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寫詩與白酒有哪些交雜?

洋洋之語


淺談李白的詩酒人生唐代一大詩人李白,一生曲折坎坷,面對狂風暴雨血雨腥風,李白這個痴狂之人,唯有用詩歌、用美酒來麻痺他的心靈,來顯示他的灑脫。雖然李白仗著他的才氣,可以在皇帝,在權勢,在惡勢力面前,適才放曠,但真正能讓他心情解脫的,還是他的詩他的酒,李白斗酒詩百篇,也是人們家喻戶曉的,他幾乎所有的詩、詞、文、賦,皆是在酒後創作的,我們且看李白的詩酒論人生。李白的飲酒詩所反映出來的思想是很複雜的。概括起來,有這樣幾種思想:追求精神和個性解放;評擊黑暗,蔑視權貴;渲洩心中的痛苦和悲憤;宣揚及時行樂和人生如夢。這些詩歌的風格也不盡相同,有舒緩活潑的,也有慷慨悲涼的。這些詩歌在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上的差別為我們提供了深入研究的切人點。

仕途失意,把酒詠志

《將進酒》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高度自負與自信。又充分展示了古來聖賢皆寂寞的深沉憂憤與絕望。它既蒼涼悲慨,意氣頹放又豪情滿腹,壯氣凌雲。且看此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聞聽朝中之事後,憂患之心頓生。酒酣之後,他拔劍起舞,慨然悲歌:“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宣城謝月兆樓餞別校書叔雲》。開篇詩句中的“昨日”不是僅指逝去的歲月,還指開元盛世的大好時光。而當李白的宏偉理想尚未實現之時,這些充滿希望之光的“昨日”便棄我而去,可見這兩句包孕著作者對開元之治消逝和宏圖大志未酬的痛惜感慨。當然也含有對自己年華已逝的惆悵。這裡的“今日”也不是僅指眼前的歲月,而是指安史之亂前夕的國家衰亂時期。此時,李白內心鬱結的憂國憂民之情和報國無路之苦有增無減,使他深嘆憂心煩亂,憤慨抑鬱。此四句寫餞別時的心緒,是作者對自己政治感受和世途境遇的藝術概括。李白被後世尊為詩仙,而此《將進酒》一詩,則是太白借酒消愁、以酒抒憤的名作!此詩成於太白被賜金放還長安之後,仕途中的偉大抱負無法施展,詩人只能借酒消愁。在這愁苦的意境中,詩人卻從反面述說憂愁使人衰老,以黃河水之流逝聯想時光蹉跎,而後,“人生得意須盡歡”,豪放的詩句表現了對權貴的不屑。依稀彷彿,還能看到太白輕蔑的笑。


悃寫風水文化工作室


1.《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2.《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3.《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4.《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5.《把酒問月》:

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喜洋洋jiujiu


詩仙喝酒也多,醒酒自己也接不上來了,趕緊跑了。[大笑]

青林口,白鐵匠,

生紅爐,燒黑炭,

坐南朝北打東西。

傳說故事:李白年少聰慧,年青成名,遊極四方。一日,遊至青林口鎮,住進客棧,此地相識很多。鎮東頭有家鐵匠鋪,當家姓白,手藝高超,生意紅火。聽說李白住鎮客棧,就想求李白為生意題對聯,意為增加門店知名度。白鐵匠備美酒佳餚來客棧與李白相會。說明來意,李白爽快答應。李白邊喝邊想,構思詩句:白以打鐵為生,應以打鐵為題。狂飲三杯,揮筆寫出:青林口,白鐵匠,生紅爐,燒黑炭,坐南朝北打東西。看似簡單明瞭的十九個字,寫出了地點、人物、職業,又巧炒的把青、白、紅、黑四種顏色鑲進,以及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嵌入。眾人稱讚,李白也自賞為絕。又是一陣狂飲壺中餘酒。似醉非醉,當他下筆寫下聯時,緊鎖眉頭,一時怎麼也想不出對應之句。白鐵匠見狀,只得扶李白休息。次日早上酒醒起床,昨晚寫對聯之事已忘,收拾行李,出門趕路。只留下這半聯佳句流傳於世。後世文人賞試作對,盡意少之。這個上聯也就成了千古絕對。





Y迎K客S松


簡單點說吧,李白寫詩和酒有關,但要說白酒那就一點關係都沒有了,因為李白的時代根本沒有現在所謂的白酒 。

都知道李白愛酒,嗜酒如命,而且“李白斗酒詩百篇”,似乎酒就是他詩的催化劑,如果沒有酒,李白就不成為李白了。

但是若論白酒,白酒現在的看法都是宋元以後,以前是沒有的。白酒是蒸餾酒,以前就是釀造酒,白酒度數比較高,如果李白像喝他那個時代的酒一樣喝白酒,用不了多少,不用“三百杯”,也不用“斗酒”,早就醉死了。

所以這個問題本身有一點問題,只問和酒的關係就可以,說白酒的話,真的只能說抱歉,真的沒有半毛錢關係。





無心隨墨


李白與酒有關的詩有:

1、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同交歡 一作:相交歡)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2、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3、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4、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唐代: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5、遊洞庭湖五首·其二

唐代: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思琴飄飛123


李白提筆忘字大家都知道,為什麼喝酒就能做出來詩,就因為李白心裡是對國家體制不滿而憤怒,對感情的流失而自卑,讓自己深受打擊,不滿的情緒表達和分享只能用乙醇來發洩,言論的不自由,身份的束縛使自己進退兩難,看破不說破,都表現在酒後的詩詞歌賦裡,這是李白寫詩和飲酒的對稱融合.





張大白9158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維哲


李白寫詩,斗酒詩百篇。舉杯邀明月也是把酒當成好禮送給明月娘娘。


濟寧勁草看天下


喝完之後的豪邁,豪氣。什麼都不算事。如,白髮三千丈,。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等


隨緣靜音54110344


李白無緣白酒,他喝的只是米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