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蒙古國內宣傳的匈奴是蒙古祖先?

龍喬珍


首先,蒙古人和匈奴人是兩個不同的部族,並不等同。但是另一方面,蒙古人認匈奴是蒙古先祖,也是沒有問題的,說得過去。

蒙古人自身沒有歷史記載,關於蒙古國的歷史,蒙古國絕大部分都是借鑑或直接延用的中原王朝的歷史。蒙古國的歷史考究,也基本上是基於中原歷史的記載展開的。因此,關於蒙古國的歷史,在二十四史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地方,元朝以前的歷史更為相似。而在中原王朝的歷史範疇內,蒙古人和匈奴人都居蒙古高原,兩個部族被蒙古人聯繫在一起,並形成一種自然的承襲關係,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古代,匈奴主導了蒙古高原幾個世紀,比蒙古主導蒙古高原的時間還要長很多。在匈奴強大的時候,蒙古的真正先祖其實已經出現了,那就是東胡,或者是此後的室韋。不過,他們在當時都是弱小的部落,或者直接臣屬於匈奴等強大的部族,自身的民族特性並不是特別明顯。

如果再追溯得更久遠一點,匈奴在史記中被稱為夏朝後裔,同時也自然是華夏始祖黃帝的直親嫡傳,和華夏先民同宗同源。而蒙古,自元朝以後,更是自稱為黃帝后裔。所以,從匈奴和蒙古雙方的文化認同來看,雙方都和華夏先民一樣,共同尊黃帝為祖先。在這個紐帶之下,由於匈奴出現得更早,蒙古稱匈奴為蒙古祖先,其實也未嘗不可。


其實,現在的蒙古人,是金元以後,蒙古高原所存在的一些部族的一個大合集。成吉思汗崛起以後,蒙古人首先征服了蒙古高原,而高原之上的其他部族,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大部分都歸屬了蒙古,併成為了現在意義上的“蒙古人”。所以,單從血統上來看,嚴格地區分蒙古的真正先祖,是並不容易的。而從文化上來定義蒙古祖先,則相對容易了很多。

所以,蒙古國宣傳匈奴是蒙古祖先,還真的說得過去。


蘇綻


蒙古自認匈奴後裔,自認黃帝后裔都是沒有問題的。

從考古看,O3系的M117基因就存在於匈奴墓裡。M117就是北三苗羌系的一個基因分支,在漢族以及西部民族裡都有存在,蒙古族裡也有。

蒙古由兩大基因構成,一是比例很大的C系,二是比例處於第二位的O3系。其餘還有N系烏拉爾基因,k系新幾內亞基因、白種R1a系阿爾泰基因等等。但是通過文化破解發現,蒙古一詞其實是苗族的芒勾一詞,也是泰國曼谷一詞,在緬北還有一個錳古,芒勾在泰語裡是龍的意思。這就說明蒙古文化的主體是由羌系北三苗締造的。蒙古注重3、9、13這三個數字也符合內陸支苗蠻系特點,首先13是漢苗最重要的數理,苗族頭上銀飾也是以13根銀條為主,很多節日都附會13。漢族也明顯,古箏是十三絃,古代貴族玉腰帶很多是十三截的,尤其隋唐。南方也一樣,廣東地區各種關於十三的文化,明朝一朝篤信十三。再看漢族主體基因O3來源的山西陶寺遺址,明顯發現十三根觀星柱。正月十三楊公祭人們已經不知道是為什麼了,我推測很可能是因為十三代表內陸支老三群體苗蠻,同時更代表去西部牧羊的北三苗。蒙古重3、9、13很明顯,苗蠻屬於老三支系,原本也是九黎,是後來被拋棄出九黎的群體,後來復仇閹割了沿海支炎帝冥神系的生殖器,於是由冥神數理14減1成了數理13。當然還有別的附會這裡不細說了。

蒙古文化還有掛左弓的習慣,符合內陸支尚左。其至今戴著的一個帽子在中東能發現原型,就是中東巴力神所戴的帽子。巴力神的故事完全符合羌人祖先苗蠻的歷史經歷,與姜子牙故事也是切合的。也符合羌人是東歸以色列的推定。羌人是由中東返回,除了各種文化證據,也有實物證據。比如羌族頭戴的六瓣花與猶太六瓣花一致,羌式建築至今在中東還能找到,並且因為會在屋頂四角堆砌突起可以鎖定那是在繼承中國式建築的四角飛簷,也是黃種核心圖騰魚鉤和蠍子。


蒙古文化大部分是由核心群體北三苗O3締造的,今天基因檢測發現黃金家族也是與漢族一樣的北三苗O3基因。所以可以斷定最初的蒙古是北三苗,後來兼併東胡通古斯才使得C系佔了多數。北三苗是匈奴裡重要的一支,匈奴融入鮮卑,成了室韋,實際是十韋的意思,對應猶太名稱九維氏。剛好符合猶太基礎文化為含米特原沿海支九黎黃白聯盟締造,而內陸支黃白聯盟屬於閃米特自認第十族。比如西戎牧羊人的戎為十戈,也是老三群體變為十三數理的一個附會方面。古文化就是大量附會的文化,比如三苗的皋陶是制五刑的,就是刑天。其與饕餮和蚩尤一樣都是無頭,剛好沿海支存在獵頭文化。皋陶也叫庭堅,就是聽見的意思。英語裡幾十用提來表示,而十幾就用庭來表示。提就是狄的意思,指白種第十族,庭是庭堅就是指被拋棄出九黎的內陸支追根溯源自認本人,意思原本也是白人,也是皋字的原意。

匈奴其實是被大禹發配到西部的北三苗和白種以掃族為核心的群體,湖南話三一如六指的是老三苗蠻O2O3、老大烏拉爾N系加白種以掃族R1a母系認同的6。同時也是帶有閃電的羊形象撒旦666的來源。漢匈戰爭明顯反應老大支系烏拉爾N遠走,白匈奴離開。只有與漢族一致的北三苗盤踞周圍不肯離去。

匈奴其實就是與有熊氏有關,與楚人一致。比如湖南叫熊湘,楚國姓熊。羌系彝族有楚雄,楚雄有大姚、姚安、南華,內陸支就是帝堯後裔華婿氏。西藏的象雄文明一聽就與湖南熊湘一致。匈奴名稱叫渾和鴻尼,符合帝鴻氏混沌,也符合北三苗被髮配地點敦煌的反念。帝鴻氏設下的鴻門宴毒殺了仇家沿海支,並閹割了其生殖器,在古埃及文化、猶太文化裡都有。中東巴力神將對手剁成肉泥,也是天葬和餛飩的來源。就是說帝鴻氏混沌與縉雲氏饕餮都代表內陸支,也是驚鴻一瞥的原型,因為一撇正是八字左邊那一筆。

匈奴裡黃的是O3和N系,白的是以掃族R1a,還有各族裡都存在的Q系印第安。為何俄羅斯的斯大林格勒的格勒與蒙古錫林郭勒的郭勒一致,就是因為分別是黃白匈奴。格勒就是羌系彝族古拉、尼古拉一詞,也是苗族漢族的拉鼓一詞,正是黃帝的軒轅拉鼓。蒙古為何對待印度、中國比對待中亞突厥系以及金好一些,因為印度是白匈奴入侵後的結果,漢族也是北三苗。而突厥系和女真屬於沿海支。在契丹時代和蒙元時代其實他們是知道一些民族源流的。漢朝與匈奴的戰爭其實是秦滅導致匈奴統一,雙方對峙後自家人打了自家人。司馬遷杜撰出匈奴是沿海支夏人後裔只是政治需要。實際上漢族自己就屬於匈奴系。蒙古也不例外。


國病


蒙古國是我們的鄰國,且位於我國與俄羅斯之間,國際存在感不高。在我們國內的主流歷史中,一般都認為蒙古族出自於東胡。但是,蒙古國內卻有一部分人認為漢時的匈奴才是他們的祖先。要知道,匈奴和東胡並不是同一支遊牧民族。

根據我國的史書記載來看,匈奴是我國古代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崛起於戰國後期。秦朝時期,強大的匈奴騎兵打敗了東胡,成了漠北最大的勢力。東漢以後,匈奴人的實力逐漸瓦解。其中一部往中亞地區遷移,從此不知所蹤;另一部逐漸南遷進入漢地,與漢人、鮮卑人、羌人雜居。

五胡十六國時期,南遷的這支匈奴人曾經建立過前趙、大夏國兩個割據政權,但終究還是沒有翻起什麼大風大浪,很快就被另一支更強大的民族鮮卑人征服了。自那以後,匈奴人在中國史書中的記載就基本消失了。

可是,匈奴人的歷史距離蒙古國非常遙遠,期間差不多相隔了千年的時間。

現代的蒙古國(外蒙古)是三大蒙古中“喀爾喀蒙古人”的後裔,他們雖然也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但距離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血統已經十分遙遠了。

清王朝為了管理這些喀爾喀蒙古人,曾設置了烏里雅蘇臺將軍(清朝的十四大駐防將軍之一)。

不過遺憾的是,由於晚清時期國力衰落,外蒙古逐漸被沙俄控制。1912年清朝滅亡後,沙俄趁機煽動外蒙古脫離了中華民國,後來才逐漸形成了蒙古國。

可以說,歷史上的蒙古族本身就是一個吸收了眾多草原民族的民族,因為蒙古族最初興起時只有一個乞顏部。在蒙古形成的歷史中,很可能會雜有其他民族的血統,但要說蒙古是匈奴的後裔,這一觀點還是缺少證據的。

結合史書記載來看,蒙古人的主體是東胡的分支民族,即東胡系,與匈奴人沒有太多關係;而蒙古國內卻有人宣稱自己是匈奴的後裔,可能是出於一種虛榮心作祟,這就像土耳其並不是突厥直系後裔(突厥的核心是阿史那部落,而土耳其只是突厥旁系的烏古斯人與中亞民族的後裔),卻宣稱自己是突厥後裔一樣。


世界人文通史


蒙古國內宣傳蒙古國的祖先是匈奴,這在現在考古學遺傳學上有一定依據,但是還不是學術界所公認的事實。

那為什麼蒙古會宣傳蒙古的祖先是匈奴呢?原因如下:

一:歷史記載。

中國在遠古時代的文化主體生活在黃河平原地帶,稱為天下的中心,文化的中心。

然後中原生活的漢人對各個方向的遊牧民族則沒有固定的稱呼,只是模糊的稱為東胡、西戎、南蠻、北狄。

而蒙古族人則屬於東胡族系,在史籍中記載匈奴就是被稱為胡人。而之所以稱蒙古人為東胡,是因為蒙古人生活在匈奴地區的東邊。

在加上匈奴在歷史主要生活在蒙古草原地帶,在這片地區中,沒有大規模的移民遷入。所以從歷史譜系上來講,蒙古的祖先很有可能是匈奴。

二:現代科學考察,基因確定。

在現代科學考察之中,對匈奴人和蒙古人進行基因鑑定,雖然匈奴人與蒙古高原中部地區血緣更加相似,但是仍然無法阻止蒙古人確定匈奴是其祖先的狂熱。


再加上匈奴人的體質特徵與現代蒙古人相似,更加加深了蒙古人確定匈奴人是他們祖先的信心。

三:重建民族認同,確定文化自信的必要。

蒙古的建國比較晚,完全是因為政治需要而被外部勢力從中國獨立出去,加上蒙古人還有一大部分生活在中國境內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於是導致蒙古國政治感覺到了文化危機的威脅。

於是,為了提高蒙古國民的文化自信心,起到凝聚國家的作用,擺脫中國文化的影響,需要提出一個可以與古代中國文明相抗衡的祖先。

雖然蒙古高原產生了一系列的遊牧民族勢力,但是要麼被中國文明所擊敗、要麼則被中國文明所同化,除了匈奴。

只有匈奴被中國文明滅了。但是,匈奴是一隻時時刻刻都在與中國作戰的民族,雖然下場悽慘,但是可以滿足蒙古的政治需要。

所以,在滿足蒙古確定文化自信、重建民族凝聚力的條件之下,匈奴人便成了蒙古宣傳的祖先的首要選項。


小司馬遷論史


蒙古人基因主要分兩部分

一個是O3基因,這個是來源於匈奴,來源於匈奴中的西羌,就是三苗,成吉思汗家族就是這個基因,苗族中有50~60%是這個基因,漢人中有60%是這個基因。

一個是C3基因,這個來源於是東胡,來源於室韋或鮮卑,外蒙古這個基因佔55%,漢人中有11%是這個基因。

另外還有少量的其他基因,如O1、R1a、Q1b等等。


隨和高雅



蒙古國內宣傳匈奴是自己祖先是有原因的,肯定會拿出鐵的證據,而卻不承認中國學者眼中東胡是他的祖先。東胡在什麼位置,在秦漢時,一直是東北地區代表性的勢力,其範圍覆蓋了幾乎遼河到黑龍江一帶,秦朝時還把其當做一大隱患,後來匈奴崛起後,東胡基本上消停了,勢力範圍被壓縮。

而蒙古國宣傳的中匈奴,其範圍在今內外蒙古一帶,早在戰國時就興起,一度威脅著當時諸侯的北大門,於是就有趙國把長城修到河套以北,御匈奴,趙國為了復興和列國爭雄,趙武靈王一度上演起了胡服騎射,想藉此學習匈奴那樣民風彪悍,披堅執銳的軍威,示好不一定是主要,但同時趙國也在防,大將李牧一直是鎮守北方邊陲的名將,匈奴剋星。後來趙國被秦國所滅,接管了趙國大部北方邊境,於是大秦成了匈奴的鄰居,秦朝統一六國後,建立中央集權,設郡縣制,秦朝北部匈奴這時也悄然崛起,甚至佔領了原秦故土河套,於是就有後來的秦始皇派蒙恬北伐匈奴的這些事。



在秦漢交際匈奴勢力達到了極盛,出了一個冒頓單于,盡而發展成與以南秦漢帝國可以匹敵的北方強大政權。在漢朝向外拓展以外無不受匈奴牽制,匈奴汗國直接與西漢帝國形成了對立,不相上下,除蒙古高原和周邊各部以外,匈奴在文景之治時已將勢力伸向河西走廊和西域,直接將西漢通往西域的道路給隔絕,這也就有後來為什麼張騫打通西域幾度被匈奴俘獲的事。

可見在絲綢之路沒開通以前,匈奴拿得是控制東西方貿易的主動權,直到漢武帝時,這種僵局被打破。面對之前漢高祖白登城之圍,和匈奴咄咄逼人態勢,本來漢政府屈辱向匈奴納貢,和親,經歷高祖圖志,文景之治,休養生息後,漢武帝時,帝國錢糧積蓄已放不下,武備充足,開始集中力量對付匈奴,匈奴由主動變成被動。正如漢武帝所言:“攻守易形了,寇可往,我亦可往。”於是就有漢軍出塞遠征匈奴的壯舉,著名大將霍去病所言:“不滅匈奴,何以家還。”匈奴敗於漠北和河西走廊兩地,畏懼漢軍天威,霍去病的勢氣,就有這樣的口頭諺語: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綜上可知匈奴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困擾著秦漢兩大王朝,是個不屈不撓,死而不僵的北方草原政權,它可以算和秦漢一同崛起,與千古一帝秦始皇和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爭過天下,最後一直把漢武帝拖到老也沒有被消滅,可見匈奴當時還是很強大的,這也就有今天蒙古國為什麼這樣獨鍾於匈奴是他祖先的原因。



他認為匈奴是蒙古高原第一個政權,就相當於我們的秦朝,而且匈奴崛起的地方也處於蒙古高原核心地帶,信奉崑崙神,相當於薩滿,民風和蒙古幾近相似,而且是匈奴民族覆蓋整個蒙古高原。後來雖有遷徙,可還有後代在此放牧,由於匈奴名聲大,當時不但困擾著中原地區,敢於挑戰秦漢強大帝國,還威脅歐洲羅馬帝國出了一個阿提拉,匈奴要比以後其他部族有影響的多,所以蒙古國這樣推崇他。他不推崇突厥,原因是突厥在西亞,中亞包括世界各地地區根深蒂固,範圍很廣。唯匈奴仍還在其他西方國家找不到痕跡,至於匈牙利還得歷史考證。所以從民族和歷史淵源上,他還是承認匈奴為他的祖先。人家這樣說肯定有他的道理,蒙古雖然處於東胡後代,唐末室韋延伸,蒙兀室韋向西遷徙,可是在原蒙古高原還有其他原住部落,他們仍守候著這片廣袤的草原,至今蒙古國還是以其本土為主,並未說他們祖先是從中國東北遷徙而來。


龍文說史


中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歷史書明確記載,匈奴是崛起於西部地區,而鮮卑族的前身是東胡,匈奴與東胡是敵體關係,而冒頓單于擊敗東胡後,東胡殘餘勢力東逃大興安嶺山區鮮卑山,另外一小部分逃到遼西地區的烏桓山!東漢時期,竇憲擊敗的北匈奴後,南匈奴部族留居陝甘寧地區,北匈奴西逃!後來北匈奴的部族融入中亞地區民族,可能有一部分變成了上帝之鞭阿提拉。而鮮卑山裡的東胡人就逐漸佔據了空曠的匈奴高原,把大片地區變成了鮮卑利亞(西伯利亞)!烏桓人也依附漢朝再次興旺。鮮卑入主中原後,留在草原的鮮卑人形成契丹,庫莫奚,等民族,鮮卑大部漢化後,鮮卑人就剩下了契丹,奚族,吐谷渾,大理段氏,而原來大興安嶺剩下的部族,又再次填補鮮卑高原,成為室韋等部族,因為歷史遭遇不同,契丹和室韋(蒙古)成為不同的民族,但是他們都是東胡系民族,至於後來蒙古帝國時期,大量的西部遊牧民族被吸收融合入蒙古族,這就不可避免蒙古族摻雜了其他民族的血統。因此,匈奴人的血統有可能被某些蒙古人繼承了,就像現代人普遍都有尼安德特人基因一樣,但是現代人本身是晚期智人,而不是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從這種意義上來說,蒙古人血統中的匈奴成分並不多,更何況文化和語言根本不同。

蒙古族的語言是阿爾泰語系,和滿族,朝鮮族,和族是一個系統,而匈奴很大概率是漢藏語系民族,這裡簡單說就是語序不同,漢藏語系是主謂賓結構,阿爾泰語系是主賓謂結構!區別很大的!


朱哥人生路


你只能說有一部分蒙古國人在這麼宣傳。

但是不能說蒙古國所有人都是這麼看的。在蒙古歷史學界,普遍還是認為東胡才是蒙古的祖先。

世界上的所有民族主義,都在宣傳自己的祖先萬世一系。

這種情況在中國也有,相信黃帝這種神話人物存在,中國人都是黃帝后裔的人,不也是大有人在嗎?

類似的情況在歐洲也存在——很多歐洲的右翼,主觀上都在將自己追溯到不屬於他們歷史的“祖先”哪裡去。


天下民族主義是一家,這個道理不可不謂之正確。

所以,有蒙古國人宣傳自己上匈奴的後裔,這種情況再正常不過了。

但是,更多的蒙古學者還是堅守事實的。

  • 在強調蒙古的族源是東胡的前提下,認為東胡兼併、整合了匈奴的一些殘部。這是其對待匈奴歷史的基本態度。


關於蒙古族的族源,其實是直到1980年代才徹底搞清楚。

最終確定蒙古族的祖先是東胡的學者,是世界著名蒙古史學家亦鄰真先生。

總而言之,這種問題太常見了。


HuiNanHistory


蒙古國歷史說匈奴、鮮卑、突厥和柔然都是朝代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草原上聚集著很多操不同語言的部落。一個部落強大起來就會不斷征服其他部落,衰敗了統治部落會西遁逃亡中亞草原,而其他部落會留在草原繼續生活,等著下一個部落的崛起。當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也一樣。乞顏部落講原始蒙古語,同樣把克烈部、汪古部、乃蠻部等講突厥語的部落統一到蒙古帝國的大旗下。

有人說現在突厥人是白種人長相其實也好理解,草原部落是“千里山川無土著,四數遊獵是生涯”。試想,一個部落首領今天搶了一個漢族女人,生的兒子是中國人長相,明天跑到俄羅斯搶了一個白種女人又生了一個孩子,那孩子就是白種人長相。


雪珊格格


遠古已成歷史,任誰有天大的本事,也捋不清北方少數民族在歷史長河中的演變,遠古當時沒有文字記載,考古也考不清楚,特別是不能被國人信服與認可。《航天•追刺骨》的觀點是,亞洲黃種人起源於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中華文明發源於長江、黃河流域。由於各種原因,部分古人持續北遷廣佈至北冰洋以南地區,最早遷至最北的人,由於寒冷少陽光皮膚變白。北方眾多族群之間的爭鬥,合併融合→分裂→再合併融合→再分裂,民族名稱變化至今,其實,除少數人遷往西亞、歐洲外,人還是哪些人一代一代混血繁衍下來,人種並沒有大變。曾經的眾多北方少數民族的根都在華夏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