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議曹操屠徐州!


《三國志·曹操傳》:追黃巾至濟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

 興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還,初,太祖父嵩,去官後還譙,董卓之亂,避難琅邪,為陶

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復徵陶謙,拔五城,遂略地至東海。還過郯,謙將曹豹與劉備屯郯東,要太祖。太祖擊破之,遂攻拔襄賁,所過多所殘戮。

《三國志》記載:“所過多所殘戮”六個字。但是,僅僅這六個字,我們也可以隱隱約約地看出曹操屠戮百姓的兇殘。

【世語曰:嵩在泰山華縣。太祖令泰山太守應劭送家詣兗州,劭兵未至,陶謙密遣數千騎掩捕。嵩家以為劭迎,不設備。謙兵至,殺太祖弟德於門中。嵩懼,穿後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時得出;嵩逃於廁,與妾俱被害,闔門皆死。劭懼,棄官赴袁紹。後太祖定冀州,劭時已死。韋曜吳書曰:太祖迎嵩,輜重百餘兩。陶謙遣都尉張闓將騎二百衛送,闓於泰山華、費間殺嵩,取財物,因奔淮南。太祖歸咎於陶謙,故伐之。】

《世語》記載曹操父曹嵩是徐州牧陶謙的兵殺害,曹操將征伐陶謙。

【孫盛曰:夫伐罪弔民,古之令軌;罪謙之由,而殘其屬部,過矣。】

孫盛認為陶謙之罪,不應報復其部眾,曹操做法太過了。

在《後漢書·劉虞公公孫瓚陶謙列傳》記載:“初,曹操父嵩避難琅邪,時謙別將守陰平,士卒利嵩財寶,遂襲殺之。初平四年,曹操擊謙,破彭城傅陽。謙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還。過拔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跡。”謙所害,故太祖志在復讎東伐。

《後漢書》記載:曹在攻下了徐州後,曹操對徐州大肆屠殺平民百姓,殺了徐州百姓共計數十萬人。

《三國志·二公孫陶四張傳》記載:”初平四年,太祖徵謙,攻拔十餘城,至彭城大戰。謙兵敗走,死者萬數,泗水為之不流。

《三國志》記載:曹操對徐州大屠殺的遇難人數只有幾萬人,我是比較認同《三國志》的說法,曹操屠徐州人數是一萬以上,五萬以下,而非十萬人。曹操先收青州兵,再屠五萬以下徐州兵士及百姓。

裴松之注《三國志》引《江表傳》:諸葛亮詣吳未還,備聞曹公軍下,恐懼,日遣邏吏於水次候望權軍。吏望見瑜船,馳往白備,備曰:"何以知【之】非青徐軍邪?"

劉備在赤壁時,提到的青“青徐軍”,這一段可以證實一點,說法就是不成立,孤證不立,《後漢書》、《三國志》、《魏略》、《漢魏春秋》、【孫盛】、《袁子》、《三輔決錄注》、《山陽公載》、《九州春秋》、《英雄記》、《獻帝春秋》、《漢晉春秋》、《傅子》《魏書載公令》、《衛恆四體書勢序》、《曹瞞傳》、《左氏傳》、等等,沒有載有赤壁中的“青徐”軍中的徐兵。不過,先作為參考吧!暫且認為

再議曹操屠徐州!

赤壁中有徐軍參與吧?

徐州大屠殺的爭議,只是對於徐州大屠殺的死難人數有爭議,而對曹操屠徐州無爭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