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不久前,髮型師加茂克也(Katsuya Kamo)去世,引起了業內一陣唏噓。Katsuya Kamo可能是這個時代最具創造力和實驗精神的髮型師之一。雖然我們在此稱他為髮型師,實際上人們常常將他視作為藝術家。


因為他的作品實在值得仔細欣賞。


✂︎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無論是與Chanel合作的紙頭飾;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還是COMME des GARCONS秀上腫瘤般的頭飾,都讓業界為之一振,隨即迸發出新的活力。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隨著這位髮型藝術家的逝世,我們除了哀痛之外,也應該去重新思考什麼是創意,什麼是藝術?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因此,今天我們就在此討論一下,那些浪漫的、充滿創意的、有關頭髮的藝術。


大力士因為失去頭髮而失去力量,長髮姑娘因長髮而獲得愛情。神話傳說中的頭髮似乎總與某種神秘的力量聯繫在一起,而現實生活中,有人痴迷頭髮,有人則有著毛髮恐懼。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無論如何,頭髮的顏色、式樣以及種種用途,在時尚和藝術世界中,佔據著一片並不大卻引人矚目的天地。


01

髮髻,撐起一片藍天


髮型髮式一直是歷代女性造型變化中的重頭戲,從簡至繁又從繁複簡不斷往返交替。在某些時段中,頭髮已經超越了簡單的挽發、髮髻等造型,幾乎成為了類似雕塑一般的藝術品,在中外都有類似記載。


早在漢武帝時期,就開始流行“高鬟望仙髻”,據說是漢武帝看到了瑤池仙女下凡後的模樣,令嬪妃宮女們仿效的,以大量的頭髮以及假髮梳成環狀,最多可梳成九鬟,當中飾以各種珠寶、金簪,是最高貴華麗的髮型,也被推崇為仙女的髮型。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到了隋唐時期,髮髻藝術到達了高峰,可以分化出幾十種花式上百種變化,髮髻也越做越高,形態各異。陸龜蒙詩中就有“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紀錄了當時女性高髻潮流,除了大量假髮,女人還要在頭髮中墊上木頭做的假冠、發墊等,把髮髻墊高。


高聳入雲的髮髻在近千年後,又在法國再度創下紀錄:從太陽王路易十四年代開始,宮廷貴婦們的頭髮做得越來越高,有時候甚至要高達六十多釐米,髮髻上堆滿了羽毛、緞帶、寶石、珍珠,以及不計其數的假髮卷。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到了路易十六時期,瑪麗·安託瓦內更是將誇張的髮型推到頂峰,它們被做成不同的形狀,擁有各異的名字:犄角、風箏、風車、金字塔、金字塔……甚至是微型軍艦。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擁有這種龐大發型雖然是一種奢華的時髦,對女性也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即便可以忍受頭頂沉重的分量,進門出門坐馬車時的種種不便(不是坐在馬車地板上,就是得把頭伸出車外),甚至還要面臨生命危險:曾有貴婦因為髮髻太高,碰倒了吊燈上的蠟燭,被燒傷致死的悲慘事件。


02

對於髮色的迷戀


東方人永遠是烏黑髮亮的頭髮一統青春美的天下,在西方,不同顏色的頭髮卻一直爭奪著潮流主角的地位。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早期,金黃色的頭髮才是最“正統”的美人應該擁有的。文藝復興時期,從波提切利到提香,筆下的仙女和傳奇美人們,無一不是留著金子般發光的長髮。


紅色的頭髮則一直與放蕩、離經叛道聯繫在一起。黑暗的中世紀,紅髮的女人總會被誤認為是女巫,而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直接下令,規定妓女必須把自己的頭髮染成紅褐色,以區別於良家婦女。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這一習俗一直延續了好幾百年,印象派畫家勞德累克筆下的康康舞女們,都有著一頭火紅的秀髮。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紅髮的“蕩婦”罪名一直到了19世紀末才被洗脫,拉斐爾前派的畫家們發現,柔和的紅褐色頭髮,能帶來一種更溫柔而夢幻的感覺,比起閃閃發光的金色,它似乎更能承托出女人慵懶閒散的性感韻味。羅塞蒂、愛德華·伯恩·瓊斯都是紅髮美人的擁躉。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Vivienne Westwood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Grace Coddington


火紅的頭髮後來成了古靈精怪、充滿精力和創造力的象徵,從瑞典童話家林格倫筆下的長襪子皮皮,到朋克教母“西太后”Vivienne Westwood以及一代時尚偶像Grace Coddington,都是一頭標誌性的火紅頭髮。


03

頭髮博物館


維多利亞時期將髮結的藝術推至了巔峰時期,人們熱衷於將剪下的頭髮製成各種形狀,除了編成辮子,還會把它編成精緻的飾品甚至用來作畫。


美國密蘇里州的Leilai’s Hair Museum是全球獨一無二的一家專收集發藝的私人博物館,這裡除了名人如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瑪麗蓮·夢露以及Michael Jackson的頭髮,更有趣的是幾百件用真人頭髮製作成的發藝收藏品,它們被精巧地編製成為花結、花環、戒指、胸針、手鐲甚至浮雕作品,式樣之精美,讓人幾乎忘記它們都取材自人發。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更令人歎為觀止的是位於土耳其Avanos小鎮上的頭髮博物館。這裡原本只是一家陶藝小店,店主與離去的友人告別時,朋友剪下了一小縷頭髮送給他作為紀念,他把頭髮掛在店中,與過路人分享故事。


本來這只是類似帕慕克《純真博物館》中的一個場景,誰知道,受到故事中某種情愫感染的女性,也紛紛剪下自己的頭髮送給店主。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從1979年開始,這裡就成了專收集女人頭髮的博物館,而到訪的女性也慷慨地捐贈出自己的頭髮作為藏品。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現在,這個山洞式樣的博物館收藏了近兩萬件頭髮,從牆到屋頂都放滿了“展品”,儘管看起來有些古怪,它卻一直是吉尼斯世界記錄的保持者:擁有女性頭髮最多的地方。


04

挑戰毛髮恐懼


人發概念運用進入時尚並不是什麼新玩意,敢於冒險的設計師們一直在變著花樣地挑戰者時尚愛好者們的接受力。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Isabella Blow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Daphne Guinness


早在1992年,天才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的從倫敦聖馬丁設計學院畢業時設計的作品,“開膛手傑克和他的犧牲品們”中,就用到了毛髮的元素。從表面看,這是一件精心裁剪的粉色絲緞禮服,但光鮮的材質表面,印著帶有倒刺的鐵絲,倒刺上還纏繞著人的頭髮。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很少有人會在畢業設計作品中採取如此激進而駭人的風格,但這一冒險之作立即被時尚收藏家Isabella Blow相中並且整套購買收藏,現在這一系列設計則歸美國名媛、時尚偶像Daphne Guinness所有。

設計師Rick Owens無疑從人的頭髮上找到了更多的實驗拓展空間。16年春夏秀上,他已經利用人體制造了一場精彩的好戲:從八十年代先鋒藝術家Leigh Bowery的行為藝術作品birthing中汲取靈感,把真人猶如揹包一般掛在模特身上,被倒掛的舞蹈演員們無一不是秀髮披散,奪人眼目。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而在16年秋冬秀上,Owens則讓數名模特戴上了“毛髮頭盔”,由毛髮製成的巨型球狀頭飾,完全遮蓋住了整個臉部和五官,讓人幾乎無法看到模特的臉。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無獨有偶,在荷蘭藝術家Levi van Veluw 2009年的作品Natural Transfer中,也曾出現過毛髮遮住全臉的形象。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Rick Owens的粉絲,設計師Gareth Pugh對於毛髮的嘗試就相對更為直接:近十年前,他用真人的頭髮、假髮和皮革做過一件外套,黑髮飄飄的特殊質感取代了皮草和流蘇,讓世人大為震驚,也立即讓Pugh擁有了設計師中的暗黑王子的稱號。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不過人發編制衣物的概念被瑞典女設計師Nina Sparr發揮到了極致:她多年收集自己的頭髮,最後將它們直接織成了內衣褲。她甚至鼓勵人們收集自己掉落的毛髮,經過消毒處理後,都可以成為衣物或者配飾的材料。


最具創造力的髮型師離開,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無論這些有關頭髮的創意,是出於譁眾取寵的目的,還是自身生髮的藝術,它們都是頭髮世界的一部分,好壞並不由我們評判。


我們也知道,儘管一些偉大的藝術家們正在離開這個世界,但頭髮的藝術從不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