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源自有意義的生活

你是否有感覺精疲力盡,一點也不想工作的時候? 你是否有月薪從三千、一萬、兩萬、到年薪數十萬,但仍然感到悶悶不樂? 你是否買了大房子,開著好車,穿著名牌,但心中卻還有無數的煩惱?

這些情況,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你缺乏幸福感。

幸福感是什麼?

是購買更多的奢侈品嗎?好像不是,君不見那些富豪、大亨也有過的十分苦惱的。

是每天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嗎?好像不是,要不每個好餐廳的廚子都應該是最開心的。

是每天獲得無數追捧和讚賞嗎? 好像不是,要不就不會有那麼多抑鬱的當紅明星了。

幸福感源自有意義的生活

幸福感是在滿足一定的物質生活之後,從內心深處感受到、體驗到充滿意義的生活。

幸福感往往不是來自外部,是源自內心,源自充滿意義的生活。

這又把接力棒給了下一個問題:

什麼是有意義的生活?

《極簡主義》的作者認為,使人生有意義的五大價值是:1.健康。2.人際關係。3.熱情。4.成長。5.奉獻。

幸福感源自有意義的生活

幸福源於有意義的人生。幸福的人生充滿熱情和自由,可以實現個人成長,為他人做出貢獻。成長和奉獻才是幸福的基石,而非身外之物。


首先是健康

健康本身並不是目的地,而是載你前往目的地的交通工具。保持身體健康,你才能更好的去追求和感受生活的意義。

幾乎每個人都想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吃健康的食物,保持身材體型,多鍛鍊,讓身體充滿活力。但似乎想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異常的困難。追根揭底,無非是兩個原因:決心不夠大、沒有時間。

在極簡主義中,作者提了兩個訣竅:

  1. 是將一些事情從“應該做”變為“必須做”,自己下決心,加動力。
  2. 遵從“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時間來做對你來說真正重要的事情了。

(如何過上極簡主義生活,大家可以看書,或者等我的下一次分享)


人際關係

人是社會性動物,每個人只要在社會上生活,就逃不開與他人打交道。有良好大的人際關係,正是幸福感的源泉。

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一天就24小時。如何分配時間給自己的親人、朋友、同事?是不是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在與自己更加親密的人的身上? 這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了。

不過總的來說,花更多的時間在對自己來說更重要的人的身上。這個大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去做的時候,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另外,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往往會把自己的壞脾氣發在更親密的人身上。這有的時候是一種發洩,更多可能是因為和對方產生了一些觀念、或者做事方法上的分歧。這個時候就要牢記,最好的關係是共性和差異性的良性組合。一方面你全盤接受那些相同點,另一方面你又學會了尊重差異性,並樂在其中。這樣你才會明白,要維持長久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確定性和多樣性兩者都要兼顧。

最後,儘量少嘗試直接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讓自己的變化逐漸的影響他人。


熱情

當你做一件事情,是出自熱情。而不僅僅是因為工資。這種幸福感是完全不一樣的。

很多人工作起來並沒有什麼熱情,這也正常。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你就能有所瞭解。比如,人們一般會用職業、事業或使命來稱呼自己的工作。 真正發自內心的熱情,往往是把自己的工作視為使命的人。這種人少之又少。筆者也只是在把工作徘徊在職業和事業之間。

那如何找回你的熱情呢?

首先重要的是,先不要給自己設限。尋找熱情往往是困難的,因為我們很容易被日常工作困住。人們輕易接受了難以振奮、死氣沉沉的循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很容易被日常生活所束縛,而要掙脫枷鎖、獲得自由則困難得多。

不設限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首先對自己的身份的認知上來看,不要僅僅用自己的工作職責來定義自己的身份,思考的應該更廣泛一些。其次,不要認為自己是一成不變的,要從心裡認為自己是可以改變的,是能夠擺脫原有認知的。

最後,思考自己的財務情況。看看如果生活過的相對簡單一些,能不能讓自己更加自由,不被賺錢所奴役。

這三個方面想明白,做好之後。就可以仔細思考自己的熱情到底在哪裡了。

可以先從自己的興趣入手,《極簡主義》的作者介紹了幾個簡單的問題,幫助大家尋找自己的興趣:

  1. 你上一次真正感到興奮是什麼時候?
  2. 其他五次類似的(不同的五次)經歷是怎樣的?
  3. 你在以上經歷中為何會感到激動?
  4. 哪次經歷讓你激動了最長時間?
  5. 這些令人興奮的事情之間有共性嗎?

如果能誠實的回答這幾個問題,相信距離找出你自己的興趣已經不遠了。比如,我就對讀書、感悟成長、研究科技創新和營銷管理等方面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

如果找到了自己的興趣,下一步自然是不要等待,立即行動。爭取把自己的興趣變成使命了。


成長

上一次你感覺自己突然比之前成長了,之前很多困惑的問題想通了。那種豁然開朗的心情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有一步一步的積累,才能有這種類似頓悟的感觸。

我相信每個用心生活的人,都在不斷的成長。每個人理解的成長,以及在什麼方面得到成長都不盡相同。但有以下幾點可能是成長過程中總會伴隨的:

  1. 成長不是一蹴而就。成長往往是在一個方向上點點滴滴的積累,層層疊加,最終發現有了巨大的進步。
  2. 成長往往伴隨著逃離舒適區,讓你感覺很輕鬆就完成的事情,對於成長可能效果有限。
  3. 個人成長不斷進步的同時,為他人做出貢獻,會讓生活更有意義和滿足感。


奉獻

能夠幫助別人,總是會讓自己更快樂。

《極簡主義》裡作者寫了這麼一段,我深以為然 “除非為他人奉獻,否則你的人生便永遠是為了自己而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是可以的,但只做這些會令你的存在變得空虛。沒有奉獻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真相是,給予才是活著。只有在成長和奉獻的時候,我們才會覺得自己實實在在地活著。”

千萬別把奉獻想的太宏大,太有限制條件。並不是只有金錢才代表著奉獻。給別人帶來價值就都是奉獻。

比如,你可以創造出有價值的產品,給別人提供服務,在別人彷徨時幫助其樹立信心,在他人傾訴時安靜的傾聽。這些都是不同形式的奉獻。

只有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你才能與他人建立連接,建立信任。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厚重。

平衡最重要

健康、人際關係、熱情、成長、奉獻,五大價值有沒有什麼優先級和重點呢?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讓五大價值維持平衡。當然,你可以根據自己目前的情況,選擇在近期哪兩種價值會在這五大價值中更重要一些,需要更多一些關注。

幸福感源自有意義的生活

最後,要使人生有意義,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五大價值全部作為你日常生活的核心。要做到這一點,最佳途徑不過是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是怎樣把這五大價值全部融合在我今天的生活中的?”即“我是怎樣把精力集中在健康、人際關係、熱情、成長和奉獻上的?”

一些感悟,與大家分享~~ 歡迎留言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