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公司辭退的這個女人回去後能找到好工作嗎?為什麼?

Thinkmore


這個不好說,如果是在國內,別說是找到好工作了,就是能不能找到工作都兩說。但在國外這就不確定了,畢竟價值觀不一樣。不過總的來說,由於目前各國的重點都在防疫上面,這個女人短期之內找工作可能還是有點吃力的。

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事情的經過:

該澳籍華人女子在返回北京後,不僅不按規定居家隔離14天,還不帶口罩在小區裡跑步,當社區防疫人員對其勸阻時,該女子不聽勸告大喊“救命騷擾”。

由於相關視頻在網絡上不斷髮酵,她所屬公司 拜耳也快速做出反應,對該“跑步女”做辭退處理,立即生效。同時,該“跑步女”也被依法註銷工作類居留許可、限期離境。

如果她實在國內,按照我們國家的情況,她幾乎可以失業了。

這很好理解,她違反了相關的法律法規,而且造成了惡劣的、廣泛的影響,要接受相關的懲罰。國內肯定不會有她的容身之地,哪怕她能力再強,哪怕她業務再怎麼厲害,沒有公司敢錄用她,也沒有公司會錄用她,肯定會遭行業禁入,被拉入黑名單。

如果她回到她的澳大利亞,按照他們國家的情況,短時間找工作可能存在問題,不過風聲過後,她找到工作或許不是問題。

短時間找工作存在問題,主要是因為:

目前各個國家的重點都放在防控疫情上,澳大利亞也不例外,該國到現在累積確診病例已經超過700多例,並且開始對所有非澳大利亞公民和非永久居民執行旅行禁令,只有公民、永久居民與其直系親屬可以入境,同時因為疫情或許還會造成大批人失業。

在這種情況下,該跑步女回去後可能會被隔離一段時間,然後領一段時間的失業金。

疫情過後,該跑步女找工作或許不是問題:

價值觀不同,或許她跑步的行為在她的國家就是合理合法的,或許她會被她的國家的不少人視為英雄。其實有很多這樣的案例,比如美國NBA火箭隊的莫雷事件,比如去年初的澳大利亞議員的不當言論等。

而且不少的外資企業也都兩面三刀,一方面賺著我們的錢,一方面又標榜著他們的自由,一方面又抹黑著我們,這些企業給該跑步女提供一份工作,也不是沒什麼不可能的。

當然她回她的國家後怎麼樣,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沒必要再去關注她,我們只要表明我們的態度,那就是我們不歡迎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