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發展靠實體經濟,強大還要靠實體經濟。那麼電商還有前景嗎?

東震木


首先說我的觀點,我認為要限制電商的發展。

現在電商的發展狀態已經利大於弊了!

主要原因有二

1、電商的產品價格低,是因為淘汰了很多中間環節,沒有中間商,沒有房租,沒有大量的服務人員。但經濟的發現不是追求產品的終端價格,中國人口眾多,最重要的是解決就業,要用崗位需求來拉動就業,從原料採購到產品生產,最後到消費者,每個中間環節,都可以產生就業崗位,只有就業率穩定提高,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賺到點錢,整個社會層面才有消費的提升,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2、電商的過度發展會導致行業的壟斷,大家可以觀察一下,現在的寶也好,東也好,服裝行業基本壟斷在江浙和廣東,小家電是義烏和廣東,塑料是河北,農產品是東北等等,現在拼多多又開始搞水果。但所有商品的生產線是遍佈全國的,過度的電商就會抑制行業的發展形成一家或區域獨大。壟斷的終極對消費者來講是沒有好處的。

所以就象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一樣,經濟發展也需要平衡,一旦哪個鏈條斷了,短期會受益,長遠來看最終會毀掉所有。

看了很多朋友的評論,我想說明一下,

1、原回答中,開頭講是弊大於利,書寫錯誤,寫成了利大於弊,匆忙中答題,未仔細審核,表示歉意

2、這是一個問題的討論,只是討論,僅此而已 3、對於這個問題,這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就像一位答主所講,這需要一種平衡,這充分考驗政府的能力。

4、討論問題只限於討論,關於我是否明白經濟學,或者是返古循舊,或是深受電商之傷,已超出了問題範圍,沒有什麼意義


大班324


存在即是合理,實體經濟能夠造福一方,不論從人員僱傭,廠房租賃還是物流體系以及人員結構,地區的繁華都是無法替代的,而電商對於簡單方便還有好多年輕人的消費意識的促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太多的我無法總結,不是學習經濟的,只能按自己的想法說兩句


碣石閒趣


如果不發展壯大實體經濟,其它非實體經濟發展得再多再好都是空中樓閣。因為非實體經濟,不僅不能支撐起整個國民經濟高樓大廈!而且也無法滿足經濟和社會正常健康發展,更無法解決全民就業問題,尤其會助長人們貪婪惰落!

當然,發展壯大實體經濟,並非要取消或打壓非實體經濟,而是要調整實體經濟與非實體經濟比重,促其協調發展、相得益彰。

因此,實體經濟與非實體經濟的關係,就好比一臺電腦硬件與軟件的關係。


周廣容zgr


電商只是銷售環節,得有人制造才有東西賣啊,各有各的作用,各部門在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方面下點功夫就是支持實體了。


125866cvert


搞電商的不管是平臺還是從業者都是投機者,也助長了假貨橫行,坑國坑民,滿街跑的快遞摩托也影響城市形象。唯一的好處造就了幾個千億富豪!


炫明2019


前景肯定是有的,不管任何國家實體經濟永遠都是國家的支柱,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好比我們的莊稼,沒人種地都去搞網絡誰來供貨?

發展實體是根本,電商是新時代的產物,既然出現在這個時代,肯定有它的價值所在,電商和實體經濟是這個時代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階段,就好像機器更新換代一樣,只有根據實際需要做出新的改變,這樣才有價值。


赤色有文化的帶刀侍衛


開門店不等於實體經濟。電商與門店的共同點都是搬磚,難道說電商搬的是虛擬的磚?美團外賣送的是虛擬的食物?


一起裝糊塗


電商是基礎設施,就像高速路網一樣!實體經濟是核心!有產品,沒路,效率低,效率低了就發展慢了,產品更新迭代慢了!有基礎設施,沒有產品,這就是互聯網泡沫,遲早要吹破!說實話,中國的互聯網行業有點泡沫!


小白學管理


電商,是實體經濟基本聯通方式,是基本趨勢。

沒了。

電商不是虛擬經濟。

不懂虛擬經濟可以去查。


東望


傳統店鋪我都不敢隨便進,尤其是價格不是明碼標價的那種,感覺一直被騙的感覺。網購就不要一樣了,可以比較價格和質量,不用跟別人談價格,錢多買貴的好的,錢少買便宜的次的。我喜歡網購,實在不行就去大潤發超市這樣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