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全市社會組織及所屬會員單位捐贈總額達9.5億元

津雲

  3月18日,在第99場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天津市民政局副局長、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劉麗紅介紹了民政局統籌發揮社會組織在行業引領、志願服務、慈善捐贈、社區防控等領域的專業優勢,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充分發揮社會組織自身優勢,積極參與疫情防控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近800家社會組織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其中163家社會組織向會員單位發出倡議,動員10萬餘人參與疫情防控,廣泛開展宣傳,全面服務疫情防控工作。

  指導社會組織科學有序做好疫情應對。全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後,民政局第一時間發佈倡議書、指導意見和政策解答,引導全市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積極落實防疫要求,暫停聚集性活動,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充分發揮社會組織聯防聯控作用和自身專業優勢,主動履行社會責任。

  指導社會組織依法規範開展募捐和捐助活動。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贈指南》,嚴格規範捐贈和受贈行為,為社會慈善捐贈提供指引。通過建立重大事項報備“綠色通道”,加大慈善組織信息公開,強化慈善捐贈全過程監督管理。截至目前,全市社會組織及所屬會員單位捐贈總額達9.5億元,全市基金會、紅十字會、慈善協會等慈善組織接受捐贈6.3億元。其間,全市基金會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踐行慈善使命,踴躍捐款捐物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為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貢獻。市融創公益基金會和市榮程普濟公益基金會各捐贈1億元,支持一線防疫工作。市仁愛教育基金會向湖北省捐贈資金2000萬元。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發起多個慈善項目募捐,籌集資金和各類防疫及生活物資525.58萬元。市凱爾翎公益基金會利用慈善組織優勢,與多個愛心企業合作,接受捐贈和採購物資147萬元,並發動志願者團隊,將物資直接送達防疫一線。市冬朋助學基金會向湖北省捐贈100萬元,向北辰區紅十字會捐贈70萬元。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會向湖北恩施定向捐贈100萬元,支持我市對口支援湖北恩施州疫情防控工作。市天士力公益基金會先後向湖北和津冀等多地捐贈1300餘萬元的防疫藥品和200餘萬元防疫及生活物資。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等眾多基金會發揮自身專長和優勢,積極踐行慈善使命,踴躍捐款捐物。

  引導社會組織提供專業化高質量支援服務。市醫藥商業協會引導會員企業完成全市16個區防控物資儲運、調配任務;市化學試劑行業協會組織會員為防控一線公安幹警、社區人員及慈善機構捐贈了價值280萬元過氧乙酸等防疫物資;市易欣向上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等30家社會服務機構,發起“抗疫情,安民心,心理支持在行動”志願服務活動,200多名志願者分7個小組為市民提供免費心理測評,服務超過5萬人次。市社會工作協會等55家社會組織聯合發起“築牢心理防線、打造安心社區”專項行動,為社區工作者提供心理援助志願服務。天津藍天應急救援志願服務中心自籌設備、車輛成立公益消殺小組,持續深入醫院、車站、社區等公共場所進行預防性消殺,已完成473.99萬平方米消殺作業,受益人數280477人。市文化傳媒商會立足優勢做好輿情引導,開展線上大講堂,發佈正能量文章6000餘篇,累計點擊量超七千萬。

  積極指導行業協會商會發揮作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按照全市關於復工復產的統一部署要求,市民政局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服務經濟的作用,第一時間發出倡議書,號召全市行業協會商會提高政治站位,加強行業指導,服務企業發展。

  助力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市民政局積極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共同走訪行業協會商會指導其從嚴防控,有序復工。截至目前,88家行業協會商會跟蹤瞭解疫情對本行業、本領域帶來的衝擊影響,摸底企業庫存、產能,加強風險預警,及時將信息反饋相關部門供決策參考。64家行業協會商會制定了行業企業疫情防控預案和企業復工復產指南。41家行業協會商會主動提出要減免或降低會員企業的會費或服務性收費,與企業共克時艱。

  幫助企業解決各類難題。市物業管理協會等62家社會組織幫助會員企業協助保障口罩、消毒液、額溫槍、防護服等復工復產亟需物資,協調解決會員企業在原料、能源、運輸、倉儲、配送、通關等方面困難。市國際貨運代理協會等49家社會組織為企業復產復工爭取優惠政策。市沐浴業協會等43家社會組織幫助會員企業對接人社、公安、財稅等政府部門,協調做好復工復產報批手續。市家居商會等30家社會組織及時收集、整理、推送產品供需和招工用工信息,幫助企業穩定就業、暢通供應鏈。市平行進口汽車流通協會等26家社會組織協調企業間開展供應鏈金融合作,多渠道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市清潔行業協會等74家社會組織搭建線上政策諮詢平臺,為企業提供法律援助。市小額貸款公司協會等76家社會組織通過官方平臺發佈行業動態信息,進行風險提示。

  劉麗紅表示,下一步將在黨建引領、專業支撐、服務監督等方面多管齊下,促進社會組織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大局,為“雙戰雙贏”作出應有貢獻。

  在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下一步就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有哪些舉措?

  劉麗紅回答:“我們將按照‘科學精準防疫、有序復工復產’原則,進一步發揮社會組織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和戰鬥堡壘作用。搭建信息交流平臺,引導各行業協會商會就復工復產政策信息進行共享。加強政策指導,會同市市場監管委發佈價格政策提示函,引導各行業協會商會規範收費行為,共同維護市場秩序。加大總結宣傳,深入瞭解和挖掘各行業領域好的經驗做法,通過官方信息平臺進行推廣宣傳。對在參與疫情防控、支持復工復產中表現突出的社會組織,會同發展改革委以適當形式予以通報表揚,並將此作為社會組織等級評估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津雲新聞記者 劉暢 馬揚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