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50歲母親突然化起妝,偷翻她手機我憤怒了


故事:50歲母親突然化起妝,偷翻她手機我憤怒了

五十多歲的母親竟然出軌了,林樂發現這個秘密的時候覺得不可思議。年過半百,臉龐佈滿歲月痕跡,本應修身養性、安享天倫之樂的母親竟然出軌了!

林樂的父母結婚三十年,育有三個孩子,他們年輕的時候吵過嘴打過架,眼看著這幾年兩人相處越來越平和,母親卻出軌了。

“是他先對不起我的,我給過他足夠多的機會了,是他傷透了我的心,我才這樣做的!”

當林樂找母親求證的時候,母親理直氣壯地說。

她口中的他就是林樂的父親,她的丈夫。

父親從未出過軌,這一點林樂是可以肯定的。但母親說父親對不起她,傷透她的心也是事實。可是林樂以為那已經是陳年往事了,從老家搬到縣城以後,十餘年過去了,父親已經改變了很多。

“上次你四爺來我們家,張嘴就問我老太太住院我為什麼不去看她?憑什麼我非得去看她,小娜去看還不夠嗎?”

小娜是林樂的弟妹。

“就他們家以前對我做過的事,要不是看在你爸的面子上,我連小娜也不讓去!”

“結果你爸怎麼說?說這是我做錯了!你說,我哪錯了!”

“我算是知道他怎麼想的了,這麼多年來他從來沒考慮過我的感受,年輕的時候保護不了我,讓我受了那麼大的侮辱!現在竟然還說我錯!我的心這次徹底涼透了!”

母親一邊哭,一邊連珠炮似的說了一通。

母親口中說的這些事,林樂早就聽過無數遍了,基本上每一年母親都會提起這些事很多遍。在林家,有些話題是禁忌話題,一旦哪一句話勾起母親的回憶,她便會將所有的事情從頭到尾講一遍。每次講她都很傷心,講完後好幾天她的心情都很不好,每當這時候林家的氣氛總是特別壓抑,林家三姐弟包括林父大氣都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

林樂剛開始聽母親講這些事的時候總是很憤慨,她同情母親,譴責父親,怨恨那對心歪到極致、不配為人父母的老東西。

母親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是天底下最大的謊言!”

但是後來,相同的故事在一遍遍重複,怨恨麻木之後是淡漠,同情麻木之後是不耐。有時候林樂覺得母親就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她一遍遍地向人述說著過往的辛酸與委屈,同時正是在這一遍遍的循環中讓她自己在痛苦的深淵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林樂覺得母親的這種狀態很容易出問題,而事實也正是如此,母親最近幾年越發暴躁了。她曾勸母親要學會放下過往,畢竟她現在的家庭生活已經算是比較美滿的了:家中小有積蓄,她不需要為經濟擔心;父親已經改變了很多,最近幾年幾乎對她言聽計從;弟弟、弟妹結婚多年有一對可愛的孩子,並且對她也很孝順。

林樂覺得,在一眾親戚朋友中,母親的生活雖不是最好,但也算極好極自在的了。她離幸福只有一步,但她似乎永遠跨不過這一步。

林樂是不理解母親的,雖然為了安慰母親,她總是在母親回憶過往的時候裝出一副我懂你的表情。。在林樂看來,最理智的辦法是放下、是遺忘,但她畢竟是局外人,她沒經歷過那些事情,她無法理解多大的傷害才能讓人一輩子活在那陰影中,以至於神經兮兮。

困擾母親的這些往事,要從三十年前說起,那時候林樂的父母剛剛結婚。

林爺爺林奶奶一生共生育七個孩子,留在身邊長成人的一共有四個,分別是二兒子、三兒子、三女兒和四女兒。大兒子在養到十幾歲的時候過繼給了一個遠方親戚,大女兒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二女兒和三兒子是龍鳳胎,但二女兒出生沒多久就送給了一個親戚養。在留在身邊的這四個孩子中,林家二老最喜歡三兒子和四女兒。

古人云: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家庭悲劇往往源於父母的過度偏愛以及是非不分。追求公平,似乎是人的天性。但遺憾的是,即便是號稱最偉大的父母之愛,也無法給予孩子們平等的愛。一碗水端平,除了獨生家庭,有幾個父母能做到呢?而當孩子們感到不公的時候又會如何反應呢?

林樂不知道其他人怎麼做的,反正她小時候感覺到父母偏心弟弟的時候總是會大聲地反駁:“憑什麼我凡事都要讓著他?憑什麼好東西都是他的?我就比他大兩歲,他小我也不大啊!”

當然這種反駁只會引起父母的反感,他們認為林樂小時候是個不懂事又自私的孩子。

林樂不知道她父親小時候面對父母不公的時候是如何反應的,因為確實有一些特別懂事的孩子,他們大度的原諒了父母,甚至從不將這種不公放在心上。

但林樂的母親顯然是不能忍受這樣明顯的不公的,在她嫁給林父沒多久,林父的弟弟也結了婚。按照當地的風俗,兩個兒子都已結婚,那就不能都住在老宅了。這時候村裡會另批兩處地,林家二老在兩處地上各建一座新房,然後請村裡有威望的人做見證人,讓兩個兒子抽籤分房。

然而林家二老也許是積蓄不多,也許有其他什麼原因,兩座新房一座建的高亮排場,另一座就寒磣的多。理論上,由於差別太大,為了顯示父母的公平,抽籤肯定是必要的。但林家二老也許太過偏愛三兒子,也許覺得哥哥應該讓著弟弟,他們跳過了抽籤這一環節,直接對房產做了分配。

林樂從沒聽到過她父親對分房事件的想法,但是她母親幾乎每次都會提到這件事。她說她當時覺得很不公平,但她作為一個剛剛進門、想拼命討好公婆的新婦自然不敢表現出任何不滿,但幾年後林三叔的話惹惱了她。

原來林父結婚之後在林母的幫助下做起了小買賣,雖然並沒有賺多少錢,但那個年代用這錢在村裡建一座漂亮的房子卻是足夠的。林三叔在看到哥哥的新房子後開始對外宣稱父母偏心哥哥,儘管他哥哥的新房比起他分到的房子仍稍顯遜色。這讓一直遭受公婆不公對待的林母非常生氣,她找到公婆要求對質,並且說如果林三叔感覺不公可以重新抽籤。

林母是個講道理的人,但她忘了世界上有些人從不講道理,當你用道理傷了他的面子,她就和你結下了樑子,如果這個不講道理的人剛好是你的至親,那麼恭喜你,從此之後你的生活將再無寧日。

林母的這次對質惹惱了三個人,林家二老,以及林三叔。而林父不但沒站在妻子一邊,反埋怨妻子多事,在他看來,這些委屈和父母兄弟之情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這件事之後,類似的摩擦一直不斷,小到農具的歸屬問題,大到兩家孩子的看顧問題。林母一直想求得公平的對待,但從未成功過。

雙方的摩擦越來越多,逐漸由爭論演變為爭吵,而林父每次的表現都讓林母失望至極。

林母經常會舉一個例子來指責林父的無能。

有一次爭吵發生在麥收時節。那時候機械農具還很少,麥子收割之後都會一堆堆地堆在臨時碾實的麥場,人們每次將一部分麥子攤在麥場上用拖拉機拉著石餅來回碾,然後將麥稈挑走,順著風將麥殼揚飛只留下乾乾淨淨的麥粒。

這個過程現在聽起來挺有趣的,做的時候卻辛苦的不得了,因為一旦下雨麥場就變得泥濘不堪,未脫殼晾乾的麥子在潮溼的環境中也容易發黴,村裡幾乎家家都是老人孩子齊上陣,連飯也來不及做,都是早早的備好方便麵或餅乾之類的充飢。大一點的孩子必須頂著烈日幫忙幹農活,小一點的孩子就光著身子在麥場到處跑。

就是在這樣一個忙碌的時節,兩家人又一次吵了起來,林父大約是氣壞了,或者只是覺得當眾爭吵太失面子,但又不敢對父母發脾氣,剛好林樂當時才兩三歲的姐姐,在一旁跑來跑去的玩耍,滿肚子氣沒處撒的林父一把抱起女兒,打了兩巴掌並將她扔到麥垛上,被太陽曬得乾脆的麥垛到處都是刺人的麥芒,就算大人也覺得刺痛難忍更何況小孩子?丈夫無能的醜態與女兒委屈的哭聲,讓母親永生無法忘記。

林樂想,或許從那時起母親已經對父親失望極了吧。只不過那時的風氣不比現在,離婚會被親戚鄰里恥笑,是極不光彩的,更何況母親也無法割捨年幼的孩子。

然而讓母親倍感恥辱與失望的並不是這次爭吵,在那之後大約兩年,一次更大的衝突爆發了。在那次爭吵中,林家二老罵了林母的父母,這種辱罵林母自然回敬了回去,隨即便有人抓住了她的頭髮,並狠狠地打了她的頭幾掌,讓她無法接受的是,打她的人不是林家二老,也不是林三叔,竟然是她的丈夫。

多少年後,林樂仍然能從母親的講述中感受到她的難以置信和心碎。如果這件事發生在現代女性身上,估計大部分的結果都是這段婚姻以離婚告終。但林母當時只是帶著臉上的傷回孃家住了兩天,兩天後她便因為擔心孩子一個人跑了回去。

這件事並沒有這樣結束。林家二老以林母公然辱罵長輩為由開啟了罵街模式,老當益壯的兩人從林家村一直罵到林母的孃家。罵的內容大約是“養的好女兒,當眾辱罵公婆,沒教養”具體的內容估計比這要不堪很多。林樂小時候住在村裡的時候見過這種罵街,長大後在視頻中也見過這種罵街,她無法理解為何會有人做出這樣丟臉的事,也無法確切地體會被罵的人的感受。

但,林樂想,如果是她被人這樣羞辱,她想她可能會和他們拼命,或者伺機報復。

後來,在林樂的弟弟出生後,林父有三個孩子,林三叔只有一個孩子。林家二老對林父說:“我現在就當沒你這個兒子,十八年後你再回來。”林父聽完這句話後竟然一路哭著回到家裡對林母說:“現在你可高興了吧!爹媽不要我這個兒子了,我成個老外了。”

也許是父母的話傷透了林父的心,也許林父聽從父母的話決定十八年後再回去盡孝,也許林父終於決定在父母和妻子之間選擇妻子,總之,林父漸漸也不再唯父母命是從了,雖然林母一直懷疑他悄悄給父母錢,但他確實很少再去父母家,他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遠,十年後他在縣城買了一套房子,帶著妻兒搬離了那個小村子。

林樂記得,搬到縣城以後父母感情好了很多,有時候母親提起往事,父親總是在一旁沉默的坐著,臉上訕訕的,不知道是羞愧還是委屈。林樂從沒見過父親對母親說過對不起,哪怕母親正因此失聲痛哭。

或許父親私下對母親道過謙,林樂想,但,誰知道呢?

可儘管如此,林母除了在被勾起痛苦回憶的時候對林父不假辭色,對林家三姐弟多有遷怒外,其他時間她一直是個好妻子,好母親。她從來沒有想過背叛家庭,背叛丈夫,即便是在她最痛苦、最屈辱的時候。然而三十年後一句“你有錯”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母親因為這句話開始鬧離婚,雖然在最近兩年母親和父親生氣時會說離婚,但那是氣話,說過也就算了。但林樂能感覺到,這次母親是認真的。父親一如既往地低三下氣說好話,但他死活不認錯,也不說對不起,好不容易在林樂姐弟三人的勸解下林父說了句‘我錯了,對不起’,那滑稽的腔調,又像玩笑一樣毫無誠意。也許林父覺得在孩子面前對妻子道歉有些不好意思,但林樂不懂為何對父親而言,一句發自肺腑的真誠嚴肅的“對不起”那麼難說出口?

當然最後婚沒有離成。

悲哀的是,沒有離成的原因不是母親原諒了父親,二人最終和好如初、冰釋前嫌,而是當了三十餘年家庭主婦的林母,早已沒了在社會立足的能力:年紀大,找不到工作,沒有經濟來源,各種疾病隨時會擊垮她衰老不堪的身體。對未來的恐懼讓林母又一次選擇了妥協。

二人達成了一個自欺欺人的約定:在林樂三姐弟的見證下林父林母寫了一份十分隨意的離婚協議書,除了分割財產,其中還包括“不準有不正當男女關係”之類的條款。這個條款是林母林父共同要求加的。

但是,沒過多久,林樂就發現母親出軌了。先是一直省吃儉用連洗面奶都不捨得用的林母竟然主動讓林樂給她買了一套去皺美白的護膚品,接著又用起了小娜的粉底、眉筆、口紅,然後她學會了玩微信整天抱著手機不撒手,買衣服的時候她越來越喜歡亮色的時裝,甚至非要和林樂穿同款的有些少女氣的裙子、外套。

她每天出去散步的時間越來越長,對孫子孫女也越來越不上心。小孩子對大人的變化總是格外敏感,林樂八歲的外甥女有一次抱怨說:“姥姥之前特別賢惠,但是今年只知道穿衣打扮。”

林樂一面好笑外甥女人小鬼大,一面也覺得母親反常。

於是她偷偷翻了母親的手機,看完裡面的內容,她憤怒了。

50歲母親突然化起妝,偷翻她手機我憤怒了。

在她找母親對質時,母親說了那一番話,當然,無可避免的,母親又重複了一次往事。

林夕問她為什麼會出軌。

“因為想在來的及的時候找一個能真心愛我、保護我的人。”

“我已經五十多歲了,我想為自己活一次。”

“你爸傷透了我的心,年輕的時候他保護不了我,現在他也保護不了我。”

“我現在看到他就覺得噁心,我再也不想忍下去了。”

“只有這樣我才覺得心裡平衡一些。”

“如果你把這件事告訴你爸,我和你爸都活不了。”

“我希望你幫我打掩護。”

最後,林母對林樂說。

林樂覺得母親應該離婚,但母親拒絕了,她說到了她這個年紀,孩子、孫子都有了,情況太複雜,再婚也不可能找到對她一心一意的人了,還不如找個情人有個安慰。

“這樣,因為愧疚,我才能和你爸待在一個屋簷下。”

林樂不知道該怎樣回答,她既無法拒絕林母,也無法答應她。她既無法當做全不知情,也無法幫她故意隱瞞。

她的母親大半輩子活在丈夫一家人給她帶來的創傷中,那些創傷不管過了多久,仍是血淋淋的一片。她很心疼她,但是卻無法幫她離開那痛苦的深淵,如今她說她想為自己而活,想趁著還有機會讓自己活得快活一些。林樂無法拒絕她。

她的父親懦弱、愛面子,他不是一個好丈夫。但她的父親為了這個小家勤勤懇懇、省吃儉用、吃過無數苦,他是一個好父親。尤其是最近今年,母親脾氣越發急躁,父親卻越來越平和,越來越包容。他雖然沒有當眾向母親誠懇的道一聲對不起,但或許,他在通過行動彌補自己的過錯。

林樂覺得父親還是愛母親的。母親喜愛的,他都知道,母親想要的,就算他覺得不妥,但最後還是會妥協,母親生病的時候,最著急的是他,能容忍母親喜怒無常的脾氣的也是他。他只是攤上了一對太過奇葩的父母和兄弟,他只是年輕時犯過一些錯誤,他只是太好面子又不懂得表達。但是他不說,母親永遠不會知道他究竟在想什麼。歉意也好、愛也好,大方的承認,開誠佈公的談一談有什麼放不開的呢。

林樂的一個朋友說,在婚姻裡,愚孝和霸道總裁是要不得的,更何況你又不是真正的霸道總裁。

半生夫妻,卻落得如此結局。林樂覺得很悲哀,為母親,也為父親。(作品名:《出軌的母親》,作者:肥貓小鼠。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禁止轉載)

點擊屏幕右上【關注】按鈕,第一時間看更多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