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一部電影讓你看懂富N代、富二代和渣男的擇偶觀

《傲慢與偏見》是根據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電影主要以班納特家族女兒們的感情生活為主線,分別展示了三個外貌、性格、才智迥異的女兒分別與富N代、暴發戶、渣男的戀愛及結婚的過程。

其中,二女兒伊麗莎白·班納特的老公達西先生堪稱"富N代"

《傲慢與偏見》:一部電影讓你看懂富N代、富二代和渣男的擇偶觀

他出身於貴族家庭,半個德比郡在其名下,年收入一萬英鎊,核算為現在的人民幣是734萬元;對比19世紀英國勞動收入,他的年收入約合人民幣8756萬元,是十足的"億萬富翁",身價堪比如今的今日頭條總裁。

大女兒簡·班納特的老公查爾斯·賓利可謂初級的"富二代"。

《傲慢與偏見》:一部電影讓你看懂富N代、富二代和渣男的擇偶觀

賓利祖籍英格蘭北部,繼承父親近十萬英鎊的收入,每年年收入四五千榜,是剛起家的商二代。因當時商人受上流社會蔑視,妹妹卡洛琳者每天想著擺脫出身,嫁給貴族。賓利的年收入僅為達西先生的一半,身價相當於的俞先生。

小女兒莉迪亞·班納特頭腦簡單、行為放蕩,最終嫁給了渣男喬治·韋克翰。

《傲慢與偏見》:一部電影讓你看懂富N代、富二代和渣男的擇偶觀

喬治是達西賬房的兒子,因長相帥氣、油嘴滑舌,很獲老達西先生喜愛,漸漸養出了揮霍無度、約會網紅的"公子病";直至老達西先生去世,金山移交達西手中,他才無奈領錢離開;之後到處招蜂引蝶、吹牛賭博。

三個男人因緣際會成為了連襟,但因性情不同,言行舉止、擇偶標準均大相徑庭。下面我們詳析一下"富N代"、"富二代"和渣男的擇偶標準。

"富N代"的擇偶標準——博覽群書、聰慧成熟。

《傲慢與偏見》中,達西曾透露過自己喜歡的類型。

當時一群人坐在客廳閒聊。談起"什麼樣的女子才稱得上多才多藝"時,達西坦言自己朋友圈裡不超過六個。

賓利的妹妹卡洛琳以為"多才多藝"指的是:"她必須非常精通音樂、歌唱、繪畫、跳舞,以及會時髦的現代語言,才稱得上多才多藝。還有她的氣質,她走路的姿態,都必須優雅。"

而這些,達西先生統統不在乎。

他只說了一句話:

"她必須博覽群書以增廣見聞。"

《傲慢與偏見》:一部電影讓你看懂富N代、富二代和渣男的擇偶觀

這句話透露出達西的愛情觀——博覽群書、見識多廣。

而達西能喜歡上伊麗莎白,也的確跟她喜歡看書有關。

她會在田野中看書,邊走邊讀;吃過晚飯後,也會看書;甚至到賓利家照顧生病姐姐時,依然在看書……簡直是"手不釋卷"。

《傲慢與偏見》:一部電影讓你看懂富N代、富二代和渣男的擇偶觀

她的談吐也很俏皮,且有思考痕跡。

當母親當眾誇耀曾有人給大女兒寫情詩時,伊麗莎白怕母親口無遮攔,破壞姐姐名聲,故意調皮地結束了話題:"沒想到詩也可以破滅愛情。"

達西提出質疑稱詩是愛的源泉時,伊麗莎白立即給出了"詩傳達愛"的邊界條件:"詩詞無法喚起錯愛。"

《傲慢與偏見》:一部電影讓你看懂富N代、富二代和渣男的擇偶觀

糟糕的愛情,再美的詩歌也無力挽回。

這個結論早已被著名詩人徐志摩驗證過。即使他寫出"你是天邊的一朵雲,偶然投放在我的波心……"這麼美的詩,也無法喚起林徽因的心。

達西默認後,提出一直以來對"愛情"的疑惑。他問道:"那你覺得愛的源泉是什麼?"

伊麗莎白說:"跳舞,即使是和一個僅僅如此的舞伴"。

一語雙關。一是諷刺了達西當初挑選舞伴時對自己的"膚淺"評價;二是善良且睿智地回答了愛的真諦——和跳舞一般,互樂、互動、互享。

《愛的藝術》中寫:愛有兩層意思,一是相愛的人是成熟的,互相能感受和表達愛;第二層意思是愛需要學習,這樣才能保持常新。

和伊麗莎白的言語不謀而合。

也是因此談吐,達西才注意到了伊麗莎白。之後偶然再聚,看到伊麗莎白調皮地諷刺卡洛琳的做作和自己的嚴苛,感受到她語言背後的聰慧和睿智後,慢慢傾心。

之後送她上馬車時,纖手一握便緊張得要命。轉身回屋時,刻意伸開手,讓手心的汗漬蒸發乾淨。

《傲慢與偏見》:一部電影讓你看懂富N代、富二代和渣男的擇偶觀

汗漬隨風而逝,喜歡卻從此深植心裡,再也揮之不去。

"富二代"的擇偶標準——漂亮、漂亮,還是漂亮。

查爾斯·賓利是"富二代"的典型代表。他性格溫順、天真無邪、無判斷力。對女孩子的評價永遠是臉。

初遇簡·班納特時,他的感覺是:"人間尤物啊……她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女人!"

《傲慢與偏見》:一部電影讓你看懂富N代、富二代和渣男的擇偶觀

不僅拉著她的手跳舞,還邀請她到家裡吃晚飯,當簡·班納特病倒,他望著她病若西施的樣子憐惜又激動:"我好高興,你在我家生病。"

他日日牽掛簡·班納特,直到達西以"女方家人舉止浮誇,有攀附嫌疑"時,才無奈搬離。心裡雖有牽掛,可當妹妹提出"達西妹妹姿色不差,可迎娶"後,他產生了劇烈的動搖。

賓利對愛的理解尚不成熟,以為"愛僅僅是挑選一個心儀的對象"。

這是弗洛姆《愛的藝術》中,對愛的誤解之一:愛情就像撞大運、挑彩蛋,婚姻生活是否美滿,只在於"我們挑選的對象"。

查爾斯·賓利甚至在達西和卡洛琳的安排下,刻意接觸了達西的妹妹喬琪娜,因為她姿色和家境俱佳,賓利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他停止了和簡之間的信件來往,開始嘗試擺脫這段"稍微有些彆扭"的愛情。

直到達西被伊麗莎白罵醒,領悟到"不能以家裡人的舉止來判斷任何一個女子"後,將查爾斯·賓利帶回了伯朗恩,見到了簡,他才終於看清了自己的心意。

他一直不敢定睛看簡,直到班納特夫人問:"我的簡看起來不錯,對吧?"

賓利才滿含深情地說:"的確是的"。

《傲慢與偏見》:一部電影讓你看懂富N代、富二代和渣男的擇偶觀

面對這個他曾見過的"最漂亮的女人",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內心的真正想法。之後,在達西的鼓勵下,他向簡求婚。

可惜的是,他即使求婚,也要徵詢達西的意見。達西同意,他才去做。

凡事徵詢他人意見……判斷力低到這般地步,令人無語。若是生在現代,百萬資產可能頃刻之間化成"智商稅",被人套得連渣都不剩。

也幸虧生活在交通不便利、生活變化率低的19世紀,兩個頭腦簡單、單純善良的人才可能恩愛地、平靜地走到了一起。

三、"渣男"的擇偶標準——要麼有錢,要麼有顏;玩了再換,多多益善。

喬治·韋克翰絕對是極品渣男。走到哪兒,勾引到哪兒。而且勾引得分外高級。

因為外表俊朗,他很容易就能打進女生圈兒,之後開始對心儀的女孩"投其所好"。

  • 發覺莉迪亞喜歡絲帶、愛扎男人堆兒,且對自己暗送秋波,他送絲巾回應秋波,暗暗存為備胎。待隨軍隊駐紮在外,寂寞聊賴時,將莉迪亞睡到手。口頭"私奔結婚",實際只是"消遣取樂";
  • 發現伊麗莎白不太喜歡達西,於是故意在其面前指責達西見利忘義,對老達西先生的遺囑置若罔聞,之後甜言蜜語、藉機追求,試圖突破伊麗莎白內心防線,攬入懷中;幸虧伊麗莎白在舅媽的提點下幡然醒悟,立即結束;
  • 覺察到達西妹妹喬琪娜可能獲得鉅額遺產後,他以哥哥的身份靠近、給予溫暖,然後騙她與自己私奔,期待生米煮成熟飯後,找達西要錢。
《傲慢與偏見》:一部電影讓你看懂富N代、富二代和渣男的擇偶觀

  • 在《傲慢與偏見》原著中,喬治·韋克翰還與一位有錢但滿臉雀斑的女子交往,發現女子自卑後,刻意滿腹誇獎、滿口讚賞,只為迷倒女子,繼承遺產,之後女子意外離開,他才作罷。

在喬治·韋克翰眼中,女人的吸引點只有兩個——要麼有錢,要麼有顏。錢和顏,都可以讓他產生激情,分泌荷爾蒙。

這也是弗洛姆《愛的藝術》中,愛的誤解之一:愛是一時的激情。

"愛是一種極具衝擊力的感覺,它會讓人瞬間產生互相依戀的感情,但存在的時間有限,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變淡。"

喬治追求每一個女孩的時候,都是花了些心思的。否則不可能那麼容易發現女孩缺什麼。

投其所好的前提是刻意關注。

只可惜,他將愛情看做是一場激情遊戲,激情褪去後,瞬間失去了追逐的快樂;失去興趣後,又去追求另外一個能夠令他"激情"的人。

後來為了錢,勉強娶了莉迪亞,卻被自己的連襟們嫌棄,先後被達西和賓利下"逐客令";欠債無數,過不下去時,便讓莉迪亞給姐姐們寫信,索要錢財。

生活潦倒且失意。

四、擇偶標準的背後,折射中對愛的理解和人格的缺失

《愛的藝術》中說:"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人格,讓愛變得成熟起來,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

"也就是說,要想具有愛的能力,就必須不斷健全自己的人格。"

《傲慢與偏見》:一部電影讓你看懂富N代、富二代和渣男的擇偶觀

達西無疑是三人中最成熟的一個。他遇到女主伊麗莎白後,愛情觀從最初的"博覽群書、見多識廣"轉變為和女主一樣的觀念——"和跳舞一般,互樂、互動、互享"。

愛情觀隨著戀愛的加深漸漸成熟。

而賓利的"愛僅僅是挑選一個心儀的對象"和喬治的"愛是激情"都屬對愛情的誤解。不僅愛情觀不成熟,個人人格成長也未健全。

雖無法定言不成熟的愛註定沒有美滿的結局,但不成熟的愛會給未來的婚姻生活增加太多風險。

人生是一場旅途,只有成熟的人格,才具備健康的愛的能力,才願意跟愛人一起做出嘗試和努力,一起交流、進步,身體和靈魂都一起"慢慢變老"。

希望我們都可以擁有成熟的人格和愛情觀,讓我們的身體和靈魂合二為一,與相愛的人白首不相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