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男女,45歲以後,早起有4個習慣,就能健康少生病!說的是什麼?

健康小樣兒


現在科技生活發達,無論是醫院還是養生,長壽對於現在的人來說,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現在的社會發展是比較快的,各方面都是比較完善的,想要健康長壽會更容易一些,我們都知道,想長壽就是吃好、喝好、動好、心情好等等,但是,這也不是全部,想要長壽,早起還要有這4個習慣。

45歲以後,早起有4個習慣,就能健康少生病

1、起床後,別貪快

我們睡覺的時候,尤其是上班一族,都會把鬧鐘調到很晚,能多睡一分鐘就多睡一會兒,鬧鐘一響,便手忙腳亂的起床收拾。

然而,早上起床時,血壓會迅速升高10%-20%,這個時候若起身較快,血壓升高會更嚴重,尤其是血壓本身就高的人!

大約有有40%的心肌梗死與29%心臟性猝死發生在清晨階段,而且發生腦卒中的概率也比其他時段要高3-4倍!

因此早上起床,要慢慢起來,可以睜眼後躺 5 分鐘再穿衣服,在床邊坐5分鐘再下地走動。

2、認真深層清潔面部

晚上睡覺時,內分泌開始調節,體內的毒素不斷排出體外,因此早上起床後,臉一般都比較髒,這個時候進行面部的深層清潔,去除皮膚表面的汙染物是很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用清水清潔會使頭腦清醒,使皮膚更加光滑溼潤,若不是很著急,也可以簡單衝個澡。

除此之外,早上刷牙也是必不可少的健康習慣。

3、要吃早餐

早餐提供的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以保證整個上午的運動、工作以及活動的能量。

因此,早上吃好早餐,對身體尤為重要!

早餐食物多樣化。最好有蔬菜、水果以及全穀物和蛋奶,吃好早餐,不但補充了營養,對胃部、肝部等多個器官都有好處。

4、清宿便

早上起床,很多人都有排宿便的習慣。

這樣,可減少毒素對身體的傷害。

中醫上講,早上5-7點,是大腸經當令的時間,這個時間段腸道蠕動比較活躍,排便比其他時間輕鬆,且排出的會更多些。

所以,早上清宿便,也是保養身體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45歲以後想要長壽,以下“三要”、“三不”要做到

三要

一、要補充α-亞麻酸

來源:黃蘇籽油、棕亞麻子油、核桃油、深海魚

α-亞麻酸是細胞膜構成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體內參與脂肪代謝,糖代謝等,經常食用還有助於清除血液垃圾,增強血管彈性,能預防心梗、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還能降低血脂。

每天食用5-10ml黃蘇籽油(含67%左右的α-亞麻酸),增加攝入α-亞麻酸,可以顯著地改變血脂狀態,減少血液垃圾在血液及血管壁上的殘留,起到平衡脂肪酸攝入,預防慢性疾病的作用。

黃蘇籽油和棕亞麻子油是歐米伽3含量最豐富的植物油,其歐米伽3亞麻酸含量高達50%以上,是橄欖油的80倍,花生油的500倍左右。因此,男性或者女性懷孕困難的,平常都可以多吃點。

二、要多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經常做運動,有益於健康長壽。

科學研究證明,運動會加快老年人的血液循環,從而有效的維持和保持老年人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處於一個相對較好的狀態,並且可以延緩各個器官的衰老。

但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不適合劇烈的運動,可以選擇散步、太極等舒緩的運動。

三、按時體檢

每年的健康查體中,經常發現相當多的嚴重疾病患者,如肝炎、肺結核、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其實,許多疾病光靠自我感覺是很難早發現的,只有定期去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從而早期治療。所以,要定期去醫院體檢。

三不

一、不要心情抑鬱

笑可以減少壓力荷爾蒙。

另外,研究指出,笑使干擾素明顯增加,刺激免疫功能,免疫細胞因此變得更活躍。

如果自認缺乏幽默,可以多看喜劇片、好笑的動畫,緊張時想想其中的情節,學會樂觀面對眼前的狀況。

不用多說,朋友們都知道每日開懷大笑的好處遠遠不止提高抵抗力!

二、不熬夜

《養生三要》中說“安寢乃人生最樂。古人有言:不覓仙方覓睡方……睡足而起,神清氣爽,真不啻無際真人”。

可見睡眠與人們的精神狀態、健康的重要關係。

所以,人到了晚上,一定不要熬夜,要按時睡覺,休息。

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助於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三、不吸菸飲酒

香菸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化學有毒物質,吸菸不僅對自身健康有威脅,也增加了“二手菸”來源。根據《2010全球成人煙草調查中國報告》測算,中國有7.4億人遭受二手菸之害,其中15歲以下兒童有1.8億,每年死於二手菸暴露的人數超過10萬人。

有關專家研究發現,每天酒精量達160克以上者,10年內酒精性脂肪肝發生率為92%。所以,護肝先從戒酒開始,除少量紅酒,白酒、啤酒都不宜多飲。


健康小樣兒


45歲,是人體健康的一個“轉折點”。

45歲前,雖然身體機能開始衰退,但是,疾病並沒有顯現出來。

然而,一旦過了45歲,很多疾病開始爆發,經常是兩三種不同的疾病,接二連三的出現,專家稱這段時期為“疾病爆發期”。

不過,這段時間,同時也是防病的“黃金期”,如果,此時,能改到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習慣,做好身體的防護工作,那麼,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45歲後,疾病爆發期,戒掉5個“減壽”習慣,少生病,更健康!

習慣1:常熬夜、睡不足

熬夜會影響心血管健康,增加普通人群心源性猝死的風險。

熬夜時最勞累的器官是眼睛,因為眼肌長時間疲勞,會導致暫時性的視力下降,出現視力模糊、視野有陰影或視物顏色改變。

熬夜易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胃潰瘍。

據調查,成年人只要3個晚上,不能保證7~8小時的睡眠,免疫系統就可能降低60%的功效。


習慣2:有病硬扛,不求醫

對於中年人來說,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當身體出現一些小毛病的時候,往往不會去求醫,而是選擇自己“硬扛”,或者吃點止疼片,想著“忍一忍”就過去了!

專家調查,將近一半的男人,有病時,自己胡亂買藥解決,有1/3的男人,則根本不理會這些“小毛病”,以至於疾病被拖延,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小病就積成大病。

習慣3:坐太久、少運動

現在人,有多少,是一坐下就是一天,很少起來,並且,生活中,幾乎是沒有運動的時間!

如果,經常久坐,而又缺少運動的話,那麼,對於身體健康的危害十分嚴重!

研究發現,久坐不動會增加人患心臟病、糖尿病甚至過早死亡的風險,其危害堪比吸菸。

習慣4:不吃早餐,口味重

不吃早餐,口味重,可能是現在人生活中,最常見的2種飲食狀態了!

在不吃早餐的人中,有超過一半是因為沒時間吃早餐,另外有超過四分之一是因為沒有食慾而放棄了早餐。

不吃早餐,嚴重傷胃,且不能及時補充身體營養,讓你無法精力充沛的工作。

長期不吃早餐,膽汁就排不出去,就會沉澱結晶,產生結石。

習慣5:喜抽菸、愛喝酒

不論是自我調節情緒,還是應酬,菸酒已然成為多數人生活中,不可不缺的一部分!

但是,菸酒是把“雙刃劍”,對於身體健康的危害,毋庸置疑!

研究指出,23年間,我國吸菸致死人數,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約7%。

吸菸者的肺癌患病率,是不吸菸的人的3-15倍,最高可達30倍。

在因肺癌而死的患者中,87%是由吸菸引起的。

吸菸是肺癌發病中很明顯的致病因素,吸菸者癌症死亡率比不吸菸者高2-4倍。

我國男性肺癌的發生,70%-80%由吸菸引起。

煙齡60年以上的人肺癌死亡率要比煙齡20年的人高出100倍左右。

在肺癌的研究中,吸菸指數在400以上或每日吸菸超過20支、年齡大於45歲的人群均為高危人群。

45歲後,做好“5件事”,離長壽更近一步!

民以食為天,吃是人生的大事!

吃,也關乎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吃的好、吃的對,自然能健康長壽,吃不好、吃不對,則疾病纏身!

第1件:細嚼慢嚥,七、八分飽

吃飯時,養成細嚼慢嚥的方式,能減少對腸胃的消化負擔,還能控制好食量攝入,這是“養胃”方法之一。

隨著年紀增長,胃腸蠕動變慢,新陳代謝下降,控制食量能預防腸胃疾病。

吃飯七、八分飽,不食過飽,能減輕腸胃負擔,利於消化。

第2件:每天吃點新鮮蔬菜

每天最少吃夠5種以上的蔬菜,有助強健血管。

要適當多吃點蔬菜,意大利研究人員的研究發現,如果,每天至少吃一份生蔬菜,就可以延長壽命2年。

蔬菜最好的烹調方式是這三種:涼拌、急火快炒、快速蒸煮。

比如像彩椒、蘿蔔纓、白蘿蔔等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蔬菜,直接涼拌,也可在沸水中快速焯1分鐘。

所以,堅持在每天的飲食中增加一份蔬菜,對健康十分有益!

第3件:補充抗氧化劑

抗氧化劑,是人體必須元素,需要從食物中攝取。

英國分子生物學家Harman指出:氧化應激決定壽命。

因此,抗氧化劑是血管健康必須的營養物質,能有效養護血管,並擴張冠脈,增加血流量,預防心肌梗塞。

研究發現,抗氧化劑進入體內,可抵禦自由基對血管的“粥樣硬化作用”,使血管“年輕態”,也更有彈性。

並能有效抑制血管內斑塊(血栓)的形成,減少甘油三酯、膽固醇聚集造成的血管堵塞,降低心梗的發生率。

主要來源,元芙菊、秋麻籽等天然植物,其中,元芙菊為藥用菊,抗氧化劑含量可達67%左右,常喝可保護血管,減少心梗發生。

第4件:少精細,多粗糧

現在人,精細的食物吃的越來越多,對人體健康,十分不利,要注意粗糧的攝取!

雜糧中的植物纖維,促進食物殘渣或毒素在腸道內運行,促進腸道蠕動,可縮短廢物在腸道中停留的時間、以減少致癌物質和腸道黏膜的幾率,有利於防止便秘和結腸癌的產生。

所以,生活中,要常吃點粗糧,對於身體健康十分有利!


養生庫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在探索長壽之道。

然而,沒有長壽藥,卻有長壽道,一個人的健康與生命,60%取決於自己。

一日之計在於晨,養生,也從清晨開始,這個時間段,養成好習慣,有利於“增壽”。

無論男女,45歲以後,早起有4個習慣,有助於健康,少生病

習慣1,慢起床

清晨起床時,慢一點,多躺三分鐘。

醒來後,切莫“一咕嚕”的立刻“爬起來”,以免血壓升高,誘發心血管疾病。

可以先多躺3分鐘,伸幾次懶腰,在被窩裡活動一下手腳,在慢慢起身下床。

習慣2,喝溫水

起床後,喝一杯200ml30度左右的溫水,有益健康。

一方面,清晨起床時,血液容易粘稠,喝點水,可稀釋血液,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另一方面,清晨喝點水,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和洗刷肝腎毒素,以利於通便,防止便秘。

注意,早起後的第一杯水,溫熱的白水水最佳,切莫喝鹽水、果汁、飲料等。

習慣3,淨二便

早起後,是人體排便的一個最佳時間。

此時,淨二便,對於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切記,排便時間最好控制在3-5分鐘,不要超過五分鐘。

排便時,也不要太用力,以免誘使血管破裂出血,危害健康。

習慣4,吃早餐

想健康,營養早餐不能少。

長期不吃早餐,會使患心臟病危險增加27%。

並且,清晨胃酸較多,若沒有食物中和,容易損害胃粘膜,誘發胃部疾病。

早餐,最好吃溫熱的食物,並且,要營養搭配,為一天的身體健康提供能量。

早起後,多做5個小動作,有助於長壽

1、早起搓搓手

手心,有勞宮穴,是心經的主穴。

搓手的時候,可以按摩此穴,通過經絡刺激心臟,讓臟器興奮起來,幫助人體迅速恢復體能。

2、練習深呼吸

早起後,找一處空氣清新之地,練習深呼吸,可吐故納新、調養心肺功能。

吸氣時,小腹微向外張,呼氣時小腹內收,使控制呼吸的橫膈膜下沉,以增加胸腔容量,擴充肺部功能,達到吐故納新、調養心肺功能的目的。

3、雙目遠眺

每天早晨起床後,站在窗口,眼睛遠眺,看向遠處的綠色植物,可以讓渾濁的視力得到恢復,增強眼睛的健康。

4、摩擦額頭

清晨起床前,用手指摩擦額頭3分鐘,有利於提高免疫力。

以手指貼緊前額,左右來回抹動數十次,使之發熱。

5、蒙耳彈頭

端坐在床上,先用雙手手掌,分別壓緊兩隻耳朵,手指輕敲頭部,每天早上堅持彈擊十次以上,有助於消除疲倦、防止頭暈、耳鳴。

想健康,更長壽,養成4個“增壽”習慣

1、多飲茶,延年益壽

飲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

茶道即是,通過飲茶修身養性,明心悟道,提升人生的境界。

茶飲是人們最健康的飲品,每天喝1-2杯養生茶,可以延年益壽!

老虎薑茶,泡水喝,可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可延年益壽。

《本草綱目》記載:“補諸虛,止寒熱,填精髓。”

《神仙芝草經》記載:“黃精寬中益氣,使五臟調良,肌肉充盛,骨髓堅強,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顏色鮮明、發白更黑,齒落更生。”

研究表明,老虎姜,含有的多糖成分,具有體外抗氧化作用, 對氧自由基具有直接清除作用。

經常用其泡水喝,可補益腎氣,延緩衰老。

咖啡草根茶,泡水喝,可以排腸毒,改善腸道菌群,保護腸道健康。

相關研究表明,咖啡草根富含菊粉,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對保養腸道,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腸炎有不錯的幫助。

還有研究顯示,其提取物可促進有益菌的數量,抑制有害菌生長,從而改善腸道內微環境。

同時,還能清腸排毒,改善脂質代謝,促進腸道蠕動,減少糞便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利於糞便排出,增加排便量,預防和改善便秘。

刺玫菊茶,味辛、甘,性微溫。強肝養胃、調經活血、促進血液輪迴,能夠溫養人的心肝血脈,舒發體內鬱氣,起到鎮靜、安撫、抗抑鬱的功效,對於肝臟健康非常有利,並且可以暖胃、養胃。

所以,日常養成喝茶的好習慣,同樣可以幫助身體預防疾病,保護身體健康!

2、常泡腳,安神又助眠

蘇東坡所說:“熱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覺,但積累百餘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效百倍”。

春天泡腳,昇陽固脫;夏天泡腳,除溼去暑;秋天泡腳,肺腑潤育;冬天泡腳,藏精溫腎。

熱水泡腳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驅除寒冷、促進代謝,每天的堅持最重要。

中醫認為,足部是人體中穴位最密集的器官,可以通過足浴的方式提高身體免疫力。

進入炎熱的夏季後,氣溫越來越高,而溼邪越來越重,定期泡腳,一方面能刺激經絡,另一方面有助於祛除暑溼,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

睡前泡腳以38~45℃

,浸泡約20分鍾即可。

在泡腳的時候,可以加點花椒、生薑片、白醋、艾葉等一起泡水,養生效果更佳!

3、多歡笑

國外科學家調查了長壽人群后發現,這些老人的第一個共同點就是愛笑。

在生活中經常笑一笑,可以有效的鍛鍊到肺部等等的部位,而肺部健康了,人體自然就會健康,一個健康的人,壽命顯然是不會短的。

所以,在生活中經常笑一笑是很好的選擇,這也是科學家發現長壽老人們所有的第一個共同點。

4、飯吃七八分飽,細嚼慢嚥

民以食為天,飲食,對於健康,至關重要。

除了,要清淡、多樣化飲食以外,還要注意,細嚼慢嚥,不吃的過飽。

吃飯時,細嚼慢嚥,能減少對腸胃的消化負擔,還能控制好食量攝入,這是“養胃”方法之一。

隨著年紀增長,胃腸蠕動變慢,新陳代謝下降,控制食量能預防腸胃疾病。

吃飯七、八分飽,不食過飽,能減輕腸胃負擔,利於消化。

人體的胃,有伸縮性,吃太飽,胃會不斷被撐大,整個胃都會膨脹起來,胃以及附近的腸道,都會受到很大的壓力,容易引起胃炎。

並且,吃的太多,也不容易消化,加重胃部負擔。

所以,45歲後,最好採取少吃多餐,細嚼慢嚥,吃七八分飽即可,切莫暴飲暴食,無節制。


食萬個為什麼


45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身旁有愛人相伴,可謂幸福美滿;

但是,45歲,又是一生中,最為重要的"黃金年齡期",被稱之為"養生黃金期"!

因為此時的人們,不論男女,身體都處於一個下滑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如果不注重保養,很容易損害身體健康!

那麼,45歲以後,要堅持哪些習慣,才能助力健康呢?

45歲是"養生黃金期",早起堅持4個習慣,身體健康,少生病!

1、早起慢起床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夜生活"。

因此導致晚上不愛睡,早上醒不來的情況。

很多人早起,都是被鬧鈴叫醒,急匆匆起床,洗漱,上班。

殊不知,早上醒來後,如果立即起床,對身體是不利的。

這是因為,睡眠中人的血壓較低,剛醒時,血壓會迅速上升,如果立即起身,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2、早起刷夠牙

為什麼是刷"夠"牙?

很多人早上都刷牙,但是卻沒有做到"全面刷牙"。

刷夠牙,在這裡是指,刷夠3分鐘,各個牙齒面,都要刷到位。

如果低於3分鐘,牙一定刷不乾淨,從而會導致口腔等諸多問題!

3、早起清宿便

從中醫來講,早上5點到7點,是大腸經當令的時間。

這個時間段,腸道蠕動比較活躍,排便也比其他時間輕鬆,且更易排出。

所以,早起之後,最好能夠"清宿便",這樣及時排出,可以減少食物滯留一宿的毒素,給身體帶來的傷害。

4、早起一杯水

早起刷牙之後,不論是否口渴,都要喝一杯200毫升的溫水。

因為身體在經歷了一夜的睡眠,會極度缺水,此時喝上一杯溫水,不僅可以補充水分,還能促進腸胃的蠕動,利於上面所講的"清宿便",預防便秘的發生。

45歲以後,想要健康更長壽,記住"3要,4不要"

【3要】

1、要微笑

一句俗語說的好,笑一笑,十年少,其實不無道理!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要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笑口常開,這樣才能福壽相隨。

據數據顯示,那些悲觀的,消極的人,通常朋友少,社會地位不高,精神壓力大,更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

2、要喝茶

茶水,是健康飲品,淡茶水,也是很好的血液稀釋劑。

白天,喝點茶水,可促進排毒,疏通血管,十分有益。

用一些藥用小植物,泡水喝,對於疏通血管,促進排毒,是不錯的選擇。

元芙菊,泡水喝,可消脂排毒,疏通血管,保護血管健康。

元芙菊藥用懷菊,含有黃酮和生物鹼類,用其泡水喝,有助於改善血液濃粘狀態,降脂,防血栓。

黃酮,是一種抗氧化物質,經常攝入,可降低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減小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增加血管彈性,改善血管堵塞,抵抗血管"衰老"。

生物鹼,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脂,促進排毒。

經常泡茶、煮粥服用,可促進身體排毒,降脂、降壓,改善血粘稠,防血栓,保護血管健康。

3、要睡好

良好且充足的睡眠,是保證身體健康最基礎的條件。

睡眠不好,人的精神狀態就會差,生活質量也會變差。

所以,45歲以後,想要健康,一定保證優質的睡眠,即晚上11點前入睡,睡足7小時。

【4不要】

1、不要放縱

45歲以後,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要過於"放縱"自己!

放縱地吃,會導致肥胖,而肥胖,是眾多疾病的誘因;

放縱地享受,會讓自己愈加沒有進去心,變得越來越頹廢;

放縱地"愛",不僅會破壞兩個家庭,還很有可能導致身心俱疲。

2、不要固執

很多人,到了中年以後,尤其是45歲以後,便開始變得固執己見。

他們不顧子女的勸解,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安排一切。

喜歡菸酒,過度節儉,有病硬抗等等。

長此以往,會導致身體陷入惡性循環,危及身體健康。

3、不要懶惰

45歲以後,很多中老年朋友,都認為自己年齡大了,不需要鍛鍊身體,該享清福了。

殊不知,這種懶惰的行為,反而會導致"三高"的發生。

其實,45歲以後,依然要堅持運動,選擇運動強度小的,如散步,太極,廣場舞等戶外運動。

這樣,也能夠豐富自己的老年生活,延緩身體的衰老。

4、不要吃撐

研究發現,約20%的老年痴呆患者,都是是飽食的"美食家"。

這些人每餐常常"吃撐為止",殊不知,這是一種錯誤的飲食方式。

長期吃太多,會使人的記憶力下降,腸胃功能下降。

另外,有數據指出,當人們的飲食量減少30%的時候,他們的壽命也會延長30%。

所以,正確的飲食方式是,每餐只吃七八分飽即可,這樣更有助於身體健康,少生病!


醫說到養生


45歲之後,想要身體健康,這4個習慣一定堅持做!
1、慢慢起床
想要健康長壽,醒來後最好稍微賴一下床,等五分鐘再起床。

醒來的一瞬間,立即起床,容易引起體內血壓變化,可能出現眩暈不適,甚至誘發腦血管疾病。2、空腹喝一杯水
睡覺時,人體會通過尿液、皮膚、呼吸等消耗大量水分,起床後會處於缺水狀態。一杯水可以幫助我們稀釋血液,喚醒我們的精神,總的來說晨起一杯水對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可促進排便等功能。
事實上,最簡單的白開水是最適合的。3、養成排便習慣

每天早上固定時間進行排便,養成習慣。
可以有效地將體內的垃圾排出,防止體內的細菌進一步繁殖,這也是排除身體內的毒素,防止毒素累積。
排便習慣並不是一天形成的,每天固定時間到廁所蹲一下,慢慢就會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了。4、吃一份早餐
如不吃早餐,會影響膽汁的排出,導致結石的發生,
德國的一項調查發現,有不吃早餐習慣的人,不論男女,平均壽命比正常人要低2.5歲。
早餐應以營養均衡、低熱量為主,應當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脂肪和礦物質,建議穀類、肉類、奶類和蔬果類食物都要攝取,這樣才能提升活力,以最佳的精神狀態應對工作和學習。
民以食為天,健康的飲食是長壽的關鍵,吃飯是人們每天必不可少的,但是吃飯也是有講究的。
5、養成喝茶的習慣
研究表明,與不喝茶的人群相比,愛喝茶的人死亡風險降低24%。
所以男人日常可以喝2-3杯養生茶,滿足味蕾的同時,也達到了養生的需求。
喝酒的人可以用黃谷丁根茶泡水,對愛喝酒的男性來說,最受傷的就是肝臟,而黃谷丁根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強化肝臟的作用,能降低膽固醇,能保護肝臟細胞,消除炎症,對於預防酒精性肝損傷效果顯著!黃谷丁根還能清熱利尿,對小便短赤,尿路感染等有很好的作用。
抽菸的人,可以白鼓丁桔梗茶泡水,茶水是焦油的剋星,可以幫助人體排出更多的毒素,並且還有宣肺、祛痰、利咽等功能,還可以生津止渴,提高免疫力,對潤肺利咽、生津止渴,對慢性支氣管炎及慢性潰瘍有一定的預防與治療效果,非常適合吸菸者作為代茶飲飲用。6、地中海飲食習慣

這種特殊的飲食結構,強調要多吃蔬菜、水果、魚、海鮮、豆類、堅果類食物,其次才是穀類,並且烹飪時,要用植物油來代替動物油。
建議每日攝入膳食:穀類5-8兩,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肉4-5兩,奶300克,豆類30-50克,油25-30克,鹽5-6克。7、堅持不熬夜
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在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東西,而且在睡前刷一會手機也成為了很多人的習慣,最終導致睡覺的時間越來越晚,早上起不來的習慣
俗話說“每天睡得好,八十不顯老。”保證作息規律,睡眠充足,也是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

不熬夜,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遠離手機,尤其是和家人在一起時,更應多陪伴家人。8、知足常樂
知足常樂,每天擁有一個好心情,身體也會更好。
現在的人身上的顧慮都是比較多的,每天考慮事情很多,情緒的波動比較大,是會影響到肝臟,對於心血管也不利,經常有較大的情緒波動,就會出現血管收縮異常,導致三高的出現,進而是可能會損害到健康,影響都壽命。


健康小蜜蜂


45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身旁有妻子相伴,可謂幸福美滿;

但是,45歲,又是生命中最難熬的階段,被稱之為“生命高危期”!

因為此時的人們,無論男女,身體都處以下滑趨勢,如果不注意保養,很容易疾病纏身。

那麼,45歲以後,要有哪些習慣,能助力健康呢?

無論男女,45歲以後,早起有4個習慣,就能健康少生病

1、早起慢起床

現在很多人都處於晚上睡不著,早上醒不來的狀態,每天早上鬧鈴一響,就立刻起床,要不時間就來不及,這是不利於健康的。

早上醒來以後應該在床上躺幾分鐘,可以伸伸懶腰、動動手腳等等,這樣關節能夠得到舒展,

也避免起床過快引起的頭暈等不適情況。

2、早起清宿便

食物在腸道內經過一宿的滯留,清晨起床後及時排出可減少毒素對身體的傷害。

從中醫上講,早5-7點是大腸經當令時間,這時間段腸道蠕動比較活躍,排便比其他時間輕鬆,且排出的會更多些,更加利於早餐營養的吸收。

3、早起刷夠牙

晨起刷牙的主要目的就是清除口腔內的細菌,清新口氣。

而每次刷牙,要刷夠 3分鐘,這個很重要,千萬不要隨便刷一刷就算了!

一般人都有 28~32顆牙,差不多每顆牙都有 3個面需要清潔,這就有 90個左右的牙面,每個牙面只刷 2秒,都需要3分鐘的時間。

如果低於3分鐘,牙一定刷不乾淨。從而導致,口腔問題!

至於刷牙的時間是早飯前還是早飯後,倒沒有嚴格的限制。大家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安排。如果是飯前刷牙的,那飯後最好再認真漱一下口。

4、早起一杯溫水

早上起床後,不論是否口渴,都要喝一杯200ml30度左右的溫水。

因為,身體經過了一夜的睡眠,水分流失,這時候,喝一杯溫水,不僅可以補充水分,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和洗刷肝腎毒素,以利於通便,防止便秘。

很多人有早起喝淡鹽水的習慣,其實最好的還是溫開水,尤其是高血壓者,更不能喝淡鹽水,都在對於血壓控制十分不利!

45歲以後,想要健康更長壽,記住“3要,4不要”

【3要】

1、要微笑

古人云:笑一笑,十年少。每個人活在世上,要有樂觀積極心情,多伴正能量,少陪負能量,笑口常開,才能壽福相隨。

研究顯示,性格孤僻的人沒有同伴傾訴,缺少社會支持,精神壓力大,容易深陷負面情緒,從而提高炎症和心腦血管疾病危險,更易短命。

2、要飲茶

男養腎:

雞頭參茶:具有補氣養陰和益腎的功效,尤其對於精血不足,和腰膝痠軟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中醫認為,雞頭參,性味甘平,主歸脾、腎兩髒,為氣陰雙補之品,是平補脾、腎氣陰的良藥。

男人日常飲用,對延緩衰老,改善脾、腎不足,有一定療效。

女養顏:

刺玫菊茶:刺玫菊,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花,性溫,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調理血氣、促進血液輪迴。

還能夠溫養人的心肝血脈,舒發體內鬱氣,起到鎮靜、安撫、抗抑鬱的作用,對緩和情緒,美容養顏有幫助。

3、要睡好

我們人體就像是一塊電池一樣,睡眠就是我們的充電器,是儲存能量的工具。

我們每天為生活奔波,只有晚上可以讓身體好好休息,所以日常有一份好睡眠,對人體健康,更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建議大家平時晚上在十一點前入睡,並且保證每晚6到8小時的睡眠時間。

【4不要】

1、不要縱慾

45歲以後,身體機能逐漸下滑,如果此階段依然縱慾過度,對健康極其不利。

因其消耗著人體最寶貴的腎精,腎精虧空,會出現腎虛、脾虛、頭暈眼花、腰膝痠軟、脫髮等一系列現象。

2、不要抽菸

菸草中有300多種毒素,長期抽菸不止,不僅會對肺臟造成損傷,對心血管的危害也甚大。

研究表明,80%以上的心血管患者,都有吸菸史!

菸草中的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造成機體缺氧;

一氧化碳還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使小血管堵塞,最終造成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嚴重疾病。

3、不要固執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碰到一些脾氣倔強的老人。

他們不顧子女的勸解,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支配一切。

喜歡抽菸、喝酒;喜歡吃剩菜剩飯;腐爛的水果捨不得扔;經常吃鹹菜拌飯......

很多時候,生病了也堅持不去看病,諱疾忌醫。

導致身體陷入惡性循環,最終危及健康,甚至悔不當初!

4、不要睡前夜宵

俗話說,胃不和,則寐難安。

說的就是腸胃如果舒服、和順,那麼才能保證優質的睡眠。有了優質的睡眠,人的免疫力才會增強,自然更加健康!

所以,睡前兩小時,最好不要再吃東西,以免導致胃酸分泌增加,給腸胃帶來更多負擔。



45歲後,身體各器官功能下降

進入45歲後,接下來的十五年,被稱為人生的黃金年齡

這十五年對很多人來說,也是最難熬的階段

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身體吃不消,容易生病


無論男女,45歲以後,早起有4個習慣,就能健康少生病!

習慣一:喝清腸水

機體經過一宿的新陳代謝大約會失去640毫升水分,

早起刷牙後大口喝一杯溫水,也被稱為“清腸水”,

其主要作用是有助於及時補充身體水分,促進腸道蠕動,利於糞便排出,

對改善和預防便秘非常有幫助。

習慣二:刷牙

夜間由於口腔咀嚼與語言活動停止,唾液分泌也大大減少,

造成口腔自己功能減弱,更利於細菌的繁殖,發酵產酸腐蝕牙齒。

清晨第一件要做的重要事情就是——刷牙,可清潔口腔細菌,

刷牙就像“每天吃飯”一樣重要,且晚上睡前刷牙比早期刷牙更重要!

習慣三:清宿便

食物在腸道內經過一宿的滯留,清晨起床後及時排出可減少毒素對身體的傷害。

從中醫上講,早5-7點是大腸經當令時間,這時間段腸道蠕動比較活躍,排便比其他時間輕鬆,且排出的會更多些,更加利於早餐營養的吸收。

習慣四:吃早餐

俗話說“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早餐對於一天工作、精神狀態具有決定性作用。

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證實,長期不吃早餐會使患心臟病危險增加27%。

且不吃早餐也會惹來“三高”危險,早上利用15-20分鐘時間吃完早餐,能減少肝膽疾病的風險。

肝臟和膽囊都是人體消化系統的一部分。膽汁是高度濃縮的液體,用於消化食物。如果不吃早餐,膽汁就排不出去,就會沉澱結晶,產生結石,最終形成膽結石。


45歲後,想健康,謹記,早起“三不要”:

1、早上起床時,不要太猛

早上醒來後,身體處於抑制狀態,血壓比較低,若醒來後,起床太猛,容易導致血壓突然升高,出現頭暈、眩暈情況,甚至會誘發猝死。

所以,最好醒後不要著急起身,在床上多躺一會兒,伸伸懶腰,身體放鬆一下,在起床。


2、排便時,不要太用力

很多人習慣在早上排便,但有些人有便秘的情況,習慣於用力,但這樣會增加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所以,排便時,不要太用力。如果感覺排便費勁,可用手按揉肚臍眼的左下方,利於糞便排出。


3、早餐時,不要吃太油

早餐決定一天的工作狀態,比較適合吃些清淡、有營養的食物,不要太油膩、熱量太高,否則不利於消化。

早餐最好喝杯牛奶、來碗粥、煮個雞蛋等,簡單而不乏豐盛。

45歲後是黃金年齡,想健康,保護好3個器官,日常可以這樣做!

第一:護心臟,每天5毫升蘇子油

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就是心臟,而隨年齡增長,血管內垃圾增多,到了45歲,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等。


保護好心臟,調整好心態很重要

紫蘇仁油

每天5毫升紫蘇仁油,補充不飽和α-亞麻酸,利於清血栓,降血脂,保護心血管。

研究發現,紫蘇仁油中含不飽和α-亞麻酸可達67%左右,補充α-亞麻酸,有軟化血管,降低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而提升高密度脂蛋白的量,達到調節血脂,清除血栓的作用。


第二:護肝臟,每天一杯養肝茶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主要為功能就是解毒。隨著年齡增長,體內毒素積累,肝臟負擔越來越大。

保護好肝臟,每天一杯養肝茶,利於清除體內毒素,減少肝臟負擔。

蒲公英根紅茶

將蒲公英根經發酵處理後,大大降低了蒲公英的寒性,更適合長期飲用養肝。

蒲公英,歸肝經,善於排肝毒、降肝火,還有預防酒精性肝損傷的作用。

研究發現,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損傷,還可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增強肝臟再生能力,保護肝臟。


第三:護腸胃,每天一份新鮮蔬菜

腸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而胃“怕”硬,像牛肉、羊肉、豬肉等不容易消化,多吃些新鮮蔬菜,利於消化,還可補充身體更多營養素。

腸道偏愛粗纖維,它可刺激腸道蠕動,促進糞便排出,預防和改善便秘。


粗纖維

,是人體七大類營養素之一,也是唯一不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素。

保護好腸胃,每天一份新鮮蔬菜,既補充粗纖維,有可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

研究發現,每天攝入35g以上的粗纖維,可使結腸癌的發生率降低40%。

而我國居民粗纖維攝入嚴重不足,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最後,送你幾個適合早起後做的小動作

動作一:搓手1分鐘

可以緩解肩膀疼痛和眼睛疲勞,方法是雙手相對,快速對搓,刺激分佈在手掌上的經絡穴位。


動作二:手指刮頭皮1分鐘

由前額到頭頂至腦後,以每秒2-4次的速度,用五指向後刮頭皮,促進腦部血液迴流,使頭髮黝黑光亮。


動作三:蹬摩腳心1分鐘

仰臥以雙足跟交替蹬摩腳心,引導腎臟虛火及上身濁氣下降,能清肝明目,能緩解神經衰弱、失眠。


動作四:轉眼睛1分鐘

儘量以最大限度三百六十度旋轉眼球,逆時針和順時針相互交替進行,可以強化眼肌、防治慢性角膜炎等,起到提神醒目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