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大學生找工作有什麼好建議?

稻草人3296


1.找工作前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價值和技能!先學如何做一份漂亮的簡歷,學習如何穿搭,學習常用的辦公軟件如何使用!現在是信息共享的時代,包括公眾號、知乎、豆瓣在內的很多平臺都提供了海量的免費學習的機會。選擇其中你感興趣的,也許從中就能找到自己一生熱愛的職業,而如果興趣又恰好能與職業相結合,那將是人生最幸運的事。

2.降低心裡預期!(1)工資是和個人價值相掛鉤的,剛步入社會的學生顯然不具備這種“價值”,所以要降低工資的預期;(2)學習和工作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所以對於剛步入社會的學生來說,可能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適應期。 最重要的是有很多東西需要去學習,所以要降低自己對工作“適應能力”的預期。

3.不管是2020還是更早的2019甚至是更早,好工作都是不好找的,因為好東西大家都想要!但對應屆生來說,找工作的優勢還是很大的,很多國企和事業單位都只針對應屆生招生,比如國家電網。如果一個單位面試失敗,那就接著面試另外一家好了,找工作這個事本來就是單位與個人之間的雙向選擇,你看不上我,我還看不上你呢,對吧?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4.不管你最後做出決定進入哪個單位工作,都是人生這個節點的一個選擇,以後還會有很多類似的十字路口出現。我們不能保證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對的,但是他一定是基於我們現在的經歷、人生閱歷,所能做出的最佳選擇,相信自己!




蛋蛋師兄


2020年2月12日,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2020年畢業的大學生大概有874萬,同比增長40萬,預計今年上半年就業形勢嚴峻。

今年應屆大學生如何找到工作?有幾點建議:

1、多關注校園及社會招聘信息。

為了增加就業成功率,不要只盯著好企業、大企業,可以關注符合個人職業發展,比較有發展前景、有潛力的小企業,把關注眼光放寬廣一些。

2、提前做好求職簡歷,做好面試準備。

簡歷要有針對性的做,當然不能亂編。需做與求職行業匹配度高的簡歷,不同行業,簡歷強調重點不一樣。

這樣可以提高面試的機會。有許多求職者,簡歷千篇一律。

還要多學習一些面試技巧,條件允許,可以參加面試培訓。

3、多渠道投遞簡歷,多渠道尋找機會。

因為疫情原因,許多單位取消了線下招聘,開通了線上招聘。可以向微信公眾號、公司平臺、招聘平臺等等渠道投遞簡歷。

利用身邊人脈資源,如親戚朋友、師哥師姐等尋找機會。

4、放低身段,先就業。

不要覺得自己是大學生,一定要到什麼什麼單位,目前就業形勢嚴峻,就業是目前重點,以後各方面條件成熟了,還可以跳槽到心儀的單位。

5、可以應徵入伍,國家針對大學生入伍,有許多優惠政策。

6、家裡條件允許,可以靜下心,備考研究生、公務員、事業單位等。

總之,條條道路通羅馬,就業的方式方法很多,以上內容供大家參考。





好文敏求


每年畢業的大學生就有800多萬人,很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

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還有今年疫情的嚴重影響,各行各業嚴重縮水,招聘市場也是大不如前,崗位競爭也是非常激烈。

對於應屆大學生找工作,我覺得首先要知道以下幾點:

明確自己的人生規劃

有自己的人生規劃非常重要。我們要清楚知道自己的人生規劃,才有前進的目標。

沒有規劃的人生,有時候會像無頭蒼蠅,不知道往哪飛。會經常的迷茫,得過且過。

明確好自己的人生規劃,是非常重要的。每個階段,按自己的規劃前進,達到自己的目標;當然有時候可能會有偏離軌道,但自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裡,也知道適時調整方向。

結合市場實事求是

有了自己的人生規劃,當然也要根據市場行情來見機行事。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社會是非常現實的,對於應屆畢業生都應該知道這一點。

在自己求職的時候,切記要結合市場行情,崗位工作內容、薪資待遇情況,要大概做下市場調研,這樣你才知道你入職的這個崗位大概福利待遇應該如何。避免自己會一昧的按照理想的條件去找工作。

發揮專業特長

對於應屆生,可能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平平無奇,專業一般般,也沒有什麼特長。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身上肯定有別人沒有你才有的發光點。要學著自己去發現它,放大它,讓它成為自己的獨門絕技。

自信大過天

年輕就是資本。有多少人都在羨慕自己為什麼現在不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年輕就有無限可能,有的事情做錯了還有重頭再來的機會,所以不要害怕自己會做錯什麼事,所以錯過了自己想做的事。

都說自信的人最帥最美,自信的人會給人很不一樣的磁場。雖然可能這個人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那是一種難以言表的魅力。

當然自信也要懂得適可有度,過度自信就變成自戀了啦。

社會生活和校園生活還是有非常大的差別,應屆畢業生先做好心理建設,結合市場情況,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相信會找到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紫竹一文


小鎮觀點:2020年的畢業生就業壓力將是空前的,面臨嚴峻的挑戰和考驗。新冠疫情的發生對今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影響可能會比想象的更加嚴重,從個人角度來說,提前著手,認清形勢,積極拓展自己的就業渠道十分重要。

一、認清形勢,調整心態,從容應對。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2020年高校畢業生達到874萬,比2019年增長40萬。同時由於全球性新冠疫情的發生可能帶來的全球性經濟衰退,實際已經嶄露頭角:畢業生實習機會減少,用人單位招聘信心不足,以及考研複試推遲,國外由於疫情嚴重留學政策的相應調整等。國家層面已經感覺到今年,甚至未來一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吃緊。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針對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相關政策,包括戶籍檔案暫存學校兩年,享受應屆生身份求職,引導基層就業,鼓勵應徵入伍等支持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和加強網上就業服務等措施。就在3月11號中央組織部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又聯合發文:

兩部委聯合發文:近日,中央組織部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做好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今明兩年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主要用於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含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給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面對突入其來的疫情,畢業生們一定要“淡定”,調整好自己的就業心態,從容面對,在國家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增強信心,既要能認識到就業的嚴重形勢,又要能充分利用好國家的各項政策措施,積極為自己拓展就業的渠道。

二、武裝自身,搶佔先機,積極準備。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面對高校遲遲不能如期開學以及特殊疫情時期的求職環境,畢業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好在家的時間,武裝好自己,也就是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做好職業規劃,積極準備就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準備:

1.分析自身情況,積極做好自身職業規劃:在做好畢業的相關準備,比如畢業論文,畢業報告等的基礎上,分析自己的專業特點自身性格特點,清楚自己能幹什麼,想要什麼,和對應就業單位招聘條件和要求積極對接,給自己一個規劃,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靜心思考,自我梳理,比如通過網絡職業生涯測評等工具分析自己,明確自己的就業方向和就業目標。

2.利用好網絡資源和相關人脈資源,搶佔先機:由於疫情的發生,用人單位的招聘形式大部分從線下轉到了線上,而且國家和地方政府都有一系列針對高校畢業生的網上招聘的專場,多渠道瞭解和充分收集信息,除此之外,還要通過學習的就業網站,社會招聘網站,就業單位官網等渠道,來獲取用人單位目標崗位的招聘信息,再有就是通過親戚朋友,老師同學等多渠道獲取就業崗位的信息。誰能快人一步,誰就能在招聘市場上搶佔先機。

3.做好求職簡歷,做好面試的相關準備:利用在家的空餘時間,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和學習全面總結,包括資料文件,獲獎證書,技能證書和榮譽資質等相關軟硬實力的證明,做一份優質的求職簡歷,尤其是在當下的招聘環境下,電子版的求職簡歷是打開和用人單位關係的第一步,一定要做簡歷上下大力氣,特別是結合用人單位的需求定製打磨切合實際的簡歷顯得十分重要,甚至可以多做幾份不同的,針對性不同目標單位的簡歷來贏得用人單位的認可。再一個就是做好面試的準備,特別是網絡面試,積極查閱相關資料,爭取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和特點,不實際見面也許可以克服面對面進行面試的緊張等情緒,便於更好的發揮自己,所以一定要抓住。

三、 打開思維、多手準備,先就業,再擇業。

事實求實,解放思想。這是一句真理,同樣適用於畢業生的就業選擇,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一定要打開自己的思維限制,先就業,再擇業。

馬雲曾在談到畢業如何找工作時曾表示:在任何一個國家大學生找工作都很難,沒有人在今天是容易的,機會遍地都是,問題是你是否全身心的投入。

考研、應徵入伍,到基礎單位就業,有條件的積極考慮創業等,多渠道的就業選擇很重要,特別是目前的大環境所限,更要充分面對就業渠道。很多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主要原因就是,未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就業規劃目標不明確,說白了就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能幹什麼,所以先就業,在工作和實踐中去尋找自己人生的發展方向,相當於給自己一個緩衝時間。做到起碼的畢業有工作,自給自足不啃老,也是為社會做貢獻。

寫在最後:錯過了2019年的秋季招聘季,本打算2020年的春季招聘季大展拳腳,卻不想碰到了全球性疫情事件的影響,這屆畢業生終將面對更加艱難的就業環境和就業體驗,希望畢業生們積極行動起來,通過網絡雲招聘,海量投遞簡歷,積極自我推介等方式搜尋合適的工作機會和崗位,努力在今年的畢業季實現就業突圍。祝福畢業生們早日找到理想的工作。

我是@創想小鎮,以上是我的分析和見解,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意見,歡迎留言討論。


創想小鎮


擇業對於剛剛開啟職業生涯的大學生而言

算是一項重要決定,建議:

一、首先要確認清楚自己想從工作中得到什麼:

1、  興趣:找一份自己喜歡幹或擅長的工作,或只是為了有份工作充實自己;

2、  學習與成長:想從工作中學到某項技能,進一步深造一下自己;

3、  人脈:想從工作平臺中獲得擴展自身人脈資源的需要;

4、  錢:收入高低也是選擇一份職業的重要考慮,是想賺眼前的錢還是長遠的錢也要做個思考;

二、再確認一下自己有什麼:

1、自己的專業或特長適合做什麼?優勢是什麼?

2、我能否勝任?需要加強的是哪部分?

3、評估自己未來較具挖掘潛力的是哪一塊?

三、結合以上兩點做個取捨:

1、如果條件允許,能找一份自己又喜歡又能勝任的工作最好的;

2、如果選擇有限,要去接受一份適合自己但沒那麼理想的工作;

3、如果沒得選擇,找了一份勉強的工作,那就先就業再擇業,總之比沒工作強;

4、把興趣作為找工作的前提條件會是一大障礙,一個興趣成了工作,性質就發生的變化,是工作就一定會有要求有壓力,對於大多數沒有太多職場經驗或一技之長的應屆大學生,應該將目標從“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調整為“喜歡上自己的工作” 更妥當;

5、什麼工作好,什麼工作適合自己不能靠空想,最重要的就是要嘗試,先幹再說;

希望以上建議能幫到您,祝好運!



小眼大觀


1,大學畢業生要認清形勢,知道自己有能力從事什麼職業,不要好高騖遠;

2,通過考研擴招和專升本,進一步推遲大學生就業時間,緩解就業壓力;

3,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去,到部隊去。

4,極大的方便招聘需求的企業,只要你想要人,我就24小時提供支持。

“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大學生還是要放低身段,認識到自己並不高別人一等,在就業市場上,沒有真才實學,沒有贏得用人單位青睞的資本,又不肯放下架子,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那便只能成為失業者!



銀松文化


2020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的出現對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同時也對今年畢業生的就業造成了更大的壓力!

2020屆的同學,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疫情的干預。對於本身就打算找工作的同學,影響還不是很大,因為他們在秋招時基本已經找到了工作,甚至都已經簽約了。這部分同學還是很舒服的,沒啥大問題了,在家搞搞論文,基本上萬事無憂。

而對於考研的同學,受其影響還是很大的!無論你考得好不好,國家線未出,複試未過,懸著的心始終放不下來!而現在已經三月了,所謂金三銀四,錯過了現在,在想找工作,就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了!所以,建議考研的同學還是抓住這個機會,先找個工作保個底,要不然後果可能畢業即失業啊!

而對於現下形式,該怎麼找工作呢?個人建議如下:

1.多關注學校就業群,群裡老師推薦的一些企業還是相當不錯的,合適的就趕緊投,當機立斷,別失去了好的機會。

2.多關注就業公眾號,不要光關注本校的!不要光關注本校的!不要光關注本校的!關注一些本地區一流高校,在他們學校招聘的企業一般都是待遇不錯的,可以去碰一碰運氣。

3.多關注一些就業消息,一些與本校老師交情好的企業,都會提前通知本校老師,通過老師推薦進入企業,待遇肯定不會太差。

希望同學們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2020,水逆退散!


職場小鄭


我個人覺得2020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一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對今年畢業的大學生來講,找工作非常困難。研究生學院應該多擴招研究生,企事業單位也要放寬政策多收應屆大學畢業生,讓他們實踐社會工作,減輕國家和家庭負擔!


老四熱愛生活


大學生畢業找工作難,未來已成為我們國家的嚴重社會問題,更多是助長讀書無用論。因此,我想有幾條建議,一是,早前,國家提出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那時,一定程度長了青年們見識。能文能武不在少數。二是,後來國家提倡努力讀書包安排就業,那時學者們爭先恐後積極參加崗位工作。無怨無悔。三是,現代大學生,在考上大學畢業後,由於自找工作,形成了不思進取,特別是專業不對口的,找工作難上難。四是,綜合以上,大學生畢業首先國家應承認學歷,法律法規保障大學生與用人單位企業私營〉:籤對口就業協議


黃勝昌854


根據自身的學業,專業,學歷的層次審視企事業的缺口,然後根據社會的需求,逐步完善。

不要盲目的選擇錯口企事業的需求,而改變自身的專業。

各自的專業,即是薪資不如意,也不要立意和錯誤的錯失,一旦錯失,那麼則需要成倍的勤奮和努力去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