都是機器加工製作的,看著很誘人,實際吃到嘴裡味道也就那樣,並沒有覺得有多好吃,反而容易吃膩。


不管是素粽子還是甜粽子亦或是是肉粽,我都喜歡吃,因為糯米的口感很不錯,糯唧唧的,素粽子仔細咀嚼還有甜甜的味道。每次在外面買了一個肉粽,沒吃幾口就覺得膩了,每當這個時候,就分外想念小時候奶奶包的肉粽,那是獨屬於奶奶的秘方,放一大塊紅燒肉,肥而不膩,味道也非常棒,味道就是鮮,糯米才不會放那麼多的醬油上色。


猶記得小時候,奶奶包的肉粽能一口氣吃上好幾個,那味道到現在都十分令人懷念。機器做的肉粽和奶奶包的肉粽根本沒法比。可是奶奶現在年紀大了也不怎麼包了,又離家遠,已經很久沒有吃到奶奶包的肉粽了。小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好幾次端午節包粽子的時候,我都會參與,和奶奶一起包粽子,現在回想起來,想念的不僅是奶奶包的粽子,想念的還是小時候的天真快樂以及和奶奶相處的時光。


人到底還是念舊的,就算品嚐過很多很多的美食,在心裡時長掛念的還是“家的味道”!簡單、營養、好味!



十秒到過橋米線加盟


綠豆豬肝湯,這是我媽媽小時候給我和弟弟煮的宵夜,其他的宵夜有三七烏雞湯、雞蛋羹、蜂蜜雞蛋等等。綠豆豬肝湯是最難喝的,綠豆並沒有蓋住豬肝的腥味,二者結合難吃的要死。但是這是媽媽為了給我和弟弟補充營養做的,只能忍著痛苦喝下去。很懷念小時候,羨慕小時候沒有現在這麼大的壓力是真的,但大多數還是喜歡那時的媽媽。那時候她沒有現在這麼痛苦,但也不希望她回到那時候,因為那時候她太苦了。其實我還是希望她每天都能開開心心的,但是我現在又沒有能力買房還貸款,有時候感覺生活真的太艱難了,無論你是20歲還是40歲,都很難


神品新零售


每次逢年過節,或者趕集的時候,都會有很多美食,看著嘴饞。

1.涼麵涼粉。

小時候去街上最想吃的就是涼麵涼粉,拌好,加上大醬和蒜水,還有蔥花和辣椒,盛上滿滿的一碗吃,滿嘴都是香味,當時覺得世上最好吃的東西就是涼粉了。現在許多也有涼麵涼粉的,偶爾也會去吃。

2.狼牙土豆。大家還記得小時候狼牙土豆,狼牙條,小土豆,炸土豆塊,一個土豆都做出花來了,各種口味,麻辣,酸甜,糖醋,還是很美味。

3.炸串串。我想每個人小時候都吃炸串串過吧,小時候就愛吃炸香腸和炸土豆。

4.紅糖餈粑。又酥又脆,非常美味。

5肥腸乾飯。肥腸節子有湯鍋,又涼拌,一碗肥腸配上一碗乾飯,非常美味,油而不膩。幾乎趕集都會吃。


極優家


劃開中間夾著折耳根、蔥、辣椒的包漿豆腐!那時候還只賣兩毛錢一塊,一個小單車裝著,來買的人很多,每天都要排很長的隊伍,雖然只有一塊錢的零用錢,但全用來排隊買豆腐了。



綿綿情意寄給你


我小時候是在廣東長大的,所以廣式的點心是特別讓我著迷的,所以我今天也要介紹一下這道美食。

富有地方特色的點心小食有:蝦餃、幹蒸燒賣、娥姐粉果、馬蹄糕、叉燒包、糯米雞、蜂巢香芋角、雞仔餅、家鄉鹹水角、白糖倫教糕等。

廣式點心 叉燒包

在餅食中,以粵式中秋月餅最為有名。月餅的製作有其獨到之處,選料廣泛,加工精細,皮簿餡精。不但在國內市場上十分暢銷,而且遠銷港澳、海外。如蓮茸月餅(蓮香樓),陶陶居上月(陶陶居酒家)等。此外還有老婆餅、成珠樓小鳳餅等。


美滋美食


小時候的味道,幸福的味道。[大笑][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42600003d6fff9739f8\

鄉村奶爸


那一定是辣條了,最具標誌性的食品,那時候窮,買一根辣條是1毛錢一根,售貨阿姨那時候都是整袋分開來一根根賣的,那時候就在想那個是怎麼做出來的,有的人說是垃圾食品,但是現在才知道自己也可以做的。


  1. 泡豆:黃豆需泡發8~10個小時,洗淨瀝乾水分,半斤幹黃豆發泡好能出一斤左右的溼黃豆。

  2. 打漿:料理機研磨打成豆漿,涼水和黃豆的比例比平常喝的豆漿稠點即可,打磨1分鐘,成細滑的豆漿汁。

  3. 過濾:放到乾淨的布袋子裡擠出豆漿,除去豆渣
  4. 把過濾好的豆漿放在煮鍋裡,加熱燒開5分鐘,但不要反覆加熱。

  5. 把燒開的豆漿倒在乾淨的不鏽鋼盆或不鏽鋼托盤裡,底下放一個鍋,鍋裡放著水,隔水微開加熱。

  6. 豆漿盆的表面隨著加熱,開始出一層豆皮。

  7. 用筷子從兩邊夾起。

  8. 晾在鐵絲架上或乾淨繩上風乾。

  9. 風乾5分鐘就成了這樣。
  10. 將豆皮在滾水中焯一下,起油鍋,將豆皮炸至金黃,撈出。
  11. 油鍋先用薑末爆一下,然後放入幹辣椒、辣椒粉、花椒、桂皮、八角、糖炒至香味四逸,放入醬油和一小碗水燒至沸
  12. 放上豆皮,加鹽料酒,燜到入味,撒辣椒粉,起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