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最早的樊城機場

襄陽曾經有三座機場:樊城機場(1928年)、老河口機場(1929年)、劉集機場(1989年)。

樊城機場建於1928年春。時南京政府為了蔣馮之戰和“圍剿”鄂西北蘇區,在樊城迎旭門外修建飛機場,佔地面積13.4公頃,東臨清河,南依漢水,西至楊泗廟,北與襄花公路相連,周圍以護場溝為界。抗日戰爭前夕,機場再一次擴建,並修建了油庫和辦公住房等附屬設施。

機場建成後,第一次降落四架飛機。1932年,國民黨第二次“圍剿”鄂西北蘇區時,蔣介石的座機在樊城機場降落。

民國二十六年九月(1937年)底,中國空軍第四大隊接受蘇聯援華E—15型E—16型戰鬥機27架,在樊城機場訓練中國飛行員。前者是雙翼式,裝有4挺機槍,轉彎半徑較小,升高性能也好,適用於與敵戰鬥機作戰;後者是單翼式,裝有2挺機槍,速度快,適用於與敵轟炸機作戰。

此外,還有運輸機和教練機。訓練期間,專家、教練、顧問、機械師都是蘇聯人擔任。由於機場設施有限和安全原因,蘇聯人和中國飛行員以及軍用物資均散於民宅中。

為了空防需要,在樊城韓莊(現高莊)一帶另闢有隱蔽機場,後被日本飛機炸壞。1938年2月17日,中國空軍副總指揮毛邦初來樊城機場,命令空軍第四大隊即日全部飛駐漢口王家墩機場,擔任武漢空防任務。

1938年9月,一架載客民航飛機在樊城機場降落時,因民航設備不全,扎入土中,機上乘客倖免於難。同年,武漢淪陷前夕,國民政府下令將機場挖成濠溝,地面建築物全部破壞,飛機和軍用物資以及地勤人員遷往陝西安康。從此,樊城機場已不復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