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曹操為何對兒子曹丕不喜,是因為曹丕搶了甄宓嗎?

清山雅舍


以我【種花喝茶】多年的經驗來分析:

曹操不喜歡曹丕,既出自個人感情的原因,也包含了政治家的權謀手段。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個人情感原因:這方面有三個原因:

原因一:曹丕不是曹操的長子,原本的長子曹昂為了救曹操而戰死,這讓曹操心裡十分的悲痛,所以對於因為曹昂死後成為長子的曹丕,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厭惡。大家可以想一下,曹操每次看到曹丕總會想到曹昂,然後就想到自己害死了長子,難免心生不喜;

原因二:其實在於曹操最喜歡的兒子曹衝。就是我們課本里都學過的《曹衝稱象》的那個聰明的孩子,曹操非常喜歡他,但是不久之後曹衝就因病去世了,曹操為此十分傷心大病一場,也一度懷疑過曹丕,所以對他怎麼也喜歡不起來呀;

原因三:大詩人曹植。關於曹植大家都比較清楚,曹操喜歡寫詩,對於才華橫溢的曹植十分欣賞,他和曹丕年齡相仿,所以難免被拿來比較,相對之下曹丕就不那麼受寵了。

帝王家事還得考慮政治權謀因素

曹操作為一代梟雄,對於曹丕這件事上,除了情感上的原因之外,其實還包含了政治的權謀考慮。首先是對於繼承人潛在威脅的警惕,我們都知道曹操所處的年代屬於亂世,他一生經歷了太多背叛,所以對於能繼承他王位的兒子曹丕,也需要有所防範。歷史上這樣的案例很多,相信大家不難理解;其次是對曹丕的一種能力鍛鍊,當時的社會環境非常複雜多變,曹操的勢力既面臨北方的遊牧民族侵襲,還要面對以劉備、孫權為首的割據勢力。所以作為他繼承人的曹丕必須要有超於常人的能力。我們可以想一想,如果曹丕作為他的繼承人,曹操又很喜歡他,自然他的生活將過於順利,難以產生每時每刻為了生存絞盡腦汁的情況,也就得不到最大的鍛鍊,將來也難以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所以帝王家事總有不同於常理的地方。

對於回答感興趣的朋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交流。


種花喝茶


三國演義大家都不會陌生,三國的曹操,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 在曹操的一生中,總共孕育了二十五個兒子。我們小時候上過的課本里就有講到曹衝稱象的故事,覺得曹衝非常聰明,居然這麼小就能想到有船去稱大象的重量,實在是太聰明瞭。

也一定會認為曹衝一定會成為像曹操一樣的大人物,可惜後來的歷史告訴我們,曹衝在他7歲的時候就患病去世了,至於是怎麼死的,後人猜想很多。但最多的還是表示是由於曹衝鋒芒外露,得罪了了他的很多多哥哥麼,被害死的。


後來的很多道理,也證明了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最有可能害他的就是他的哥哥曹丕


首先曹丕人設決定了曹操不喜歡


曹丕是怎麼樣一個人呢,曹丕雖然聰明伶俐,文武雙全,通曉百家學說,但是曹丕本性涼薄,陰狠毒辣,因為曹操就是有這樣的性格的人,也是曹操最不喜歡的性格,所以從小曹操對於曹丕一直是不喜歡的。

所以,曹操並不希望這樣的人繼承大統,於國於民都是不利的。


其次,通過兄弟之爭,也讓曹操明白,曹丕沒有人情味。

  • 曹操曾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若天命在孤,孤為周文王”。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曹操對曹丕唯一的期冀,是希望他稱帝后,能給自己一個“文”的諡號,因為“武”是開國皇帝的諡號,曹操自認為當不起,也怕背上“篡逆”漢朝的罵名,但曹丕偏偏給曹操加了一個“武”的諡號,所以,這也印證了曹操的猜疑。



所以,曹操到死都沒有明確表示,將位子傳給曹丕,只是造化弄人,繼承曹操大業的偏偏就是他最不喜歡的曹丕。


所以綜合來看,這個問題的出發點就不對,

曹操對兒子曹丕不喜歡,和因為曹丕搶了甄宓一點關係也沒有。



西語世界


話說袁紹的二兒子袁熙有一個傾國傾城的妻子叫甄宓,長得是國色天香,曹操和兩個兒子都對她非常感興趣。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展開了一場戰爭,名為官渡之戰,最後以曹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曹操勝利後,下令封鎖袁家府邸,目的是為了將甄宓據為己有。可是這時候曹丕美色燻心,不顧曹操的軍令,擅自進入袁府並將甄宓弄到了手。曹操知道後,非常生氣,但又不能表現出來,只得看著自己的兒子娶了甄宓。

曹丕雖然得到了甄宓,但是卻為自己的政治生涯埋下了隱患。自此以後,曹操開始不待見曹丕,本來按當時的繼承製度,應該是傳位給自己的長子,曹操的長子曹昂已經戰死,按順序應該是次子曹丕。曹操幾度想立曹植為世子,就是因為曹丕搶了他的女人。





火馬影院


個人認為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個人情感,自己喜歡的甄氏被曹丕先下手為強,做父親的也不好說什麼。二是曹植才華確實比曹丕高許多,有天下才十鬥,曹植曹子建獨得八斗之說;此外曹植性情豪爽,這點頗似曹操,而曹丕喜算計為曹操看不慣。最後就是曹操本人是相術大師,知道曹丕壽顯不長,怕江山後繼無人。


山在水常流


縱觀三國,曹操本人是一個軍事家,政治家,愛惜人才,做事謹慎。 但是曹丕屬於雖然能忍,但是不會權謀(政治能力不行), 從魏國長遠考慮,這就是曹操本打算把大位繼承給曹衝的原因。


成傑


一代梟雄的心思、怎麼會是咱們小老百姓、可以猜測的。我認為曹操如果如此小心眼,也成不了一世梟雄。


高高興興地


曹丕表面威嚴,內心恐懼。


九兕


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描述,曹操一直對自己的二兒子曹丕不喜,這裡確實有曹丕和老爺子搶甄宓的原因,但也有兄弟競爭的原因。

有利的位置和不利的形勢

我們知道曹操的長子曹昂戰死於征伐張繡的宛城之戰。於是,二子曹丕就成為了實際上的長子。按說,曹丕所處的位置很有利,畢竟我國自古就講究優先立長子。

可是,實際的情況卻有些不理想。老曹家的基因太好了,曹丕受到了來自兄弟的挑戰。曹操最愛的兩個兒子是誰?一個是曹植,一個是曹衝。先說曹衝,這是個小弟弟,自幼聰明伶俐,深討老曹歡心,充分體現出小兒子的受寵是多麼的天經地義。不過,他十三歲就病逝了,算是早夭之人。若是他能成長起來,恐怕才華不在曹植之下,又是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再說曹植,這可是曹丕一直的對手,由於受到曹操的偏愛,曹植曾經一度把曹丕壓得喘不過氣來,只是後來自己犯錯才讓曹丕翻了盤。曹操對曹丕的不喜由此可見一斑,但凡有一個像樣的兒子可培養,都隨時準備替掉曹丕。雖說後來曹丕艱難地贏了奪嫡之戰,但是走上王位的曹丕也是熬幹了半腔心血,這也導致他後來早早便病逝了。

那麼曹操為何如此地不待見曹丕呢?

妄爭甄宓

甄宓是三國中遠近聞名的美人,曹植的《洛神賦》就是為她而寫。她後來嫁給了袁紹二子袁熙為妻。曹操當初攻破鄴城時,俘虜了被留在城中的袁熙家眷,其中就有甄宓。

世上有“江南大小喬,河北俏甄宓”的傳言,所以曹操一早就盯上了這個美女。

《世說新語》中有言:魏甄后惠而有色,先為袁熙妻,甚獲寵。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將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

如《世說新語》中所述,曹操破城後緊急召見甄宓,但是身邊的人說曹丕(曹丕時任五官中郎將)已經先去了。被兒子截胡,曹操有些遺憾地嘆道:“今年擊破袁紹正是為了這個女人啊。”

《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記載:時操破冀州,丕隨父在軍中,先領隨身軍,徑投袁紹家,下馬拔劍而入。有一將當之曰:“丞相有命,諸人不許入紹府。”丕叱退,提劍入後堂。

按《三國演義》的說法,也是曹操事先就打過招呼,任何人不可擅入。可是曹丕偏偏進去了,還把甄宓搶到手了。等曹操後面跟來,也不好再和兒子爭風吃醋,貽笑大方,只得假惺惺地說了句“這女人適合做兒媳,不錯”。

但是這事成了曹操心中的一根刺,這個兒子在他心中被打上了“妄為”、“不尊上”的烙印。因此,如曹操這般的雄霸之主如何還能看得上曹丕?當時十八歲的曹丕還是太氣血方剛了,想必在成熟後他也是有過後悔之意的,這從他後期折磨漠視甄宓就可看出端倪。


三味翁童


其實曹丕的小時候還是很受寵的,從他的自述裡就可以看出來,他從小就弓馬嫻熟,都是曹操手把手教出來的,很小的時候就陪在曹操左右,一起跟著上戰場。

但這種受寵,是有一個前提,他的哥哥嫡長子曹昂還活著。從現存的史料看,曹昂確實文武雙全,友愛孝悌,幾乎是繼承人的典範。然而,宛城之戰,曹昂和堂弟曹安民、大將典韋一起戰死,反倒是當時年幼的曹丕僥倖逃的一命。

從此以後,曹操看曹丕的眼光就變了,不再是從小讓人喜歡的二兒子,而是自己名義上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了,會自然而然的把兩位繼承人進行比較。

曹丕從小就不是個守規矩的人,喜歡擊劍、彈琴、下棋、打獵,當他不必繼承家業的時候,他憑藉父親、兄長和各種夏侯、曹姓叔叔們的寵愛,他可以隨意任性。但作為嫡長子繼承人,他必須要矯情自飾,心機深沉,喜怒不形於色。

比不過哥哥曹昂,曹操心裡自然痛心那個為了給自己讓馬而戰死的長子,怎麼看曹丕都不順眼。

同時,曹丕的弟弟曹植非常像年輕時候的曹操,比陰沉矯情的曹丕真性情多了。曹操小的時候想當一個徵西將軍曹侯,遊俠放蕩,跟袁紹一起做了很多荒唐事。而曹植年輕時同樣放蕩自負其才,與曹操如出一轍。曹植又像自己,又才華橫溢,所以曹操自然更偏愛曹植。

曹植的文章裡充滿遊俠之氣,嚮往憧憬仗劍策馬的燕趙豪傑之士,性情瀟灑放達。而曹丕雖然同樣也很有才華,但卻陰柔的多,矯飾陰暗,與曹操大氣豪邁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慷慨悲歌相差極大。

一個像自己,聰明有才。一個不像自己,才氣雖然過得去,但是差前一個很多。作為父親的曹操偏愛前者也是人之常情。

至於曹衝,是一個天生的神童,可惜早死。雖然小時候就有仁愛之心和聰明睿智,但畢竟死的時候還沒有成年,不好說成年之後會不會有什麼變化。雖然和曹丕、曹植比,曹操明顯更偏愛可愛聰明的曹衝。所以曹衝死的時候,曹操哭著對曹丕說:這是我的不幸,是你們的大幸!

等到日後曹丕登上了皇位,他回憶這段往事的時候也自己承認: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倉舒在,我亦無天下。家兄說的就是曹昂,而倉舒就是弟弟曹衝。


智源4131


曹丕性格陰沉,猜忌多疑,氣量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