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曼娘本可安穩一生,只因執念太深折騰的兒子死了自己瘋了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小說中,曼娘是一個可憐人,從小無父無母,與哥哥相依為命,在唱戲班子裡混飯吃。

《知否》曼娘本可安穩一生,只因執念太深折騰的兒子死了自己瘋了

她也是一個幸運的人,她遇上了顧廷燁,這個看似紈絝、看似狂悖、看似叛逆的人,實際上有一顆柔軟的心,有一顆善良的心。顧廷燁給她銀子,給她提供住處,曼娘從此脫離了戲班子。依著曼孃的本事,她可以拿著這些銀子做本錢,能過的很好。

可是曼娘不甘心,她不想過這種底層生活,她想要更好的生活。

於是曼娘讓哥哥拿著所有錢跑了,她自己找顧廷裝可憐,不知情的顧廷燁再次幫了她。

那時的顧廷燁十幾歲,正好看清了小秦氏的真面目,又和父親鬧彆扭,在白鹿洞書院讀書,心中很是淒涼,覺得沒有人理解自己。

曼娘是一個有心計的女子,她對顧廷燁溫柔小意,體貼入微。面對曼孃的柔情,面對曼孃的理解,讓他錯以為曼娘是這個世界是對他最好,最理解他的人,慢慢的去曼娘那裡的次數就多了。一來二去,一個烈性少年,一個心中有謀算的女子,兩個人乾柴烈火。曼娘為了生下孩子,設計侍候的婆子吃醉酒,把避孕藥換了,先後生下了蓉姐和昌哥。

《知否》曼娘本可安穩一生,只因執念太深折騰的兒子死了自己瘋了

有了蓉姐和昌哥,曼娘徹底成了顧廷燁的外室,雖然名聲不好聽,但是過的很是安穩,有房子住,有人侍候,生活溫飽,屬於小康生活。

此時的曼娘,已不滿足僅僅是過好生活,她想成為顧廷燁的妻室。

曼孃的想法很美好,可是她不瞭解顧廷燁,就象明蘭說的那樣,顧廷燁看著象是最不耐煩那些繁文縟節,最看不慣那些規矩禮儀,其實骨子裡是最正統的一個人。這樣的一個候府貴公子,是絕對不會娶曼娘為妻的,他連想都不會想,他只是在情感上,在理智上希望曼娘能過的好一點,蓉姐和昌哥能過的好一點。

《知否》曼娘本可安穩一生,只因執念太深折騰的兒子死了自己瘋了

​當顧廷燁知道餘閣老的孫女餘嫣然是一個非常賢惠,待下人都非常和氣的一個人時,立即上門求娶,這樣的一個善良的女人成為她的妻子,定會善待曼娘和孩子的,這時的顧廷燁還是為曼娘著想,希望她過的好一點。

可是曼娘只想獨佔顧廷燁,她帶著孩子跑到餘家鬧了一場,把這場婚事攪黃了。可是她沒想到的是,嫣然的婚事攪黃了,餘家把三姑娘餘嫣紅嫁過來了。

《知否》曼娘本可安穩一生,只因執念太深折騰的兒子死了自己瘋了

極善謀算的曼娘,設計讓餘嫣紅知道自己和孩子,讓她和顧廷燁鬧起來,從此顧廷燁和餘嫣紅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顧家整天雞飛狗跳。顧廷燁又與老父親鬧點矛盾,索性離家出走跑江湖去了。不甘寂寞的餘嫣紅就紅杏出牆了,還懷了孩子,這被時刻關注嫣紅的曼娘知道後,就買通了嫣紅身邊的人,引誘嫣紅吃墮胎藥,曼娘從中作了手腳,嫣紅吃了過量的藥,一屍兩命。

曼娘以為嫣紅死了,顧廷燁與家裡鬧翻了,肯定能和自己在一起,這個計劃真是天衣無縫。

再周密的計劃,只要做了,總會留下痕跡被人查到,顧廷燁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下子看清了曼孃的狠毒,傷心之餘,覺得沒什麼留戀,又離家繼續跑江湖去了。

曼娘把幾歲的蓉姐丟到候府,自己帶著昌哥一路追顧廷燁去了,去追她夢想的生活去了。

顧廷燁本來對曼娘並沒有愛,只是有一點情份,現在看清了曼孃的人品,自然不會再和曼娘糾纏不清了。

顧廷燁是一個做事很果斷的人,既然清楚自己不想和曼娘有所糾纏,那就早早的了斷。但是顧廷燁這個人很善良,是個不願意欠人情的人。他曾經想娶嫣然為妻,餘閣老不想把嫣然嫁給他,急急忙忙的為嫣然找了一個夫婿,匆忙中哪能找多好的,找了一個跛腳,但家世很好做茶園生意的一個青年,顧廷燁知道後很是覺得對不起餘嫣然,後來八王爺當了皇帝,顧廷燁成了都督,就悄悄的辦了茶引給嫣然的夫家,算做補償。

從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顧廷燁是一個很會做人的人,是一個有情義的人。所以他雖然厭惡曼娘,但也不苛待她,何況還有兒子昌哥。顧廷燁想把兒子接到自己身邊,讓曼娘去嫁人,可是曼娘死活不答應,說什麼不願意母子分隔。於是顧廷燁精心挑選了一個風物和暖的莊子,給昌哥置下了許多田產和其他產業,莊子周圍都是顧老候爺軍中陣亡的孤兒寡婦。

《知否》曼娘本可安穩一生,只因執念太深折騰的兒子死了自己瘋了

顧廷燁算是很盡心了,昌哥名下那麼多產業,就是一個地主,週週還都是老候爺屬下的孤兒寡母,既沒人欺負她們母子倆,還有人照料她們。

如果曼娘能帶著昌哥在這裡好好的生活,給昌哥精心的挑選個先生,好好教導他,讓昌哥科舉考試,昌哥中了進士,家裡又有錢,以後的好日子是指日可待的。

最壞的打算,昌哥只是識點字,考不上科舉,中不了進士,那也是一個富家翁,生活照樣富足,曼娘這一輩子也能安穩一生。

這些都不是曼娘想要的,她想成為顧廷燁的大娘子,甚至是候爵夫人。

可是曼娘看不懂顧廷燁,不知道顧廷燁永遠不會娶她的,既使她生了兒子生了女兒。她也不清楚兩個人的身份,一個候府嫡子,一個賣唱女,他們的地位如此懸殊,曼娘絕對不可能成為顧廷燁的妻子。既使她後來在大街上宣傳顧廷燁始亂終棄,負心薄倖,也依然改變不了這個事實,那是一個等級階級分明的社會,不是現在的人人平等,所以曼娘如此的糾纏,只會讓顧廷燁更煩她。

《知否》曼娘本可安穩一生,只因執念太深折騰的兒子死了自己瘋了

有一句話是:你永遠都無法醒一個裝睡的人。

曼娘就是那個裝睡的人,無論顧廷燁給她說了多少次,他不會娶她,也不會讓她進候府,可是曼娘從來不相信,她執著的認為顧廷燁是愛她的,把一切罪都算在明蘭頭上。

她想帶著兒子進候府,想讓兒子成為未來的寧遠候,這是她心中的美好的願望。

小秦氏正是看出來了她的心思,才利用了她,讓她餘大夫人來行詐,說嫣紅年紀輕輕就死了,無後,要把昌哥過繼到嫣紅名下,曼娘夢想著兒子成為嫣紅的過繼子,那就是嫡長子,以後可以名正言順的襲爵。

《知否》曼娘本可安穩一生,只因執念太深折騰的兒子死了自己瘋了

可是當明蘭識破了餘大夫人的詐,餘大夫人灰溜溜的逃走了,曼娘卻不甘心,她一下子往挺著大肚子的明蘭身上撞去,直接把明蘭撞早產了。

顧廷燁徹底對曼娘失去了耐心,把她強行送走,並且威脅她,再不準離開那個小莊子,如果再來京城,就讓她永遠見不著昌哥。

顧廷燁和明蘭以為捏住了曼孃的七寸,其實曼娘是沒有七寸的,她只有自己,兒子只是她纏上顧廷燁的工具,對這個工具她還不好好養著,昌哥面黃肌瘦,唯唯諾諾,膽子很小,一幅病嫣嫣的樣子。

顧廷燁以為事情就此打住,可是他低估了曼娘心中的執念,那已經根深蒂固的埋在她心中了。

曼娘執著於心中的執念,把兒子折騰的病死,自己瘋了。

當顧廷燁與皇帝設計往京城報假消息,顧廷燁大軍全軍覆沒時,曼娘在京城的眼線報給了她,她立即帶著昌哥上京來糾纏明蘭。

所幸,顧廷燁也在曼娘身邊按了人,她剛到京城就被顧廷燁託的人,大內高手劉正傑逮著了,這次真的要把她娘倆分開,大的趕出京城,小的送往安排好的人家。

誰也沒想到,曼娘到底是個人物,她竟然能請動找了一撥劫匪,趁著劫匪與護送孩子的官兵打鬥的間隙,騎著馬把孩子救走了,連自己的哥哥被殺,眼晴都不眨一下,只管帶著孩子跑了。

曼娘帶著孩子千里追夫,昌哥本來就病歪歪的,又在馬上顛簸了一路,沒找到顧廷燁就病的只剩一口氣,最後雖然見到了顧廷燁,但是孩子已經不行了,也沒救過來。

昌哥死了,曼娘再也沒有可利用的工具了,她的執念或者說幻想徹底破滅了,她氣怒之下,瘋了。

曼娘本來只是一個可孩的女孩子,只因遇上了顧廷燁,有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先是讓哥哥拿錢走了,造成哥哥卷錢逃跑的假象,裝可憐扮柔弱,贏得顧廷燁的憐憫之心,又設計生下孩子。

《知否》曼娘本可安穩一生,只因執念太深折騰的兒子死了自己瘋了

為了能上位,攪黃顧廷燁看好的餘嫣然,又設計害死嫣紅,為了自己能進候府去撞懷孕的明蘭,真是殺人放心,幹起來一點都不心虛,最後為了把兒子搶回來,連哥哥都能利用完了丟棄掉,這時的曼娘已經完全喪失了人心,完全活在自己的執念裡。

就是這樣的執念,讓她看不清前面的路該如何走,一味的在自己給自己設定的圈子裡打轉轉,撞的頭破血流依然不回頭,最後害了兒子,自己也沒好結果。

每個人活著,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曼娘就是害人太過,也害了自己,

每個人活著,夢想是要有的,但要實際,不能成為幻想,更不要深陷在永遠也實現不了的執念裡,就象曼娘,只會害人害己。

每個人活著,都要心存善意,看事要看開一點,處事要豁達一點,才不會只看到眼前的鮮花,而錯過了遠方的美景,就象曼娘,白白失去了安穩的生活,丟掉了已經到手的富足生活,和可能的富貴。

留下的,只是一聲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