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能選學一門他國曆史,我選英國史


如果只能選學一門他國曆史,我選英國史

肺炎疫情期間既然不便出門,不妨多讀讀書。正巧,今天收到上海黃同學發來信息,問我為什麼一直推薦研究英國史,而不推薦歐洲史和世界史,其中原因,能否詳細解釋一下。

我想,有必要專門寫篇文章,談談英國史的重要性。

黃同學有此疑問,是看了我以前文章中的一小段,其中,我順筆提及:

“全球史、世界史,我一般不推薦,因為部頭特大,而且我們而言營養不多。國人最可研究的歷史有兩門:中國史和英國史。是英國史,而非歐洲史。歐洲文明源自希臘羅馬,於是希臘神話之類很受中國家長青睞,其實意義並不大。如果不是英國獨闢歷史蹊徑引領前進方向,歐洲歷史也不足觀。英國史的關鍵在於現代社會的生成、法治思想這些,都是中國最需要借鑑的。”

他希望我能詳細解釋一下。

是啊,看看周圍,都流行以希臘神話作為歐洲文化啟蒙,也流行閱讀歐洲史、世界史,重視英國史的人少之又少。

當然,要說明一下,我並不排斥閱讀歐洲史或世界史,讀書嘛,多多益善。只是,這裡頭有個重要性的順序,如果你需要抓住主要矛盾、節約寶貴時間,那就應該從英國史入手。

如果只能選學一門他國曆史,我選英國史

我承認英國史特別難讀。那麼多亨利、那麼多喬治,好幾個伊麗莎白、無數個安妮——英夷不但不知避諱,反以承襲先祖名字為美,這可苦了我中華讀者。不僅如此,英國史的主題還極為抽象,主線不是《三國演義》式的陰謀和輸贏,而是自由、法治、均勢、權力制衡、市場經濟這一類很難理解的概念,晚清怪傑辜鴻銘據說曾在歐洲得了13個博士學位,但是從他的著作來看,他對英國社會運行的理解完全是隔靴搔癢。

實際上,關於英國史,我至今也沒看到引人入勝的中文原創作品,大都是晦澀的專業著作,或者是毫無營養的戲說,大談伊麗莎白女王的小鮮肉情人懺悔者愛德華的怪癖之類(有讀者留言推薦錢乘旦主編的英國史,我看了,並不見佳)。

雖然難,但還是要迎難而上,因為英國史的重要性無可替代。正如溫斯頓·丘吉爾曾告訴一名美國學生(後來成了總統發言稿撰寫人)的:“去研究歷史!歷史!歷史!在歷史中,藏著治國的全部秘密。

對國人來說,尤其意義巨大。華夏先民先天稟賦極高,從黃河邊的一個小族群蔓延擴大,直到稱雄東亞世界,是生存競爭中的強者。本來應該繼續創造更大的輝煌,

然而中古以後,中國社會的發展就被木桶的一個短板鎖死了。這個短板從哪裡去比照分析?在我看來,答案就在英國曆史中。

我專業本是研究經濟,在探究經濟發展史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一個冰山結構:經濟是表層,深層是制度,比制度更深層的,則是歷史傳統。他們一層層向上決定,就像海底的冰山決定著海面以上的部分。由此我翻閱歷史,遊進了深水區而且頗得其樂。

那些對中文世界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的英格蘭遺產,正是水面下的冰山,在我看來,其主要構成是:

1,制度,和以制度設計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2,歷史哲學,即看待和思考歷史的方式。

如果只能選學一門他國曆史,我選英國史

先說說制度和制度導向的思維方式。我們講三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實際上不是英國的,而是古羅馬的,它反映了用制度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所以拿過來用用。古羅馬軍隊行軍,兩個士兵平分一個麵包。怎樣才能分得平均,而不是掌刀者賺便宜?擱我們這,可能有人會主張“選賢任能”、親賢臣遠小人,人品好的負責分,這意味著要相信軍隊裡有一半人的人品高尚,我們當然知道這不靠譜,因為剋扣軍餉的劇目已經上演過千餘年,中國人閉著眼都能看到其中的貓膩。古羅馬人靠設計制度來解決。羅馬軍規:一人負責切面包,另外一人先選。先選的人會選大的,所以切面包的只好切得兩個完全一樣大。這就是用設計制度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第二個例子略艱深: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的發明。股份有限公司起源於荷蘭、成熟在英國。時間在明朝中後期,歐洲航海事業風起雲湧,人人都想從新大陸溢出的財富洪流中分一杯羹。然而遠洋貿易風險巨大,死神經常在海神側畔發出召喚,帶走勇敢水手的靈魂以及商船投資人的全部家產。這個時代最迫切的問題是:既要集中起巨量的資金,來打造艦隊,又要使投資人在風險爆發的情況下損失不大。這看上去幾乎是個不可能命題。這個問題如果得到解決,人類就進入開天闢地的新時代,反之,將依然龜縮在各自的大洲,自絕於國際貿易帶來的滾滾財富、株守著凋敝的中世紀。解決方案何處尋?英國的答案是設計出“股份有限公司”這一制度——每人只投很少的錢,集合起巨大的人群,集中起巨大的錢打造艦隊。

一旦發生風險,每個人的損失僅限於他投入的部分,而不再追溯到其他家產,此謂之“有限責任”。有了這個制度設計,“公司”這個新物種開始展現出它創世紀般的能量,從征服印度到開發北美洲再到鑿通蘇伊士運河,創造出一個又一個驚天壯舉。

第三個例子也是意義最重大的,即英國君主立憲體制的生成。自宋朝時英國貴族與國王簽訂《大憲章》,以契約形式限制國王權力,經過幾百年的博弈鬥爭和反覆,到清朝初年終於確立“王在法下”的君主立憲制度。從此王權被關進籠子裡,在民間自治的領域,“風能進、雨能進、國王的軍隊不能進”。這確保了法治之下的自由,法治之下的自由則讓全社會騏驥騰躍萬馬長鳴,生長出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根源於制度而不單靠技術進步,也派生出日後美國的權力制衡制度。清朝同治年間,大清國首任駐英公使郭嵩燾來到倫敦,在此發現了他稱為“堯舜之治”的景象。日不落帝國冉冉升起且長盛不衰的根源如此清晰,它就是君主立憲的制度體系。

英國人擅長通過設計制度來解決問題,這個思維方式,對中國的啟發意義最為巨大。

如果只能選學一門他國曆史,我選英國史

如果不用制度設計思維來解決問題,那用什麼呢?在中國傳統上,就是從道德角度來思考,把人分成君子和小人,選賢任能,期望以此改善治理、解決問題。

我們看看實際效果如何。英國人圍繞制度進行博弈和鬥爭時,激烈鬥爭也正在中國上演,只是鬥爭焦點不在於制度的設計和鞏固,而在於通過打擊對方派系的人品道德使其失勢。

宋朝王安石變法,司馬光一派紛紛攻擊變法派為“奸賊”、“奸邪”,變法派反擊對方為“小人”。蘇軾父子搖旗吶喊,作《辨姦論》影射王安石為“大奸大邪”。未幾,北宋滅亡。

明朝末年的黨爭,雙方相互羅織罪名,一切政策問題都被總結為人品問題,雙方都陷入攻擊對方人品道德的泥潭,皇帝也一籌莫展,致使整個決策機制癱瘓、國家機器癱瘓。最後,上億人的泱泱大國,坐等幾十萬女真人前來收割。風吹聖袂飄颻舉,懸掛在樹上的崇禎軀體,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哀,也不僅是大明王朝的悲哀,更是一個歷史傳統的輓歌。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有一個“灰度理論”,大意為,人性既不是純白的也不是純黑的,而是灰色的,所以要以人性灰色為基礎來設計管理制度,使得人人人努力做好事。這也正是我們讀英國曆史所能得出的結論。英國曆史對中國的啟示,是從微觀到宏觀全方位的。

那麼,歐洲史和英國史是何種關係?

歐洲大陸各國的歷史,對普通人而言,我個人認為了解的意義要小於英國曆史。原因有二:01,是英國為歐洲歷史開闢了道路,歐陸國家的變革動力實際上都來自於學習英國的壓力;02,英國人獨特的歷史哲學最值得借鑑,而此前傳入中國又極少,相比之下,法、德、俄的各種思想流派早已氾濫中國近百年。限於篇幅,我們這裡就不展開了。

學習英國史並非只有紙面意義,而且會影響實際的歷史進程,近代史一個鮮明對比,就是1853年之後的大清跟日本,一個向下、一個向上,日本因為潛心學習英國,成為一流強國,大清師心自用、私心自用,終於落入歷史回收站,影響迄今不絕。

日本馬關的春帆樓,至今猶然屹立在花海綠樹之中,在這座小樓裡簽署《馬關條約》的伊藤博文和李鴻章如果說有什麼不同,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於對英國的理解有差異。

遺憾的是,這段歷史給中國的啟示,並未凝結為共同的智慧。

直至今天,我們的近代史敘事仍在歌頌民族感情是多麼偉大、反抗精神是多麼可貴,卻很少去反思什麼樣的發展之路才是正確的,更不解釋為什麼帝國主義的大山同樣壓在日本頭上,日本卻在二三十年之內就翻身成為一流強國了。

歷史!歷史!歷史!國家興衰的秘密,可不就埋藏在對歷史的理解中嗎?

如果只能選學一門他國曆史,我選英國史

最後可能有人會問,那能不能推薦一些英國史方面的書?這可難住我了,因為我目前為止還無可推薦,可能我的閱讀還不夠多吧。講英國史的名著已經很多,但我感覺適合中國讀者的很少。我本人的英國史知識來源很雜,也不適用於普通讀者。(注:希望大家踴躍推薦一些關於英國曆史的好書,可以在留言區留言。)

怎樣算適合中國讀者?就是要對許多背景和細節做解釋。新聞報道當中有一種題材叫“解釋性報道”,庶幾近之。例如英國中世紀有貴族法庭,又有國王法庭,兩者就像企業那樣相互競爭吸引顧客。這種背景,英國人耳濡目染,早已像吃飯穿衣一樣平常,中國人卻很難理解,需要解釋。

而這種背景空缺,在英國曆史當中又何止千百,諸如宗教爭論、教區劃分、選舉權的設計、王位繼承順序,諸如為何對窗戶徵稅、包稅商制度、英國史上各個王朝之間的轉承關係,甚至國王的名字是怎麼取的等等等等,背景知識空缺實在是數不勝數,需要長長的解釋性敘述。

最後我想說,21世紀是不是中國的世紀,將取決於下一代中國少年怎樣思考歷史:對中國史應該有新的思考角度,對英國史應該有更多瞭解。我很期待能看到一本適合中國人閱讀的英國史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